[导读]《管好你的心》教你参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金刚经》。两部经典的影响源远流长,蕴含着超脱世俗困苦,宽大心量的通达智慧。你可以不修佛,但不可不修心学习佛法
《管好你的心》封面
很多人认为,学佛就要拜佛,信佛就要出家,这是完全错误的。佛教的本质是净化人心,使人获得离苦得乐的智慧。人生的本质是苦,生活中充满了苦,世人大多被苦所累,所谓的“幸福快乐”也都潜伏着苦难,而苦的根源是种种烦恼,是那颗充满烦恼的心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常被念诵的经典,《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之后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两部经典的影响源远流长,蕴含着超脱世俗困苦,宽大心量的通达智慧。佛学大师多识仁波切,以数十年修持证悟两部经典的终极奥秘,字字珠玑,简单朴素。
本文摘自:《管好你的心 心经 金刚经大智慧》 作者:多识仁波切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绝不能忽视的真相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音译。
“般若”的正确读音是 Braja(班甲)或 Brania(班呢阿),意思是 “智慧”。“波罗蜜多”的读音是 Ba(吧)Ra(日阿)Mu(木)da(达),意思是“到达彼岸”。
“心”梵文为 Shi da Ya(诗大哑),意为“精髓”。“经”是“总纲”的意思,原文无此字,是译师加的。
佛经中的音译汉字都是按唐朝以前的读音译的,和现代汉语的读音相差很远。如“佛陀”应读“布达”,“阿弥陀佛”应读“啊木儿旦吧”,“弥勒”应读“弥赤”,“释迦”应读“释嘎”等等。
一般的名称读音不准倒没有多大的关系,但真言密咒的关键是发音。密部中说:“密咒若发音不准,不但没有效果,还有副作用。”这一点学佛的人绝不能忽视。
什么叫做“彼岸”?什么叫做“彼岸智慧”呢?
“彼岸”是与世俗此岸相对的超世佛地。“彼岸智慧”就是指“超世佛慧”。
“到达彼岸智慧”有两重意思:
一是这种智慧正见能够使人超脱轮回,到达佛地,在这个意义上称“道般若”,即道路和桥梁之意;
二是到达佛地才会有圆满的智慧正见,在这个意义上称“果般若”,也称遍知佛慧。
从愚昧中觉醒
要懂得什么叫“佛慧”,首先要懂得什么叫“佛”。
“佛陀”二字的原义是“觉醒、悟真”。
“觉醒”就是从愚昧无知的沉睡中觉醒,“悟真”就是悟得一切事物的真相。
佛家认为在六道中循环流转、生生灭灭的芸芸众生受不尽无穷无尽的苦,其根本原因是愚昧无知,自讨苦吃。
从苦海中无法自拔的最根本原因是自身的“我执”。“我执”的“我”并非你我的“我”,而是指虚构的“自性”。月称大师说:“我”是指事物的不依赖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自性”。
任何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互相联系、互相连结、相互依赖的因缘结合物,没有一个和其他事物毫无关系的自性物体,因此说:“人无我、法无我。”
“法”有十种意思,“法无我”的“法”指的是“事物”和“存在”。“我执”的“执”义同“持”,即“持有自性见解”。
世界上的事情就像电影屏幕上出现的人物景象一样,是光电声音和图像等众因素组合,在观众的视觉上形成的一种虚假的景象。由于人们视觉上的原因,许多静止的图像在屏幕上连在一起,动了起来,仿佛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样,在观众的心目中也同样能引起感情的波澜,产生爱憎、恐惧等心理活动。
如果看电影想到那完全是假的,人并非真人,杀人并非真杀,流血也并非真的流血,心情就会平静得多。
“人”我执和“法”我执就像看电影时,把屏幕上的人物事件当作真人真事,因而产生爱憎、苦恼、烦闷一样。在佛经中常常以“镜中花”、“水中月”比喻此事,就是这个意思。
用般若正见破除虚构的自我和虚构的物性,就能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爱恨、偏执等一系列造恶业、吃苦受难的罪恶根源,人的本性、品德、能力、见解、智慧都会得到质变性的飞跃升华。
这种思想品德和智慧能力达到高度完善、无与伦比的境界便称作“佛”。
“般若智”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称作脱苦成佛的“不二法门”和“众佛之母”。
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佛说八万四千法,
法法都为得正见。
佛祖一生三转法轮,宗旨始终是围绕般若的深广二义展开的。“深”指般若的深邃哲理,“广”指以大慈大悲为核心的施舍、戒行、修持等利众善行。
在佛经中专讲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有《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般若七百颂》《般若五百颂》《般若三百颂》──《金刚经》《般若总汇》《般若心经》(详略两种)《般若一字经》(“一颂”等于字数相等的四句段)等等。
其中《心经》可以说是般若义理的浓缩精华。
真正读懂经典
般若内涵丰富,深邃难懂,其中很多内容不能直接从经典的字面上去理解,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要想真正读懂般若经典,首先必须掌握龙树、无著二祖的正确的解经方法。
佛祖圆寂后400年之际,龙树菩萨根据《无尽智慧所说经》分经文为真谛了义和不了义,从深义般若的角度阐发般若妙理,著中观《六论》,开辟了中观之道。
佛圆寂后900年之际,无著菩萨得到了弥勒亲传的《般若密义现观庄严论》等弥勒《五论》,根据《解深密经》经文分为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的“了义”和不能直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不了义”,著归结经义的《五地》《二摄》七论,其弟世亲著经疏《八论》开创唯识之学,以《般若密义现观庄严论》为般若经义的总纲,从广义般若的角度阐发了般若妙理。
从此以后,在般若经义的解释方面有了中观、唯识两派。在印度世亲以下以《般若现观庄严论》为总纲解释般若经的共有21家,其著作称《二十一庄严疏》。
在汉地佛教中,以龙树中观之理解经的有天台宗智者大师和三论宗吉藏大师。
以唯识之理解经的有玄奘大师一派。这两派在般若经义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别。
在藏地佛教中般若经典和各家论疏的翻译工作始于中唐时期,但般若作为大乘佛法的基础之学,建立学制,展开研究辩论,始于11世纪的俄大译师。
到宗喀巴大师时期般若学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宗喀巴大师继承发扬龙树、月称的中观论,精研《二十一疏》,吸收众长,写出了著名的《分别了义不了义论》和《根本智慧大疏》《入中观论疏》《般若密义通解金珠蔓论》大小《菩提道次第论》和由大弟子贾曹杰记录的讲经笔记《波罗解说心义庄严论》等,对般若义理的解释开辟了新天地,对后来的般若研究影响极深。到后期郭莽学派对经文的探源考究和义理的分析论证都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地步。
时至今日对般若的文字和义理,无论从中观或唯识论的角度作解释都已形成严格的定规,望文生义的随意性的解释已无立足之地。
在本文中将遵照龙树、月称到宗喀巴大师一脉相承的中观应承派法相性空学说,对《心经》的义理进行通俗的解释。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