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烟起暮钟残,一床苔藓坐弥勒”。雪峰寺是市区内有文献记载的较古老的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一六零五),原址位于现今石湾街口明德坊拐角处大地塘街的位置。此后历经沧桑兴废,目前原建筑已经湮灭无存。现在,在白水带风景区有雪峰寺筹建处。根据规划,将在白水带牛峰山南麓重建雪峰寺。去年五月,雪峰寺奠基仪式在白水带龙光塔南侧举行。
知情人说
雪峰寺规模很大
江门本地老居民李柏荣见过解放前的雪峰寺。他记忆中的雪峰寺很大,有现在学校的操场那么大。雪峰寺被围墙包围着,旁边种有大树,雪峰寺有很多房子,整个建筑跟农村的祠堂差不多。 江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梁炳尧说,上世纪40年代,当时还年少的他曾跟母亲到过雪峰寺拜神,多年过去了,印象中的雪峰寺已经十分模糊了。他只记得庙里有大的院子、走廊,还有很多大尊的佛和菩萨像等,雪峰寺香火鼎盛,香烟缭绕,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参拜、求平安。解放后,几经变迁,寺址成为看守所,后来看守所迁出,又拆建成厂房和住宅,现在已经很难找到雪峰寺当年的痕迹了。雪峰寺规划总平面图
吕胜根翻拍于雪峰寺筹建委员会宣传资料
专家点评
发展宗教文化旅游
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振权先生说,雪峰寺是江门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挖掘雪峰寺的历史文化内涵,把宗教文化、旅游文化和遗产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侨乡旅游事业都是一件好事。重建雪峰寺,还需要搞好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扩大旅游价值。前来雪峰寺参拜的信徒不少。
王鼎强 摄
位于白水带风景区的雪峰寺筹建处是雪峰寺的临时处所。
王鼎强 摄
现场寻访
寺院遗址位于石湾直街
位于石湾直街的遗址
《新会县志》记载:“狗山麓有圩,下有县丞,左有时雨亭,亭下有雪峰寺”。雪峰寺原址位于现今石湾街口明德坊拐角处大地塘街的位置。近日,记者穿过明德坊右侧转角处的巷门,沿着胡同往里走,在胡同的尽头就是雪峰寺的所在地了。据石湾直街居委会老书记黄慕贞介绍,原来放置在巷角保存完好的石柱,几年前已被文物部门搬到白水带的雪峰寺筹建处保存。 如今,站在寺院遗址前,四周被民房和高楼所包围,空间显得很局促,眼前只有几块石级伴着一些杂草,雪峰寺当年的兴盛景象已不复存在。位于白水带的筹建处
位于白水带风景区的雪峰寺筹建处是雪峰寺的临时处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站在寺院门前,耳边传来鸟的叫声,一阵风吹过,山上的树木摇曳着枝条,犹如大海的波浪,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 寺院由4个殿组成,分别是一进门的韦驮殿、左边的地藏殿、右边的观音殿和占地面积最大的大雄宝殿,中庭的空地上左右两侧还摆放着钟和鼓。除了正门的屋顶是用琉璃瓦盖成的,寺院其他屋顶都是茅草铺盖而成。寺院大门边,有一幅对联:“龙象庄严妙不可思议,人天欢喜普如是吉祥”。寺院门前建有假山池,从石湾直街搬来的石柱摆放在寺院外墙。经过岁月洗礼,石柱依然保持完好,上面雕刻的字迹还能看得清楚,记者仔细辨认,看到上面有“大名垂宇宙兴诸葛孔庭列祀并×馨香”等字样。 记者在寺内看到,前来寺院参拜的信徒很多。寺内一师傅告诉记者,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明生大和尚是雪峰寺的主持,他经常会到雪峰寺来,释悟彻法师担任寺内常务,管理寺内的各项事务。每逢初一、十五、农历七月十五等日子,到寺庙来参拜的人特别多,多的时候一天约有200多人。同时筹建处还设立重建雪峰寺筹款点,欢迎市民为重建古寺而捐善款。将重建雪峰寺
记者从雪峰寺筹建委员会了解到,为了恢复并利用雪峰寺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我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雪峰寺将异地重建。江门市政府在白水带风景区牛峰山南麓(即龙光塔下)沿山梁无偿拨地100亩支持雪峰寺重建,建筑拟采用唐代朴实大方的建筑风格。去年5月,雪峰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目前,筹建的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雪峰寺的新址背依牛峰山,前低后高,依山势而建,明堂开阔,目前,这里还是一片林地,树木葱茏。根据华南理工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制定的《雪峰寺修建性详细规划》,雪峰寺坐东北朝西南,其后山麓的顶端是高11层的龙光塔,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丘,雪峰寺就定位在龙光塔与案山之间的连线上,寺庙的主轴线则与这条连线重合。新建的雪峰寺将分为礼佛区、生活区、附属区和寺庙前区,各功能区分明确。礼佛区以中轴线及两侧用于礼佛的主要殿堂为主,包括在中轴线以西的禅堂均属于宗教活动区,是香客礼佛和游人游览的主要场所。 据了解,雪峰寺寺庙平面建制基本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主要的建筑设置在高大的台基上。中轴线上四进院落,中轴线依山建有入口牌坊、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祖师殿、大雄宝殿和法堂(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气势宏大,楼阁掩映,殿宇巍峨。寺庙空间序列按轴线展开,空间对比,开合有序,每组建筑各成一个院落空间,使人在礼佛和游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体会到禅意禅机的奥妙。陈年往事
雪峰寺的沧桑兴废
据《新会县志》记载:“在江门津头浅山之侧,明万历三十三年僧无二始建观音堂于天妃宫后,崇祯间里人苏泰初刺史舍观音堂后地一段,僧尚雪、凝雪继建佛殿,颜日‘雪峰’。拆海时圯。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