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法藏因地第四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无央数劫」。梵语阿僧祗,翻为无央数。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称为无央数劫(或阿僧祗劫。劫之义,见上品「布施累劫」。劫为极长之时间单位,非算数所及之劫,名无央数劫),亦名阿僧祗劫。而此阿僧祗劫又复是无有限量,非思议所能及,故「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指过去之时,久远无极。
「世间自在王」(自《唐释》)。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尽数之大劫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 世间自在王 。是乃古佛别有之名号,称为别号。世间自在者,常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拘碍。如 佛照世间相,常住自寂灭 ,是世间自在义。又《甄解》曰:「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是从涅槃三德释佛名号。古代一切从属于王,故以王喻法身德。一切皆从法身所流现,又一一还归于法身。故曰王是法身。通达世间,属般若德。于世自在,是解脱德。故「世自在王」圆摄三德,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如「∴」字三点,不纵不横,表涅槃真身,常乐我净之无上妙德。「如来,应供……佛世尊」是诸佛通号。一切佛同具此十号,实则诸佛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今随众生机,节略而称十号。
又此十号在诸经中之开合,颇有不同,例如《净影疏》依《成实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开佛世尊为两号。今依《涅槃经》、《璎珞经》、《大论十》,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分为两号。至于佛世尊,《涅槃经》则合之为第十号。今依《涅槃》之说。
以下分释十号。
一、「如来」。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亦如来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故名如来。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又《合赞》曰:「《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来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又《天台寿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镜,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具如《会疏》所释:㈠无来去者为法身。㈡正觉于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㈢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
二、「应供」。《大论》曰:「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又《净影疏》曰:「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又《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惠(即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即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行圆满而成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知,《维摩经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又《净影疏》曰:「正者理也。于理穷照(即彻照于理体),故云遍知。」
四、「明行足」。「明」有多解。㈠《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会疏》与《净影疏》同之,均谓「明」即三明也。㈡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说较深。盖《华严》一经唯是信解行证。若于行法显了明证,如是方为明也。㈢《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最深,盖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明也。今释本经,以《涅槃》之说为妥。又「行足」者,《涅槃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净影疏》同之。疏曰:「龙树说,戒空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指戒与空慧)圆具,故名为足。」又《会疏》稍异。疏曰:「行足者,谓身口意业,真正清洁。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故又名好去。《大论》曰:「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即正定)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又《合赞》曰:「善者,最初发心。逝者,大般涅槃。如来不捨最初发心,得大涅槃,是故如来名为善逝。」是均以入涅槃为善逝。又《会疏》曰:「善逝即妙住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是以趣佛果为善逝。与上说亦无实异。至于佛无来去,云何名好去?《净影疏》曰:「佛德圆满,更何处去,而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非所烧,非不能烧,故得云去。」
六、「世间解」。又译知世间。《甄解》曰;「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净影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会疏》曰:「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综上三释,故世间解者,乃化他之圣智,谓如来如实知世间与出世间种种因果诸法也。
七、「无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胜,名无上士。《涅槃经》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为最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会疏》同上二说。疏曰:「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又《智度论》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
八、「调御丈夫」。《净影疏》曰:「能善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合赞》曰:「自既丈夫,复调丈夫。故号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㈠近善知识。㈡能听法。㈢思惟义。㈣如说修行。」又《会疏》曰:「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或问:女人等亦应化度,何以独标丈夫。《智度论》答曰:「若说丈夫,二根(同具男女二者之根)无根(天阉)及女尽摄,故说丈夫。」盖谓名为丈夫,则可概摄妇女、无根及二根等人。
九、「天人师」。《净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名天人师。」《会疏》曰:「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又《合赞》曰:「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十、「佛世尊」。《成实论》等开为两号,以佛为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今依《涅槃经》,合佛世尊为第十号。佛者觉也。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故称为佛。又《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世尊」梵名薄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见《汉译》)。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演说经文,讲论道法与道要。「道」者,觉悟之路也。《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如《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世饶王」见《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盖《汉译》之文甚为明确,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后,即法藏比丘。
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于开解,自然「欢喜」。如各经末咸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寻」者,随即之义。「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大菩提心也。世饶王闻法开解,随即发无上大菩提心,捨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沙门」原为出家人之通称,包括外道。后始作为佛教僧侣之专称。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至于《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此则「沙门」之深义也。
「号曰法藏」。法藏即世饶王为比丘时之法名。《汉译》为「法宝藏」;《吴译》为「昙摩迦」;《唐译》为「法处」;《宋译》为「作法」;《大论》为「法积」。唯《魏译》为「法藏」,今经沿之。诸本不同,只是译者用辞之异而已。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㈠含摄,㈡蕴积,㈢出生,㈣无尽。」以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踰者。
本段盛赞法藏比丘出家后修行之德。「修菩萨道」自《吴译》。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宋译》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萨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圆满大法。「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又《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盖谓法藏菩萨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
「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又《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又《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盖《合赞》对于法藏菩萨,当时居于何位而发菩提心,未敢遽断,故以疑惑之语出之,而曰:「或约(如果是)地上发心。」地上发心,则「与世超异」中之「世字」,当指初地以前之一切,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间也。窃窥《合赞》之意,亦遍于法藏当时是地上发心,唯未率言之耳。法藏菩萨何位发心,注经家颇有异解。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义寂、望西等同之,盖谓此段之发心,位在地前。第五品中之发心,乃是地上菩萨发心。至于昙鸾、嘉祥、善导诸师与《甄解》均异之。《甄解》破净影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盖谓此段是释尊说法藏菩萨之发心,后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发心。又后说亦只是重述此发心。是以经中所说虽有先后之次,详略之别,而法藏所发唯是一心,并无有二也。《甄解》之见甚是。《甄解》复云:「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盖据《大论》,龙树大士判法藏菩萨发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发心。故大不同于余师也。《甄解》之说实有所据。《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经中复云释尊与弥陀,于无量阿僧祗劫前,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信者,信受。《大乘义章二》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译华严经六》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示现开发无上道。」解者,了解,开解,解了。《华严经》以「信解行证」为纲要。盖因真实信解,方能生起真实行证。又「明记」者,记忆分明也。于所闻法,记忆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记。「悉皆第一」有二解:一者,至高无上,人莫能超。二者,所信所解所契,悉契第一义谛,故云「悉皆第一」。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殊胜」者,佛教术语。殊者,特也。胜者,超也。事之超凡绝俗,世间希有者曰殊胜。「行愿」者,乃身行与心愿相资。《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者,信愿也,修者,行也。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弥陀号大愿王,净土法门全依弥陀一乘愿海,以信愿持名为宗。可见愿字实为自觉觉他之关键。大愿能生大力,故与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缘。《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会疏》曰:「愿力者,四宏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今法藏菩萨所具殊胜之愿力,无能及者,是故号为大愿王。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称为五力。《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又「念力」者,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慧力者,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又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也)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见思惑为通惑,三乘所同断。尘沙惑、无明惑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慧光止惑,显发无漏真智,名为慧力。如是诸力,悉皆殊胜。「增上」者,有强力势,能使它法增长上进曰增上。今经中增上,至极殊胜。因所增上者,非是余法,而是「其心」。「其心」者,当人之自心也。《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二经中所标之「其心」,正是一心。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无明惑尽,自心朗现,故云「增上其心」也。
「坚固不动」。其心如金刚,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故云坚固。其心如如,《金刚经》曰:「如如不动。」故云不动。此之不动,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心心契于真如法一,念念流入如来觉海也。
「修行精进,无能踰者」。「修行」者为通用之辞。自晋后转为佛教术语。如理而行戒定慧,曰「修行」。即佛教中教、理、行、果四法中之行法。「精进」者勤也。《慈恩上生经疏》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又「踰」者,越也,过也,胜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修行总括以上种种妙行。如是诸行,悉皆精勤升进,故云「修行精进」。法藏比丘之德行,无人能及,故云:「无能踰者。」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诣」者,往也,到也。「所」者,处所也。「顶礼」梵音那谟,此译归命,稽首,顶礼,或直曰礼。常云:顶礼佛足。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之所尊,恭敬彼之所卑,表礼敬之极。「伽他」旧作「偈」。此翻为颂。颂者,赞也,歌也。採用偈颂之意有二:㈠偈文少字之中能摄多义,易解易持。㈡偈音美妙,用之赞咏。法藏比丘到佛前礼佛赞佛,并发以下广大誓愿。现在当来一切众生,皆依此一乘愿海而得度脱。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此颂在《汉译》每句为五字,《魏译》为四字,唐宋两译均为七字(《吴译》缺此偈)。唐宋两译义理文字均较胜。故今会本亦为七言。
本颂首段是赞叹佛德。「微」者,细小也,精妙也。「妙」者,好也,善也,精也。乃赞美之辞,具不可思议、无比之义。佛之报土报身,色相不可思议,称为妙色。「微妙」者,精妙之极也。「色端严」者,色相端正庄严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匿」者,藏也,隐也,亡也。「曜」者,明也,照也。首四句义为:如来微妙难思之色相,端正庄严。一切世间所有诸物,无有能与等比者。亦即赞佛偈中「十方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之义。佛放无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隐蔽不现。「火」者,灯火,火烛兼指一切火光。「珠」者,摩尼也,又作末尼。具足为震跢末尼,译作珠、宝、离垢、如意。合之可意译为如意宝珠。有大光明,超诸世品。《会疏》曰:「天下至明,无大于日月。万品光耀,无过于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隐蔽。」
后继四句,均是《唐译》愿文。赞叹世间自在王佛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不可思议之妙用。其义为,世尊演说妙法,能于一音声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种种异类众生,各各随其品类根性,而能闻能解佛之所说。世人言语,常因方言问题、知识水平问题而不能解。世尊则妙用无穷,普使一切众生随类得解。更为不可思议者,乃于任一音声,圆具如是无边不可思议妙用。正显超情离见之《华严》事事无碍境界。《华严普贤行愿品》曰:「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此偈正与本经「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之文同旨。一声中有无量声,无量声中之一一声,皆有无边妙用,能随众生之意乐,一一流出无边之慧辩,使众生得闻,得解,得度。此即是十玄门中之「主伴圆明具德门」。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今一音之中出无量音,圆说一切法,普度无边众,是即「圆明具德」。可见本经实与《华严》一味。
上明如来之语密。下曰:「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此二句显世尊之身密,能现一微妙之色身,普使种种众生,各各随其品类,而得见佛。按佛身可别为五:㈠法身,㈡报身,㈢应身,㈣化身,㈤等流身。㈠法身,即自性身,名为毗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乃中道理体,离一切相及诸戏论,具无边真净功德,乃唯佛与佛之境界。㈡报身,如来名卢舍那,译为光明遍照,能使初地以上之菩萨感见之。㈢应身,如释迦文,指八相成道之佛。地前菩萨、二乘、凡夫得感见之。㈣化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㈤等流身,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示现为与人天鬼畜等类同形之身。异类可得见之。今经则佛于一身,现无量种种之身,可使种种众生,各各得见。同表圆明具德,不可思议境界。
上为赞佛,下为发愿。法藏比丘于叹佛功德后,随即发起广大誓愿,愿自作佛,愿摄佛土,普利众生,速成正觉。盖发广大愿实为至要。如《普贤行愿品》曰:「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盖净宗以信愿行为三资粮。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清省庵法师曰:「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又曰:「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下段为愿求自觉觉他之德。为觉他故,首须觉已;求自觉者,端为觉他。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首二句乃法藏比丘,愿具如佛利他之行德。愿得如来清净之声。「清净」者无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曰清净。愿我如佛能宣无过离垢之法音,普及无边各各之界。「界」者,《大乘义章》曰:「界别(分别、差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盖谓界者,以差别为义。事物彼此能持自相,差别而无混,是曰界。俗语中,「各界人士」,此界字亦具上义。由是可知,「普及无边界」即是遍于一切。第三句「宣扬戒定精进门」,此句是《宋译》,在《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唐译》文详,表宣说六度:㈠布施,㈡持戒,㈢忍辱,㈣精进,㈤禅定,㈥般若。《汉译》亦如之。今《宋译》较略,盖以戒定精进三度,含摄其余。此下「通达甚深微妙法」,此法即十方佛赞,持名念佛,无上甚深之法。法藏比丘愿法音如佛,广宣六度等妙行,欲令众生通达此甚深微妙之法,心作心是,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皆当成佛度生也。
首四句,求觉他之德,此下六句,求自觉之德。前求法音宣流,此六句,求智慧如海,直至究竟彼岸。
「智慧」即般若。《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又《往生论注》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其义为,通达于真如之智慧,名为般若。又《大乘义章》曰:「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其义为,真心本体明现,自性朗然,明显无暗,称之为慧。今经于自觉愿中,首言智慧者,以智慧最上故。又佛法大海,智为能度故。如《汉译》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最上也。」又从上引《大乘义章》可见智慧,即真心体明,自性无闇。故知正当智慧深广如海时,其内心亦必清净,无恶无过,离垢离染,绝诸尘劳。故云:「内心清净绝尘劳」 也。如《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绝」者,断也,灭也,彻无也。「尘劳」者,烦恼也。因贪瞋等烦恼,如尘垢蔽覆真性,劳乱身心,故曰尘劳。如上智慧深广,清净绝尘,故超越无边无数畜鬼地狱之门,不堕三恶道。故云:「超过无边恶趣门」,并迅速达到菩提之究竟彼岸。菩提觉也。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觉也,《三藏法数》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是为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位也。法藏比丘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内心清净永绝尘劳,于是杜塞恶趣,速证究竟果觉。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岸」者,彼岸也。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究竟」岸者,究竟涅槃之位也。「无明」癡之异名。《大乘义章》曰:「癡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贪瞋,即三毒。由于智慧到彼岸,并因三昧之力,故三毒永无。三惑(见思、尘沙与无明)俱尽,过失皆亡。「三昧」者,正定,正受,等持。《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至于诸三昧中,唯有念佛三昧,最尊如王,至贵若宝,故《大集经》中称之为宝王三昧,此处所指,应即此三昧也。末后「力」字,表以上种种盛德,乃由此三昧力也。故云:「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此六句愿文,
以智慧为首,以宝王三昧及定慧等持为结,实有深意。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上之一段愿文,求佛之觉他德。首四句表法藏比丘愿如过去无量一切诸佛,为一切有情之大导师,导引众生,离苦得乐,从迷得悟,出生死海,入佛知见;并以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得无畏力。故曰:「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诸世间」者,浅言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世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故愿救度。进言之,则地前诸位亦是世间,无明未尽,亦应度脱。「常行布施……」以下四句显法藏菩萨无尽大悲之本愿。愿常行六度,普度众生。《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又《大日经》曰:「大悲为根。」今法藏菩萨亦复如是。以大悲故,广行六度,普度群生。
六波罗蜜,即六度,是证涅槃之正因。愿行六度,即「法门无边誓愿学」与「佛道无上誓愿证」也。又布施治悭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进治懈怠,禅定治散乱,智慧治愚癡。常行六度,是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也。自觉觉他,以己之觉,普觉众生;以己之行,导引众生;以己之德,回向众生,是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拯济负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实摄四宏誓愿。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恒沙」者,指印度恒河之沙。因恒河沙多,又因大众眼见,故佛常引为喻。文意为,假令供养如恒河沙数无量诸佛,「不如求正觉,坚勇而不怯」(上为《汉译》原文)。今此经文,正与《华严普贤行愿品》一味。《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捨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以「坚勇求正觉」是法供养,是真供养,供养中最。故胜于以余物供养恒沙诸圣也。上文中「俱胝」,此云千万。「那由他」,此云万万,以下则为更多之数。
最后「优婆尼沙陀分」,将大地碎为极微之微尘,其数众多,法供养之功德,如地球所有微尘之总数,至于财物供养之功德尚不及一微尘。更何能比于地球微尘之总和。此乃盛赞法供养功德不可思议。此较量弥显法藏菩萨「坚勇求正觉」,其功德远超供养恒沙诸圣。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迴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右之八句是成佛摄净佛土愿。此八句实以上诸愿之总归,亦是下四十八愿之核心。《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为成就度生事业之究竟方便,故发大愿摄净国土。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上句中「三摩地」即三昧,正定。愿安住于正定之中,常放光明,遍照一切。又上句寂也,体也。下句照也,用也。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时,体用不二之妙德。放光表修德。其体为性德。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土即常寂光,身即无量寿、无量光如来。故安住寂定,恒放光明,遍于一切。
至于所感得者,乃「广大清净」之佛国也。句中「居」字,即指国土。「广大」者即经中「宽广平正,不可限极。」「清净」者,即「清净庄严,超踰十方」,故?「广大清净居」也。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为法身,体也,从是流现极乐依正庄严。故云:「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无等伦」者,无能等,无能比。又《魏译》曰:「道场超绝」。超绝即殊胜,故与此同。《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嘉祥大师一语破的。净宗之殊胜超绝,首在疾速成佛,凡夫往生,迳登不退,不退才能疾速成佛也。因有此殊胜方便,故普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此之安乐,才是真实安乐。顿脱生死,速成正觉,故云安乐。又《称赞净土经》曰:「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又「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故云「受安乐」也。经云「惠以真实之利」正指此。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此两句表法藏大慈大悲之弘誓。愿常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尽未来际,拯济负荷,度尽众生,方成正觉也。「常」,指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为三际。常即竖穷三际,即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无边」兼指空间,遍及十方虚空,即横遍十虚。包括一切空间。故无边者,乃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也。法藏菩萨于一切时中,于一切处,大慈大悲,度脱众生,务期度尽方休。但时间无有穷尽,空间无有穷尽,众生亦无有穷尽,故此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亦终无穷尽也。
我行决定坚固力 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 如是愿心永不退
本颂分为三大段,首为赞佛,次为发愿,在末后四句偈,则为请佛证明,法藏比丘发愿已,即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作证明。「我」者,法藏自称。我之愿行,所具决定坚固之力,唯佛世尊三觉圆满,五眼明朗,智慧无碍,始能为我,真实证明。故?「唯佛圣智能证知」也。又法藏发愿时已是地上菩萨,境界甚深,故非余人所能知,唯佛圣智始能作证,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难测。最末二句,结誓立心。《唐译》曰:「从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无间地狱,苦毒无限,《唐译》举地狱极重之苦,以摄诸余。今经法藏誓言,「纵使身止诸苦中」。诸苦自当赅括地狱。我之如上愿行,纵堕地狱亦不退转。正显前文「我行决定坚固力」也。又《会疏》曰:「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尅( 尅 今作 克 ,成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