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连救母
主持人:我很想请教张教授,这个盂兰盆节的起源是哪里呢?
张颖:盂兰盆节原先是一个佛教的节日。但是我们今天过得盂兰盆节是跟我们中国的道教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我们所称为的佛教本土化。
主持人:道教是叫中元节。佛教叫盂兰盆节,我们俗称为鬼节。
张颖:对的,道教称之为中元节。我先从佛教讲起,其实佛教的盂兰盆节跟鬼没有太大的关系。盂兰盆是梵文的,原文为Ullam-bana,其实原先的意思是佛欢喜日,也叫僧衣日。所以你从名字上看他完全是一个佛教自己的节日。早期的佛教在印度,一般是僧人修行三个月以后,雨季过后,他们就会有一个仪式,一是感谢佛陀带领他们修行,另一个就是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他们出家了,所以就利用这个机会。慢慢地这个节日也放开给普通民众,他们也在这个节日里面纪念祖先,在一个盆子里放些食物去进行供奉。所以也叫僧衣节,完全是一个宗教的节日。它跟鬼有联系的地方可能就是那个故事——目犍连救母的故事。是说佛陀有一个弟子叫做目犍连,他很有法力,通过法眼观察他的母亲是一个饿鬼。因为他的母亲前世做了很多坏事,投生为饿鬼。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