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惠能禅师的持戒观

发布时间:2024-05-17 15:31:31作者:大悲

  惠能禅师在从黄梅接法之后,辗转南行,在广州法性寺跟从印宗法师剃度出家。出家之后,惠能禅师正式开始了弘法度众的生活。在曹溪宝林寺住持期间,惠能禅师应韶州刺史的邀请为僧俗大众讲说《六祖坛经》。在为众人讲经期间,他为大众传了“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谓“自性五分法身香”是指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等五种香。惠能禅师的“自性五分法身戒香”反映了惠能禅师对持戒的基本观点。

  惠能禅师的这种持戒的观点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有详细的解说。当时惠能禅师见到广东韶州一带的四方信徒都来听经,于是便升大座告诉大众说:“诸位善知识,这修行佛道的大事必须要从自性的觉悟中做起。在任何时候,念念中自净己心,自己修其自行,见到自己的法身,见到自己的自心佛,自己度自己戒,这样才算真正来到曹溪。你们既从远方而来,一同在此会中,大家都共有法缘。现在各位各自胡跪下来,我要先为你们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次传授‘无相忏悔’。”

\

  接着,惠能禅师便开始为大众分别传授“自性五分法身戒香”。经云: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惠能禅师在这段经文中,详细解释了“自性五分法身戒香”的含义。惠能禅师认为第一种为戒香,即自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也没有悭贪嗔恨的念头,更没有劫掠杀害的意图,这就叫做“自性法身戒香”。第二种是定香,也就是说看到一切善恶境相之时,自心不会散乱,这就叫作“自性法身定香。。第三种是慧香,是说自心无障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一切罪恶之事,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着所做的善行;尊敬长辈,体念下人,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就叫作“自性法身慧香”。第四种是解脱香,是说自心在外境上无所攀缘,不想善、不想恶,安然自在,没有挂碍,这就叫“自性法身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即自心对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但也不可以沉落断空顽守枯寂,应当广泛参学多多闻法,认识自己的本心,通达诸佛的道法。与尘俗同处则待人接物时要同尘和光,至少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真如自性毫不变易,这就叫作“自性法身解脱知见香”。惠能禅师认为,这“五分自性法身香”,都是在各人自己向内心自熏,千万不要离自心自性而向外寻求。

  惠能禅师认为,“自性五分法身香。,是自性法身上的五种功德法香。戒定慧三功德法香,是从因上立名;解脱、解脱知见两功德法香,是从果上立名。“香”的意义,是以智慧火烧那抽象的无价真香,这是真实庄严佛身,这是真实供养如来。这五分香,皆从自性上说,皆从功德上修,也就是从自证自性法身来成就如如佛。若不能用这五分香向内心自熏,而仅仅在小善福德上向外求觅,那就不可能成佛了。

  在“解脱知见香”下,“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两句,不可轻易读过!禅门行人,悟前考功夫,悟后考见解。一不可落空亡空寂,即使内守悠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非正真禅境界。二不可落孤陋寡闻,即须多研究教理以自求印证,广行六度以自行考验。所谓“达理。、“接物”,悟后事更须悲智双运来圆满自己的觉行也。

  由戒入定,由定生慧,通过智慧的观照而见证自性的解脱,这就是成佛的基本道路,若不以这“自性五分法身香”向内心自熏,成佛就只能是空谈而已。

  这五种功德法香,不是外在的,也不是禅师授予的,而是众生从自己心里修学而成的。所谓禅师授香,只是禅师对弟子起一个引导作用,实际上禅师没有任何法香授予别人。真香并不是看得见的,可以点火的香,而是自性之中的香。明白这个道理,才算真正明白的惠能禅师的持戒观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