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书斋遗墨之修行之路与净化社会

发布时间:2019-08-16 09:31:06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五一”放假,在家看完几套VCD碟,有净空法师讲解“三归五戒”及“成佛之道”,还有圣严法师的电视演讲:“《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看完感觉受益良多。

古人说人生三大乐事:“闭门读佛经,开门迎佳客,出门游山水。”这是真懂生活,能体会个中滋味者才说得出的话。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古代的教育主要就分为两支:儒家教育由朝廷推行,礼部主管此事;而佛教或道教主要是君主信仰而亲自推动,对民间的影响很大。

古时佛教寺院通常也是读书教学的场所,寺院的藏经楼等同于学校的图书馆,诸子百家的书都有。佛门向世间敞开,很多人到寺院来读书。那时出家人中有学问、有修养的高僧大德很多,所以读书人喜欢到寺院里借住,即可向寺中僧人请教,也可利用寺中的藏书学习。文人士大夫也常去寺院参禅礼佛,与和尚辩论机锋,也有剃度出家的,他们中的在家弟子就更多了,如王维、黄庭坚、白居易、苏东波等等,且诗词文章中也有与僧人的和诗与趣事。古诗词中有很多是僧人所作,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是一位僧人,清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也是一位僧人。

\

“天下名山僧占多”。由于寺院多建在山中,所以中国的山水画常将僧人入画,在画上人也是一景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佛教讲“觉”、讲“般若”智慧,而在自然界中人可产生智慧,有助开悟。道教中人多是隐遁入山,遁世修行;佛教中的出家人入山或闭关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是为入世做准备。因为修菩萨道要入世,要度众生。

《金刚经》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段话佛教导说要有清净心,无相无住,因为所有的相都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妄的。佛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有佛的觉悟,帮助众生,度众生的人就是菩萨,佛与菩萨都是人,而不是神。菩萨的心是舍己为他之心,在布施时,应心无所住,因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合成,是虚妄的,缘散则灭。

佛弟子修六波罗密: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修一等于修六(每个都包含着其他五个)。六波罗密第一是布施:要以真诚、清净、平等之心布施,而且要认识到布施等于无布施和无无布施,也就是不在心中有任何布施后的念头,这是清净心,是“无所住行于布施”。佛教的布施分财布施和法布施,且体现在身、口、意上;如善语、善行、施法、施财物,有智慧用智慧服务大众,有能力用能力服务大众。服务时要有平等心、平常心,高官与乞丐都是平等的,不可有分别。常人的布施是“有我”、“有为”、“有目的”;而佛门的布施要求“无我”、“无为”、“无目的”。有句话,大意是:“有心为善,虽善无功;无心为恶,虽恶无过”说的就是行事的动机,不可布施后念念不忘、不可沽名钓誉、不可做秀。

修行之人还要每日反省忏悔,修正“身”、“口”、“意”所造的错误的业行。佛弟子的受恩是在逆境中、忍辱中,忍难忍之忍、舍难舍之舍;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感恩,感谢那些给予屈辱和逆境的人,他们帮助佛弟子成就了修六波罗密。

听说各国曾寻找一个共同的愿望,最后得到一个字——“爱”!所有的人和有情众生都希望得到爱。世人的爱产生于“情”,由“情”生出的爱会随“情”而变;佛菩萨的爱产生于智慧,是理性的爱,是慈悲,永远都不会变。在生活中,佛教中人应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用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之行,破除一切妄想执著,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使佛法真正成为世间法,起到净化社会,改良人心的作用。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