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的。这是由中印文化对于;孝道理解之层次及深度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孝道,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重表象,轻根本;重世俗,轻解脱。从印度传入之大乘佛法,以快刀斩乱麻的智慧,高屋建瓴,长远、根本、全面地解决了;孝道的问题。尤其以高僧大德为表率的一代又一代修行人,以戒、定、慧之根本修行,实践着最究竟的孝道。
佛教的孝亲观,在诸大律藏佛陀的直接言教,及大乘经典感人肺腑之孝亲篇章的全面指引下,早在宋代便全面成熟并形成体系,尤以宋代明教契嵩禅师的《孝论》为标志。它因应了中国社会普遍的孝亲观,并没有将修行之出离精神与世间孝亲之道进行对立。佛陀每每以孝道为桥梁,将孝行目标指向终极的解脱之道。
遍览佛经,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的行为十分常见。世尊亦常赞叹父母恩重,难于报答,教诲四众弟子念父母恩,报父母恩!
世尊降生人间,八相成道时,欲求出家修行,最先禀告父母。父王要求其娶妻生子,继承王位,乃许出家。佛为孝道,谨遵父命。及至成佛,以身作则,非但回王宫为父王讲经,还升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父王驾崩,佛回王宫亲为入殓、亲为举棺。世尊与罗睺罗、阿难、难陀等抬起父王棺木,安奉于灵鹫山,大地为之震动。
可见佛无论是因中修行,或果上成佛,皆以孝道自行化他。佛陀曾为抚养自己的姨母大爱道夫人,广开方便法门,允其率五百释种女众出家,佛教终于有了比丘尼教团。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辟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佛陀还讲了许多感人的孝道经典,如有名的《地藏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在这些经典中,佛陀金口亲宣了深邃广大的菩提孝道。
《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在母亲死后,为使母永离地狱等三恶趣之苦,而发广大誓言,愿度脱一切众生。其母因其广大之悲心,瞬间解脱地狱之苦。
《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昭示孝顺父母胜于敬事天地鬼神。
在《涅槃经》中,佛陀告诉众人: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刚之身,是因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经中亦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孝敬父母,不仅今世可以免除灾难,为天人所护念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说明慈孝与学道,是成佛的基础。
《贤愚经》中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演述受人敬重者,皆由孝德所致。
南宋高僧虚堂和尚智愚认为:;天地之大,以孝之本,;以孝为本,则感天地动鬼神。明代禅僧永觉元贤大师,在论孝时说道:;甚矣,孝之为义大也。身非孝弗修,人非孝弗治,天地非孝弗格,鬼神非孝弗通;即无上至真等正觉,非孝亦无由致,是知世出世间之福田,实无有逾于孝者。
世人常谓出家者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不养双亲,其实不然。有识之士略加了解,即可知出家人于父母生养之恩常怀感念,甚至以超越一般世人之孝行奉养双亲。
佛在世时,尝有比丘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世尊以是事,集诸比丘,诲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据汉地所通用的《四分律》,僧众也可以三宝物以外的个人钱物,奉侍父母。
由此可知,出家人虽剃发染衣,却常于奉养父母之事,念念不忘。
中国历代高僧孝亲之事亦是俯仰皆是,感人肺腑:宋长芦宗赜禅师,少孤,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往长芦寺,迎母亲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时七年,其母念佛西逝。隋敬脱法师一头担母,一头挑经,云游四海,随缘度众;唐睦州陈尊宿在黄檗禅师座下开悟,后住开元寺,自织蒲鞋,卖与路人,以所得薄财,奉养老母;南朝齐道纪法师,孝性淳深,一面奉养母亲,一面讲经说法,导俗入圣,其侍母也,衣着饮食、大小便利,必身经理,不许人兼。或有助者,师曰: ;吾母也,非他之母。形骸之累并吾身也。有身必苦,何得以苦劳人?师之孝行,感化一方道俗信众。藕益大师出家后因念其父早逝故,对母极其孝顺。常为殁父燃臂香、诵经、礼忏以求其超升净域,为祈母病康宁亦如是。其母因医药救治无效,曾三次切肝煎汤以挽救其母之命。
出家人之孝,毫不逊于在俗之大孝者。如此至诚至善的孝行,怎能单单以;剃发染衣为由而予以否定呢?不仅如此,出家人的修行可谓时时不离;仁孝之心,亦以孝心、孝行而达道。
《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在行道的过程中,出家人的持戒行常以孝道为基石。修行法门对于孝思的应用,可见于各传佛教的诸大论中。如《清净道论》云:
如果这样观察导师,宿世所行之德,依然长时为烦恼驱使,不能熄灭嗔恨,则应观察无始以来的轮回。即所谓:诸比丘!难得有有情不是往昔的母亲,不是往昔的父亲,不是往昔的兄弟、姊妹及子女的’。于是便能对那敌人生起这样的心,这人曾是成我过去世的母亲,我在她的胎内住过十月,出生后,如拿黄旃檀一样拿开我屎尿涕唾等,不生厌恶,抱我于胸怀、负之以腰间,不辞辛劳地养育我所以我对此人起恶意是不相应的在关键的时候,连念佛都无法息嗔的时候,就只能念母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欲;与乐慈及 ;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唐朝华严五祖宗密大师认为;孝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并将戒律的根本精神归宗于孝,认为;戒虽万行,以孝为宗。孝是保障出离心的最强势的力量。行持孝道,能令人自然地放弃贪嗔痴的恶心和种种烦恼,使得修行顺利进行。
故知,出家之人不但行孝道,并且以孝至道,未尝须臾舍离仁孝之心。
出家人以道全孝
与世俗的孝道观相比,佛教所提倡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有着与世人孝道观不一样的大格局。若言世出世间之至孝至道,则非出家人而不能行也。
众生从无始以来,因无明故,随业受生,升沉六道,无量痛苦。所以《梵网经》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
如来今者以正遍知,宣说真实之言。法无言说,如来以妙方便,能以无名相法作名相说。如来本于生死中时,于如是等微尘数不思议形类一切众生中,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缘故,一切众生能令如来满足本愿故。
僧人认识到天下众生都曾为自己的父母,人人都需得度,得度者皆为父母,遂放弃一切世间利乐,剃发染衣,了俗出家,发菩提心,苦心修行,甚至不惜身命,去救度包括自己现世父母在内所有之众生。
古往今来,在出家人中,这种;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至孝精神代代相传。
如唐代洞山良价禅师出家前在写给母亲的《辞北堂书》中云:
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深,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供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图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此日今时,且相离别。
明末蕅益大师出家后曾刺舌血写下《寄母书》,以表自己救度群生之志: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
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
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
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剌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
一代又一代的出家人将这种至孝的精神付诸于修行,以勤苦的修行来实践自己的孝道。唐朝的子邻法师由于母亲不信三宝,死堕恶道,而悲泣礼拜阿育王塔,终于使母亲得生忉利天宫。憨山大师,虽然自幼离开父母出家修行,但时常忆念父母深恩。三十二岁时,发心刺血抄《华严经》,以报罔极养育深恩。大师四十四岁时常有省亲之心,但恐落于世谛俗情也,所以常常自己检验自己的修行。一夕静坐,忽开眼有偈曰:;烟波日日浸寒空,鱼鸟同游一镜中,昨夜忽沉天外月,孤明应自混骊龙。乃急呼侍者曰:;吾今可归故乡见二老矣。大师以超世绝俗之刻苦修行,舍身为法,修行证果,而终究圆满报答养育深恩,以佛法利益圆满了至善的孝道。
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从四十三岁起,为求超度父母,发愿朝礼五台,拜香三年,其间经历千难万苦,每临奄奄一息,生死攸关之际,老和尚纵舍身命,也从未退其报恩之愿。
在朝礼途中,有一次在黄河边遇到大风雪,老和尚在路旁的一座茅棚内饱受饥寒,独坐长达七日之久。命在旦夕之时,有一过路乞丐以天寒路远为由劝老和尚不必拜香,老和尚答言:;誓愿早定,不问年月远近也。老和尚途中身染痢疾,卧病不起之时,乞丐又劝其可改为朝礼。老和尚言:;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老和尚生而与母死别,每每思之都痛心不已。
五十八岁时,老和尚为报母恩,前往阿育王寺燃指拜舍利。每天从凌晨拜到晚间,不用蒲团,一日三千拜。其间大病,众人都以为老和尚世缘已尽,不赞成他燃指,恐有生命危险。老和尚听后,不觉泪如泉涌,说道:;生死谁能免者,我欲报母恩,发愿燃指,倘因病中止,生亦何益?愿以死为休矣!最终老和尚由数人轮流搀扶上殿礼佛,燃指以求超度母亲。
为了双亲能往生净土,虚云老和尚不惜身命,一生艰苦修行,于年长体虚之时,报恩之心都未曾有丝毫退意,其至孝之道,感人至深!
出家人不但能以勤苦的修行报答父母的深恩,且其离尘出家的行为本身就能影响父母,使父母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从而得生净土,永远解脱轮回之苦。
虚云老和尚剃度染衣,出家修行后,他的庶母在老和尚的父亲去世以后,带着两个儿媳辞亲割爱,了俗出家。其庶母出家后,精进修行,一心持名,命终心不颠倒,跏趺而坐,留偈而逝。
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
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
八十余年皆幻梦,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
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当人寄书老和尚,告其庶母西归之时,虚云老和尚悲喜交集,老泪横流。悲者悲其抚育之恩未报,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往生西方净土。虚云老和尚庶母这两首感人至深的偈颂,至今仍然刻在云居山的石碑上,成为禅门孝道之佳话。
莲池大师曾说:;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近代印光大师云:;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主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僧人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发大弘愿,誓成无上之忠孝节义,其所谋之远,立心之诚,称为;至孝实不为过。
出家人修行的用心是对于孝道不离须臾的。正如莲池大师所言:;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父母恩重,过于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僧人之孝,以出离心为基础,乃彻底、完整的报恩之法,不止予父母以现世之福,更导父母永趣解脱。佛门之中,从佛、菩萨至历代祖师、大德,乃至平常僧众,无不重视孝道。其孝思,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即对三世父母、六道众生,皆以报恩之心,孝之、敬之、养之、奉之、劝之、导之,令一切众生远离苦因苦果,共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实乃至广、至大、至深、至远、至极而又无穷无尽的孝道矣!所以出家人是在以至道追求着更彻底的至孝。
世俗之孝,对于未求道者,乃极为适宜。以尚无向上追求之人,若无此伦常纲维,则必致散惑无依,失尽人生主张。孝旨在道,是向上一路;不求道者,不可因孝旨在道而单拒仁孝伦常,否则将两下无依,上下皆失。然而世俗之孝暂时且不究竟,如不善游之子,欲救溺水之双亲,力所难及;出世之孝,生生世世、永恒且究竟了义,如善游之子,救父母于沉溺,易如反掌。所谓;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正是此理!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