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印光大师:境遇不佳的人应当退一步想(文白对照)

发布时间:2019-10-14 09:25:16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印光大师:境遇不佳当退一步想(文白对照)

\

译文

如果境况不如意的人,就应当作退一步想,试想世间比我强的人固然很多,然而不如我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求得不受饥寒,何必羡慕大富大贵。乐于顺从命运的安排,在自己遭逢的境缘当中安于满足。这样尚且能够转变烦恼而成菩提,怎么不能转忧愁苦恼为安乐呢?如果疾病缠身的人,应当痛切的认识到这个身体是招致苦恼的根本,要生深切的厌离之心,极力修行念佛法门,志心祈求往生极乐。诸佛如来把苦当作老师,所以才成就无上佛道。我们应当把病当作药,迅速祈求出离轮回苦海。要知道具足缠缚的凡夫,如果没有贫苦疾病等等的苦难折磨我们,将会天天奔忙于声色名利的场所,而不知道停息。谁又肯在人生得意显赫的时候,回过头来做身坏命终之时会沉沦恶道之想呢?

孟子说:“上天如果将要交付重任给一个人的之前,必定会用苦难来磨练他的意志,用辛勤的劳动来强健他的体魄,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遭受种种颠倒困难,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所以说上天成就人的福报、才德往往多从逆境,而我们人对于上天的种种磨练、考验应该恭敬的承受。不过孟子所谓的大任,只是世间的爵位而已,尚且须要如此的辛勤劳作,才可不辜负上天的恩德。何况我们处境卑微的凡夫,想要上求佛道,下化法界有情众生。倘若不稍微借挫折使之贫苦患病,便会使凡夫的烦恼天天增长,净土功业难以成就。而迷失违背自己的真如自性,永远沉于三恶道中。直至无有尽头之际,想要求得出离都没有机会了。

\

古大德所谓:“不经过一番透彻骨髓的严寒,怎么见到梅花争奇斗艳的芳香”。就是这个道理啊。因此,只应该志诚恳切的念佛来消除过去的业障,绝对不能生起烦躁、怨天尤人的心,说因果虚幻,佛法不灵。要知道我们人自从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假如凡夫造作的恶业有体相的话,十方虚空,都不容纳得下。岂是漫不经心的修持,就可以消除干净的吗?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两个国土的教主,痛惜怜悯我们众生没有能力断除惑业,出此轮回,因此特别设立了这一个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的念佛法门。这样宏大慈悲之心,纵然是天地和父母的恩德,也不能够达到佛的恒河沙恩德中一粒小沙子那样大。所以只可常生惭愧心,生忏悔心,自然可以承蒙阿弥陀佛加持保护,业障消除而身心安泰啊。

又如果病苦很深重,不能忍受的人,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之外,专心致志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分身于多如微尘数的无量世界,寻觅凡夫苦难的声音为之救拔。因此人在危急的时候,如果能够受持菩萨圣号,菩萨没有不随着众生的持诵之感,而来显、冥回应的,慈悲护佑,让我们脱离苦恼而获得安乐啊。

原文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文钞》之《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