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唐卡藏语称“止唐”,一般是在布上画的,也有在绢上画的,用颜色区别的有彩色唐卡,有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底描金的红唐卡,有金底上用朱砂描绘的金唐卡等。用材料区别的有各种绸缎剪贴的堆秀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刺绣唐卡,甚至还有用珍珠串缀而成的唐卡,此外还有在皮革上绘制的唐卡等。
唐卡的内容很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佛、菩萨类;二、佛传或佛本生故事;三、密宗本尊各神;四、观音度母类;五、护法神、明王类;六、上师高僧、大成就者类;七、藏族历史及历史人物类;八、坛城佛塔类;还有其它如宇宙日月天体运行图、香巴拉图、须弥山图、生死轮回图等。
唐卡中众多的佛、菩萨、观音度母、护法神等的形象是依据什么绘制的呢?藏民族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分为五类,称五明。五明又分为大五明、小五明。
大五明包括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和内明。工巧明是指工艺学,根据佛陀身、语、意三者不同的工巧技能形成三种不同的类别。身是指佛的具体形象,身之工巧主要是造像。如佛陀画像,菩萨像及塑、刻、雕、铸等;语是指佛的教诲,语的工巧包括佛经的释读,颂唱,刻制经文等;意的工巧包括对佛的感受、理解、意念,包括造佛塔等。身之工巧是根据佛陀所现的三身又分为三类,即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进行绘制。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对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业功德,因此,只有将佛、菩萨等的形象按照佛经规定的尺寸、比例准确地绘制出来,才会合乎要求。这也是绘制唐卡画最重要的事项,因而也就有了绘制佛、菩萨像的标准:《佛说造像量度经》、《圣像绘塑法知识源泉》、《身、语、意量度注疏花蔓》等大量有关造像比例论着对造像进行严格规范。为了佛、菩萨的形象塑造完美,还要求按佛经中记载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作为依据来绘制,这样佛、菩萨形象就更加完美无缺。
藏传佛教是以师徒传承形式进行传承,佛像唐卡绘画也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延续的。由于藏区地域广阔地理位臵的差异及周边文化交流的影响,形成了藏传绘画的不同流派:
1、以西藏山南勉唐地方勉拉顿珠嘉措为首的勉拉顿珠画派;
2、以艺术家朱古南喀扎西为代表的噶玛噶画派(噶尔画派);
3、后藏艺术家群英嘉措自行创立的新勉唐画派;
4、庆则钦姆为首的庆鲁画派;
5、朱古歧乌的歧乌画派;
6、康区德格地区祖拉却吉朗娃为首的德格画派等都是藏区绘画史上着名的画派。
7、这些画派在绘画风格方面来讲,后藏的画风因地域关系,受印度、尼泊尔文化影响,在造型、布局、施色等方面明显带有这种文化的痕迹,如阿里古格遗址、托林寺、江孜白居寺,扎什伦布寺均可以看到这类壁画和唐卡。在康巴地区因地理位臵特殊,画风受内地汉式绘画的影响较大,从设色到山水皴法,云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树木的造型,线条勾勒等把汉武工笔画技法引用揉进唐卡技法中,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除地域影响外,在土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藏后,二位公主带进藏区的尼泊尔文化和汉族文化艺术对藏族本土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卡中纯粹的尼泊尔风格和纯粹的汉式画风都已不存在。因为它们都已融入藏传唐卡艺术中了。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为了绘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倾其所有,因而唐卡绘制材料也十分讲究。绘制唐卡的颜料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更有甚者用各类珠宝研磨绘制。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经历几百上千年后,画面仍金壁辉煌,灿烂如新。特别是黄金的应用可以说是唐卡的绝技,金经过磨制加工后使用,除可以用金描出各种丰富的线条、图案纹样外,金本身的成色可以分十多种色相,可以用宝石在涂金的画面上磨出很多种层次。这些技法在其它画种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在瞻仰时见到的唐卡经千年的烟薰火燎。画面模糊,但用金绘出来的部分仍是闪闪夺目,原因也在于此。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