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

发布时间:2019-11-03 09:24:04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卷一

  经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这就是《楞严经》经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经中,这是最长的经名。现在我们逐字略解经名。

  大佛经中所谓的大,比一般所说的大含义更广阔,大到无所不包。庄子说:至大无外。现在数学上认为无穷大就是最大的概念。但还不如佛经所谓的大字的含义广。因为无穷大和至大无外都是概括空间而言。而佛经所说的大,并包毕时间。一般佛经当中常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两句话。上句是说时间,三际就是现在过去和未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总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穷尽无始无终的时间。下句是指空间而言,十方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加上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再加上方和下方,总成十方。这句话的含义就是遍一切空间。因此佛经所说的大是总包空间和时间二者而言。略异于中国所说的大字的含义,因为中国没有和它同义的字,因此有些经中只照印度文的音译为摩诃,以示与中文的大字含义不同。这里所说的大,是说明本经内容之广,竖而时间过去未来和现在,横而空间,天地万物尽宇宙无所不包。

  佛顶佛字是印度文佛陀的省称。佛陀的含义是觉。但这个觉的含义又不同于中文的觉。这个觉是与众生相对的。众生就是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众生因为处在迷中,因此永远沉沦于生死的苦海中而不能自拔。其实众生与佛本无区别,只是众生处在迷中所以沉沦生死。佛处在觉中,因此能超出生死之外。佛不但处在觉中,超出生死之外,同时还能觉醒其他的的众生,使他们也超出生死的苦海。

  因此佛字含有两重意义,一是觉己(使自己超出生死的苦海)。一重是觉他(使众生超出生死的苦海)。关于这个道理,后文还要详细谈,此处暂不多说。其次谈到佛顶,相传释迦牟尼佛的头顶,任何人也望不到上面去。这象征著他掌握了宇宙间最高的真理,证到了宇宙间最高的成果。没有任何人的智慧成果在他之上。所以称为无上,这里用佛顶来比喻本经。就是说此经中所讲的道理,不但内容之广,包罗万有,而且所讲的道理,也是最高;犹如佛顶一般,没有任何理论在它之上。

  如来是佛的另一种称号。其含义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证到佛的境地,就和过去所有的佛一样,不分高低,犹如过去的佛重来一般。

  密因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一定的过程。佛家往往用因果二字来概括它。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结果。

  宇宙间没有无缘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缘因。种大的因就结大的果;种小的因就结小的果。好的因就给好的果,坏的因就结坏的果。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今天要想结成佛的果,就必须先种成佛的因。而这个因高深微妙。不是一般普通人心粗气浮所能理解。一般人因为不能理解这种高深的道理,以为这是一种秘密,所以理解不到。因此佛经上常说:愚者不解,故名为密;智者了达,即不名密。因为这是一种最高深而又最精微的真理,所以能结无上的佛果。

  修证修就是一种行为。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高深微妙成佛的道理,就必须按照道个道理结合行为去实践它,这个实践的过程就名为修。不但要修,而且还要从修当中去证到最后的结果。这就名为修证。

  了义任何一家思想体系,都有它所包含的独特的意义。这个意义假若是彻底正确的,就名为了义;不如此,就名不了义。但是每一家思想,都认为他掌握了真理。究竟谁是真理,就必须有一定的尺度来衡量它。衡量的尺度有两种:一是从理上来辩驳,二是从事上来证明。经过这两方面来衡量,证明此经所讲的是能彻底解决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精义理,所以名为了义。了义就是能够彻底了达宇宙人生的义理。

  诸菩萨菩萨是印度文菩提萨埵的省称。菩提的含义是觉,萨埵是有情,合而言之,就是觉有情。一切众生,都是有情,故名萨埵。然而迷惑于生死中,不能自拔。若要超出生死之苦,必须以觉来破迷,超出生死,即名菩萨。然而菩萨所谓的觉,与上文佛陀所谓的觉,是有差异的。佛陀所谓的觉,是觉己觉他,觉行已彻底圆满,是觉的最高境界。菩萨所谓的觉是自觉已成,而觉他的功德还未圆满,尚待努力,才能达到佛的地步。是成佛过程中的境界。菩萨随著自己证的深浅,又分为各种不同位次,后文当详论。诸菩萨就是泛指各种位次高低不同的众菩萨。

  万行一切众生,由一个普通的凡夫,发心要想修行,出离生死。经过菩萨的阶段,直到最后证到佛的境地为止。这当中有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供人选择,最后都能得到成佛的结果。这些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也就是不同的行为,都是走向出离生死的行为,统名之谓菩萨行。菩萨行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故名为万行。

  首楞严据《涅槃经》上释迦佛自己解释首楞严三字的含义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穷尽了宇宙万物即一切事毕竟。坚固就是永恒不变不坏。只有万物的本体才永恒不变不坏。换言之首楞严三字的含义就是穷尽宇宙人生的本体。穷尽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本源,而证到了永恒坚固不坏的结果,就是佛法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佛法的最高境界。

  经经字含有三重意义:一是永恒不变,二是方法,三是道路。总说就是:这是一条走向永恒不变的道路的方法。

  译经人〈一〉唐中天竺〈注一〉沙门〈注二〉般剌密谛译

  注一 古代译印度为天竺。

  注二 沙门就是出家修行的人,又叫比丘,中国一般称为僧人;后文当详解。

  解 相传隋朝时,天台山智者大师知道印度有《楞严经》没有传到中国来,就每天向著西方礼拜,祷求这部经早日传到中国,一共拜了十八年。后来到了唐中宗初年,印度僧人名般剌密谛,秘密把道部经梯山航海偷运来中国。据传说印度因为很珍视道部经,禁止把这部经传出国外。般剌密谛偷运此经来到广州时,正当唐中宗神龙元年。恰遇著武则天时的宰相房融被降职到广州,房融是佛教徙,知道般剌密谛带来了道部经,于是要求他在广州制止寺把这部经译成了中文。

  译经人〈二〉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解 乌苌国北印度,弥伽释迦是乌苌国僧人。他精通印度和中国的文字。般剌密谛译经时,只是依照印度文的音,用中文记录下来,弥伽释迦再根据此音的含义译为中文。

  译经人〈三〉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解 怀迪是广东罗浮山南楼寺的僧人。他精习各种佛经,并精通五印度的文字。当般刺密谛和弥伽释迦译此经时,他怕他们二人的中文不够熟练,因此在旁边校正他们的译文。

  译经人〈四〉菩萨戒弟子前正仪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解 凡是佛教徒都必须受戒,受戒就是接受一定的规章法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法规总称为戒律。受戒后就必须永远遵守这些法规,不能违犯。戒律中按身份的不同和思想水平的高低又分为居士戒沙弥戒比丘尼比钓尼戒菩萨戒等。菩萨戒是较高水准的戒律。菩萨戒弟子就是受过菩萨戒的佛教徒。正仪大夫是唐朝内阁的一个高级官名。唐朝内阁分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分。平章就是秉公处理国家的政务。一般称宰相为平章。房融是清河县人,和他的儿子房琯都是唐朝有名的宰相。此经译时,房融在旁作词藻的润色,因此文辞非常雅淳,为中国文字最美的一部佛经。

  卷一

  正文 如是我闻。

  译文 如此经上所说的,都是我亲耳听见的。

  解 佛每讲经,必须具备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佛经中称为六成就。就是说必须具备这六个条件,才能构成讲经这件事实。第一是信成就。假如没有具备信心,就不可能请佛宣讲。第二是闻成就。既然宣讲,必须有人听闻。假如无人听闻,必不可能开讲。第三是时成就。既然讲经,就不可能脱离时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第四是主成就。既然讲经,必有主讲者。第五是处成就。处就是地点,没有地点就不可能开讲。第六是众成就。既然宣讲,听者就不是一人,必然有群众参加,这就总名为六成就。每一部佛经开始时,先说如是,这就是信成就。因为要信才说如是,假若不信,就说不如是了。同时如字的含义是不动。如是就是先点明此经所说坚固不动。换言之,这是不可动摇永恒不变的真理。我闻就是闻成就。

  据说释迦佛在世时,弟子们问他:将来我们集结经典,开始应当怎样纪录?佛说:一切经典,都用如是我闻开始。因此任何佛经,都用如是我闻四字开始。又如是我闻四字,是阿难尊者的口吻。因为阿难尊者是释迦佛弟子中记忆力最强的一个人。凡是他听讲过的经,都全能记忆不忘,因此号为多闻第一。

  所以后来佛入灭(入灭是佛教的术语,就是脱离了世间,而住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中,又叫涅槃。)后,大弟子迦叶尊者领导众弟子结集所有经典,都由阿难尊者作证,以示郑重。如是我闻就是阿难尊者作证的话。其意是此经所说,是我亲耳听到的,我可以证明它的真实。

  正文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译文 在某一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室罗筏城〈注一〉祗桓精舍〈注二〉。

  注一 即舍卫城。

  注二 地点舍卫城,当初有一个须达多长者,家资富有,最好布施孤贫,众人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他要借舍卫城祗陀太子的花园请释迦牟尼佛讲经,祗陀太子说:你要用黄金把这花园的土地布满,我才借花园给你。长者马上用五百头大象从家中把黄金搬来,布在祗陀太子的花园地上。最后把黄金布完了,还有一小块土地没有布满,长者又准备到家中去运黄金。祗陀太子说:我愿把花园送给你请佛讲经,不要你的黄金,你仍把黄金搬回去吧!长者就用布地的黄金,花园内修建楼阁,供佛请经。号为祗桓精舍。花园称为祗陀园,又名祗树给孤独园。

  解 一时,就是六成就中的第三时成就。佛是主讲者,就是第四主成就。室罗筏城祗桓精舍,就是第五处成就。

  正文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译文 和大比丘〈注〉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

  注 就是出家修行的佛教徒。包含三重意义:一是乞士。因为比丘下乞食于人,上乞法于佛。二是破恶。能以正确的知见,端正的行为,破除一切邪恶的思想,邪恶的行为。三是怖魔。俗语说的,一正压百邪。自己以端正的思想,端正的行为,足以恐怖一切邪魔。大比丘就是比丘当中修行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同于一般初学比丘。又比丘当中男性为比丘僧,女性为比丘尼。

  解 释迦佛初成道时,最先度(就是救度的意思。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恼,故名为度)憍陈如等五人出家,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人,次度伽耶门徒三百人,又度那提门徒二百人,再度舍利弗门徒一百人,后度目连门徒一百人,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里说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就整数而言。

  正文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译文 这些人都是证到无漏〈注一〉的大阿罗汉〈注二〉。

  注一 就是修行人已经彻底断除了生死烦恼的根源。譬如一件器皿,完美无有漏眼。佛经上称这种境地为登圣位,就是超凡入圣,已经超出了凡夫的境地,达到圣人的地步。圣位按照各人修证水平的高低,又可分为几十个阶次。后文当分别详论。凡登了圣位的人,也就是凡证到无漏的人,尽管各有高低,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能超出生死的苦恼。不是说他们能够长生不死,而是他们已彻底明白生死的本源。他们能掌握生死,能了达生死,能支配生死,所以他们才能不受生死的苦恼,而超出了凡夫的境地。

  注二 阿罗汉是印度文的译音,是一种圣位的称号。阿罗汉也含三重意义,和比丘所含的三重意义恰好因果相对。比丘是较低的水平,阿罗汉是较高深的境界。比丘是因,阿罗汉是果。阿罗汉的第一重意义是应供。就是说他的功德,应当受人间天上的供养而无愧。这就和乞士因果相对。第二重意义是杀贼。杀烦恼贼。众生为烦恼所缠,犹如被贼人迫害。阿罗汉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杀贼。这就和破恶因果相对。第三重意义是无生。因为阿罗汉不受业力(就是牵引你入各种生死的力量)的牵引,所以能够永绝生死。这就和怖魔因果相对。大阿罗汉就是高水准的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的最高成果。佛法分大乘和小乘。乘是车乘。小乘因为能度自己出离生死,而度人的力量不够,所以譬喻为小车。大乘不但度自己出生死,而且还要度无量众生出离生死。就像一个大的车子,可以装载很多人渡过生死的苦海。菩萨就是大乘。菩萨能度无量众生,菩萨的功德圆满,最后的结果就是佛。因此,凡菩萨都是未来的佛。

  正文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译文 像佛的儿子一样,能够住持佛的事业,善能超出一切烦恼之外。

  解 以下都是赞叹这些大阿罗汉的功德的话。佛子就是佛的儿子,含义就是菩萨。因为菩萨继承了佛的事业,救度众生,最后都要成佛犹如佛的儿子一般。这里是说这些大阿罗汉的内证境界,实际上已是菩萨。不过外表上显现著罗汉(阿罗汉的省称)的状貌。虽然他们已超脱了生死,但是为了救度众生,仍然住在世间,总持佛法,利益众生,故名住持。有就是一切烦恼的总称。凡有都有它的力量。每一种有就可产生一种烦恼。世间一切都是有,因此世间一切有都能产生烦恼。此处说这些罗汉虽然住在世间,然而却不受世间一切烦恼的缠缚。能超出烦恼之外。犹如莲华生于污泥中,却不为污泥所染,开出洁净的花朵,所以名为善超诸有。

  正文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译文 能于任何一个国土中,树立一个完美人格的榜样。

  解 因为他们修行的工夫,不受世问利欲的牵引。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显示出正直无邪的人格。

  正文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译文 作佛的助手,从佛作宏扬佛法,利益众生的事业。堪能担任佛遗留嘱托他们的成佛度众生的责任。整肃毗尼〈注一〉,为三界〈注二〉众生开展一个正确可以遵循的轨范。

  注一 是一切戒律的总名。戒律是管束我们的身心不犯错误的法则。

  注二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指偏一切空间而言解 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出离生死,长住世间,宏扬佛法,永无休止,犹如轮转,名为转法轮:佛遗命弟子们将来必然成佛,把救度众生的责任嘱托于他们。弘就是开展。范是轨范。

  正文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译文 化无量的身体来救度众生脱离生死。

  解 应身就是化生。他既没有生死,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身体。他为了救度众生而在世间出现有身体。这个身体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现的。是为了满足众生的需要而显现的。众生有各种不同的苦恼,各种不同的需要。因此菩萨也现各种不同的形象来满足众生。众生的身体是随业力而有,名为业报身。菩萨的身体随度众生的愿力而现,名为应身或化身。众生无量,菩萨的化身也就无量。

  正文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译文 拔济未来的无量众生,超出一切尘累〈注一〉。

  注 尘是佛家的一个特用名词,与根相对。尘是一切外物的那称。根是身体感官的总称。佛家分外界物质与自己感官相对者为六种。一是色,色是与眼根相对的事物。凡眼目所能见的都不外乎色。二是声,声是与耳根相对的事物。

  凡是耳能感觉到的不外乎声。三是香,香是与鼻根相对的事物。凡鼻能感觉到的都属于香。四是味,味是与舌根相对的事物。凡舌能感觉到的都属于味。五是触,触是与身根相对的事物。凡身体能感到统属于触。六是法,法是与意根相对的事物。凡意识所能达到的统属于法。一切众生都依靠自己身体感官六根与外界事物六尘相结合。六根与六尘无时或离,缠绕不可分。因此为六根与六尘所累,永无休息之时,所以佛家称之谓尘累。

  解 众生就是这样陷尘累之中,不能自拔,轮转生死。菩萨不但救度现在的众生,同时拔济未来一切无量众生,超出尘累。上文应身无量,是为了救度无量空间的众生。这句拔济未来是拔济尽未来际无量时间的众生。

  正文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译文 他们的名字是大智慧的舍利弗〈注〉。

  注 舍利弗是音译。意译是身子。因为舍利弗的母亲身形端正,舍利弗是她的儿子,故名身子。他是释迦佛弟子中智慧最高的一个人。号为智慧第一。所以称他为大智舍利弗。

  解 上文是赞叹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的功德。现在介绍这些人的名字。

  正文 摩诃目犍连,

  译文 大目犍连。

  解 目犍连是释迦佛弟子中神通最大的人。能够飞行十方,号为神通第一。因为他神通最大,所以一般弟子中尊称他为大目犍连。摩诃就是大的意思。俗称目连尊者。

  正文 摩诃拘絺罗,

  译文 大拘絺罗。

  解 拘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最善于口辩。他的姐姐常辩论不过他。后来姐姐怀孕后,他就辩不过姐姐。他说:姐姐怀的孩子,必具特殊智慧,将来必然超过我。于是发愤到南印度去游学,努力研读十八种经。因为用功读书,指甲长得很长了,都没有空时间剪,当时一般人称他为长爪梵志。梵志就是修道的哲人。后来学成回家后,去见佛索取外甥。佛问他;你所学的以什么为中心思想?他说:我以不受一切法为中心思想。佛又问他:你还受不受你自己这套思想理论?他回想,我既然以不受一切法为中心思想,假若我接受了我自己这套理论,岂不是自相矛盾?假若我自己都不接受我自己这套理论,我这套理论又如何站得住脚?无论受与不受我都理屈。于是向佛认错,从佛出家,在佛的弟子中,号为辩才第一。

  正文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译文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人名〉。

  解 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名字,含义是满愿。弥多罗尼的含义是慈,是他母亲的名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又译为满慈子。在佛的弟子中,最能剖析义理,号为说法第一。

  正文 须菩提,

  译文 须菩提〈人名〉。

  解 须菩提生时,家中一切都空了,随后又都现了出来。因此须菩提又名空生,又名善现,在佛的弟子中了解空性最为彻底,号为解空第一。

  正文 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译文 优波尼沙陀〈人名〉,等人均为上首弟子。

  解 优波尼沙陀又名尘性,因为他是观六尘的本性是空,因而证道的。后文有详细的叙述,此处暂略。

  此上数人在众比丘中,是较有代表性的人。因此写出他们的名字,为众人之首,以概其余。

  正文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

  译文 另外又有无量多的辟支佛〈注一〉和无学〈注二〉位的圣者。

  注一 辟支或称辟支佛,是一种圣位的名字。辟支含有两重意义:一是独觉,出生于无佛之世,因观察万物的生灭变化,而悟到生死的本源,因而自觉超出生死。二是缘觉承佛的教诲,观察十二因缘的变化,因而证入不生不灭的境地。

  注二 无学也是一种圣位的名字。就是已穷尽万物的变化,自证入永恒的真实。对外无所学。辟支无学阿罗汉都属于小乘。

  正文 并其初心,

  译文 和一些初发心学佛的人。

  正文 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译文 大家一齐来到佛这里,参加到比丘中,一齐参与休夏后的考核。

  解 按佛教制度:比丘每年夏天要安居九十天,单独修行。

  从七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解制,考核众比丘这九十天中的道德和行为,有无进益或过失。自己知道自己过失的人,就当众陈述自己的过失,白己不知道过失的人,就任随别人出来检举。恣就是任人检举的意思。比丘是常随在佛身边的人,其他辟支无学和初心因为没有常在佛旁,故来参与比丘休夏后的考核。

  以上结束了六成就中的第六众成就。

  正文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

  译文 十方的众菩萨,也来参与聚会,向佛请问关于佛法中不明白的地方。

  解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散居十方,不常在佛旁,对于大乘佛法的精义,有不够明了的地方还需要来问佛。

  正文 钦奉慈严,

  译文 都以恭敬的心,遵从领受佛的教诲和关心。

  解 钦就是敬,奉就是遵从。佛关心弟子,犹如母亲关心儿子一样的慈爱,佛教诲弟子,犹如父亲教诲儿子一样的严厉。故称慈严。

  正文 将求密义。

  译文 希望佛教给他们更高深的义理。

  正文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译文 于时佛敷设座具,安详自然的坐下来,为以上众人宣讲很深奥的道理。

  正文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译文 聚会的法筵〈注一〉和在坐的清众〈注二〉都是难遭难遇的胜会。

  注一 就是集会讲法的筵席,世间筵席,修养我们的身命;法筵营养我们的慧命。

  注二 以上集会的人,大都是超凡的圣者,和准备登上圣位的人,故名为清众。

  正文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译文 佛讲法的声音,像迦陵仙音〈注一〉一样的美妙,遍闻十方。

  注 是一种鸟名,又名频伽,这鸟的声音,极为和美,故以仙音来形容它。

  正文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

  译文 像恒河〈注一〉沙那样多的菩萨,参加到这个道场〈注二〉里来。

  注一 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中国,经喜马拉雅山流入印度,印度人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极多的数量。

  注二 宣讲真理的场所。

  正文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译文 以文殊师利〈注一〉为这些菩萨中的上首〈注二〉菩萨。

  注一 文殊师利菩萨,简称文殊菩萨。无量劫以前,(劫是佛家的计时单位,一小劫大约为三十六亿万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因为怜悯一般众生,轮转生死。所以化身无量来救度众生。即现在的菩萨。同时文殊菩萨目前又在北方另一世界中为佛。名欢喜摩尼宝积如来。现在的文殊菩萨,将来也要成佛,名为普现如来。(证到佛的地步,没有固定的身体,可以同时现无量身,现无量菩萨身,现无量佛身。这些都属于不思议境界,此处暂不讨论它,后文还要详谈)。过去生中,文殊菩萨曾为(包括释迦佛在内)七佛之师。

  注二 上是形容他的位次,首是形容他的重要性。是最上最首要的菩萨。

  正文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

  译文 这时波斯匿王〈注〉为他父亲的死忌日准备了斋饭,请佛到他官中去吃斋,并且亲自来迎请佛。

  注 波斯匿王是印度的一个小国的国王。

  解 因为波斯匿王希望佛以神力加被他父亲,使其能冥中得到幸福,故准备斋饭供佛,以表虔诚之意。

  正文 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译文 准备了丰富的珍品,味美到极点的饮食。同时还亲自迎请众大菩萨,一起赴斋。城中另有长者和居士〈注〉们,同时也准备了斋饭,等候佛和弟子们来受供吃斋。

  注 没有出家的佛教徒,男的又称优婆塞,女的又称优婆夷。

  正文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译文 佛命文殊菩萨分派各菩萨罗汉,依次到各家去领受斋供。

  正文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译文 众比丘中,唯有阿难〈注〉,先接受了别的邀请,远出没有回来,所以没有参与在这次应斋的众行列中 。

  注 阿难是释迦佛的亲弟弟。

  正文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译文 既没有上座〈注一〉也没有阿阇黎〈注二〉和他同道,路上一个人独自回来。

  注一 德高望重的比丘。

  注二 这是译意,意译为正行师或轨范师纠正弟子行为的比丘。

  佛教制度,凡比丘外出,必需有上座和阿阇黎陪伴同行,随时监督,以免有错误的行为。

  正文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译文 因为阿难没有参加到大众应斋的行列中,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自已拿出应斋的器皿,(钵盂)于他所经过的城中,按户依次乞食。

  正文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

  译文 心中希望能得到最后檀越〈注一〉,作自己的斋主〈注二〉。

  注一 就是施主。比丘依次乞食,不分贵贱,施与斋饭的就是最后斋主。

  注二 就是施主。

  解 众生因为悭吝不肯施舍,就感受贫贱的果报;慷慨好施,就感受幸福的果报。佛教制度,比丘必须向众人乞食,众人因为布施比丘,就可得到幸福。比丘好似一块幸福的田地,布施比丘号为种福田。比丘号为福田僧。比丘受了斋供,必须以说法来回报施主。说法就是宣讲出离生死的真理。指导施主脱离生死苦海的途径。又印度习俗,种族阶级,贵贱分判极严。佛教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制度,认为应该平等对待一切,所以比丘乞食,不分贵贱,依次乞食。

  正文 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

  译文 不分洁净污秽,尊贵的刹地利种姓〈注一〉和卑贱的旃陀罗〈注二〉。

  注一 印度民族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婆罗门,为祭司,常管宗教,尊贵无比。无论国王大臣对他无不尊敬。其次是刹地利,为贵族。国王大臣将军都是。第三吠舍,为一般商人农人。第四是首陀罗贱民。作屠宰户,淫女等。

  注二 是首陀罗当中最下贱的人。众人都不屑与他接触。他所拿过的东西,贵族就不能再接触,认为接触了就不祥。

  正文 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译文 不择方所,平等慈悲,对待众生,发心接受了众生的布施,就圆满众生斋僧的功德。

  正文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译文 阿难知道如来世尊〈注一〉曾责备须菩提和大迦叶已证到了阿罗汉,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注二〉。

  注一 无论世间和出世间,对佛无不尊仰。故称如来为世尊。

  注二 在过去须菩提乞食,舍去贫家,专乞富家。因为怕富家堕落了善根,让他们继续种福田。大迦叶就专乞贫家,不乞富家。因为怜悯贫家,让他们多种福田,好转贫为富。如来为此,曾责备他们二人,身已为罗汉应当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不应当心不均平,分别乞食。

  正文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译文 因为钦仰如来的教诲,开放阐扬无限的智慧,解度众生的疑谤。

  解 无遮就是无限。须菩提乞富不乞贫,易使人生疑,大迦叶乞贫不乞富,易使人毁谤。

  正文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

  译文 经过城隍〈注一〉,慢步郭门〈注二〉。

  注一 就是城门外的壕堑。有水为池,无水为隍。

  注二 护城门。

  解 因为从城外来,所以先经过护城门。因为要入城了,先端正态度,怕失了比丘的威仪。所以安详慢步。

  正文 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译文 严肃而恭敬的依著「斋法来乞食。严就是态度端严。整就是动作不乱。佛教戒经上说:比丘乞食时,心中不牵挂别事。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楞严经》上说:乞食出游行,前视一寻地,摄念而行乞,犹如蜂采花。这就是乞食的态度。但这种态度应当平时修养有素,自然合乎规矩。不是临时有意做作。阿难著意矜持,已失斋法之意,故下文堕入摩登伽术中。

  正文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译文 这时阿难因为乞食,经过一家卖淫的人家门前,被大幻术迷惑了。摩登伽女用娑毗迦罗〈注〉先梵天咒,迷惑了阿难,使他心意恍惚,进了摩登伽的室内,并上了摩登伽的床。

  注 印度教派极多,佛家统称为外道。娑毗迦罗是外道中的一种,又称为冥性外道。他们的祖师头发黄如金色,因此又叫黄发外道,又叫金头外道。极善幻术,能用神语符咒,移日月堕地。其实不过使人有这样的幻觉而已,并不是日月真能堕地。所以称为大幻术。犹如现在的催眠术。

  解 摩登伽是一个淫女的名字。她本是一个贱民。她除了作淫女外,兼习娑毗迦罗外道。阿难因为形貌很美,经过她门前,她对阿难生了爱心,故以幻术迷惑阿难。

  正文 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译文 她以动了淫心的身体,抚摩阿难。阿难的戒体〈注〉马上就要被她毁了。

  注 就是受过戒的身体。

  解 淫和杀是佛家最根本的大戒。阿难是比丘,他的身体是受过戒律的。如果犯了戒,就是毁了他的戒体了。

  正文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

  译文 如来佛眼〈注〉能遍知一切。已知阿难将遭遇摩登伽的危险,因此吃罢斋马上就回来。

  注 即佛陀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晓了无碍。

  正文 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译文 波斯匿王和他的大臣,以及这些斋僧的长者,居士,都随佛同来,愿听佛说法。

  解 佛每受斋后,都要说法。唯独今天一异常规,斋罢马上就回来,众人看见今天行为,不同平时,心中以为佛可能要说最特殊胜妙的法了,因此都随佛来听讲。

  正文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译文 此时世尊头顶发放出百种宝色,朗照一切强有力的光明,光中现出千叶的宝莲华。莲华当中有一尊结踟趺〈注〉坐的化身佛,口里宣说神异的咒语。

  注 左足放在右腿上,右足再放在左腿上,两足心向上,盘腿而坐名为跏趺坐。

  解 佛的一切表现,都有所象征,不是无意义随便作的。光从顶上放出,是象征所说神咒,至高无上。光具百种宝色,是象征此神咒功德无量,能利益一切众生。光强而有力,象征此咒摧伏邪恶,一切无畏。明亮朗照,是象征能破一切黑暗。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花是代表因,千叶代表多种,象征此神咒能产生一切善因。花中有佛化身,是代表果。象征此果非空。此佛为光中化生,象征此果非有。因为空有平等,自然一切无碍。跏趺坐安稳不动。象征此咒力坚固不动。此咒由顶上化佛说出,象征此咒为心咒,非同口语所说。

  正文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

  译文 命文殊师利菩萨,以此咒前去救护阿难。

  解 佛法传扬,不离三宝。三宝指佛法僧。佛是创始者,法是所说内容,僧是传法者。三宝缺一,佛法不传。今天说神咒。也是这样。佛说为佛宝。神咒为法宝。命文殊前去为僧宝。表示将来此咒传扬,须三宝具足。同时阿难为邪术迷惑,非大智慧不能破迷,文殊表智慧。因此非文殊前去不可。

  正文 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译文 于是恶咒销灭,文殊把阿难和摩登伽一同带到佛这里来。

  解 如来神咒,发自真际;摩登伽邪法,本是幻术。真一显现,幻自然不能存在,因此恶咒销灭。提奖是对二人而言;阿难从迷初觉,力弱需要提携。摩登伽邪术销灭,羞愧难容,需要奖劝,才肯同来。

  正文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译文 阿难一见著佛,一面顶礼,一面悲伤的哭泣,恨自己从无始〈注〉以来,尽管以多闻著称,理论听得很多,但缺乏实际修行的功夫。所以道力不够,一遇著摩登伽的邪术就被述惑。

  注一 指时间,就是说从极久远以来。

  正文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

  译文 重新殷勤请问十方如来〈注一〉能够成就菩提〈注二〉,

  注一 佛不只一尊,十方世界都有佛存在,故称十方如来。

\

  注二 菩提就是觉。彻底成就了菩提就是成佛。

  解 阿难因为惭愧自己的道力不够,故重发大志,不但想在修行的功夫发努力,而且不甘心于小乘的罗汉果。发大乘心,想求佛的无上成就,因此殷勤启问。

  正文 妙奢摩他,

  译文 妙奢摩他〈注〉,

  注 奢摩他是印度梵语。意思是止。止就是停止不动。

  佛家用功,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众生一天到晚,妄想纷纭,散乱不止。一切烦恼,由此而生。要止息烦恼,必先止息妄想。止息妄想,并不是把思想压制不动,而是使妄想自然不生。因为起心去压制妄想,压制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此怎能达到止息妄想的目的呢?因此止息妄想是一个高深微妙的工夫,故名妙奢摩他。

  正文 三摩禅那,

  译文 三摩禅那〈注〉,

  注 三摩是梵文译音,或译为三摩地或译为三摩提,或译为三摩波提其意义是等至。等是平等,至是极点。等至就是平等达于极点。众生一天到晚处于妄想中,妄想中出生种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因为妄想中,思想变动不已,于是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事物本来平等。一切不同的概念都产生于比较,假如我们停息一切妄念,那么,宇宙万物各安本位,一切自然平等。妄念一动,一切相对概念随之而生。一切相对概念都是妄想的产物,真理不是相对的概念,妄想也不是究竟的真实。若要证得永恒的真理,首先必须脱离相对的概念如动,静,空,有,生,灭等要脱离一切相对的概念,必须要妄想停息。妄想停息名为止。止的相对概念就是动。

  若有意去停息妄想,恰好仍然落在相对概念中。因此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这才是佛家的正定。由这个定中观照宇宙万物自然平等。平等之极,名为等至。

  其次再说禅那,禅那的意思是静虑。这当中包含两重意义,一重是静,静就是上文所谈的止。二重是虑,虑就是观。因为静到了极点,并不同于木石。木石无知无觉,有什么可贵?在这个静到了极点时,不但有知有觉,而且朗照万物,无所不现。这个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就是观。在这个观当中,虽然朗照万物,然而这当中不杂一丝妄想。湛然不动,犹如一面明镜,虽然万象森罗,全部显现在镜中,而明镜明如秋水,湛然不动。这就是观。其实止和观并不是两件事,湛然不动就是止,明如秋水即是观。惟其湛然不动所以才明如秋水,惟其有真止才能有真观,惟其真观中,才能见真止。这就叫止观双运,止观不二。到了这个境地后,才能进一步察知什么是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原理?什么是宇宙人生不生不灭的本源?然而这个境界,精深微妙,非亲历实证不能明注。言语所不能说出,佛家谓之言语道断。思维不能达到(心),动作不能显示(行),无方所无地点可指(处)。所以佛家谓之心、行、处、灭。这个工夫,不是一天能够达到的。必须依次循序渐进,后文当详论。

  正文 最初方便。

  译文 开始用功的方法。

  解 惟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不是一下就能作到的,因此阿难问开始当怎样下手?方便就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下文当依次谈到修三摩,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最终究竟?修禅那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究竟圆满?

  正文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译文 此时复有恒河沙这样多的菩萨,以及十方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都愿意听佛讲这个问题。大家都静坐一旁,注意听佛的讲示。

  解 因为阿难所问,为十方如来成佛之法,所以无不乐闻。

  正文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和我是同胞弟兄,同生长在一个家庭。

  解 佛先以弟兄的感情安慰阿难的悲泣。

  正文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译文 当初你发心从我出家,你在我的佛法中,看见什么好的地方?使你能够断然舍去世间深重恩和爱?

  解 世间恩最深莫过于父母,爱最重莫过于妻子,但出家都要舍弃。

  正文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译文 阿难答佛:我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殊胜端妙,不是任何人所能及,身体明亮而莹洁,犹如琉璃一般。

  正文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译文 我常常考虑,如来的三十二相〈注〉,决不是世间男女情欲之爱所能生得出来的,何以故?男女之欲,粗浊不堪,男精女血,腥臊交遘,杂乱而成,决不能生出这样殊胜明洁,能发出像紫金一样光彩的身体。

  注 三十二相: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相貌。

  正文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译文 佛说:很好!阿难!你们应当知道一事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就在生死当中,轮转不休,都是因为不知道常住不变的真心,清净光明的本体,只知道用一切妄想。

  解 佛家所说的心有两重意义:一是真心,二是妄心。

  真心就是一事众生的本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体。此心常住不变,虽假名为心,实际上含义并不同于一般人所谓的心。此心永恒不变,不动不坏,永远清明净洁,能出生万物。但妄想一起,此心即被遮蔽,不为人所觉察。一般人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以妄想为真心,误认妄想为真实,因此轮转生死(妄想即是妄心)。

  正文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译文 妄想生灭不息,并非真实。于是产生轮转不息的生死。

  解 妄想永远生灭变化,无有休息之时。众生既误以妄想为真实,于是随妄想的生灭,轮转于生死之中。妄想永远不息,生死也永远不会断绝。

  正文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译文 你今天既然要想研求无上菩提〈注一〉,发明你的真心本性〈注二〉,你应当直心答复我的问题。

  注一 就是最高的佛果,

  注二 本有之真性,清净明洁,真发明性,换言之,就是说把你被遮蔽的本性发掘出来。

  解 直心就是心当中不掺杂其他的心思,诸如虚伪做作应酬等,直心就是纯一真实心。

  正文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译文 十方如来,都是以同一的道路,出离生死,这条道路就是直心。

  解 因为直心,不杂其他杂念,所以心专一。专一之心,自然纯真。同时,力量自然猛利。

  正文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译文 不但现在应直心酬答我所问,从初发心一直到最后成佛,自始至终,乃至中间都一直直心到底,永远不能有丝毫委曲相。

  解 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今天既然要求无上菩提,必须先端正态度,既然想得成佛的大果,因上就必须纯一真实。假若在因上有丝毫不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将来必然没有结果。《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又说:直心是菩萨净土。三世诸佛,皆以直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天如来既然要宣讲证到无上菩提的道路,首先就要提醒阿难,一定要作好准备,先端正态度,才能接受如来的教诲。这个正确的态度就是直心。不但现在要直心,乃至中间,直到最后成佛都要直心到底。不能有丝毫委曲相。又怕阿难忽视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又特别指出十方如来都是同以直心出离生死,没有第二条路。

  正文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译文 阿难:我现在问你,你当初发心学佛,是因为如来的三十二相,你用什么看见的?感到羡慕和喜爱的又是谁?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译文 阿难答佛说:世尊!这个爱乐的心情,是用我的心和我的眼睛产生出来的,由眼睛看见如来殊胜的相貌,再由心里产生出爱乐感情,因此我发下志愿,愿意舍弃世间的生死,出家学佛。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真正这个爱乐的心情起于心和眼睛。假若你不知道心和眼睛在什么所在,那你永远不能降伏外界一切尘劳〈注〉。

  注 尘劳就是外界六尘。从我们有生命以来,就和我们的感官六根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一直到我们生命结束。我们始终疲劳于这个六尘境界中。它支配著我们的一事思想行动,无时或休。因此要出离生死,首先要降伏尘劳。

  正文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译文 比如国王,被贼人侵犯,要发兵去讨贼,一定先要知道贼人在什么地方。

  正文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译文 从无始久远以来,使你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就是心与目作怪。我现在问你,你可知你的心与目在什么地方?

  解 心能知一切事物,目能见一切事物。假若心目不动,那么,外界尘劳虽众,一点作用也不能起。所以我们虽然困在尘劳中,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还该归罪于心目。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译文 阿难答佛:世尊!一事世间十种不同类的动物(佛经分世间动物为十类),他们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都在他们的体内,他们的眼睛都长在面上,那怕是佛的青莲华眼〈注〉,也是长在佛的面上的。

  注 佛眼细长,犹如印度的青莲华瓣,所以佛眼名为青莲华眼。又佛经中花字,都作华字。

  正文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译文 我现在看这浮根四尘〈注〉,只在我的面部,而能知能觉的心,实是在我的身体内。

  注 就是眼耳鼻舌四根。

  正文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

  译文 佛问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内,看祗陀林现在什么地方?阿难答道:世尊!这座大的重楼清净讲堂,在给孤独园内,祗陀林就在这座讲堂的外边。

  正文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译文 佛又问:你现在堂中,先看见什么?阿难答道:世尊!我在堂中先看见如来,然后看见大众,再望出去,才看见外面的林园。

  正文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译文 佛又问:阿难,你看见外面的林园,是什么缘故看见的?

  阿难答道:世尊!因为这座大讲堂的门户和窗子都是开著的,因此我在堂中,能够远远看见堂外的园林。

  正文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

  译文 这时佛在大众中,为了慈爱和怜悯阿难,因此伸出了金色〈注〉的手臂摩阿难的头顶,同时告诉阿难和在座大众。

  注 佛的全身都带金色。

  正文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

  译文 有一个修禅定的方法,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

  解 三摩提含义为等至,前文己讲过,这里再谈一谈。

  《智论》上说:一事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三摩提还有总持的意义,就是总持一事禅定。大佛顶首楞严解见前。王字的意思,就是超出一切三昧之上,为一切三昧之王。三昧就是正定。

  正文 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译文 此法具足一切不同的作用,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是走这样一条同样的道路。最后得成无上佛果。

  解 阿难因为限于水平,只能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于是佛告诉他,十方如来同一成佛的道路就是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

  正文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译文 你现在仔细听著!阿难马上顶礼〈注〉,伏著听佛的慈悲宣示。

  注 是一种佛教的礼节。就是把头和手足都伏在地下。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刚才所说,身在讲堂,因为门窗开放,所以能远见外面的林园。但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堂外。阿难答道: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外面的林泉,没有这个道理。

  正文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译文 佛说:阿难,你就是这样的,你的心灵一切事物都明白。假若你眼前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你现在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是不是可能有众生,先看见自己的身内,然后再看见外边的事物?

  正文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译文 纵然不能看见自己体内的心肝脾胃等,那么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脉的摇动,那应该知道吧!为什么又不知道呢?既然对体内的事物一无所知,何以又知道体外的事物?

  正文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能知能觉的心,住在身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译文 阿难又重新顶礼对佛说:我听见如来刚才告诉我这样的法音〈注〉,我已明白我的心实在是在我身体的外面。

  注 说法的声音。

  正文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译文 为什么呢?譬如灯光,点在室内,那么,这灯的光必然先照著室内。从房门照出去,再照到院中。一切众生见不著自己的体内,偏能见到体外的事物,也正如灯光点在室外,所以照不见室内。

  正文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译文 我想这个道理一定是正确的,应该没有什么疑惑了吧!这完全和佛的正确看法一样,大概没有什么错吧?

  正文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译文 佛告阿难说:现在这些比丘,刚才随我到室罗筏城依次乞食,现在又回到祗陀林,我已被留吃过斋饭了。你看这些比丘,一人吃饭,众人肚子饱不饱呢?阿难答道:不啊,世尊!何以故呢?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和性命都不同,怎度能够一人吃饭,众人的肚子都饱呢?

  解 佛家分众生的食为四种,抟食是其中一种,又名段食。后当详解。

  正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译文 佛告诉阿难:假若你能觉能知的心,确在身体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各在一处,互不相干。心里所知道的事,身体不能知觉;在身体上的感觉,心里也不能知道。

  正文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译文 我现在把我的兜罗绵手〈注〉给你看,当你眼睛看时,心里能辨别吗?阿难答道:是这样的,世尊。佛告阿难:假若眼睛看见,心里就能辨别,可见身体和心是相干的,那么心怎么可能在体外?是故,你应当知道,你说应当觉知的心,住在身体外面,这话是不正确的。

  注 是印度一种极柔软的绵。佛的手极为柔软,所以称为兜罗绵手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刚才说的,心不能见体内,因此不在身内。心和身体又彼此相关连,并不相离,可见心并不身体外边。我现在重新考虑,知道心在有一个地方。

  正文 佛言:处今何在?

  译文 佛说:那你说在什么地方?

  正文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伫。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译文 阿难说:这个能知能觉的心,既然不能知道体内,却能看见外面的事物,我考虑这个心一定潜伏在根〈注〉里。恰如一个人拿玻璃碗盖在眼睛上,虽然有东西盖在眼上,然而并不阻碍视觉。眼睛随便看什么,心里就能辨别。

  注 就是感官。

  正文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译文 然而我能觉能知的心,不能看见体内,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就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所以它看外面的事物很清楚。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心潜伏在感官内。如玻璃碗把它盖著一般。那么此人当他用玻璃盖著眼睛时,当他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还看见玻璃没有呢?

  正文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译文 是的,世尊!此人当他拿玻璃盖著眼睛时,其实他是见著玻璃的。

  正文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译文 佛告诉阿难:既然你的心潜伏在眼根内,就像被玻璃盖著一般。那么,当你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为什么不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你能看得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的眼睛已成外境,不是感官了。就不可能如你刚才所说:随便看什么事物,随即就能分辨出来。

  正文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伫,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译文 假若你看不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里,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内,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有这样的想法,我想众生的身体,五藏六腑在体内,七窍在外边。五藏在体内是黑暗的,七窍对外是明亮的。现在我在佛的面前,睁开眼睛看见明亮的外景,就是见外。闭著眼睛,看见黑暗,就是见内。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

  正文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译文 佛告诉阿难:当你闭眼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象,是和你的眼睛相对或不相对?

  正文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译文 假若这个黑暗的景象,是和眼睛相对,那么这个暗景,是在眼睛的前面,怎么能说是见内呢?

  正文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译文 假若要说这就是见内,那度你处在暗室中,没有日月光和灯光时,这室中的黑暗,都是你的三焦五藏。

  正文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译文 假若这个黑暗景象,不和眼睛相对,那么又怎么能为眼见呢?

  正文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译文 假若要说闭眼时,眼睛因为离了外见,就转过来向内。闭著眼时,见著的黑暗,就是见著体内。那么睁开眼看见外景时,为什么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呢?假若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可见眼睛是不能转过来向内看的。

  正文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译文 假若眼睛真能转过来看见自己的面孔,那么你能觉能知的心和你的眼睛都在空中,哪里在你的体内呢?若你的心和眼都在空中,自然和你的身体不相干。

  正文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译文 既然你的眼和身体已不相干,那么现在如来见著你的面时,也是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知道这回事了,眼睛的知觉,应该和身体毫不相干。

  正文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译文 假若你一定要说身体有身体的能知能觉,眼睛有眼睛的能知能觉,那么你就有两个能知能觉的心。都在你一人的身体内。将来你成佛,也成两个佛。

  正文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闭眼见暗,就是见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译文 阿难说:我常听佛教诲四众〈注一〉弟子,因为心生于是种种法〈注二〉生,因为法生所以种种心生。(此二句后文当详论,此处暂略。)

  注一 佛家称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众。

  解 宇宙人生,一切事物,佛家统称为法。

  正文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译文 我现在考虑,这个能够考虑一切事物的本体,就是我的心性。随便我想到哪里,这个心就和他相合。这个心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三处。

  正文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刚才说,由于法生,以致种种心也随之而生,你想著什么事物,心随就和他合在一起。你的心一定要有体,才能和外物相合。假如你的心无体,就不能和任何事物相合。

  正文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译文 假若没有体也能和外物相合,那么岂不是十九界〈注一〉因七尘〈注二〉合。然而这个道理是不能存在的。

  注一 佛家以身体感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外界事物六尘一色,声,香,味,触,法相结合时,每一根都有一识来结合一尘。由此因六根而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六根六尘和六识那称为十八界。界就是范畴。宇宙万物都概括在十八个范畴内。此处说十九界,是释迦佛为了驳阿难假如心没有体,也能和万物相合,岂不在十八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无体的心。那不是成了十九界了吗?

  注二 佛家分外界事物为六尘现在既然多出一个无体的心,那么十八界成了十九界,六尘也变成七尘了。

  正文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译文 假若你能知能觉的心,是有体的,那么你用手自己触自己的身体时,你觉得你的知觉是从体内出来的?还是从外而来入你的体的?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内出来的,应当先见自己的体内,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外来的,应当先见你的脸。

  正文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译文 阿难说:看见是眼睛的事,知觉是心知,不是眼见,不能以见来说它。

  正文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译文 佛说: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你在室内时,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一般死了的人眼睛都还在,都应当能看见东西。假若死人能看见东西,为什么又说他是死?

  正文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译文 阿难:又你能觉能知的心,假若确有体存在,那么你这个心,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体?今天知觉在你的身上,这个知觉到底是遍体还是不遍体?

  正文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译文 假若是一体,那么你用手触你自己的一支,应该四支都同有感觉。假若你四支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你就不应当知道你触的是那一支了。假若你能知道触的是那一支,可见知觉是一体,这话不能成立。假若是多体,那你一身就有多个能知能觉的心。已成若干个人。哪一个人才是你呢?

  正文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译文 假若是遍体,又和刚才讲的一样了。遍身都有知觉,何以知道触的是那一支?

  正文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译文 假若不是遍体,那么当其触你的头时,同时又触你的足。头有知觉,足应当不知道。但是今天你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的,随便想到那个事物,心就与之相合,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译文 阿难对佛说:我也曾听佛和文殊等众法王子〈注一〉谈实相〈注二〉时,世尊也说过,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注一 位次较高的菩萨。水平已接近于佛。佛为无上法王。他们即将成佛,犹如法王的太子,即将继承王位,故称为法王子。

  注二 实相是对假相而言,凡是有生灭变化的相,就祗能是暂时的假相。永恒不变的相才是实相。凡有相就有生灭变化,凡有相就不可能永恒不变。因此《般若经》上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实相即是本体。本体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显现各种不同的假相。其实一切假相,都是由本体所显现,明白这个道理后,在一切假相中,就可以见到实相。譬如镜中所显现的一切景象虽然都是假相,然而要有这面镜子才有这些假相。要想在假相以外去找镜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维摩诘经》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说:遍观无量世界,并无二相。

  解 上面所谈的实相。都是浅言之。更深一步谈实相。应该是不与任何事物相对。既不是有相,也不能说它是无相。

  因为无相是有相的相对概念,实际上仍然落在相当中。彻底脱离了一切相,才是佛家所谓真空绝相,名为实相。到了这个地步,没有相与不相这回事,正如佛经上所说: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后文还要详谈。

  正文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译文 我现在再考虑,要说在体内,体内无所见。要说在体外,体外又和我不相干。现在既然内不能知体内,当然不在体内。身心既相知,并不相离。当然不可能在体外。既不可能在体外,体内又无所见,可能是在中间?

  正文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译文 佛说:你说中间,中间必然有一个明确的所在。并不是无所在。现在你所谓的中,中在那里?在你的身体以外吗?在你的身上?

  正文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译文 假若在身上,在表皮上不能说它是中,在表皮下,那就是体内了,也不是中。

  正文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译文 假若在体外,那么在哪里?这个中到底是有所表示或无所表示?假如无所表示就等于无。要是有所表示,那么表示的地点就不定。为什么呢?譬如我们定某处为中时,从东方看去就是西,从南方看去就是北。既然所表的地点首先混乱了,心岂不杂乱了吗?

  正文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译文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不是这个意思。比如世尊说的,眼根之所以能够攀缘色,因为当中产生了眼识。眼根能够辨别颜色。色尘是没有知觉的,眼识生于其中,心就在这里。

  正文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译文 佛说:你的心假若是处于根与尘之间,那么你的心体,是兼连根与尘两端呢?还是不兼连根尘两端?

  解 六尘即是体外一切,六根即是体内。现在阿难说在中间,因此佛问他兼不兼连根尘。

  正文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译文 假若兼连两端,那么外物千差万别、都和你的心相关连,岂不混杂?体内六根各各作用不同,心体岂不混乱?同时外物是无知无觉,六根是有知有觉。无知和有知是互相矛盾的。你的心体,绝不可能兼连无知无觉和有知有觉。这两个敌对矛盾之间。以什么为中呢?

  正文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译文 心既然不能兼有根尘二端,那么心既不是无知的六尘,也不是有知的六根。那么它的体性又是什么呢?体性都不能定,又以什么为中间呢?

  正文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心在中间,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从前看见佛和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位大弟子一道讲法,常说:能觉能知能分别一切的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到处都不在。

  正文 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译文 一切都不著〈注〉,就名叫心,那我这个无著,就叫心吗?

  注 无著就是无依无靠无粘著。

  正文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说能觉能知能分别的心性,一切都无所在。那么,什么是一切?世间虚空水陆飞行,种种物象,名为一切。你所谓的不著者,到底是有所在,还是无?

  正文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译文 要说是无,无就等于乌龟的毛,兔子的角,又那里还有什么无著呢?既然还有一个不著者,就不能说他是无。只要有存在,就有现象。没有现象就是无,不是无就有现象。有现象就有所在,有所在就有所著,怎么能说它是无著呢?

  正文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的一切无著,就是能知能觉的心,这话是不通的。

  正文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译文 此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偏袒著右边的肩头,右膝跪在地下〈注一〉。双手合掌恭敬的对佛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得到佛的慈爱。今天虽然出了家,但还依仗著佛的怜爱,虽然听得很多,但是没有证到无漏。不能够折伏娑毗罗邪咒,反而被它迷惑了,陷在淫舍中。主要由于我不知道真际〈注二〉的所在。

  注一 这是佛教的礼节。

  注二 即是真心实际。阿难不知道真心的所在,误以为妄想为真心,妄想虚幻不实,于是误认虚幻为实际。

  解 佛向阿难征诘心的所在,阿难七番答复都是错误的,犹如盲者窥日,始终不得要领,以上辩论称为七处征心。

  正文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译文 惟愿世尊,以大慈悲心怜悯我们,说明和指示我们修奢摩他的正当途径。并令所有的阐提们〈注一〉,摧毁他们的弥戾车〈注二〉。

  注一 含义是断善根的人。又叫不信因果,无惭愧心的人。

  注二 意为恶见。就是见解邪恶不正。又含有边地的意思。边地就是见解不正,落到一边去了。俗称谓杀偏锋。

  正文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译文 把话讲完后,五体一齐伏在地下,和在座的大众一起,以无比丘饥渴心情,仰著头等待著恭敬的听释迦佛的教诲。

  正文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译文 这时世尊,从他的面门上放种种光,道光明亮而闪耀,如像百千个太阳一样的光亮。一佛土〈注〉内,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像微尘那样多的国土,同时显现出来。佛的威力和神通,使微尘那样多的世界,合成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所有一切众大菩萨,都住在各人的本国内,双手合掌,敬听佛的教诲。

  注 一千个世界名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共为一百亿世界。

  解 佛因为七次诘问阿难,阿难都不明白心的所在。现在就用直观的教育方式,把心的体性和作用直接显现给他看。现在详述如下:

  面门代表六根,因为六根各具一门。而其能知能觉的本源,只有一个,即是我们清净光明的本心性。众生因为不明白这个本性,于是本性的光明就被遮蔽而不显。今天既然要放弃妄想,显示真心。故从面门放种种光。此光一现,照彻天地,无任何光能与他相比。所以说如百千日。此光一现,一切妄想所显境界无不动摇。六根所现六识,立时摧毁。所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因一个世界震动,展转相连,如连锁反应,使十方微尘世界,一时开显出来。此时妄想消灭,惟一真际。一切无所阻碍,佛以三昧的力量,离一切对待,没有大和小,妄和真,一和多,空间和时间,一切平等,通达无碍。所以十方微尘世界,合成一界。这十方世界中,只要是证入了实相真际的大菩萨,这时也和佛光光相印,无所隔阂。而这个实相真际即是你能知能觉的本源。和佛的本性,丝毫不异,息息相通。所以大众菩萨,各住本国,合掌承听。

  正文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译文 佛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因为不识本来明净的心体,妄认妄想所成的假像。于是一切行事,种种颠倒,业力〈注一〉和种子〈注二〉相互燃烧,加恶叉聚果〈注三〉一般。一般修行人,不能成就最高的佛果,乃至于成罗汉、辟支佛或外道〈注四〉天人〈注五〉魔王及魔王的眷属等。

  注一 业就是一种行为。善的行为就是善业,恶的行为就是恶业。每一种行为,必然有一定的后果。因此行为是因,后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种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导致产生必然的结果。佛家称这种力量为业力。

  注二 众生因为误认妄想为真,于是一切认识颠倒错乱。以假为真,以无为有。以迷为觉。在妄想中,结成种种错误的种子。

  注三 是印度的一种果子,一连三个如贯珠。

  注四 佛法以外其他宗派的修行人。

  注五 天上的人。如今天基督教所称天国里的人。后文当详叙。

  解 众生沉酣于妄想中,迷而不觉。因此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佛家称之为惑道。一切遭遇,都随业力而转,佛家称之为业道。惑道如柴,业道如火,相互燃烧。于是众生忘失了本来清净的心性,轮转于生死的苦海中,永无休息。是为苦道。众生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连环相因,如恶叉聚果一般,一连三个如贯珠。一般修行人,虽然想逃出生死的苦海,但因为各人认识上的错误,修行方法的错误。于是各人走向不同的道路,而结各种不同的果,始终不能得到无上菩提。

  正文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译文 都是因为不知道两种根本,因此错乱修行。犹如煮沙,要想使它成为好饮食,那怕煮上灰尘那样多劫的时间,也不可能煮成为好饮食。

  解 两种根本,一是真本,就是刚才面门放光所显示的常住真心。一是妄本,就是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所误认为真的妄想。因为众生误以妄想为真心,以幻境为实际。虽然修行,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后始终不能成无上菩提。于是别成罗汉辟支佛等。再下一等的,更成为外道甚至于魔王等。

  正文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译文 为那两种呢,阿难?一种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就是你今天和一般众生,以为这攀缘一切外境的妄心,就是你自己的自性。

  解 这个妄心,就是六根所产生的六种识心。这个识心,专门攀缘六尘境界。众生就是误认这个心为自己的本性。前文阿难说的即思惟体,实我心性。此处特别指出,这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不是你本来的心性。

  正文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译文 第二种是无始以来菩提涅槃〈注〉,本来清净的本性。

  注 涅槃的含义很多,此处暂简言之。不生就是涅。不灭就是磐。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解 菩提有三种:一为实智菩提,二为方便菩提,三为真性菩提。此处所讲为真性菩提菩提是觉,真性本来是觉。不需要人为的再去觉它。只要你回复本来,即是菩提。涅槃也分三种:一是性净涅槃,二是方便涅槃,三是圆净涅槃。此处所讲为性净涅槃。自性本来清净,不是什么力量把它澄清。本来离生死不生不灭这就是一切净法之体。其余二种菩提和二种涅槃都由此演绎生出来。所以这就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

  正文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译文 就是你今天,一切识的精华本来光明,能产生攀缘一切的能力,而唯独对这个本来光明识的精华,攀缘力量不能达到它。

  解 众生六根所产生的六识,来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在众识中,最为精微,最为光明,朗照十方。就是本文所说的识精元明。阿赖耶识含藏万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具。一切功德一切作用,由它产生。犹如大海,故称藏识海。这个识海因受业力的风所鼓动,产生波浪。《楞伽经》上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因此前六识都是这个识海内所生的波浪。这些波浪能够攀缘一切万物。唯独不能攀缘识海,犹如眼能见一切事物,唯独不能自见。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必须要止息六根的作用,一念不生,默然自证,方才能知道它是怎样一回事。

  正文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译文 由于这些众生,抛丢了自己本来的光明而不知道。虽然终日不息的应用本明所起的作用,而不自觉这些作用从哪里来,最后枉自受业力的牵引,而沦人各种不同的生死中。

  解 众生应用六根攀缘外境,无时或休。终日眼不离色,但不知能见者为谁。耳不离声,但不知能听者为谁。所以说:虽终日行,而不自觉。因为这样为外境所述惑,造种种业。上文已说过,业就是因。最后随因受果,轮转于种种生死当中。

  正文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译文 阿难,你今天要想知道求奢摩他的道路,愿意出离生死,我再问你。

  正文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译文 于是如来举起金色的臂,屈著「五轮指〈注〉,问阿难:你见著了吗?阿难答道:见著的。

  注 释迦佛的五指头都是轮纹。

  解 从前禅宗的天龙禅师每有人来问佛法,他就翘著一根大指示人。众人称他为一指禅。有一个某甲来问佛法,门口坐著一个小沙弥问他道:你来找我们师父干什么?他答:来问佛法。小沙弥道:你问我也是一样的。那人就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翘起一个大指道:这就是佛法。那人不解,进去见著天龙禅师问道:什么是佛法。禅师果然也翘著大指道:这就是佛法。那人大为赞叹道:禅师门下连小沙弥都是会佛法。禅师问得原故后,拿一把戒刀藏在身后,把小沙弥叫来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把大指翘道:这就是佛法,禅师举刀一挥,把小沙弥大指砍下来。小沙弥疼得回头就跑,禅师厉声道:站著!小沙弥回身站住,禅师急问道:什么是佛法?小沙弥把手一举道:这就是。突然看见大指没有了,心中恍然大悟。就此明白了本性是怎么一回事。天龙禅师的一指和释迦佛屈五轮指给阿难看,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正文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译文 佛说:你见个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举臂屈指,成一个光亮的拳,恍耀著我的心和眼睛。

  解 众生循六识而攀缘六尘境界,这就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返六识而回复到藏识海就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也就是得成无上菩提的修行正路。今天佛举臂屈指给阿难看,就是考验阿难是循六识而攀缘六尘还是返六识而得本性。结果阿难所答恰似小沙弥翘著大指对人说:这就是佛法。

  正文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译文 佛说:你以谁来见?阿难说:我和大众,都是以眼来见。

  解 佛这次三问阿难,第一次问:见到了吗?第二次问:见个什么?第三问:谁见?三问阿难都是用攀缘心所针对的外境作答。恰好落在前文所说的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中。假若阿难能抛掉所见的物件,回过头来,在能见的本源上体认一下。那么在每一问上,都能找到人门处。尤其第三问谁见?更是明白指出要注意这个谁字。然而阿难依旧错过,仍然落在众生惯行的老路上,循尘逐境,背离本明。

  正文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译文 佛告诉阿难:汝现在答复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晃耀你的心和眼睛,你的眼睛是看得见的。那么什么是心?接受我拳头的晃耀?

  正文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译文 阿难说:如来现在问我心的所在,而我就用这个心仔细推求寻找。这个能够推求寻找的,就是我的心。

  解 《红楼梦》上贾母骂贾宝玉是丈二的灯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著自己。恰似阿难上文七番都找遍了,仍然找不到心。此处又答错了。

  正文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译文 佛厉声一喝道: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阿难大惊离座退立,双手合掌问佛道:这不是我的心,那是什么呢?

  解 后世禅宗以棒喝接引人,正同释迦佛这一喝的意思。

  正文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译文 佛告诉阿难:这是前尘〈注一〉虚妄相想〈注二〉,迷惑了你的真正的本性。就由于你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错认贼人是你的儿子,以致失掉你元常不变的真性,因此受生死的轮转。

  注一 指六尘中前五尘。

  注二 六尘中最后的一尘。法尘。

  解 前五尘的影子,在意识中显现出来,即是法尘。正是今天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就是前五尘。意识就是妄想,妄想并不是真有,只是一个虚妄相想。众生从无始以来,误认这个虚妄相想为自己的真心本性。而这个妄想恰好是轮转生死的根本。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是佛最爱的弟弟。因为我爱佛,佛令我出家。在我的心里,岂止是供养如来。甚至于尽历恒河沙这样多的世界,侍候供养所有这些世界上的众佛,以及善知识〈注一〉。发大勇猛上进的心,为了修行,行一切困苦难行的法事〈注二〉,都用的是这个心。或是毁谤了佛法,永远退失善根〈注三〉,也是用的这个心。

  注一 有良好的智慧和道德,能够指导我进步的人,严格说来,应当是圣者。

  注二 修某种行的行为。

  注三 就是断了善的根子,永远不可能再发出善苗来。

  解 阿难所说的这个心,正是能造一切善,能作一切恶的妄心。

  正文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译文 假若现在发明出来,说这个不是心,那我岂不成了没有心的人和土木一般。我现在离了这个能觉能知,就一样都没有了。为什么如来说这个不是心。我听了这话,实在使我惊恐。我看所有在座的大众,个个都会疑惑。求你老人家慈悲,说明这个道理,启示这些迷惑不悟的人。

  解 佛家所说的心,并不是今天哲学上说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所指的心。今天哲学上唯心主义的心,正是此处所斥为无始生死根本的妄心。也就是第六识,攀缘一切诸法的意识。假若以此为心,恰是上文所说的认贼作子。禅宗永嘉禅师说的: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这点切不要理解错了。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就误以为佛法是主张唯心主义的。

  正文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译文 这时世尊启示阿难和在座大众,希望他们的心能够证人无生法忍〈注〉。

  注 这是佛家的一个专用名词。《华严经》上说: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仁王经》上说:一切法空,得无生忍。因为证入到实相时,一切因妄心所显现的境界,全部消灭。所以说不见有少法生。佛经称一切事物都叫法。前文已说过。所以说一切法空忍就是信的意思。无生忍就是深信一切法本来不生。因为已实证到无生的境界,所以才能深信。

  解 众生以识心对待一切。识心就是分别心,就是妄想。也就是意识《华严经》上说:妄想不歇,歇即菩提。把分别识心停息下来,自然见到一切法本来不生,而证入无生法忍。

  正文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译文 从师子座上〈注〉,用手摩阿难的头顶,同时告诉他:如来常常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由心所显现。

  注 师子座就是佛所坐的宝座。像狮子的形像。因为狮于是百兽之王,其威力能降伏百兽。故以为座,象征佛为一切法中之王,能降伏一切外道。外道是佛对一切佛法以外的学派的总称。

  正文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译文 一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都因为心而显现出它们的体相。

  解 此处所说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心,就是能够出生万物的妙明真心。而不是攀援六尘境界的妄心〈意识心〉,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阿赖耶识〈藏识海〉。切须注意!不要认错了。

  正文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译文 阿难!假若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其中那怕是一草一叶,一丝一缕一结,我们去追查它们的根源,都各自有它们的体性。纵然是虚空,也有它的名字和形貌。何况清净妙净光明的真心〈注一〉,性一切心〈注二〉,偏偏无体。

  注一 因为此心不为六尘所染,故为妙净。永不黑暗,故为光明。

  注二 因为它具有一切万物的本性,故称性一切心。

  正文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译文 假若你一定要坚执不舍,认为你能分别,能觉能观,能了解知道一切的性,就是你的心。那么,你这个心应当离开了一切色、香、味、触,一切六尘事业之外,单独有一个完整的体性。

  解 这个心正是意识妄心,这个心必须攀援外境,才能显出它的作用来。天台山灌顶大师说:粗心初念名觉。细心后念名观。又佛家所说的事业,含有两重意义。一切行为初作时名为事。一切行为已作后名为业。

  正文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译文 如你现在听我说法,这是因为你的耳里听见我说法的声音,而由心里分辨了知这声音里的含义。纵然消灭一切见、闻、觉〈注一〉、知〈注二〉,内守于幽深闲静的境界当中,仍然是外界法尘〈注三〉由分别心中所显现出来的影像。

  注一 泛指感官而言。

  注二 指心意识。

  注三 外界一切事物,在心里所重新显现的影像。

  解 此处所讲的见闻觉知的知,即是心意识。心意识有两种:一是明了识。明了识即是我们平时的思维活动。这个思维活动与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同时俱起,不可分离。故又称为五俱意。二是独头识,独头识又分为三种:第一是散位独头。就是在没有用心去思维时,在不自觉中,心中自然显现的影像。第二是梦中独头,就是梦中所显现的影像。第三是定中独头。修行人在定中眼不见色,耳不听声,前五识完全不动。也没有散位独头和梦中独头显现。然而心意识〈妄想〉并没有真正消灭。因为在定中的境象存在。幽深闲静即是定中的境象。这个境象虽然微细,但仍是法尘。虽然绵密,仍然不离分别心。而且只是一种影像而已。因为它离了法尘,找不到单独的体性存在。这就称为定中独头。

  正文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译文 我并不是强迫你说:这不是心,只不过提醒你不要认错了,你应当对于心仔细去揣摩体验。假若你的心离开了六尘境界,仍然有能分别的体性存在。那就是你的真心。假如这个能分别的体性,离开了六尘境界,就不存在,那就不过是六尘境界的分别影像显现。

  正文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译文 六尘境象,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生灭变化当中。假若六尘境象变灭时,那么你的心岂不是等于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上的角,完全是没有的事。那么你所修证的法身〈注〉也就同样消灭。那时谁来修证无生法忍?

  注 就是常住不变的真心。修行人即以此心证到不生不灭的法身。

  解 依附六尘境界而存在的妄心,最易被人错认为真心。六尘是靠众缘〈条件〉和合而产生的。它永远不住的处于生灭变化当中。假如心依靠它存在,到了它消灭时,心岂不是也就消灭了吗?常住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决不可能离了六尘境界就没有体性存在。

  正文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译文 这时阿难和在座大众都默然不能作声,不知道真心究竟在哪里?

  正文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译文 佛告诉阿难:世间一切众多修学的人,现前虽然修成了九次第定〈注一〉,然而没有证到无漏〈注二〉的地步,仅仅成为阿罗汉。都是因为错执这个轮转于生死中的妄想,误认为真实不变的心性。所以你现在虽然法听得狠多,但不能证到圣者的地步。

  注一 这是一种禅定的名称。这种定是九种禅定次第修习而来的。其次第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灭尽定。前八种定不能超脱生死,称为世间定,又叫凡位定最后一种定可以解脱生死,故称为出世间定,又叫圣位定。后文有详细的叙述。

  注二 就是达到圣人的地步。譬如一件器皿,已经完整无缺,无有漏眼了。

  解 九次第定中最后为灭尽定,又叫灭受想定。凡证入此定,即证四果阿罗汉。已登圣位,证得无漏。为什么此处又说不得漏尽呢?我们要知道,佛法中所谓漏尽,有两种:一种是究竟彻底漏尽。一种是暂时权许漏尽。按照佛的标准来看,等觉菩萨与佛祗差一个位次,仍不能说是究竟漏尽。四果罗汉并不是真正证到识空而解脱生死。他不过是深修灭尽定,依靠灭尽定的力量而不入生死。那怕是经历百千劫,只要他定力一坏,仍然有堕落生死的危险。因此罗汉所证到的漏尽,只是暂时漏尽,而不是究竟漏尽。此经是为了破斥小乘,阐扬大乘的最高境界,所以说他们不得漏尽。以便在后文中开示首楞严王三昧。

  正文 阿难闻已。重覆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

  译文 阿难听了这话以后,重新悲哭流著泪水,伏拜在地下,然后跪著合掌对佛说:自从我随佛发心出家以来,倚仗著佛的威力和神力。常常自己以为我可以不必劳神修行,如来会把三昧〈注〉给我的。

  注 就是正定。

  正文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译文 没有想到各人的身体和心都不能互相代替。因为自己不明白,遗失了我自己的妙明真心。

  解 失我本心这句,含有两重意义:一是各人的身心别人不能代替,因此我望佛给我的三昧是不可能的了。使我丧失了原来的希望心。二是不明白我本来有的妙明真心。恰似失掉了我的本心。

  正文 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译文 虽然我身体已出家修道,但我的心没有入道。恰似一个穷孩子,舍弃自己的父亲,远逃到他方。

  解 妙明真心有无边功德,无穷妙用,但自己不明白,偏要向外寻找。恰似一个穷孩子,自已明明有幸福的家庭,却抛弃了跑到远方去流浪。

  正文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译文 今天才知道,虽然法听得很多,要是不去实地修行,那就和完全没有听过法一样。恰如一个人说饮食,始终不能把肚子说饱。

  正文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译文 世尊!我们现在被二种障〈注〉缠著,不能解脱,都因为不知道我本来寂静常住的心性。希望如来,哀愍我的失路无依,启发我的妙明真心,能使我有正确的辨道眼光。

  注 一是烦恼障,二是所知障。现分别解释于后:烦恼障又名事障。能使生死相续不断。所知障又名理障。能阻碍我们的正确的知见。《圆觉经》上说: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即小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入如来大圆觉海。

  又烦恼障就是我执。即是执著主观的我。所知障就是法执。即是执著客观的物。

  又,烦恼障起于私见,不能舍弃。所知障起于错误的偏见,障碍正确的知见。

  又烦恼障起于见惑和思惑。见惑起于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分别心。思惑起于内在自起的思维活动。所知障起于尘沙惑和无明惑。尘沙惑起于不了达一切外境都是来源于一个本体的显现,无明惑起于不了达一切修证的境界,仍然是一种妄识。

  正文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译文 这时如来从胸前卍字中,涌现出宝光,这光极为光明显耀,有千百种颜色。十方所有微尘那样多的有佛的世界,都被这光所照遍。同时这光遍灌十方所有世界中众如来的头顶。还回转来灌阿难及在座大众的顶。

  解 佛经当中叙述所显的一切现象,都是为了表示所讲的法。

  前文佛从面门放光,表示六根所具的本性,此处佛从胸前的卍字放光,佛的胸前有卍字纹,名为万德吉祥相。表示佛万德具足。其光明亮晃耀,有千百种颜色,表示随缘变化,应用无穷。这光遍照十方微尘世界,正示前文所说一切因果世界微尘,都因此心成体。宝刹为印度文译音,一名刹摩。一名制多罗。含义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土。现此光遍灌十方诸刹如来的顶,表示此妙明真心与十方诸如来同体。应后文观音圆通章中,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此光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表示此心妙用,不但上与诸佛同体,而且下与一切众生同性。应后文观音圆通章中,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因此这一放光,正是表妙明真心的全体大用。

  正文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译文 告诉阿难说:我今天为你建立大的法幢〈注一〉同时令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注二〉,能从这里得到精深微妙而隐密难知的清净妙明心性,得到清净的道眼。

  注二 法幢含有立正摧邪的意义,此处表显真心的大用,摧妄识的邪见。

  注二 一切含有生命者佛家都称为众生。

  解 妙明心性无智愚皆同体,故称为妙。无动摇生灭之相,故称微密。无污染,无黑暗,故净明。此心性能明见一切,具大智慧。故名为清净眼。

  正文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译文 阿难!你先答复我,见光明拳。这拳的光明,因什么缘因而有?为什么会成拳?汝用什么看见的?

  解 正当见拳之时,真妄二心,是同时显现作用的,只怪你当下认不得。若如镜照影,不假分析,即是真心。若推穷寻逐,因何而有光?因何而成拳?用谁来见?即是妄心。

  正文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译文 阿难言:由佛的全身来看,就像阎浮檀树〈注〉一样,金光如檀树,赤焰如十宝山,佛身清净非爱欲致,故有光明,我实在是用眼睛看见世尊屈五轮指,示我等及大众,故有拳相。

  注 须弥山南有阎浮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最胜,一粒置常金中,尽皆失色,放于暗室,光耀如白昼。

  解 佛身多劫熏修,正由于清净所生,故得全身同金而有光明。阿难用眼睛看见五轮指端屈握示人,不知见乃是心,能见并不是眼。

  正文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来今天以实话告诉你,一般有智慧的人,也须要以譬喻才能使他开悟。阿难!譬如说我的拳头,假若没有我的手,就不可能成为我的拳。假如没有你的眼睛,就不成你的见,你试试看,以你的眼睛,来比我的拳,其道理是不是一样的?

  正文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译文 阿难说:是这样的,世尊。既没有我的眼睛,就不成我的见。与如来拳头这件事,其道理完全相类似。

  正文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说这个道理相类似,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比如一个没有手的人。拳头就彻底没有。但那些没有眼睛的人,就不是完全没有见。为什么呢?你试到路上去问那些盲人,你看见什么?那些盲人必然答复你,我现在眼前,只看见一片黑暗,并没有看见别的东西。以这个道理说来,眼前的尘(色)境自己是黑暗,见有什么亏损呢?

  正文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译文 阿难说:那些盲人,眼前只看见一片黑暗,那叫什么见呢?

  正文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译文 阿难!若是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看见前面全是一片黑暗。忽然得到眼光,又复看见眼前的尘境,见到种种事物,这就叫眼见。那么那些处于黑暗中的人,看见前面全是黑暗。忽然得到了灯光,也看见了眼前的尘境,见到了种种的事物,就应该叫做灯见。假若是叫做灯见,灯能够有见,就不应叫它做灯了。既然是灯在看见事物,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你应当知道,灯能显现色,能见的实际上是眼睛不是灯。以此类推,眼能显现色,能见的本性实际上是心不是眼。

  正文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译文 阿难虽然听见了佛所说的这些话,和其他大众一样,口里已没有什么话可以反驳了,但心里还不明白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还希望如来,慈爱的声音,再进一步明白指示。于是大家都恭敬合掌,专心一志的听佛慈悲的教诲。

  解 佛说能见的本性,是心不是眼。阿难也觉得此话确有道理,但是还不明白这个能见的心在哪里?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就是心未开悟的地方。

  正文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译文 这时世尊伸出他的兜罗绵网相光手〈注一〉,开五轮指,教诲指示阿难和在座的大众说:我初成道时,在鹿园中为阿若多等五个比丘〈注二〉以及你们四众〈注见前〉说:一切众生,不成菩提正道和阿罗汉道,都是因为客尘烦恼把他们引向错误的道路。你们当时因为什么缘因而悟道,成就今天的圣果?

  注一 释迦牟尼佛的两手手指间有缦网相连,如鹅掌而且有光明,这是佛的三十二种特殊相貌之一。

  注二 释迦牟尼佛初离家出去求道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派他的亲属五人,秘密跟随在他的后面,看他出去作些什么事。这五人当中有三人是佛的本家兄弟,有二人是佛的母家表兄弟。他们随佛多年,亲见佛在修行中受的种种苦。阿若多就是这五人中之一,是佛的表兄。后来他们不愿随佛过艰苦的生活,都离开了释迦牟尼佛各自到鹿园中去修其他的道去了。鹿园是上古国王养鹿的地方,后人称此地为鹿园。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先到鹿园中教这五人,这五人后来都证到了阿罗汉果。

  解 客尘烦恼即是见思二惑。见惑分别一切事物,往来不息如客。思惑随意起相,微细如尘。若是不断见思二惑,终不能证入圣位。

  正文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译文 当时憍陈那〈注〉起立对佛说:我是年龄最老的人,在大众中,被称为最先得解真理的人。我是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的。

  注 憍陈那又译为憍陈如,就是五比丘中阿若多的姓。

  正文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译文 世尊!譬如出门的旅客,投宿到旅舍中。或是饮食,或是住宿,食宿完后,收拾行李依旧踏上旅途,不在这里久住。若是这里的主人,自然不去。我就是这样考虑,不停住的就是客人,长住不去的就是主人。因此我悟到了凡是不住的,都名为客。

  解 这段应当仔细认清。在我们的思想中,从幼到老,从早到晚,千变万化,无时或休的妄想,都是客人。而主人却是永远不动的坐在那里观看那些川流不息的客人。试冷静的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心中,谁是主人谁是客?就可以明白什么是妙明真心了。

  正文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译文 又如雨后初晴,太阳升天,阳光从壁缝中射人室中,在光中照见许多微尘摇动不息。然而虚空始终寂然不动。我就是这样考虑,澄寂不动的名为虚空,摇动不息的名为微尘。因此悟到了凡是摇动不息的都是微尘。

  解 既然往来不息的是客,摇动不止的是尘。就应当知道客尘即是烦恼的根源。而长住不去的主即是我们的真心。澄寂不动的空即是我们的自性。客尘尽管自扰,其实不碍主空。若明得此理,不取客尘即断见思二惑。即可证得本不生灭的心性。

  正文 佛言如是。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译文 佛说:正是如此。即时如来在大众中,把他的五轮指屈起又张开,张开后又屈起来。对阿难说:你现在看见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的百宝轮手掌〈注〉在大众中开合。

  注 佛的手掌中有千辐轮纹。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正文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看见我的手在众中开合。到底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有开有合?阿难说:世尊的宝手在众中开合。我看见如来的手自己开合,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正文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译文 佛说:谁是动的,谁是静的?阿难说:佛的手没有停住。而我的见性,本来就没有静,(见性永远不可能有动,自然和动相对的静也就没有了。)谁又来不住呢?(不住即是动。)

  正文 佛言:如是。

  译文 佛说:正是这样!

  解 此处就可以看出谁是客尘,谁是主空。

  正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

  译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出一道宝光,在阿难的右边,阿难回头来看右边。又放一道光在阿难的左边,阿难又回头来看左边。

  正文 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的头今天为什么摇动?阿难说:我看见如来发出奇妙的宝光来我的左右两边。我要看左右两边。因此头两面转动。阿难!你因为看佛光,左右动头,是你的头动,还是你的见动?世尊!我自己的头动。至于我的见性,根本说不上止,又那里说得上动呢?

  正文 佛言:如是。

  译文 佛说:正是这样的。

  正文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译文 于是如来,普遍告诉大家:假若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停住的名之为客。那么!你们试看阿难,头尽管在动摇,然而见始终没有动。你们试看我的手自己在一开一合而见却没有开舒,也没有卷缩。

  正文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译文 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今天总是以动的为你的身?以动的为真实的境?从始到终,念念只认得生灭不息的境相,而抛弃了自己的真性不认得。行事颠倒错乱,失掉真正的心性,认外物为自己。轮回于其中,永远流转生死。

  解 因为不明白客尘和主空的区别,于是误认流转不息的客尘为自己的身体。客尘永远流转不息于生灭变化之中。于是自己也就永远流转于生死之中,而遗失了自己永无生灭动静的真性。在生灭变化之中,在内就成为生灭不已的身,在外就成为生灭下息的境。永远被纠缠于身与境两种动相之中。于是轮回生死,永不止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