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断断不可生嗔恚心。」「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这是一定要记住。我们修行修什么?第一个就是要把嗔恨心消除。嗔恨不要学的...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

因为美丽而悲哀的女子

因为美丽而悲哀的女子  大迦叶出家后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请与弟子一同回到故乡毘罗卫城的时候,他也跟在里面。后来佛陀回到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在许多...
因为美丽而悲哀的女子

因地时的地藏菩萨

因地时的地藏菩萨  因地时的地藏菩萨  1.愿的故事  甲、长者子时的发愿  在很古很古以前,地藏菩萨还是凡夫的时候,那时他是一位大富长者的儿子,有一天他游行到旷野的当儿,遇见...
因地时的地藏菩萨

四川德阳居士站立往生记

24. 四川德阳居士站立往生记四川省江油市王居士讲姐夫学佛和往生的过程,非常详细,现记录如下。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统一用第三人称,称呼也有改动。(净空法师 述)...
四川德阳居士站立往生记

四无量心 建立和谐家庭(方昶璀

四无量心 建立和谐家庭文:方昶璀:《慈悲》第57期 佛陀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分成四类:报恩、报怨、讨债和还债。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周围的家庭,就不难发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离不...
四无量心 建立和谐家庭(方昶璀

因果不虚:五位修行人的宿世今

因果不虚:五位修行人的宿世今生  唐朝有位鉴空和尚,宿世是修行人,但转世之后做了一位秀才,非常可怜的,二十年也没有考中,而且到处找人托关系,也很难得到一点吃的东西,经常...
因果不虚:五位修行人的宿世今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1、唐·玄沙师备禅师《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禅师,生于唐末五代,福建人,因阅《楞严经》发明心地,此后;应机敏捷,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定,必从之请益。...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因果报应录之不孝恶报类

因果报应录之不孝恶报类因果报应录之不孝恶报类01.陈廿三蛇伤虎咬  陈廿三是宋朝时代的人,住居在偏僻的山地。他生就一副凶暴刻薄的恶相,又浓又粗的眉毛,眉尾向上竖著,好似一把...
因果报应录之不孝恶报类

四摄法无尽

四摄法无尽◎尔时无尽意菩萨语舍利弗言:「菩萨四摄亦不可尽。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利。 ◎云何布施?施有二种:财施、法施。云何爱语?于求财人及听法...
四摄法无尽
  • 首页
  • 479
  • 480
  • 481
  • 482
  • 483
  • 484
  • 485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