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一词,源自《法华经》,关于开悟,经中如此记录:佛以一大事出现于世,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简称开悟。
那么,古人如何“开悟”呢?真知道的人不多。
我们知道,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所谓的修行或者“开悟”并没有自修自悟的说法,而是由师傅带,由师傅借一切万法开示,待入门之后,方可修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古人对于修行佛法的重视,跟我们这些现代人不一样,我们当中,看了几本经书就自以为在修行了,师傅拜不拜都无所谓,个人觉得这也是现代很少有人“开悟”的原因之一吧!
师傅领进门之后,就可以如《坛经》中说的行卧都能修行,也就是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皆可作为修悟的地方,再反过观照一切的起心动念皆是生灭无常,体会到佛法即世间法,生灭即涅槃,真实不虚,也就是“开悟”即成佛。
因此,古人认为“开悟”为三大阿僧祇劫之起始,步入这后再不会回头,经世累劫,终会成佛。但这一理念已被后人曲解,甚至把“开悟”当成神话,以为“开悟”之人就变无所不能的神仙,再加上,真实开悟者屈指可数,越来越少,以至于人们常常误把“开悟”当成成佛,而不明就里的附会者众多,不以见地智慧而以神通来作为“开悟”的标准,使得“开悟”越来越来被夸大与神话。
事实上,所谓的“开悟”指的是对于真实佛法已经通达,辩才无碍,不再是凡夫,但还未实证,也非是圣人,所以,“开悟”的人称为非凡非圣,此时的修行人已可被称为菩萨,修行经暖、顶、忍、世第一四个加行位次,证无生法忍,这个阶段为第一大阿僧祇劫。之后从初地菩萨至八地菩萨,为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八地至圆满,为第三大阿僧祇劫。从凡夫看,这是无尽的三大阿僧祇劫,但从圣人看,三大阿僧祇劫只是一刹那,于是才有了一刹那间立地成佛的说法。
当年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而悟道,悟道即“开悟”的意思,于是到黄梅山向五祖印证,之后混迹于猎人队中,修行十五年,方得实证,最后才大开山门弘扬佛法就是这个道理。
达摩祖师传二祖《楞伽经》印心,六祖说修习《金刚经》即可明心见性,因为这两本经书都是为指导内凡位的菩萨修行见道所写,不是给普通初学者的启蒙或普及读物。而《楞伽经》和《金刚经》都要有唯识和中观的基础,也就是说搞明白了唯识和中观之后才能看得懂,这个明白就是“开悟”。
因此,想“开悟”必须先要系统学习唯识和中观,否则不可能“开悟”,除非你是六祖慧能。
拿《金刚经》来说,《金刚经》本身就是针对如须菩提这样的“开悟者而说,并非是对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而言。因此,佛回答须菩提时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说,一个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应该如何降伏苦其心呢?可见善男子、善女人并非指我们这些善男信女,凡夫俗子,因为他们在发心时已经是明白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佛的知见,而这些是凡夫俗子不能悟得了的。
因此,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开悟”,并不是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看几本经书就可做到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刚经》《法华经》《坛经》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