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里,关于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传说,据说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突然得到“顿悟”,也就是大彻大悟,于是就成了佛祖。至于什么样的境界才是“大彻大悟”,这个也没有一个标准。但从故事里看来,“菩提树”对释迦牟尼的帮助是有的。可为什么后来几千年,却再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借助菩提树成佛呢?
其实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菩提树”这个记录只是一个参照,并非“成佛”的关键所在。
按照最初的佛家理论,所谓的“佛”,就是觉悟者而已,并非大神通。而“觉悟者”的主体是人。如果主体已经具有了大智慧并开始“觉悟”,那么外界的场景只能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可以是“菩提树”,也可以是“玫瑰花”,甚至可以是“修罗场”,这些都不会决定是否成佛。读佛经,关键在于领悟佛经里的深层次含义,如果“引经据典”地理解佛经,那就真是下乘了。佛教的原旨里,释迦牟尼经历过的场景大多非常普通、完全可以复制的,而几千年来却没有复制出一个“佛”,问题即在于此。并不是后来的菩提树发生了变化,而是“人”这个主体的“觉悟”还不够。
有一句非常通俗的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将这句话的重心放在“屠刀”上,认为这才是“佛”的先决条件。其实不然,“放下”才是后天成佛的第一要素。因为佛家的“觉悟者”,就是用心去体验感受、最后醒悟的过程。
而“放下”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曾经拥有”。如果都不曾有过,哪来的“放下”?又能“放下”什么?释迦牟尼在未出家前是“迦毗罗卫”的太子,衣食住行,极尽享受人间之乐。后来他“觉悟”到他所属的释迦族朝不保夕,难免最后覆灭,因而参透了世间的“无常”。而且释迦牟尼又目睹了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一系列的桎梏,所有这些都让他感同身受,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只有曾拥有,才能终放下”,没有经历的“空”,是混沌的虚空,而“放手”后的“空”,才是清明境的“空”,只有足够地经历俗世生活,才能有机会觉悟成佛。而“菩提树”,只是释迦牟尼决定“放下”时的参照物而已,并不是促成释迦牟尼“放下”的原因。
所以,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找棵菩提树坐下就能成佛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智慧和觉悟,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慧根”——放下。所以未成佛前,苦修也成了必经之路,大家都以为“苦修”相当于现在的健身锻炼,其实更主要的,“苦修”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最后的“放下”。待到修行完了,能有菩提树当然更好,如果没有,即使一根竹子,甚至一棵小草,也能大彻大悟。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