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兴起後,将圣者分为三类,以不同证悟方法来分别,缘觉乘,声闻乘及佛乘,声闻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而佛乘的最高果位是成佛。阿罗汉和辟支佛都是修习楞严大定的过程中已证到的暂时果位,虽已了分段生死,但尚未登地,更非究竟。
在藏教中,都属于已经成佛,都不会退转。但在通教、别教和圆教中,辟支佛比阿罗汉的果位要高一些。二者的具体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在所证位次上阿罗汉在通教中属于“已作地”,即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在别教中是七住位至九住位,在圆教是七信位。辟支佛在通教中比阿罗汉所属的已作地要高一层级,在别教中是十住位,在圆教中是八信位。
二、在是否见性方面阿罗汉尚未见性,守着空自己证到的那个空定以为究竟,尚未见性。辟支佛乍见性便起计度,所以只是少许见性。
三、在五乘佛法中阿罗汉属于声闻乘。辟支佛属于缘觉乘。
四、在供养功德上供养辟支佛的功德远远大于供养阿罗汉的功德,《大智度论》中说,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
五、从种性上说阿罗汉只求空求定求出生死,对世事丝毫不感兴趣,根本没有慈悲心,为求出生死故而精进修行甚至行头陀行。辟支佛有薄尘、薄悲、慢行三种种性。对世间事和慈悲心,虽薄尚有。根性利而有慢心,不如阿罗汉修行精进。
这些区别只是就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佛而言,如果修行不止于此,在见空见性之后而能发菩提心,回小向大,则另当别论。辟支佛若肯回小向大,精进修行,则能直超八地。阿罗汉若肯从空定当中走出来,发菩提心,精进修行,经十住、十行、十回向,此生便可登地,此与辟支佛又差了一大阿僧祇劫。
上面就是关于阿罗汉和辟支佛的区别了。我们其实每天都可以去修行佛法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