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识蕴的实质

发布时间:2023-12-06 09:56:46作者:大悲

我们以“冰山”来比喻“五阴”,水面上可见的“冰山”即“色阴”,水面下最深处即“识阴”,中间依次是“行阴、想阴、受阴”。关于“识阴”《楞严经》云: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蕴的实质

《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了别”名“识”。频伽鸟名。瓶形似鸟。故曰频伽瓶。“瓶”喻“色身”。塞其两孔。喻迷失“理”“智”二门。满中擎空。喻识阴。千里远行。喻背真觉。用饷他国。喻合妄尘也。识性周遍。本无方所。众生迷谓身内。遗海认沤。如舍十方虚空。取瓶中之空。故曰。识阴当知。亦复如是。(众生所妄执之“自我”,犹如海水中生起的“水泡”即“沤”,“水泡”亦喻众生之“身见”,“身见”不破“真心”难见。)

识蕴的实质

瓶中之空。但有假名。而无实义。非彼方来。非此方入。无有来处故。“彼方”,喻真觉世间。“此方”,喻有情世间。谓识阴不从真觉世间带来,亦不从有情世间注入。若具有彼此。则“佛心”与“众生心”各别。又若从彼方带来,则佛界有减,众生界有增。若从此方注入,众生将来成佛,则众生界有减。诸佛界有增。佛说“诸佛”“众生”。各无增减。故不从彼来,不从此入。

识蕴的实质

如是瓶中之空。从何而有耶。若从彼方带来。瓶之本地。应少虚空。彼方之空不少。不成彼方带来也。此喻众生识心。不从真觉世间带来。诸佛不减故。既不从彼来。而从此入乎。若从此入。还从此出。开孔倒瓶。不见空出。则空非此入亦明矣。开孔。则内空外空相通。喻转迷成觉也。倒瓶。喻转众生成佛也。不见空出。喻众生成佛。不舍众生心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