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本意是指圆满一切功德,寂灭一切烦恼,坐化谓修行有素的人,以打坐的姿势端坐安然而命终。圆寂是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圆寂其实是佛界语,指僧人死后升天。佛教徒端坐安然而死,谓之“坐化”。
如赵熙《长城魂》五:“只有几天,她显然衰老了,仿佛成了一个哑女,仿佛是一个病妇,一个坐化在这泥屋里的信女。”又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常坐化了,正欲下火。”佛门常用的坐式是结跏趺坐,修禅入定大多采用这种坐式。据说,定力深的信徒,临终时能够预知时间,安然而逝。坐化又称坐亡、坐脱、坐逝等,历代有关记载甚多。如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载:“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肉体)不坏。”
又如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四记载:五代间布袋和尚(弥勒佛)“于奉化岳林寺东廊坐逝,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该僧人位于中印边境。据科学家的结论:坐化时间1475年,没有采用任何防腐手法,是在深入禅定(他们说是冥想)中坐化。之所以采用这么奇怪的姿势,是因为适逢天灾,该僧人立志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度众生,并为世人留下不朽肉身,以激励后人坚信佛法不虚。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