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因为一些概念与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脱节,不好理解。本文就把王学中的招牌概念--良知、本性、心与现代人熟悉的知识做一沟通,以打通古今概念上的通道,让王学更好理解。看完本文,至少《传习录》当是可以心领神会的。不难,看招。
性为心之体,王阳明认为心之体无善无恶,也就是说性无善恶。这似乎直接否定掉了孟子的“性本善”论。而王学的理论继承于孟子。王阳明在搞哪样?
王阳明说,观小儿落井,人人生出恻隐之心,此是良知的功能。性无善恶,而良知有善恶,所以可知良知不是性。从心理学上说,良知是在性的上面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集体无意识,是几百年以来人类生存经验的基因传递。它有文化特征,不同的族群,良知是不一样的。良知做出的反应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是有善恶的;而性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但是没有善恶。性就像一面镜子,负责反映世界。当然它能否如实反映世界,还在于镜面上的灰尘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灰尘即私欲。
对私欲的控制是由心来完成的,心的转念能让灰尘瞬间消失。所以,心在现实世界与性之间进行协调,目的是保证人的心身健康。通常这个过程都是由心自动来完成的,但并不保证一直不出问题,当协调不良时,人就产生各种痛苦与烦恼,心理问题来了。这时就得主动调整心、性、外物的关系,让它们重新达到平衡,恢复生命的健康运作。这个调整,需要心主动来做,所以人一旦有了痛苦,就可以而且必须自己主动寻求解决。
心是意识,心生万法,也可以灭万法,做到心外无物,心内空空。心可以产生欲望,也能灭掉欲望。欲望是需要得不到满足后,被心意识到从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欲望跟心相联,需要跟性相联,所以性是埋伏在心更深处的心理层面。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并无善恶。需要得不到满足后产生欲望,欲望就会驱动人的行为去解决需要,当解决需要的方式与现实相遇,并与现实中的伦理规范发生了关系,就会被评价为善或者恶。比如,你的吃饭影响了别人的吃饭,就是恶;你的吃饭能给别人带来饭吃,就是善。吃饭本身并无善恶。一定要与他人、外界发生关系,才会有道德上的判断,这种判断也是由心做出的。
西方宗教持“人性本恶”说,认为这些欲望是原罪,所有罪错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所以人一出生就带着原罪,需要终生忏悔,通过做善事救赎自己,才能在死后上天堂。人只管做好事,莫问前程,做了多少都不过是在救赎自己,有什么好夸耀的呢?这样就给了人无尽的动力,与宇宙能量接通,取用不竭。人也不会觉得为神所役,因为从一出生就自带原罪,神是来帮人去罪的,神为人指明去罪的道路,并在精神上激励人,给人力量,教诲人们只要你付出了,人不报天会报。如果不信神,那就终生是罪身,死后只能下地狱。这是西方宗教的逻辑。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不过他把善恶放在了良知这个层面。知善知恶是良知。而不是放在性的层面上。这样就比孟子的理论更细化了。良知是以本能通过心来调控性,“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使自性永远光明清净;或者仅仅是一转念,即照见五蕴皆空,山河光明。只是用心之法上的不同。王阳明借鉴了禅宗的思想,将儒学进一步发展而形成入世色彩浓厚的儒家新流派--心学。
王阳明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可从没说过世间无理,世间无事,世间无物。他说当你看花时,花便明亮起来,可知此花原不在心外。可并没有说世间本没有这朵花。禅宗讲:境由心造,心生万法。也没说心生万物。物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道的应用与体现。人与万物一样,也是道的应用与体现。所以人与万物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并非母子关系或体用关系,所以才有万物一体的仁的理论。
只有在人的内心世界中所反映出来的万物才是由心造的,就好比是由镜子反射出来的。禅宗认为,通过调整心的功能,就能重塑一个内心的世界。人能借此重新认识世界而解脱痛苦与烦恼。实质就是换个视角看问题,有多少个视角呢?可以有一千只眼。有多少个手段呢?可以有一千只手。千手千眼,形容方法很多,万法。这些方法哪来的?心的功能。万法由心造。所以要修心。
禅宗并没有否定外面那个世界,它只是强调内观的世界。而把“万法由心造”演绎成“万物由心造”的,属于曲解。佛陀活着时就看到了乱象,曾预言他死后500年佛法必乱,他把它称为末法时代。万物由心造,就代替了客观世界,人成为了神,各种神话、仙佛魔就都来了。本来它们是意识世界中的东西,结果演化成了似乎在物质上的存在,在这条路上越跑越远。当然这种方法也很有效,借助神话的影响力,更容易说服普通大众归依佛法获得心灵解脱。但让上等根器的人尤其是现代人很难完全认同。神话只是渡河的船罢了,有人不需要船也能游过去。
禅宗的祖师能够呵佛骂祖,能够把佛像砍了当柴烧,显示了得道的境界。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离开了法,就找不到在佛法中的自我,在感情和信仰上都是无法接受的,也没有能力接受。这是境界上的差别。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