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恭敬地对佛说:‘世尊,我正是依仗了诸佛如来的威神力量,所以我能在无量百千万亿世界里,化成无数的分身形像,去救度、教育、化导一切有业报的众生,倘若没有如来的大慈力时,我就不可能做这样的变化。现在,我又在这忉利天宫大会上,承蒙佛的慈悲嘱托,要我在从现在起直到弥勒菩萨成佛之间一大段时间里,所有的六道众生都要度脱。是的,世尊,希望您不要担心,我一定按您的圣明的嘱托去做。’佛回答地藏菩萨说:‘还没能得到解脱的一切众生,从无量生死所造成的习性及由此引起业力所造成的种种识:眼、耳、鼻、舌、身,特别是执著分别妄想的第六识“意识”,及执著『我”的第七识“末那识”,还有含藏无量生死以来一切善、恶、无记种种习气、业力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是随著因缘业力的因果律支配而流转生死,没有固定的时候:有时遇到善缘,会做点善事;有时遇到恶缘,会干点坏事;做善事得好报,干坏事得恶报,总是被环境所驱使,不能自主,由此永远轮回在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五道里(把阿修罗道归在天、鬼两道中,故六道变成五道),连一会儿都得不到休息,经过无量无边如同把三千大千世界化成极其小的微尘(相当于分子、原子那么小)那么多的大劫还无法出头。众生因迷起惑,因惑造业,因业而在世间遇到种种魔障苦难,正如同鱼儿游在网里那样,在长长的生死大河里,一会儿进了这个网,一会儿刚出了这个网,又进入了另一个网。像这样一类的众生,正是我日夜担忧、挂念的。你能在无量生死以来,历劫一次次发救度众生的宏誓大愿,一旦能圆满这些大愿,救度这无量无边的罪苦六道众生,使他们最终能得到涅的安稳处所,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佛这样赞叹地藏王菩萨的宏誓大愿时,会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字叫定自在王,恭敬问佛道:‘地藏菩萨从无量劫以来,都发了些什么愿,这么不可思议,令世尊您在这大会中这么郑重其事地赞叹呢?请世尊给我们简要地说说吧!’世尊回答定自在王菩萨说:‘用清净心来听,用正念心来听,我现在就为你分别解说这其中的道理。
‘在过去无量无数亿不可说的大劫之前,那时有一尊佛在世护持、宏扬佛法,佛号为“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尊佛当时住世的寿命为六万劫。这尊佛在还没出家修行前,曾经是一个小国里的国王,同与他相邻的另一个小国的国王是朋友。他们相互约定,在国中推行十善法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用这样的善政来利益国中的人民。但是这一邻国中的人民经常造种种恶业,根据因果规律,这些百姓终究要受到果因规律的支配而堕入到三恶道中去受苦。为此,这二个国王商量著如何才能救度这些百姓令其不遭恶道之苦。这一国的国王发愿:愿自己早日成佛来度这些众生,使他们统统都得到最终的解脱;而邻国的国王发愿:若不能先把这些有罪的众生度脱三恶道之苦,使他们都得到善道的安乐,最终也都得到证菩提成佛的善果的话,那我总是不成佛。’
佛接著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一个国王发愿早早成佛的,那就是当时的一切智成就如来啊!另一个国王发愿永远去度脱罪苦众生,不愿马上成佛的,那就是现在的地藏王菩萨啊!再举一个例子:在过去无量无数劫之前,有一尊佛感应当时因缘成熟而出现在世上,佛名为清净莲华目如来。这尊佛的寿命长达四十劫。在佛涅后的像法时代里,有一位罗汉,专门以众生供养他而使众生得到极大的福报的方法而来度脱众生。在他教化众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女人,名字叫做光目。这位光目女准备了许多最美好的食物来供养这位罗汉。罗汉就问她:“你发愿来供养我,供养罗汉是会得到大福报的。你想要求些什么呢?”光目回答说:“我母亲亡故不久,我想花点钱财为我母亲做些功德来超度她。我特别想要知道我母亲死后,究竟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了?”罗汉怜悯她的一片纯孝之心,为她入定作观,只见光目女的母亲死后堕落到恶道中,正在受极大的苦。罗汉就问光目说:“你母亲活著的时候都造了些什么业啊?令她现在在恶道里受极大的痛苦。”光目回答说:“我母生前有个坏习气,专门喜欢吃鱼啊、鳖啊这类东西,而且特别喜欢吃鱼子、鳖蛋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个头不大,数量不少,吃一次真不知要吃掉多少生命。或是炒、或是煮,放纵地大吃大嚼,所以这一辈子所吃掉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个成千上万啊!尊者啊!您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母亲吧!您看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救度我母亲呢?”罗汉再次为她的纯孝之心所感动,考虑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帮助她母亲除罪,就给她想了一个办法说:“你应当诚诚心心地、恳恳切切地念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圣号,同时雕塑、彩画这尊佛的形像。这样,无论是死者或生者,都可以获得好报。”光目女听了这话之后,马上把自己家中心爱之物变卖了,用这些钱财来塑画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形像,同时又用种种灯、香、花、烛、食品、幢幡等供养品来供养清净莲华目如来。把这些事办完以后,又以极大的恭敬心,边哭边拜清净莲华目如来。由于光目女救母亲的纯孝心和礼佛的恭敬心是如此地真诚,立即得到了佛的感应。在半夜里梦中,只见佛的金身,如同须弥山那样高大,金色的光芒,灿烂辉煌,照遍了一切,开口告诉光目说:“你母亲不久就会出生在你家里,出生后,刚觉得冷、觉得饿时,马上就会开口说话。”过不久,光目女家里的一个婢女生了一个孩子,还不到三天就会说话,低头作礼,悲悲切切地哭著告诉光目说;“生死都受业力因缘所支配,各人所造的业,各人自己承受。我是你母亲,自从死了以后,一直在黑暗的恶道里轮转,一直掉在各大地狱里受苦。承蒙你供佛、念佛的福力,才能在今天投生到这里,但也只能作一个下贱人,而且寿命很短,只有十三年。死了以后还得堕入恶道中去。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免受恶道之苦啊?”光目听了这婴儿的话之后,知道这婴儿就是她母亲的转世,因此更加悲痛,哽哽咽咽地哭著说:“你既然是我母亲转世,应当知道你自己是犯了什么罪,造了什么业,才会堕入到恶道中去的呀?”这婢女的孩子说:“因为犯了杀生以及毁谤、恶骂的罪才受这苦报。正是因为你用供佛、念佛的福力来救度我,我现在才能暂时出来,否则的话,我是不可能离开这恶道,还得等罪报满了才行呢!”光目又问道:“地狱里的罪报情形又是怎样的呢?”这婴儿说:“罪苦的事情,痛苦、残忍得没法说,要是想详细点说的话,就是几百年,几千年也说不完。”光目听了这话之后,悲痛得放声大哭,对著苍天发愿说:“我愿我的母亲能永远脱离地狱,在这十三年之后,应当消去一切重罪,永远不再经历三恶道。十方一切诸佛啊,请您们慈悲怜悯我,能听我为我母亲所发的广大誓愿。倘若能使得我母亲永远脱离三恶道、脱离下贱的人身、甚至脱离女人之身永远不受的话,我今天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宏誓大愿:愿我从今天起直到今后的百千万亿劫当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地狱以及三恶道中的一切罪苦众生,发誓要救济、超度他们,使他们永远脱离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不仅如此,还要使这所有的罪苦众生统统都成了佛以后,我才最后证菩提而成佛。”发了这个广大誓愿之后,就听到清净莲华目如来告诉他说:“光目,你能发大慈悲心,为你母亲发这么大的愿心。我以佛眼来观察,由于你以这么大的因缘愿力来改变你母亲的因缘业力,你母亲在十三年生期结束之后,转世便成为修行清净道的梵志,寿命为一百岁。再过这一期寿命之后,转世到无忧国土,寿命不可限量。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勤修佛道,最后终于成佛,同时也度无量无数,有如恒河沙那么多的天界及人界众生。”’
这时,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当时,那位用福力来度光目女的罗汉,就是现在的无尽意菩萨啊!光目女的母亲,就是现在的解脱菩萨;而光目女呢?就是现在的地藏王菩萨啊!在过去久远的大劫的年代里,就这么慈悲怜悯,发过恒河沙那么多的大愿,来普渡一切众生。在以后遥远的来世中,倘若有那些不愿行善、专门作恶的男子女人,还有那些不信因果的、邪淫妄语的、挑拔离间的、恶言伤人的,甚至是毁谤大乘的,造这些恶业的众生,按照因果的规律,必定会堕落到恶道中去的。但如果能有缘遇到善知识,劝他在一念间归依地藏王菩萨的话,那末这些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堕落三恶道的报应,不会堕入到三恶道中去。如果这些众生能进一步发出志诚恳切的心,诚心归依和礼敬地藏王菩萨,瞻仰、赞叹地藏王菩萨,同时还能用种种香、种种鲜花、种种衣服、种种珍宝、或是用清净珍妙的食品、饮料来供养、奉事菩萨的话,那末这些众生在将来的百千万亿劫中,常常托生在各种天界里享受种种最最美妙、最最高尚的快乐生活。即使是天福享尽了,下生到人间来,还能在百千劫的长久年代里在人间作国王,还能有一定的宿命通能力,能回忆起自己过去生生死死因果情况和原因。定自在王,这位地藏王菩萨有这么大的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普遍地利益一切众生。你们这些菩萨们,应当牢记我现在所说的这部经,广泛地在各个世界的各道众生中宣传、流通这部经。’
定自在王菩萨恭敬地回答佛说:‘世尊,请您放心,不要有顾虑,我们这千万亿等这么多菩萨摩诃萨,必定能承蒙佛陀的威神之力,在阎浮提世间中广泛地宣传、演说、讲解、流通这部经,利益一切众生。’定自在王菩萨在讲完了这些话之后,合起双掌,恭敬地向世尊作礼,就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中去了。
这时,东西南北四方的天王一起从座位上站起来,合起双掌,恭敬作礼后同世尊说:‘世尊,地藏王菩萨从久远的过去劫以来至今,一直发了这么多的宏誓大愿,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把众生度完,还在继续发更为广大的宏誓大愿呢?但愿世尊能为我们说说这其中的道理。’佛告诉四天王说:‘善哉善哉,我现在为你们、同时也是为未来的天界及人间的众生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来说说地藏王菩萨在这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的六道生死之中,是如何运用他的大智慧、大神通力量来出生种种济世救人的方法、法门,慈悲、怜悯、度脱一切罪苦众生的。’四天王说:‘是的,世尊,我们非常乐意想听到这些事。’
佛就告诉四天王说:‘地藏王菩萨从久远的大劫年代以来直到现在,一直在各个世界、各个生死道中辛勤地度脱众生,至今还没有了毕自己的宏誓大愿,为了慈悲怜悯这个世界、这段时期里的罪苦众生,同时也看到直到无量劫以后的遥远未来的年代里,众生因受到无明的驱使,受到贪嗔痴慢疑各种生死习气烦恼的束缚,作出杀盗淫妄等无量罪业,生生死死被业报所牵连,永在生死道中流转,不能解脱,因此又发宏誓重愿,要在娑婆世界阎浮提中,通过无量无数、百千万亿的法门、方法,巧妙而又正确地引导众生、教化众生。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到杀生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来世因杀生而短命的报应;若遇到偷盗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受苦受穷的报应;若遇到犯不正当淫欲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在来世得到转生为雀、鸽、鸳鸯等鸟类的报应;若遇到恶口伤人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家庭不和,亲属间会相互争斗的报应;若遇到恶意毁谤他人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缺舌、短舌、喑哑、生口疮等的报应;若遇到脾气暴躁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生得魄陋、甚或残缺、四肢偏瘫等病的报应;若遇到小气吝惜的人,就给他们说将会得到常常不能如愿甚至事与愿违的报应;若遇到饮食没有节制、狂饮滥食的人,说将会得到饥饿、干渴或是咽喉得病的报应;若遇到经常打猎、长期杀生无度的人,说将会得到无端精神受刺激、突然害怕惊惶、突然如痴如狂想要自杀、终致丧命的报应;若遇到不孝父母,常常背逆父母的意志,甚至打骂父母,加害父母的人,说将会得到因天地灾祸来夺取他生命的报应(如打雷、地震、掉崖、堕海等);若遇到大片地无故焚烧山林树木的人,说将会得到突然的精神错乱、颠狂痴乱最终导致死亡的报应;若遇到无论是亲生或是领养的父母,残酷地虐待子女,说将会得到在转世后,反被子女打骂的报应;若遇到用种种网、机关、夹子来捕鱼、捕鸟、捕小兽的人,说将会得到下生中骨肉分离、亲人离散的报应;若遇到毁谤佛、法、僧三宝的人,说将会得到眼瞎、耳聋、哑巴或声带坏死根本不能出声的报应;若遇到轻视佛法、怠慢佛教的人,说将会永远流转在恶道的报应;若遇到毁损、私用三宝物品(如寺庙的公产,僧人的私财等)的人,说将会得到千百亿劫永远轮回在地狱的报应(这种报应最重,因为这是断绝众生慧命呀!);若遇到破坏僧尼清净梵行(勾引男僧、奸污女尼)或是种种冤枉曲害僧人的人,说将会得到永远轮回在畜生道的报应;若遇到用开水、用大火、用刀斧杀伤生命的人,说将会得到轮回流转、相互烧杀的报应(或是自己投生畜生道遭报,或是遇到战乱时为乱兵所伤害);若遇到破戒、破斋的人,说将会得到投生到禽兽道中受种种惊恐、鞭挞、劳苦、饥渴的报应;若遇到不知节约用品,随意浪费甚至仗著自己有钱有势,任意挥霍、胡用的人,说将会得到在将来求什么都不会满愿的报应;若遇到自高自大、甚至仗势欺人的人,说将会得到下生作下贱人,给人任意使唤、任意辱骂的报应;若遇到挑拨离间的或是凶悍骂人的人,说将会得到投生到没有舌头或是以舌为生的畜生道中去的报应(如蚯蚓之类无舌,如黄莺、鹦鹉之类学舌)。若遇到有邪见的众生,说将会得到去那种文明低下,荒蛮不开化的地区投生的报应。像以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由于身口意三业的造业、造恶,结成种种恶果,形成百千万种各各不同的报应,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上边只是粗略地大概说说。由此可见,像这样多种的阎浮提众生造业的情况,感应到这样多种恶道的报应,地藏菩萨总是以他的大智慧、大慈悲、大神通、大方便力量来千方百计地教育和感化他们。凡是犯了以上种种恶业的众生,先是受到像上述那样种种的报应,(称为“花报”,因为是首先出现的,比较轻些,好像是花儿先开那样),后来便要堕入到地狱里去,即使经过无数的大劫,都还不能出来(称为“果报”,因为是其次出现的,比较重的,好像是果子后结那样)。从这情况来说,四天王啊!你们既然担当了护人、护国的职责,你们就应当协助地藏王菩萨一起来教化众生,不要使得这些众生被上述所说的种种恶来迷惑他们。’四天王听了以上的道理后,深深地被地藏王菩萨悲天悯人的大慈悲所感动;深深地感谢佛祖的开示和嘱托;深深地感到自己护人护国的责任重大,因此禁不住涕泪双流,含悲赞叹地藏王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恭敬地向佛合掌作礼,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
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意。
3)性识:众生之根性与心识也。根有利钝,识有深浅,是为不定也。
4)五道:即六道也,见前注。以阿修罗道归入天趣或鬼趣为异:一种将阿修罗道归入天趣而成五道;一种将阿修罗道分别归入天趣及鬼趣而成五道。
5)迷惑障难:‘迷’者,指无明,迷失真性,不见清净自性真如实相也;‘惑’者,以迷故,惑于真理,有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等,乃贪嗔痴一切烦恼之总名也。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障’者,以惑故,执于理而成所知障,执于事而成烦恼障。以惑起业,以业成障。障者,障碍圣道,令行人拘于三界故名。障有二、三、四、五、十等障,如二障:烦恼障(由我执起)、所知障(由法执起);三障:烦恼障(惑)、业障(业)、报障(苦)等。‘难’者,有二种:一指三恶道之苦难或六道之苦难也;一指闻法见佛之障难,指八难也。八难者,如地狱、饿鬼、畜生(无法见佛闻法)、北拘卢州、长寿天(福报胜而无法学佛)。聋盲喑哑(无法见佛闻法)、世智聪辩(自持聪明邪见,不闻法也)、佛前佛后(无法或难以见佛闻法也)。
6)定自在王菩萨:此菩萨修得大自在定,故名定自在王。此大士人中之龙,世间之爱悉皆远离,离欲得禅,成就无漏功德,解脱尘劳烦恼,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有不定之时,名定自在王。
7)谛听:谛者名了,了达声尘本来不生,不逐语言,详审而听。又若人听法,不起吾慢贡高,亦不起自卑轻小,以平常心认真听法,名为谛听。
8)善思念:闻法之时当先净虑,排除杂念,犹如量器,欲贮甘露,器不清净,必当染污。闻法亦如是,法如甘露,心如量器,杂念如污,当去杂念,净其心境,方可得清净之甘露法雨也。
9)一切智成就如来:此佛以智立名,无明破尽,得一切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无一不知,知穷诸法实相而得名。一切智,见前注。如来,见前注。
10)应供:梵语阿罗诃,以其断一切恶故,应受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佛十号之一。
11)正遍知:梵语三藐三菩提,三藐三佛陀,译作等正觉,正遍知,佛的十号之一。觉知遍于一切为遍,觉知契于其理为正,谓正遍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远离邪妄,故曰正。
12)明行足:梵语多遮罗那三般那,如来十号之一。‘明’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行足’者,以足行路也,指戒定慧而言。佛依戒定慧之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明行足’。又‘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三明也。‘行’者,身口意三业也;‘足’者,具足也,圆满也,意为圆满具足身口意三业之三明也。又,‘慧足’名‘明足’,‘福足’名‘行足’。
13)善逝:梵语修伽陀,译意为好去、如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故名善逝,佛之十号之一。善逝者,如实去彼岸(涅槃)不再退没生死大海之意。
14)世间解:梵语路伽惫。译作知世间,能解世间之有情及非有情之事。佛的十号之一。‘路伽’译作‘世’;‘惫’译作‘知’,知二种世间:众生及非众生。世间解是化他之智,用以教化众生,善解世间。
15)无上士:梵语阿耨多罗,佛的十号之一。在诸法中,涅槃为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为无上,故名无上士。16)调御丈夫: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提,佛十号之一。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佛亦度女人,以女常从男,故虽称调御丈夫,亦兼指调御女子入正道也。
17)天人师:梵语舍多提婆魔沙南。佛十号之一。佛为人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与不应作,使人依教奉行,解脱烦恼,故名天人师。又,佛虽度一切众生,而以天、人两道得道最多,故独称天人师。
18)出家:梵语波吠你野,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诘经》云:‘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有三种及四种出家。三种出家者,第一、出世俗家:远离妻子儿女俗情故,又名出红尘家;第二、出三界家:能脱生死证阿罗汉;第三、出无明家:证佛法身,究竟出无明家,便成佛道。四种出家者,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心出身不出:虽受用妻子而心不耽染;身出心不出:身参法侣,心犹顾恋;身心俱不出:乃俗人也。
19)十善:违十恶之行也。善恶性之判有二,一、以理分:《菩萨璎珞经》云:‘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大乘义章》云:‘顺理名善,违理名恶’。二以利分:《唯识论》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十恶者,身三杀盗淫也,口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也,意三贪嗔痴也。反此十恶名十善。’
20)清净莲华目如来:此佛以三十二相中之第二十九相,眼色如绀青相而起名。印度莲花色青,与佛眼相似,故云清净莲花目也。赞如来相好文中有:‘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目净修广若青莲,齿白齐密犹珂雪’。
21)福度:罗汉已证无漏之断德,能断一切烦恼,应为人天所供养,而人天亦因之而得福,度于三恶道而得人天之上福,故称福度。
22)教化:又称劝化,教人化恶为善也。
23)光目:此光目女乃地藏王菩萨历劫修行中所应化之身,故以菩提心之功德,令目蕴慧光,睛藏神德,号曰光目。
24)资福;衣食住等物乃资助人之生命者,以生活所需之物资助他人以种福,是名资福。又,衣食住器等物亦为资佛道修行之外德,施之可助人增修佛道,此福德较前更大。何况以此资生之物供养贤圣,其福更不可限量矣。
25)志诚:志者,志愿;诚者,实德,性命之根,天得之以成天,地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志诚,有信向之意:信者,信三宝力;向者,向菩提道也。志诚有端心正意之意: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余事名正意也。以志诚故,纯孝感天,故得佛现身而救度也。
26)稽首:梵文称和南,婆南,即敬礼、度我之意,礼拜也。西域有九等礼:一、发言慰问;二、俯首致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27)业缘: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维摩诘经》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新译《仁王经》云:‘诸界趣生,随业缘生,如影如响,一切皆空’。《法华经序品》云:‘生死所趣,善恶业缘’。
28)暗冥:即幽冥,指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无真理之光之处所,通常指地狱道,亦称幻冥。地藏菩萨救苦誓愿深重,常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中救苦,济拔罪苦众生,故称幻冥世界教主。
29)卒白难竟:‘卒’者,终也;‘白’者,说也;‘竟’者,完也。此语意为‘很难说完’,‘说也说不完’也。
30)慈哀愍我:慈者,慈悲。慈有如来慈及声闻慈之别:如来慈以无漏之功德,具足佛之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功德。而声闻无此功德,故声闻慈乃小慈也,至多施人以人天福报,无能救拔令离生死也。哀者,悲哀;愍者,怜悯。求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哀我母之苦,愍我孝顺之心而救拔也。
31)梵志:志求梵天之法者名梵志。《瑜珈论记》云:‘梵者,西国语,此翻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于梵,故云梵志也’。梵者,具云梵摩、勃兰摩,婆罗贺摩之简略,谓梵天也。婆罗门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亦称梵志。梵,译作寂静、清净、离欲等。色界诸天离淫欲而清净,总名梵天。
32)无忧国土:乃极乐世界也,其土无有女人,一生补处成佛,寿命不可计劫。
33)无尽意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密号曰:定慧金刚,无尽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梵名阿差末底,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时,从东方不国普贤如来所来,广说八十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萨经》。又《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为发起菩萨,问佛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因缘,及解颈众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者也。
34)善知识: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更能益我菩提之道为善,故名善知识,乃相知相识导我于至善之地者,为善知识也。又,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能度众生者为善知识。《法句经》云:‘善知识者,能说深法,于毕竟空中,炽然达一切法者为善知识。’《圆觉经》云:‘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5)弹指间:时名。《戒疏》云:‘僧祗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弹指’,喻时间极短也。又,经中佛常有‘弹指’之举,其义有三:一为许诺,如许讲法也;一为欢喜,如《法华经》中:‘一时謦,俱共弹指’;一为警告,如《嘉祥法华义疏》云:‘为令觉悟,是故弹指’。
36)归依:归者,归投;依者,依靠,于胜者归投、依靠、依伏也。《大乘义章》云:‘归投依伏,故云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法界次第》云:‘归以反还为义,依者凭也’。归亦作皈,含‘白反’之义,即众生反黑业(恶业)归于白业(善业)之意。归有归命之意,即身命归趣于佛、归顺佛之教义、命根归于一心本元之意。
37)宿命: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38)癃残:癃,音龙,手足不灵活也;又,小便不利。《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残者,残疾也,如四肢、眼、耳、鼻、舌、嗓等有残缺者也。
39)悭吝:悭,音千,小气;吝,音林(入声),小气。《无量寿经》云:‘爱保贪重’者是也,已得之物不肯舍,未得之物妄想取,正与‘布施’、‘舍’相反也。
40)畋猎:畋,音田,打猎也。
41)悖逆:悖,音被,违背;忤,音武,逆也,不顺从也。
42)鞭挞:挞,音蹋,打的意思。鞭挞,用鞭子打的意思。
43)哑:亦作喑哑,喑,音‘音’,口不能发声;哑,口能发声而不成话语。
44)阙绝:阙,古时用作‘缺’,缺少的意思;绝,断绝,一点也没有。
45)吾我贡高:亦称吾慢贡高,亦即自高自大之意。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