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珍惜
「尊重与珍惜」,尊重什么?珍惜什么?不知道大家看了这题目,有没有把握它的主题,究竟在说些什么?是不是会直觉联想到「生命的问题」?不晓得各位在佛法上,面对生命的分类,熟不熟悉?可能你们会想,怎么问那么傻的问题,生命的分类,金刚经不是讲得很清楚吗?
这里稍许提一下,通常我们谈生命的分类有三种,第一种是大家最熟悉的有情众生,是指有情感反应,人可以直接体会到的。第二种非情类,「非」是指是非的非,并不是说它没有情感,而是说它的情感反应,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感受到的。第三种无情类,也不是说它没有情感,而是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然而,这三种要怎么去分辨?有情类指的是动物,包含了爬虫类、水族类……等等的众生;非情类指的是植物,像树木、花草、蔬果;无情类指的是矿物。可能这三种分类,大家比较陌生,除非多看些经典,否则不容易了解,但是它的名相不像我这种说法,现在我们不探讨这些。
为什么要提出生命有三种分类?因为很多不信佛教的人会提出异议:不杀生,你们讲不杀动物,但植物也是生命啊!为什么可以杀?矿物也有生命,你们同样去毁灭、去破坏;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完整的把佛法表现出来,所以引发很多不信佛教的人,造成误解,而说到:你们的戒条头一个是不杀生,可是你们还是要吃蔬果,还要用花来供佛,不都是杀生吗?
我们晓得,佛像都用玉石……等,甚至以黄金来打造,因此,在这里先要了解、认识生命。佛教谈不杀生,究竟以什么理念建立的,如果只是强调不杀生,就变成是很多佛教徒学佛,因为不杀生,那我们就吃素,不吃猪、鸡、鱼、鸭肉……等,这是错误的观念。
佛法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讲不杀生,是依于人的情感,直接可以感受到对方生命的存在,像感觉它的痛苦、喊叫……,这些比较残忍的行为,也因此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把不杀生摆在有情之类;其实我们讲不杀生的重点,是培养慈悲心。
佛菩萨是大慈大悲,我们是学佛、学菩萨的人,当然要学他的大慈大悲。所以,我们对佛法,有时只从一些教条,或由比较死板的方式去看佛法,结果让很多人认为,佛法不错、佛教不错,可是我没有办法去接受,为什么呢?要求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我们在人世间,已经有太多的不可以,佛法才提出解脱,如果学佛之后,反而增加许许多多的不可以,这个解脱会变成什么呢?硬是以佛的看法,来说解脱,而不是人的看法。其实佛法是对人说的,而不是对佛说的,因我们人有那么多的问题,才需要佛法的帮助。
佛法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表达,是指的佛陀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听起来好像没有错,可是没有抓住它的重点。所谓佛法,先要了解:「佛」是什么?谈到这里,大家会说:你忘了,这是教师学佛营,连「佛」我们都不知道吗?可能你知道,但不一定知道的很详细。因为,一般谈到佛,是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然而,「佛」在梵文中间,称「Buddha」,翻成中文是觉悟,因此,佛是觉悟的意思,如果把握了这点,就很容易了解,什么叫佛法。
因为人在世间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无奈,不能觉悟,才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帮助我们;而佛陀的道理方法与世间法,有什么不同?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各位,世间的法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就像以知识经验化解问题,所谈的是智慧的问题。可是,「智慧」两个字,在梵文中间是分开的,梵文中谈智是阇那,指的是知识和经验;般若才谈慧,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世间法谈智,以知识经验去化解问题,总是有很多做不到、或有缺失;「智」除了世间的知识经验之外,也包含释迦牟尼佛的知识经验,可是,佛法不是出世法吗?怎么也说是世间法呢?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了解,像佛教有部大藏经,我说那是印刷品,不晓得大家怎么想?那是一堆印刷品,里面有知识经验,所以它还是属于「智」,因此,「阇那」就是知识经验,不管是世间的、佛陀的、或其他宗教所说的,都叫做知识经验,都称之为阇那。
佛法里面强调「慧」的问题,它究竟表现什么?它是运用一切的知识经验,发挥到极致,什么样的极致?也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运用你的知识经验,能够完全的化解问题,使它不再有缺失,此时,所显现的力量,才叫慧。所以,我们讲慧是力量,智是发动力量的动力;因此,以慧而言,拥有的知识经验愈多,表现的慧就愈圆满;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够,表现的就不够。
可是到达像佛陀一样的智慧,肯定是零缺点,此话怎讲?因世间法都是相对的,像善恶、是非、对错、美丑;事实上,人往往在相对中,选择正面,而舍弃负面,譬如说:善跟恶的问题,一般佛教徒最强调要去恶向善,世间人也是如此。
以佛教徒来讲,释迦牟尼佛不把人分成善人、恶人,而是说人的业,有善有恶,并不表示人拥有的业有善有恶,就可以分类他是善人、恶人,为什么不可以?很简单,人无始以来,造作的业有善有恶,不是完整的善,也不是完整的恶,这时候怎么分辨他是善人、恶人?如以世间人分辨,看他有善行的时候,就是善人;有恶行的时候,就是恶人。
但是,释迦牟尼佛不用此种方式分别,他是谈「业」有善有恶,这种善恶是你过去所做的,不能肯定你现在是善人或恶人,他是用什么方式去看?善、不善。为什么这么说?人的行为有善的时刻,也有不善的时刻,可是这不是一种分别,而是善的行为中间,可能有其不善,不善的行为中间,可能也有其善。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老师,我们晓得教学的方法很多,当你教学生,如果用的语言,比较激烈一点,是不是你就是恶呢?虽然,看起来不善,事实上,它的目的是善的。如此将可发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对人不讲善人、恶人?他在佛法上强调,即使你是个善人,其实也有不善的地方;如果你表现不善的时候,也有善的地方,这是依于世间的知识经验去看问题。
我们晓得佛陀的知识经验,是运用此种知识经验,发挥成比较圆满的方法,才叫慧,从这上面可以发现,佛是觉悟的意思,凭什么觉悟?凭的是智慧的觉悟。所以,我说学佛、修行,是学智慧、培养智慧。如果学佛,只在名相、经文上去念、诵、背、拜,那不叫学智慧,而是以佛教徒的方式所表现的一种行为而已。
可是这种行为并不表示,一天二十四小时、一辈子、或每一时刻都能做到,至少他还要吃饭、穿衣、睡觉,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在做的时候,脑筋还是会想,此时所想的,难道说都是念经、拜佛吗?能做到这个样,也很了不起,为什么?你已经没有分别心,已经制心一处了!也是我们所说的入三昧境界。事实上,做不到,最起码在吃饭的时候,桌上摆着很多菜,你还是会分别,咸了一点、辣了一些,这甜的东西,可能吃了不太好,还是有很多的想法,不可能不想,因为人必然会想。
什么是智慧?就是怎么运用知识经验化解问题,因此,学佛是学智慧,学了智慧才不会被迷惑,才能得到觉悟,这种行为叫修行。也是刚刚我说的,它包含了经典里面所说的,以此修正身、语、意的行为,或叫身、口、意行为;人会造业,是因为身口意行为有缺失,我们人之所以要修行,是要调整身口意的行为。
人总离不开这三种行为的造作,像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它绝不是单纯的这个意思,它有直接感觉的,或经过迂回须要再去思考的。又譬如遇到一些事情,讲的时候,感觉有点可笑,可是愈想愈好笑,可见人的思想,一直在动。身、语、意在佛法里面,想达到圆满的觉悟境界,需要时时刻刻提起正念。
提起正念做什么?使我们身口意的造作不要有偏差,怎么样才不会有偏差?像戒律、法门……等等的知识经验,运用这些知识经验,帮助我们的身口意不会有偏差,不要去造业,而去行道,这才是佛法的目的。
今天有缘,到这里参加学佛营;谈到「学佛营」,我对「学佛」这个名词,有点异议,以寺院而言,应叫「研习营」比较好,大家一起来研究讨论。
讲到修行,我们学习经典、学习法门,这都是很正当的,可是有个问题,要学什么经典?修什么法门?常常很多佛教徒见了法师,向他问讯,甚至于向他磕头,请法师开示,这点我不赞成;不是磕头的问题,因为,那不是学佛的态度,也不是学佛的方法。
真正参访善知识,应该带着问题去,平常看经典,或修法门,有了问题,要带着问题去问法师,法师帮你分析。可是有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听到最后,请法师告诉我,修什么法?或说法师,我很烦恼,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办?这不是带着问题去。因为,烦恼只是个概念,法师们并不能够说,你有烦恼,给你一个菩提,你就不烦恼了。
同样,大家来到菩提寺,假使有蚊子咬你,你还是会烦恼,菩提寺的「菩提」两个字,不可能让这个环境没有蚊子。所以,为什么说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而不要用概念的方式去问;譬如你烦恼,用过各种方法,但还是烦恼;请问法师,该怎么办?法师的回答有两种:
其一:哎!学佛的人,不要烦恼嘛!是不是就不烦恼了?还是烦恼。
其二:那好!我教你一个法门;刚开始教你念佛,天天念、时时刻刻念,烦恼来了就念,开头有效,念上三两天,烦恼还是烦恼;你再去问他,他教你一个咒语,或者你还不能化解,反正他都会告诉你一个方法,到最后你还是烦恼时,会挨一顿骂,「你看你,业障重不重?我什么都教了,你还是烦恼。」这是时下佛教界的现象。
释迦牟尼佛只能告诉我们道理方法,我们要自己去面对烦恼,他绝不会说,你提出烦恼,我给你一个菩提。因此,佛教不是问跟答的问题,偶尔也有选择性的问题存在,但没有问答的问题,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即使告诉你一个答案,这答案的本身,还是有问题,绝不是说你提出问题,告诉你答案,你的问题就化解了!
各位做老师的最起码知道,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就像我经常讲的,乘法是倍数,为什么一乘一还是一?为什么一乘二还是二?可是二乘二是四。四乘四是十六,如果再往复杂一点的数目字去思考,这问题就大了!然而,算术、数学都是人为衍化出来的。世间的法,本来就有缺失,并非是零缺点,那么的完美。
佛法是针对世间相对的,去认识它,从相对中去突破,这要怎么做?例如要明辨是非,不参与是非,对于「是」、「非」,你要明了、要辨别,可是不可以参与,是不是麻烦来了?既然要明辨,又不能参与,大家想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得,这中间还有一个「我」在!因为人人都有一个我。
假使说我们要明辨是非,涉及到是非,只有两个人,如果自己也要参与,就变成三个「我」了!怎么样能够在自己以外的两个他我,去认识是跟非?学佛最怕的是常常忘了自己的我,就像卖卫生棉的广告,好得不得了,好得忘了那个「我」。
如果以学佛的心态去看问题,要知道,还是自己「我」的问题,不是人家那个我的问题;譬如烦恼,人家讲一句话,可能不是讲你,你会联想到,可能就是在讲我。人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他毁谤我,我很难过;既然是毁谤你,为什么要难过?毁谤不是事实嘛!居然还难过;可是,每个人都很可爱,情愿难过,为什么?因为自己的我显现了,可是这个显现,不是去分析对方的毁谤,而是以对方发出来的声音,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方式感受,好像受了伤害。
人有的时候,还有更可爱的地方,譬如在办公室,你要签名或做什么……,可能没有带笔,人家桌上有笔,就顺手拿来写,习惯性地往口袋一放,走了。假使这个人说:「你怎么做小偷?」你不会难过,最多说:「对不起,我以为是自己的。」他已经说,你是小偷了咧!为什么那个时刻不会难过?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事实,我真的拿了你的笔。人家毁谤你,不是事实,反而难过;是事实,反而可以道歉、对不起,这是人很不可爱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讲了很多的道理方法,几乎都是用譬喻的方式,很多的故事,都是世间的东西。唯一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他提出道理、方法使你去认识问题,从相对中间去认识、了解、突破,才是出世间,出离世间什么?出离世间的问题,也就是化解问题。
知识经验人人都有,能不能化解问题?要看本身的知识经验有多少。当然,这要看本身平常的修养,就像「学」这个字,它是指搜集资讯,再加以整理,转变为自己的;简言之,搜集资讯是吸收,吸收而后消化,消化了才属于自己;如果只是别人的,那永远是别人的。
因此,我常说:学佛不要学人,像某某大师、某某长老,不得了,尤其密宗里面的上师、仁波切,甚至于活佛,讲到「活佛」,我常会想到,难道还会有「死佛」吗?如果用这种方式去学佛,那不是学佛,是学人。
在座的都是老师,如果自己不念书,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拜孔老夫子,你不可能成为贤人、圣人,也不可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了解「学佛」,释迦牟尼佛在入灭之前,于涅槃经中告诉我们,他入灭以后,依法不依人,以法为师。他没有告诉你,要以我「释迦牟尼佛」为榜样、为老师。
像现在寺院里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中国人提倡出来的,他跟我们一样来到这世间,唯一不同的地方,他学习了圆满的智慧,可以化解任何的问题,是显现圆满觉悟的一位成就者。用这种方式去看,就不会像有些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手上慎重的捧着经典,而不好好的研习,难道就懂得它里面的道理方法吗?
你们常看到很多的寺院,把大藏经放在大殿两边漂亮的柜子里,还用一把锁锁上,怕人家偷,假使人家偷了,就没有法宝可拜!可否想到,经典是要去看、去钻研的?这都是怪现象。还有,假使你看到藏经柜没有锁,把玻璃门拉开,还没碰到经书,就有人跑出来说:「不可以」!
我们常常看到所谓的天才儿童;是不是生下来,从来不教他,就那么能干呢?一定是父亲、母亲加上学校的教育,他学习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容易理解,才能成为天才儿童;如果从来没有人教他,天底下没有天才儿童。
通常孩子小的时候都很乖巧,几乎你要怎么样,他都可以怎么样,可是到了生理上开始成长变化,慢慢就开始反抗了,反抗到什么时候呢?国中二年级,此时几乎变成了叛逆期,他甚至还会骂父亲、母亲「你好土」,那是为什么?孩子没有变,你的教育没有变,环境也没有变。
我们人一生中有两个生理期,一是成年的生理期,一是进入中年的生理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可是一旦面对问题的时刻,或成长的生理期,或中年进入老年的生理期,你将会发现,人反而忘了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那是为什么?因为忘了自己的「我」,这时候,一心一意摆在对方「我」的身上。因此,学佛不是叫你去否定这些现实的种种,现实本来就有些问题存在,而是当问题显现时,该怎么去面对?
所以,佛教提出三无漏学:戒、定、慧,为什么要谈这些?因为戒定慧都是些知识经验、道理方法,如果能吸收,消化,转变成为自己的,你就能时时刻刻面对问题,化解问题,对别人可以,对自己当然更是可以了。因为,佛法是讲自利而后利他,自度而后度他。如果说世间法是相对的、有缺失;而像我刚刚说的,佛法完成之后,是零缺点、没有缺失,它是绝对的;我们常看到寺院里面,写着「不二法门」,其实它就是谈「绝对」的意思。
其次,还要提醒各位,刚刚谈到突破的问题,突破在经典里叫出离,什么是出离?一定是面对问题,跟问题打交道,能够突破问题,从中转出来,才叫出离。譬如离苦得乐,不是叫你逃避苦而追求乐,而是从苦的中间去认识、去了解,最后能够突破,你的苦就化解了,得到的结果是乐;不是于苦与乐相对中,叫你选择乐而舍弃苦。
苦、乐是相对法,善、恶也是相对法,从相对中间去认识、去了解,凭什么去认识、了解?那就要学佛,也就是要学觉悟的道理方法,能帮助你觉悟的道理方法,才是佛法,才有出离的机会,突破的机会,这是在概念上先要有所认识的。
再者,还要谈一个名词,学佛的人、或佛教徒都很在意的一个名词:回向、回向功德。我们一般都听说,做功德要回向,回向之后,你的功德变得愈大,好像是魔术师,佛法那里有这种讲法。功德要回向,是不要你执着于功德,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是个重点,功德,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化成为力量,才叫功德,这里面包括精神的、物质的。
事实上,回向应该怎么解释?我刚刚说的就是重点,用白话讲,大家最容易了解,把你既得的利益,给与更多的人分享,就叫功德,也叫回向,也就是回向功德。即是把你「既得」的利益,是什么?不管是精神的、物质的,本身拥有的知识经验,拥有的财富都在内,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而且是种利益,不是造成伤害的,给与更多的人分享。
在座的各位,在学校几乎都是在做功德,只是你没有发现做了功德,有没有回向?所谓有没有回向,是不是你执着于功德?可能大家马上产生一个意念,我是不是每天下课,还要做回向呢?其实不是讲「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这不叫回向,真正的回向,是什么?很简单,你今天教了一天的课,的确学生应该学的,你教了没有?学生理解了多少?如果你发觉还有缺失,第二天自己去弥补那些缺失,这整个过程就是功德回向。
我们回复到佛教本身的做法,我们讲布施,大家都知道,好像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另外还有无畏施,是不是有三种?其实,布施只有两种,为什么我说只有两种?物质、精神可以给与人,无畏怎么给与人?拿什么给与?其实是说财施、法施这两种布施的行为,你要具备无畏的精神,要无所畏惧;所以不是三种布施,只有两种。这种无所畏惧是什么?它包含了连续性,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持续的做下去,因此,一定要了解布施有两种,这两种行为要具备无畏的精神去做。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因为刚刚谈功德回向,在座可能有很多受过菩萨戒,当你受完菩萨戒之后,回到家里有没有发觉,很多做不到?这种事特别多。很多人听人家讲受菩萨戒的功德、增上功德,就糊里糊涂去受菩萨戒,受回来后,做不到。有的人跑来问我:「老师父,我怎么办?」我说:「什么怎么办?」「人家说:受菩萨戒很好,我就去受了,可是很多做不到,怎么办?」我告诉他一句话:「谁叫你受菩萨戒,你就去找谁。」做不到,你受它干什么?最后是知法犯法咧!
所以我们谈修行办道一些很平常的事,不注意就会出问题,譬如说皈依三宝之后,马上就去受五戒;通常我只赞成皈依三宝后,先学戒,不要受戒,先去学,认为自己能做得到了,再去受。因为在家修行,三皈五戒里有这种方便,先去学五个戒条,学会一个,你自己就在佛前自受。
自受,是怎么受呢?譬如说不杀生,我能做得到,的确永远都可以做得到,就在佛前说:「从今天起,我开始受不杀生戒」,你就自受了。五个戒条,一个一个都能做到了,然后才到戒坛去受戒。譬如:在家居士参加共修,先学习戒律,回到家,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其实不只是戒律,就像学佛营,大家也是想学一些东西带回去,慢慢再去认识,去修养,你们来这里,只是搜集资讯,带回去消化。
许多事情像发愿,认为这个功德最大,常常有人发此愿,我出家,将来要盖个大寺院,供养很多出家人,让他们修行办道;我说这叫大妄语,你现在根本做不到,是不是妄想呢?发愿是要依于现在的条件,能做得到,表现出来的,才能叫功德。
谈到布施,我讲几句挡财路的话,很多人都会骂我,但你们不会。以前我举例说,要布施、供养,不要听人家说布施得愈多,功德就愈大,不要用这种方式去布施、供养,不是跑到寺院去比谁的钞票多,而是要量力而为。佛法有个大前提,也是它的宗旨,不可以造成彼此的伤害,只要有任何一方造成伤害,这种行为就不可能完成功德;所以我说,不要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
以布施功德来讲,譬如你是一家之主,赚钱养一家五口,一个月赚五万,这五万块钱,虽然是你一个人赚的,但是不要忘了,其他四个人与你是一体的,这五万块他们都有份。如果你想做功德,明天、后天、或是那一天,要到寺院去做供养,布施五千元,我赞成五个人开个家庭会议:「我提议准备五千元去布施供养,你们有没有意见?」因为这五千元,只有自己赞成,一千元有功德,因为你要做嘛!如果其他四位,有一位说不,你只能做四千元,如果有两位说不,只能做三千元,就这么减,最后大家都不愿意,你只能布施一千元。你不能说:「老子赚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那是不可以的。我想在座都会有这种感受,可能一部分说到你们的心底。
所谓造成彼此的伤害,往往我们想要做功德,说不定功德的目的没有达到,已经先伤害了!我不晓得在座的家庭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况?譬如有的信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或其他的宗教。假使一个家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你要供养佛法僧,他要捐献上帝,不可能走在一起;即使他们没有其他的信仰,你也不能够一手包办,我下个命令就这么做,那不能完成功德。
虽然我这些话,讲得好像不通人情,都是一家人,何必要这样嘛!但不要忘了,你是学佛的人。释迦牟尼佛强调众生平等,这话人人都能够接受,就像做老师的会劝家长,对你的小孩,有的时候要做老师、父亲,或母亲,可是不要忘了,当某个时刻,你还要做他的朋友。
佛陀说的一句话「众生平等」,佛教里面平常的一些名词,很多人都会念,怎么运用它?怎样把它摆在问题上,去化解问题?包括自己、别人的,这都是我们学佛必须要把握的一些概念,也是一些重点。
明天以讨论问题做总结,以我的经验,通常讨论问题,只有少数的人会提问题,而多数有问题的人,可是不想讲出来,怎么办呢?依我的作风,可以用纸条先写好,明天一开始,先解答口头提出来的问题,然后再解答纸条所提的问题。
难得在一起,在学佛的过程中,难免有些问题,可能你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通常听一个人讲是有限的,个人提出实际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研讨,就可达到回向的目的,我们谈所谓的尊重、珍惜,我不想把佛教的一些名词,摆一大堆在这里,归纳为结缘、随缘、惜缘,然后你们大家一起分享。
我介绍佛法,很少用那种方式谈,如果各位看法界卫视,我介绍经典,很少在名相上打转;因为,那都是些知识经验、道理方法,怎样把这些融合在现实生活里,能用得上,才叫佛法;如果用不上,那不叫学佛,最多只能说是一位佛教徒而已。
所以说做个佛教徒要信佛,也要做个学佛的人,才有机会成佛;我们只信不学,那只是依赖,依赖是有限的,唯有自己才能够使你的智慧愈来愈高,你就有觉悟的机会,时时刻刻都可以得到利益。这是我八十余年的学佛过程,以很简单的方式呈现,大家能把握的话,就比较容易悠游法海,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
91年暑期教师学佛营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