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

发布时间:2024-01-22 14:12:13作者:大悲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

  一、引言

  宋代以来,禅宗门下流传有诸多版本的《十牛图颂》,也叫做《牧牛图》,用来比拟禅者修行的过程。其中,以宋代廓庵禅师之版本为开端,其影响也最为卓著,所述之修行次第,与禅宗见性之宗旨极为贴合。

  据《住鼎洲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记载,廓庵禅师是在宋代清居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幅图,而成为《十牛图》,并一一拟出对应的偈颂和着语,成为《廓庵和尚十牛图颂》流传于世。

  廓庵禅师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之间,是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人,大随元静禅师之高徒,他的《十牛图颂》为后世历代禅师及修行人所推崇,甚至被镌刻在了著名的大足石刻之宝顶山石刻群当中,至今已存世八百多年。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在元代由一山一宁禅师(浙江临海人)携带并传授到了日本;近代,还由日本的铃木大拙推荐给了西方世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牧牛图》版本。

  到了明代,由于莲池大师作序与宣扬,另外一个《牧牛图》版本,即出自普明寺的《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大约也属于宋代),也开始付梓流传,并有许多明、清两代的禅师们做颂相和,影响也很大。本文将对这两个版本的《十牛图颂》予以简要介绍,并略说其基本含义。

  二、“牧牛”的含义及其溯源

  中国古代的所谓“禅师”,在南北朝时期,是指专注于禅修,并已经得到禅定与三昧的高僧,因此,当时是以“禅定”为“禅”。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六祖大师对于“见性成佛”的弘扬,逐渐演变成了以“明心见性”为“禅”,这才是“中国禅”的真正内容。而“禅师”呢,从此以后,通常指的是已经明心见性的高僧。至于在见性的同时,是否具有禅定与神通,则一概不论了。这是有充分依据的,正如《六祖法宝坛经》当中,印宗法师问六祖:

  “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惠能大师回答:

  “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之所以不论禅定、解脱,那是因为,无上禅门传佛心印,直指人心深处之本来面目,本来不乱,本来自在无拘,本来非生非灭,本来妙用无穷;对此只要能够充分认识明了,明心即是菩萨,就不必依赖于禅定,也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了。像这样的禅法,从根本上有别于世间禅定(包含四禅八定与种种外道禅定在内),也有别于二乘解脱法门(包含声闻四谛法、缘觉十二因缘法,等等)。但是,在实际的修行过程当中,禅师们在明心见性之后,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行,才能够逐渐消灭分别习气,逐步契合本来面目,最终圆满觉悟。这种见性之后的修行,被比喻为“牧牛行”。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这样的“牧牛行”当中,虽然禅师们不强调禅定与解脱,而实际上,种种禅定与三昧仍旧会自然发生,种种解脱智慧与神通妙用也会随着业力习气的逐渐淡薄而自然显现。即便禅定发生了,即便智慧与神通显现了,禅师们却不会对此有所在意,不会挂碍于心,更不会炫耀其外。因为,所谓的禅者,就是已经心无所住的人。

  把修行比喻为“牧牛”,这并非禅师们所创造,它来自于佛陀的教导,来自于佛经。例如,有一部经叫做《佛说放牛经》,是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增一阿含经》当中也有一品,叫做《牧牛品》,东晋时期,由来自罽宾国的三藏法师,瞿昙僧伽提婆翻译,与《佛说放牛经》内容大致相同,估计是同本异译。

  这两部经里面,佛陀以“牧童牧牛”来比喻比丘修行,其中,牧童所牧的是牛,而比丘们所牧的,或者说所修行的,则是自己的“六根”。

  对此,另外一部佛经说得更清楚,那就是《佛遗教经》,禅师们对于此经,毫无疑问地深谙于心,因为,此经可谓是汉传佛教入门的首要必学经典。如果您还不曾仔细反复多遍阅读与学习的话,请一定把这课补上,请仔细聆听佛陀对于弟子们的最终教导。

  《佛遗教经》相当于佛陀对于弟子们最后的遗嘱,虽然其称呼是“汝等比丘”,但其实呢,四众弟子也都包括其中了。除了戒律内容之外,其它修行内容都是相通的。关于“牧牛”的修行内容与含义,经文是这样阐述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为啥呢,因为:“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那么,应该如何下手来制服五根呢?其要点在哪里呢?佛陀归结为:“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

  乃至于,那些放纵心念的人,就会导致丧失善功德,也使别人丧失善功德:“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反过来,倘若能够把自己的心制服,让它专注于一处的话,那就会无往而不利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因此呢,佛陀对于“牧牛行”的最终教导是:“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很清楚,在《佛遗教经》当中,“牧童(牧牛之人)牧牛”的比喻内容是:“牧童”比喻“比丘”和一切修行人,“牛”比喻人的“五根”,同时,也比喻人的“心”,因为,心是五根的主人。因此,依据佛陀的教导,所谓“牧牛行”,就是指修行人在持戒的基础上,如法放牧身心,不让自己的五根陷入于“五欲”(五根贪着五尘,就叫做五欲。所谓:眼根贪着美色,是色欲;耳根贪着妙声,是声欲;鼻根贪着香气,是香欲;舌根贪着滋味,是味欲;身根贪着爽滑触感,是触欲。等等)当中而不能自拔。一旦陷入,就是在“造业”了,将来,必定会招感“业果”,承受相应的“业报”。这样的话,生死轮回虽然虚妄,却因为业力相续而无法终止,无法超越。

  一旦修行人能够“制服”自己的身心,让它专注于一处,勤奋修行正法,那么,任何法门都可以成就,任何功德事业都会圆满。开悟见性也罢,成佛作祖也罢,庄严净土也罢,利益有情也罢,都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这就叫做“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最早见于记载的关于“牧牛”的禅宗公案,大约是这样的:

  一天,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10—788年),问弟子石巩禅师:“汝在此做何物?”(你在这里每天干啥呢?)

  石巩禅师回答:“牧牛。”(牧牛。)

  马祖又问:“牛做么牧?”(这个牛咋牧呢?)

  石巩回答:“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一旦发现它贪吃草(禾苗)了,就猛然拉鼻绳把它拽回来。)

  马祖赞叹道:“子真牧牛也!”(嗯,你真是会牧牛呀!)

  石巩禅师所说的“牧牛”,显然脱胎于《佛遗教经》里面的“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他所谓的“牛”,比喻的是“自己的心(包含色身五根在内,也包含六根在内)”。

  此后,禅宗门下“牧牛”的禅师越来越多,到了北宋,首先有了清居禅师的《八牛图》,廓庵禅师又增补了两幅图,并作了颂和着语,完整而清晰地诠释了禅师们“牧牛”的全过程,对于后世的修行人,启发良多。

  三、宋代《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略说

  一、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长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觅处,但闻枫树晚蝉吟。

  【大意:牧童发现自己的牛丢失了(牧童都发现了,您发现了么?),便拨开茫茫荒草,到处去追寻它;他渡过宽阔的水流,来到绵绵无尽的大山里,却只见前路茫茫,越行越深。到了日落时分,精疲力尽的牧童已近乎绝望,他只好在一棵大枫树下面停下来休息,此刻,耳畔忽然响起旁晚的蝉鸣(嘿嘿,当面错过呀!)。】

  着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大意:心性从来不曾失去,为何还要四处去追寻呢?因为呀,众生向来背离觉性,自己与自己的心就疏远了,反而习惯了向外攀缘尘境,从而彻底迷失。就这样,与自家宝藏山渐行渐远,转眼间便误入歧途。得失虽在毫厘之间,结果却是天差地别;本来的清平世界,已然陷入了你你我我、对对错错当中,是非烦恼也就蜂拥而起啦。】

  略说:

  想要“牧牛”,首先要寻找到“牛”才行。想要“寻牛”,首先要发现自己丢了牛才行啊!——您发现了吗?

  (这个阶段,相当于经教当中所说的“毛道凡夫”,虽然开始了修学,但对于佛法的信心还不坚定,犹如空中羽毛一般,还会飘来飘去。这时候,培植福慧资粮尤为重要。)

  禅家之“牛”,继承佛陀所说,虽然也泛指六根,即人之身心,但是,更是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之心。六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说的也是这个心。它也正是“五根”的“根性”,也是《楞严经》所说的“见性”、“闻性”,乃至于“见闻觉知之性”。总而言之,它还叫做“心性”。

  普通人往往会把“心”理解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等等,其实,那不是“心”,而是“心之念”,恰恰属于“心”的痕迹,属于后文所说的“牛迹”。如果有人修行,只是在管理自己的心念,让善念随缘而起,让恶念尽量不生,这当然很好,似乎也可以大体伏住烦恼,但是,严格说来,这还不是真正的“修心”,也不同于禅师们的“牧牛”,这属于世间善法,虽然福德无量,却不足以了生死。

  可是,许多人都把这等同于“佛法”,殊不知,它更近于“外道法”。因为,以现象为真实,以心念为实有,以心念为“我”的缘故,仍属于心外求法。这是典型的凡夫境界,完全不明佛法。根本不知道啥是“牛”,更别说如何“牧牛”了。

  禅师们所牧的“牛”,是主宰六根的“心性”,严格说来,它还不完全是六祖所说的“本心”,而是近似的“本心”。在《楞严经》说来,它叫做“第二月”,正是“本心”的幻相,已经很接近“本心”了。

  即使利根如同六祖大师,那位青年柴夫卢惠能,也做不到“一悟即至佛地”,他听房客诵《金刚经》时所觉悟的,显然还不是真正的“本心”,而是“如空的心性”,也属于“第二月”,还不够圆满与透彻。直到后来,五祖大师为卢惠能偷偷讲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才大悟本来面目,得到祖师印可,接受顿教与衣钵传承,成为第六代祖师。

  六祖尚且如此,其他的禅师们更是如此,最初的觉悟往往不够透彻,所悟的通常还是相似的“本心”,因此,还需要“牧牛”,需要放牧身心,以便逐渐到达真正的“本心”,而见性成佛。

  在此之前呢?在开悟之前,在明心见性之前,寻觅“心性”必不可少,这就是所谓的“寻牛”,《牧牛图》第一幅的内容。首先,大家需要认识到自己迷失了“心性”,才能够发起“见性”的愿望,才肯踏实地去向心中追寻“自性”之所在,并坚持不懈。这些都不会凭空产生,而必须要通过学习经论,培植福慧资粮,才会有如此的认识。一旦认识到了,就应当去寻找心之所在,而不应当自甘迷惑。

  ——可是,如今的现实状况是,多数学佛人往往“自甘迷惑”,他们只是随便翻翻那些介绍佛法的书籍,随意玩儿几句佛话,念几句咒语、佛号,卖弄几个名词,就美其名曰学佛。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就把“心性”给遗忘了,更不知道应该发起勇猛心去寻找,发起长远心去坚持寻找。反过来,他们安慰自己说:有啥好找的呢?哎,佛法都是现成的呀!做个好人,就是修行嘛!——就这样,他们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给蒙骗了。

  ——如果不肯踏实地去寻找“心性”所在,明心见性就将遥不可及。这样的人,不要说“牧牛”了,他们连“寻牛”都尚未开始。古人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如此道理,因为,不对“心性”之所在产生怀疑,也就不肯下功夫去寻找它,又如何能够真正见性呢。

  非但禅宗如此,无独有偶,藏传佛教大圆满当中,也有类似的“觅心法”,是接受大圆满传授之前必要的前行。有时候,他们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心之所在,这是地地道道的“寻牛”。在如此踏实“觅心”的基础上,看到弟子功夫用到了,因缘具备了,大圆满上师才会为弟子“直指”,其弟子才有可能得以顿悟心性。顿悟之后呢,“牧牛”正式开始。

  因此,大家必须要明白,仅仅知道“心不可得”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踏实地去观照和寻找“心性”之所在,这个“观心”的过程,超越了一切理论与思维,可以帮助修行人逐渐拨开茫茫的妄念草丛,去找到自己的“心牛”所在。

  在后世禅宗,则主要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时时刻刻去参寻一念未生之际,去寻找“心念”它爹——“心性之牛”。谁找到了,谁就“破本参”,达成最初的“见性”,最初的“开悟”。这就如同牧童找到了自己的“牛”一样,从此,可以开始“牧牛”了。

  这是后话,其实,“寻牛”相当不容易,如果不踏实用功的话,许多人一辈子也寻不出个所以然来。“见牛”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可以明见的。通常,牧童总是先见到“牛迹”——牛的脚印(这比喻的是修行人“阅教知踪”,明白了关于“心性”的道理),然后,再顺着脚印追到“牛”,才会“见牛”;第一次“见牛”,有可能只是见到了牛屁股(比喻修行人依照教理而观察自心,内观的功夫深了,终于见到了“心性”的某个侧面,尚不透彻)。

  因此,“寻牛”的功夫用到了,下一步,自然就会“见迹”——见到“牛迹”。

  二、见迹

  水边林下迹遍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撩天鼻孔怎藏它?

  【大意:牧童不怕疲劳艰辛,坚持“寻牛”,终于,他发现了牛的脚印,而且越来越多,水边林下到处都是;只要分开草丛,随时都可以看到“牛迹”,可为啥还没见到“牛”呢?虽然牛还没见到,但是,牧童很清楚,自己离牛已经很近了,纵然它有可能藏在深山的最深之处;“牛迹”的显露,使牧童感受到了牛的气息,他似乎已经体会到,“牛”正仰着它那通天鼻孔呼气呢,哪里藏得住它呢?】

  着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辨,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大意:修行人通过学习经论,理解了关于“心性”的法义,也就知道了该如何观察,才能够找到“心性”。他已明白,万法不离此心,万物无非自性。倘若没有如此之正知见的话,就会正邪不分,又如何能够辨别“真悟”和“假悟”呢?他只是明白了教义,还没有契入当下的“心性”之门,所以呀,暂时只能叫做“见迹”,还不能叫做“见牛”。】

  略说: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表明了真正的禅师们,最初是从学习经教开始的。由此可见,后世有些人,以禅自任,而轻视读经学教,该是多么地荒谬呀。

  (这个阶段,尚未到达菩萨“初信位”,属于具备了正知见的凡夫修行人,对于佛法和解脱开始有了信心,并不断增长。)

  “见迹”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很不简单,不少被尊为“大法师”和“大居士”的人,或许只是在这个阶段而已。他们已经具备了端正的知见,他们清晰地明白教义,如果再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才华,并且具备慈悲心的话,嘿嘿,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了。

  这个阶段,修行人也有可能“开悟”,但只是“解悟”,是“小悟”,只是比较透彻地明白了关于“心性”的道理而已。此时,他或许自以为啥都“懂”了,也可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他会相当奇怪地问自己:“哦,我好像都明白了,可是,为啥还有许多烦恼呢?我好像啥都看破了,可是,为啥事情来了就是放不下呢?”

  ——不为别的,只因为尚未超越“思维心”的缘故啊。烦恼在哪里?在“思维心”当中。

  明心见性的一刹那,是修行人首次超越“思维心”的一刹那。超越了思维心,才会显现出自性的不生不灭,非概念可及,那就叫做“见性”。从此以后,修行人有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窍诀”:一旦烦恼产生了,他只要立即回观不生不灭的“自性”,便立即超越了思维心,所谓的烦恼呢,也就立刻冰消瓦解了。

  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修行人才开始有能力从根本上降伏烦恼。那时,是初步的“明心见性”,叫做“见牛”。

  三、见牛

  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大意:牧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望见了自己的“牛”,只这一眼,顿时心花怒放,如沐春风。耳边喜听黄莺声声歌唱,眼前乍现两岸杨柳青青。到如今,再也不会怀疑自己,再也不需要四处追寻了;只是啊,和牛还有些距离,看起来还不够清晰。】

  着语:从声得入,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大意:修行人在“阅教知踪”的基础上,或者从耳根反闻而契入“闻性”,或者从眼根反观而明达“见性”,等等,终于有了个入处。从此,不论它六根门头如何显现,自己很清楚,无非都是自性;乃至于一切生活动用当中,处处都是自性的显露。自性就好比水中的盐味,以及颜料里面的明胶一样,虽然丝毫也看不见,但确实存在。就在一抬手,一眨眼之处,即是自性,并非其它。】

  略说:

  辛苦的牧童终于远远地看见了牛,修行人终于从六根当中的某一根,当下反观而“见性”,真是不容易啊!那种踏实与欢喜,岂止是如沐春风呢。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经教当中的“十信位”,还属于凡夫菩萨,已经具备了正知见,对于佛法和解脱具备了信心,并不断增长。)

  “见性”的一刹那,都是从某一根契入的,一根还源,六根明了。才会明白,所谓六根,只是一“心性”而已。到这里,“心性之牛”终于见到了。

  可是,就好比牧童望见了牛以后,还需要追过去,把牛的缰绳牢牢地握在手里才会心安一样;修行人必须要进一步安住于“自性”之明了,熟习它,而后才能够全面地透彻它,充分地掌握它。那时,才叫做“得牛”,即《楞严经》第八卷所说“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属于最初的“见道”。

  四、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霞深处居。

  【大意:牧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握住了牛的缰绳;但是,这头牛野惯了,哪里肯听主人的话呢?它野心极强,体力又壮,一时难以改变,还需要牧童耐心调教。最开始的时候啊,牧童几乎是被牛拽着跑,一会儿跑上了高原,一会儿又下到了烟霞深处。】

  着语: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第三人称代词:它,或者他);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大意:修行人无始以来遗忘了自家宝藏,任由它被埋在荒郊野外;直到今天,终于与它欢喜重逢了。由于“心性”胜境不可思议,稍不留神,就会习惯性地生起分别念头而迷失;一旦迷失,仍会和以往一样贪恋于种种美妙境界。这愚顽的分别心还很勇猛,它四处攀缘的野性依然存在。因此,修行人要想到达自然纯和之心境的话,就必须随时鞭策自己。】

  略说:

  牧童“得牛”,行者“见道”,这是修行第一阶段的巨大收获,可喜可贺。

  (这个阶段,大约相当于经教当中“十住位”菩萨的智慧,属于相似“见道”,得以住持法性,也初步具备了住持佛法的功德。

  从这里开始,进入菩萨“三贤位”,不会再堕落回普通凡夫境界,得到菩萨“三不退”当中的“位不退”。这样的菩萨,已经不同于普通的凡夫,表面上或许没啥区别,但其实,他们已经有能力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了。不过,这些菩萨还有可能退失菩萨心,退转到声闻乘和缘觉乘当中,成为“自了汉”。)

  从此以后,此人表面虽是凡夫,却猛然少了凡夫的执着烦恼;虽是菩萨,却还不具备菩萨的广大功德。这是最初的“明心见性”,是相似的“见道”,而不是初地菩萨的真实“见道”。即便如此,“心性”本有的智慧已经开始显现,通达一切经论与禅门公案,应该可以做到。

  此时,修行人初步认识了“本心”,得到了极大的心安;同时,也会油然生起对于三界苦海的强大出离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有出离境界与分别念,才会明心见性,才能脱离烦恼苦海。

  他回头一看,芸芸众生都在昏天黑地里自寻烦恼,这或许会激发出他本有的大慈悲心,历代高僧大德多属此类。《楞严经》第六卷,阿难尊者觉悟了本心,也明见了成佛之路,于是他“心迹圆明,悲欣交集”,然后,为了利益后世的有缘众生,他发起了广大菩提心,这样禀告如来: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这句经文,常常被大家所错解。许多人一开始学佛,就以“菩萨发心”自居,就忙着四处去“度人”,并用《楞严经》给自己做证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嘛。

  他就不仔细看看,人家阿难尊者所说的“自未得度”是指什么样的人呢?恰恰是指当时阿难尊者那样的人:“我虽未度”,那就是说,作为声闻乘的“初果须陀洹”,已入圣流,同时也初步觉悟了大乘“本心”,而“心迹圆明,悲欣交集”,这才叫做“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的人啊。

  声闻乘四果阿罗汉之前,大乘初地之前,都叫做“未得度”,尚未超越生死苦海,还需要进一步行道。虽然如此,只要开悟了“空性”,明见了“本心”,也就有了度众生的力量,而后能够发起广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人间的菩萨,难能可贵。

  同样,禅门“得牛”的人,或者说初步“见道”的人,还属于“自未得度”,尚未得证无为圣果的缘故,还在生死苦海的缘故。但是,他已经找到了度过苦海的船,就要起航了。所以,也有了度人的能力。

  “得牛”也就是“明心见性”,相当于《圆觉经》所说的“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依据经文,从此以后,这位菩萨可以行道了,既可以自度,也可以同时度人;既可以寂静专修,也可以宣扬正法。

  从自修的角度来说,牧童找到牛了,下一步,就是要调服牛脾气,让它听话,这就是“牧牛”。对修行人来说,初步“见性”了,还需要安住于自性,来调服自己的攀缘心和分别心,不让它再继续泛滥。这,就犹如“牧牛”。

  五、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大意:牧童“得牛”之后,一手把着缰绳,一手拿着鞭子,不敢有丝毫松懈;恐怕一放纵它的牛脾气,就会再次被牛拽入迷途。到后来,牧童终于把牛调教好了,“牧牛”成功,相处得一团和气;甚至,已经不用牵得太牢,也不用怎么管教,牛自然就跟着牧童往回走。】

  着语: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大意:修行人“见性”之后,还需要调顺自己的心念,如何调顺呢?就在前念才起,后念相随之际,及时觉察,就不会流连其中,则念念清澈,念念不离真如;否则的话,一旦随念而迷惑,就会陷入虚妄执着。要知道,一切感受与分别,并非因外境而有,都是自己内心发生的;虽然已经“见性”,还是要把心念牢牢盯住,不容它讨价还价。】

  略说:

  牧童调伏牛脾气,修行人调伏分别、执着之心,这就是禅宗门下开悟后的“牧牛行”。从此,真正的“修行”开始了。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十行位”菩萨的智慧,随着行道的逐步深入,菩萨具备了坚固不退的“菩萨行”,得到菩萨“三不退”当中的“行不退”,生生世世,不会再退入二乘,他们是了不起的“决定大乘”之菩萨。)

  “牧牛行”的要点在于,“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说,心念产生很正常,这不要紧,及时觉悟就好;倘若迟迟不觉悟的话,后续的虚妄执着就会发生,令自己陷入烦恼。

  ——如何“觉悟”呢?那就是,让每一个念头都“直通”本来心性,“直通”本空。于是,念头起了大半天,哪一个念头都不曾远离过“本来面目”。

  ——这就叫做:“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其中,虽然有分别,却不曾执着于分别的结果,内心不曾形成“纠结”,也就不曾产生烦恼。

  这就是菩萨的“妙分别”,绝非短期之功可以成就,需要慢慢安住于“本来面目”才可以。这,就是“得牛”之后的“牧牛”。

  在“明心见性”之前,即“得牛”之前,这是做不到的,因为,根本没找到“心性”及“本来面目”之所在呀,如何安住呢。

  牧童“得牛”,并成功“牧牛”以后,人牛相处和谐,就可以“骑牛归家”了。

  六、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迤逦(音:以礼)】:曲折连绵。

  【大意:牧童骑着已经调顺的牛,沿着曲折连绵的山路回家;只见他一路吹起羌笛声声,迎来了朝阳,送走了晚霞,好不自在呀。那每一个节拍,每一声曲调,都蕴含着无限深意;您要是知音的话,尽管如此受用,又何必开口呢。】

  着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大意:修行人的心念已经调顺,可谓是念念不离“自性”,步步归于“无为”。到这里,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已经停歇,对于种种得失的计较,也已经了无踪影。他就好比那牧童一样,唱着乡俗之歌,吹着天真之曲;横身倚靠在牛背之上,一路仰望着天空,归家去也。任那尘世因缘如何呼唤,他也不回头;任那路边风景如何美妙,他也不停留。】

  略说:

  牧童“骑牛归家”,比喻修行人乘“心性”以达于“无为”。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十回向位”菩萨的智慧,这样的菩萨们即将证入圣位,能够把一切菩萨行都回向于无上菩提,他们是人世间难逢难遇的“如来使者”,有能力带领大家一路成佛,一道回家。)

  此时,修行人的心念已经基本调顺,虽有念念随缘而起,也都变成了回归“无为”的脚步。一切对立,趋于消融;荣辱得失,都成梦幻。还有啥好说的呢,家里见吧。

  七、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大意:牧童骑牛回到了家,在自家广大的山谷里,再也不担心牛会丢失了;于是,他甚至把牛的存在忘得一干二净,自己呢,也变得无比闲适安然。每天,都日上三竿了,他还在那儿呼呼大睡,在梦境里面,一路牧牛的习气还在显现,所以,他还在重温旧梦呢。而实际上,牧牛早已结束,鞭子和缰绳已经闲置在了草堂里。】

  着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大意:修行人超越了两边对立,能修的人和所修的法同归于真如一心,这叫做“能所一如”;本来无法可立,也不妨特开方便,以“心性之牛”为修行宗旨。打个比方呢,就好比顺着野兔的蹄子印,就能找到野兔;善用筌(渔具),就可以捕到鱼,得鱼则可以忘筌矣。到这里,修行人的“心性法身”已经完全显露,就好比矿石里面提炼出了纯金,皎洁的月光远离了乌云一般;那一道清凉的心光,透彻今古,一直超出那无量劫前的初始佛——威音王佛之外呀。】

  略说:

  牧童回到了家,真是心安哪。修行人达于“无为”,得证法身,超凡入圣。在大乘佛法来说,此乃初地菩萨的智慧证量,禅定与神通有或没有,暂且不论,因为,那需要因缘,也有待于“习气”的进一步消融。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初地”菩萨的智慧,菩萨念念真如,得证法身,成就菩萨“三不退”当中的“念不退”。依据“信、解、行、证”之修行次第来说,初地菩萨称之为“证道位”,得证圣果的缘故。永嘉禅师《证道歌》即是如此圣境。

  依据菩萨“见道、修道、无修道”的位次来说,初地菩萨属于大乘“见道位”,所见是清净法身,名为“见性成佛”。因此,他们就是人世间的如来。依据《楞严经》和《华严经》等等大乘经典,把初地菩萨称之为“佛陀”没有任何问题。

  近代汉传佛教当中,通过教法观察,可以确认已经到达如此修证境界的高僧,首推虚云大师,即虚云老和尚。老和尚五十六岁那年于高旻寺禅堂,因杯子落地而觉悟,所述两首偈语,对照教证,属于典型的“见性成佛”,得证法身,不是一般的开悟。

  此后的修证,二地菩萨至七地菩萨,属于大乘“修道位”,八地菩萨则到达大乘“无修道位”,成就无为,大体具足佛陀的功德。)

  在如今的娑婆世界,乃是业障深重的末法时代,即便有人行到这步田地,也多属于“智慧成就”,而难以具备经文上面所说的,初地菩萨的种种三昧与不思议神通。但是,他们仍不愧为人间的圣者,难逢难遇的大善知识。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大意:就好比牧童在家乡自在逍遥,完全忘怀了鞭子、缰绳,更忘怀了自己和牛一样;此时,菩萨已到无修无证之地,纵目所及,犹如水天一色,心法皆空,更无丝毫信息可通。只是啊,法性红炉的熊熊火焰之上,怎会容得一丁点儿烦恼之雪的存留呢?到这里,就完全契合了佛陀与祖师们的功德。】

  着语: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佛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锣。

  【懡锣(音:某裸)】原字应为:【懡忄罗】,意思是:惭愧,羞怯。

  【大意:此时的修行人,凡夫之情见彻底脱落,圣者之清净心也不存留。在大觉而不流连,处无明而信步走过。就这样两边不住,任它佛眼也难窥见;即便如牛头法融禅师一样,感应来百鸟衔花之瑞相,也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

  略说:

  牧童忘了牛,也忘却了自我,好个无为而安闲哪。菩萨到此,实证无生法忍,入八地,了无我法二执,通达色心无碍,名为“无修无证”。

  (这个阶段,大约相当于“八地”菩萨的智慧证量,人法双亡,得度彼岸,自度基本完成,修证即将圆满。心法色法两无碍,功德契合于诸佛。

  虽然不论禅定与神通,而如此菩萨已经全面具备,他们就是《楞严经》卷二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南北朝以前,有类似证量的高僧比较多,其卓著者如:西域的佛图澄尊者,本土则有宝志禅师、慧思禅师,在家得道者首推傅大士,乃至于传佛心印的六代祖师,从初祖达摩直到唐代的六祖惠能大师,都至少具足如此证量,方才足以传续圣脉。

  时至如今,从凡夫地修证而来的人,恐怕难以到达如此圣境。即使是应身而来的菩萨,例如,相传虚云老和尚本是八地菩萨,一旦示现到了这娑婆世界,也不太会有原来的证量了。)

  九、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大意:菩萨梦中修行,一路返本还源,难免历经了几多造作折腾;如今已是心包太虚,见闻觉知之当下,实无可见可闻,更何妨如聋似哑?端坐茅庵之中,不见庵前有一物实存;虽如此,也不妨碍那烟水茫茫,柳绿花红。】

  着语: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大意:修行人到此,处处是本来清净,不曾有一毫烦恼尘劳;虽明照幻有万相之荣枯变化,而安处无为之天然寂灭。本来不同于幻化之相,哪里需要借助于修行和对治呢?任它水绿山青,因缘变幻,菩萨不妨坐观成败,本自如如。】

  略说:

  菩萨行道至此,处处无非心源;再无造作,一切圆满。非是吾等可以解说。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九地”、“十地”菩萨之圣境,他们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不思议解脱菩萨”,具足无量不可思议之妙用功德。即便示现在人世间,也是寒山、拾得之类,不见如何修行,直显圣境功德,是菩萨在方便地结众生缘。)

  十、入尘垂手

  露胸跣足入尘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大意:菩萨自度已经圆满,名为“等觉”,觉同诸佛故。于是便兴大慈悲,坦胸裸足地化现在尘世间,无比自在;纵然混得一身灰头土脸,也还是一团和气,笑意满怀。他不需要什么神仙的真传秘诀,直下就能够让法性无为之枯木,绽放出自在解脱之花朵。】

  着语: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圣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大意:菩萨安处无为法性,则纵然千佛出世,也不知他所在。不过,如此埋没自己之本地风光,实有负于先佛众圣之弘化大道。因此呢,菩萨拎着家当,悬壶济世来也,只见他挥动手杖,威武地回入三界老家;能够在那酒馆、鱼铺,甚至妓院、屠场里面,教化一切众生,皆令成佛。】

  略说:

  菩萨行至此地,名为“等觉”,尽佛境界。然后,遵照过去诸佛之弘化大道,便千百亿化身,还入三界之家,在在处处,随缘度众生来也。他们就是《楞严经》所说的“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这个阶段,大约对应于“等觉”菩萨的功德,菩萨顺涅槃流而达佛地,以大慈悲故,不居留正位,即便回头示现千百亿“化身佛”,来到尘世广度众生。

  其特点是,不一定是父母所生,可以不入娘胎,而是乘着慈悲大愿以神通力化现而来,来了就是佛。在印度,或者说印度附近,以莲花生大士为代表,出生在水中莲花之内,来了就有大神通,继承诸多法脉,广兴密教,并传教至西藏。在中国,典型的代表是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以七、八岁男童之身形,背一个大布袋,数九寒天坐在浮冰之上,顺水漂流而来,名为:契此,被养父收留,后来出家,一生足迹遍大江南北,广结众生佛缘。其他还有不少,都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弥勒等等诸大菩萨的神通变化身。)

  当然,第七“忘牛存人”之后,我执已尽,归于法身,到达“见性成佛”的菩萨们,也就是地上菩萨,所谓的“菩萨摩诃萨”,都可以在今生当中,随缘示现后面的几种功德,只是,随着各自缘分的不同,事业大小自然会有差别。

  其中,事业广大者,例如:六祖惠能大师,以及近代的虚云老和尚,等等,摄受众生极多;而证道以后,并未显现出较大事业的,例如:永嘉禅师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高僧大德,或许,他们也证道了,只是由于弘法的因缘不具备,反而不为人知,这也很正常。

  总之,在宋代《廓庵禅师十牛图颂》当中,第四“得牛”最为关键,是初步的“明心见性”,具备了大乘“智慧眼”,为末法时代难得的“明眼善知识”。而后,第七“忘牛存人”则是证道之关键,悟入不思议妙境,得证法身。其后,则入无为,随缘显现利益众生的种种功德,难以述说。

  以上是宋代《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简要介绍,下面继续介绍另一个版本的《牧牛图》——普明寺的《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四、普明寺《普明禅师牧牛图颂》略说

  遗教经云:“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则牧牛之说所自起也。

  普明寺牧牛图颂序

  咄!尽大地是普明一头牛,何处更有佛与众生!毫厘不隔,本是如如。若道此牛有黑有白,有雄有雌,有饥有饱,便是一体分别成二。世尊初生,指天指地,周行目顾,犯人苗稼不少;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吃他水草良多。三玄要、四料拣、五位君臣、九十六圆相……受尽牵制鞭策,乃至拈椎竖拂,行棒行喝,种种机用。皮毛脱落,四足潜踪,许大一头牛,不知逃向那里去了。到这里地,重关已破,且道向上还有事么?以拂子打圆相云:火里木牛耕白雪,云中石马舞春风。会么?不会,请看牧牛颂并诸方次韵语句,毕竟还有优劣也无。

  (以上是原图序文,原样录出,供大家参考)

  普明寺《牧牛图》及颂

  (一)未牧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大意:牧童面对自己的牛,发现它野惯了,面目狰狞不肯听话,任意东奔西走,使回家的路越来越远。眼瞅着,天空横过一片黑云,就要下暴雨了;可是,牛还在恋恋不舍地贪吃禾苗呢。】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一、寻牛)

  “牧童”比喻修行人,“未牧”比喻尚未开始修行,“牛”比喻修行人的“六根”。此时,人的“六根”总是不由自主地攀缘“六尘”,无知而造业,可谓是前路茫茫,一片黑暗。牛身全黑,比喻业海迷茫,生生世世,难有出头之日。在佛经当中,用“白业”代表善业,用“黑业”代表恶业;或者,用“白业”代表清净,用“黑业”代表染污。

  最可悲的是,芸芸众生因为无知造业,而招感了数不清的烦恼,以及数不清的痛苦与灾难。那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呀。

  佛菩萨都是从那里过来的,无论修行的成就有多大,只要回头看一下那里,谁的心里会不流泪呢?谁会不起大慈大悲之心呢!观音菩萨,就是这么来的。

  “未牧”这个阶段,是修行的开始,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苦”。或许,那需要一颗敏锐的心。要么,就需要学习经论,在学习当中,逐渐去认识。认识到了“人生是苦”,乃至于“三界是苦”,出离心也就油然而生了,菩提心也就自然发起了。

  所谓“菩提心”,就是求证“如来正觉”之心,也就是求证真理之心。不仅仅自己求证,还要帮助一切众生,一同去求证,一同超出苦海。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觉悟。

  ——在这个茫茫尘世,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无论别人如何,我们自己,一定要算一个才行。否则,岂不白来了这人间一遭?

  (二)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大意:牧童拿出草绳,猛然把牛鼻子穿起来,抓在手里,开始要调顺这头牛;一旦它不听话,乱跑的话,就使劲抽它几鞭子。可是,这头牛顽劣的野性一时还难以调顺;还需要牧童使劲牵住牛鼻子,把它拉回正路。】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二、见迹)

  修行人有了求证“如来正觉”之心,就好比牧童明白了自己的方向——和牛一起回家。因此,他首先要来调教这头牛。

  咱大家呢,也同样要给自己找个修行之路,找个用功方法,才好调顺自己的“六根”。选哪个方法呢?

  ——这是个大问题,这叫做“择法”。

  参考《虚云老和尚年谱》的开示,以及历代大德的经验,那就是:上辈子干哪一行,这辈子,您还接着干那一行,比较容易成就。哎,参禅的接着参禅,学教的接着学教,念佛的接着念佛,持咒的接着持咒,观心的继续观心,等等。

  您要是不明白自己过去世干哪一行的,该咋办呢?那就问问自己:喜欢哪个?就干那个。别犹豫,干脆下手,不行,将来再调整嘛。总之,一切修学,都功不唐捐。

  ——实在选择不出来,咋办呢?

  那就老老实实念经,听从佛陀的教导,慢慢闻思修,法一入心,自己就会明白的,就有主意了。而不要四处去问,那是在浪费自己和别人的宝贵时间。

  初步“择法”之后,或者,开始念经之后,就要坚持实践,把自己“六根”当中,那个攀缘惯了,散乱惯了,分别并执着惯了的“牛性”——“思维心”及其习性,给它约束起来,让它集中精力,能够享受当前修行的快乐。

  ——您的思维心,暂时说来,它就是六根的主人,一旦它开始学会享受修行的快乐,随着“正思维”的产生,那就有了法喜,也就做到了“初调”。修行,就开始上路了。

  当然,“初调”这个阶段,法喜总是时有时无,很不稳定。时常,还会怀疑自己,甚至怀疑佛法,也还会退心。没别的办法,这时候,就是要相信佛陀,要明白道理,再用道理来说服自己。

  ——直到如今,我越来越觉得,相信佛陀,相信佛经,相信历代祖师,比相信自己的“思想”,呵呵,要牢靠地多咯。

  (三)受制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大意:牧童逐渐调顺了牛的脾气,它不再乱跑了;牧童牵着它跋山涉水,它也愿意步步跟随了。此时,牧童仍旧牢牢抓住缰绳,不敢有丝毫松懈;为此,牧童很辛苦,但他任劳任怨。】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三、见牛)

  修行人初步调顺自己的“思维心”以后,六根就会逐渐收敛。这时,大家完全可以体会到“正思维”的好处,您会发现,修行胜过娱乐。因为,念经等等修行的时候,自己的心最清醒,烦恼最少。

  但是,此时万万不可放松,因为,“思维心”刚刚被驯服,它还在蠢蠢欲动;“正思维”的力量也还不够强大,它还需要成长。

  所以,在“受制”这个阶段,其要点就是坚持不懈,哎,把自己修学的法门,一以贯之。然后,修学的初步成果就会渐渐到来,您必然会时有所悟。

  所谓的“悟”,并不是啥稀奇事儿,不过就是比较透彻的体会而已,也叫做“悟解”。每一次悟解,都必然伴随着更加明显的法喜;那种心与法渐渐相应所带来的欢欣,真是令人鼓舞啊!

  (四)回首

  日久功深时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大意:随着牧童调顺牛的功力逐渐深入,这头牛学会了善解人意,不用鞭挞,它也会不时回转头来看看主人,来体会一下主人的意图;它的牛脾气也不再癫狂,而越来越温顺了。但是,聪慧的牧童还不肯完全信任它;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要把它的缰绳系在树上。】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四、得牛)

  随着修行人修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悟解”的逐渐深入,在佛陀教法的熏陶下,您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心”已经基本调顺,法义和道理,大体明白了。“六根”也不会再四处攀缘,您的身心,似乎都已经变得比较安详。烦恼,也在减少。量变到了如此地步,质变,就要发生了。

  此时,您千万不可得少而足。而必须要问问自己:到底啥叫做觉悟?到底啥叫做“佛”?

  当然,您似乎马上就可以回答:佛者,觉也,如如不动也,不生不灭也。类似的道理,您都知道。

  ——但是,这个“觉”,这个“如如不动”,这个“不生不灭”,它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自然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您,必须要彻底解决它。办法只有一个:参。

  所谓的“参”,试过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反观”,往内心去观察,去寻找。啥时候找到了,找明白了,那一刻,才叫做“回首”成功。

  ——这就是最初的“开悟”,最初的“明心见性”,当下找到了内心的“不生不灭”,远非道理可以形容,难能可贵。

  但是,即便自己如此“开悟”了,初步觉悟了“自性空”,找到了内里“觉性”之所在,知道它就是“思维心”的主人,名为“心性”。乃是赤裸的“本来面目”,具备“不生不灭”、“如如不动”以及“明了”和“空”,等等特质。

  即便如此,您也不可以轻易“许可自己”,这就叫做“山童未肯全相许”,为啥呢?因为,最初的悟境,通常不够透彻,也有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老老实实依据经论来对照观察,来矫正自己的“悟境”,也进一步升华它。

  在反复观察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印证了自己的见地之后,才可以开始“见性学道”,从此,真正的“修行”开始了。

  如何修行呢?嘿嘿,要是这个都不明白,就不是真正的“悟道”。真正的“悟道”者很清楚,了生脱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熟识那个“不生不灭”,安然于那个“如如不动”,随时随地,尽量不要失去那个本来之“觉”。

  这并不容易,因为,无始以来的种种分别习性,必然会覆盖您的“觉”与“如如不动”,而让您一不小心,又陷入了“有生有灭”的“思维心”当中。所以,这个阶段,还需要继续使用自己以往的功夫,来稳固悟境。

  禅宗大德们所谓的“牧牛行”,开始了。

  (五)驯伏

  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大意:牧童牵着温顺的牛,走在古老的溪水边;这时啊,即使他偶尔放开缰绳,牛也很听话,习惯成自然也。于是,在那日暮时分,碧天白云之下的芳草地上,牧童领着已经驯伏的牛,走上回家之路,连缰绳都不必牵了。】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五、牧牛,第一阶段)

  历经“回首”而“明心见性”的修行人,需要继续做功夫,来消融生生世世的攀缘习气,化解执着,放下分别。沿着自性古老的“觉性”之流,走上回归“本觉”之路。

  渐渐地,所谓的“功夫”已经显得有些多余,此时,念佛、持咒、诵经,甚至于观心,等等法门,都不十分必要了。因为,“思想心”已经被“驯伏”,它已经随顺于“觉性”了。这个阶段,修行人大体做到了“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于是,可以开始行菩萨道,自利利他,和有缘众生一同走向涅槃彼岸。

\

  当然,也可以往上进一步实修,求证法身,以期超凡入圣。具体如何,要看个人的愿力,以及种种因缘。

  (六)无碍

  陆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大意:牛已经完全驯伏,牧童走,它也跟着走;牧童停下来休息,它就在附近睡觉,完全不需要鞭子和缰绳了。于是啊,每到傍晚时分,牧童就会稳坐青松之下,吹一曲太平小调儿,牛儿就安静地卧在旁边,真是安乐有余呀。】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五、牧牛,第二阶段)

  修行人自他两利,善分别一切法,已经到达了“善恶无念,动静无心”之境地。“心性”明了已经相当稳固,不会动摇了。

  此时,生活、工作与修行,乃至于利益众生,等等,都基本没有了障碍。纵然有业力显现,也能做到“随缘了旧业,不造新殃”。一切荣、辱、得、失,早已经抛之脑后,菩萨的心境,安稳而太平呀。

  (七)任运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大意:当牛完全“驯伏”之后,牧童牧牛已经到达了任运自在的境界。每到了夕阳西下之时,在那柳岸春波之畔,烟霞朦胧的草地上,牧童又度过了一个饥餐渴饮的日子,一切都是如此随缘;此刻,他正在青石之上小睡呢。】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五、牧牛,第三阶段)

  “明心见性”的菩萨,行道已至“任运自在”之境地,此时,菩萨常在三昧,完全没有了“入定”与“出定”的差别,行住坐卧,处事无心。

  庞居士《悟道偈》所谓:“心境如如只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正是如此妙境。此时,黑牛已经变成了白牛,修行人的业力已经清净,一方面,随缘受用如如自在之法乐;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发大心,随力求证无上菩提,绝不可得少而足啊。

  (八)相忘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大意:自在的牧童和自在的牛,相伴在青天白云之中;此刻,牧童已经没有了牧牛之心,牛呢,也没有了随人之意。就这样自然相伴,彼此互通;终于,一段相伴的因缘结束了,牛行野路,人踏归途,各自坦然相忘,犹如那明月与白云,一任东西去了。】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六、骑牛归家)

  心境如如的菩萨,已达“理事无碍”之妙境,纯一妙明真心,常在无为净土。此时,菩萨内观心心无相,外现法法非真。真心与万法相交融,难分彼此,已达无为,将证圣果。这,才是究竟的归家之路啊。

  “家”者,法身也,三世诸佛同在之常寂光净土也。

  ——犹可感叹者,如此之坦然“相忘”,真好。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谁家也没有不散的夫妻。父母子女,亦复如是。菩萨对于这个尘世,倘若还有一丝一毫牵挂的话,嘿嘿,凭啥超凡入圣呢。

  (九)独照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大意:和牛儿自在分手,坦然“相忘”之后,牧童已经无牛可牧,便悠闲地踏上归途;好似一片白云,穿梭在群山之间。终于,牧童踏上了故乡的大地,他欢喜地拍手高歌于明月之下;只是啊,距离回家,还有最后一程呢。】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七、忘牛存人)

  “理事无碍”的菩萨,深达无为,透彻心空,“我执”完全消尽,融化在了如如法性之中,而独存清净法身,名为“独照”。

  此时,菩萨登“初地”,其心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能于有缘国土示现作佛。这是《华严经》、《楞严经》等等大乘经典当中的“初地”菩萨,是真正的“见性成佛”。在《圆觉经》当中,属于修行“三观初首方便”的初步成就,即:“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真正的初地菩萨,应当具备如此功德。

  其中,“百千世界”就是指三千大千世界。菩萨的妙心,能够觉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这才叫做初地菩萨,才是菩萨的初步成就,才称之为“大乘圣者”,名为“菩萨摩诃萨”。

  每每听到许多人,赞叹自己的老师,或者同修是地上菩萨,初地、二地,七地、八地,等等。这样并不好,容易“以凡滥圣”,混淆了凡圣之差别,不利于未来的真修实证。甚至,有可能成为障道因缘,这方面,还是严谨一些比较好。

  至于某些宗派,依据其传承,要求把上师观想为佛陀,那是有其秘密意的,不在此列,另当别论。

  (十)双泯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义野花芳草自丛丛

  【大意:牧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归家稳坐,此时,他不仅早已经把牛儿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已经彻底忘怀;这情景,就好比一轮明月,光含万象,无不透彻包容。如果有人,非要询问其中之真义的话;那就请看,当前这一丛丛野花与芳草,何等生机盎然呀。】

  略说:

  (对应于《廓庵禅师十牛图颂》的:八、人牛俱忘)

  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之“见道位”,逐渐修证,经历“二地”至“七地”诸位次,名为“修道位”。将会彻底消尽法执,证入无为,名为“实证无生法忍”,入“八地”。

  此时,菩萨心法双亡,修证即将圆满,到达了“无修无证”之妙境,故名“双泯”。从“理事无碍”升华为“事事无碍”,具足无量不思议妙用神通。后面,只是随缘广度众生,逐渐圆满福慧二资粮之后,就会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当中,没有明确强调“明心见性”,似乎既没有“寻牛”,也没有“见牛”和“得牛”,而是直接“牧牛”。这说明,普明禅师更注重行持,行到初步明了,自然“回首”而见道。

  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其中的第四“回首”,尤为重要,里面隐含着“回首见性”之义。这里,需要特别留心,一定要依据经论,确认自己的见地没有偏差,所见的确是“不生灭性”,然后,才好进一步牧牛。

  关于“牧牛”的过程,普明禅师把它分为“驯伏”、“无碍”和“任运”三个阶段,对于见性后的修行人,如何进一步实修,很有参考价值。而“双泯”之后,菩萨已经证入无为,只是随缘广度众生,自然将会圆满菩提道,所以,禅师不再讨论,因为,自度已经圆满了。

  五、廓庵禅师与普明禅师《十牛图颂》之对照

  首先,参考历代禅师们的理解,通常认为《廓庵禅师十牛图颂》与《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各阶段对应关系如下表。

  其次,将《楞严经》第六卷当中,二十五圆通之最后,观世音菩萨自述之“耳根圆通法门”,也叫做“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两个版本的《牧牛图》相对应,列于表后,供有心人参考:

  廓庵《十牛图》 普明《牧牛图》 观音《耳根圆通》

  一、寻牛——————(一)未牧———我于彼佛,发菩提心。

  二、见迹——————(二)初调———彼佛教我,

  三、见牛——————(三)受制———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四、得牛——————(四)回首———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五、牧牛(1)———(五)驯伏———所入既寂,

  (2)———(六)无碍———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3)———(七)任运———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六、骑牛归家————(八)相忘———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七、忘牛存人————(九)独照———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八、人牛俱忘————(十)双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九、返本还源—————————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十、入尘垂手———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当然,以上修行次第,大体能够相互呼应而已,不可能十分严谨,切莫较真。各位菩萨,当善思维,如实观修,如实明心见性,乃至于踏实“牧牛”为上。

  六、结语

  禅宗“牧牛图”,以宋代《廓庵禅师十牛图颂》和普明寺《普明禅师牧牛图颂》为代表,形象地表述了禅者修行的次第。其图优雅,其“偈颂”与“着语”文采斐然,既是禅修者十足的修行参考,又可谓是一个灿烂的文化现象。因此,近千年以来,得以广泛流传。陆续作颂相和者,不计其数。

  当代,随着网络文化的流行,汉语文字的演变速度很快,已经不仅仅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差别,许多词语的含义都在悄然变化。再加上《牧牛图颂》当中,有不少佛教专用词汇,于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人来说,这样的寓意深刻之作品是不容易理解的。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用相对通俗的白话文,予以逐句解读,并进行简略解说,以供初学佛的青年菩萨们参考。作为一个僧人,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

  本来没有准备写这么长,谁知道,一动笔就刹不住车,洋洋洒洒二万余言,前后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一边反复闻、思、修,反复体会观察,一边打字。说实话,仅仅是其中的“自受益”,就已经相当可观了。何况,相信必会有益于诸位佛友呢!

  以此善因缘,回向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无论人,还是动物,或是其它的种类,都能够发起纯洁的善心,求证真理,求证诸佛如来的无上正觉。那么,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人间会更加安乐,大家的身心会更加健康与幸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