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安全感的需求

发布时间:2024-01-05 09:25:11作者:大悲

  安全感的需求

  前言

  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中,其第二种需求为「安全感」。至于,第一种需求─有关资生的需求,则不详细分析,而只是提示「心要」而已!

  有关生活的供给,就修行人而言,乃只是消极的手段,而非积极的目的。

  我们现在来解释,何谓消极的手段?何谓积极的目的?

  食:譬如就饮食来讲,有些人就是「美食主义」者。一生无大志,「吃得好」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满足。所以,他会用尽办法,尽可能去找好的来吃。当然,吃不好时,烦恼也就跟着来了。将自己的时间、金钱,多投资在吃的上面,以获取最大的满足,这即称为「积极的目的」。

  至于「消极的手段」,乃不是我爱吃,而是为肚子饿了,所以需要吃。或者是为让生命能继续延续,所以得吃。至于让生命延续,又是为了什么呢?如经典所言:「为成道故,应受此食。」食物对我们来讲,还是需要;但它只是消极的手段,而目的乃为修道也。

  衣:同样,就衣服而言,有些人自认为身材好。故为凸显窈窕的身材,为示现优雅的品味,所以怎样把衣服穿好,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如时装设计师或模特儿等,这即为「积极的目的」。

  至于消极的手段,穿衣服乃是为了礼貌,赤身裸体在目前的社会是不太妥当的;或者冬季天气冷,为了保暖,必须穿较厚重的衣服。所以,为了保暖、为了蔽体而穿衣,即称为「消极的手段」。

  因此,就修行人而言,这些食物的供给、衣服的穿著、住宿的安顿,皆只是消极的手段,因为其还有更积极的目的:修行。

  不把手段错当目的:故如把手段错当目的,那一定会增加很多烦恼,而且得付出很高的代价。因此,为何有些人于「资生的需求」中很容易满足?有些人却很不容易满足?如只是把它当「消极的手段」,理论上,是很容易满足的。尤其以目前的经济水准而言,更没什么问题。但如错把它当成积极的目的,那就没有底限了。衣服要穿到什么地步,才有体面、才有品味呢?

  故当我们发觉资生的需求,对我们已形成很大的负担时,得赶快检讨:是否已把手段,当作目的了?如果是,很简单,赶快回头是岸:把它降为手段吧!事实上,把手段错当目的者,乃到处都是。因为商人,就是希望你舍本逐末,他才有钱赚。如果每个人都像我这么清楚,东西就没得卖了。

  故目前的社会,云何皆物欲横流呢?其实都是广告商做出来的噱头。而那些自以为很前卫、很时麾的人,反而都是大傻瓜、冤大头。其他的人我们不管,至少就修行人而言,我们要很清楚:它只是我们借以修行的手段,而非目的。

  云何能满足:因此,在马斯洛的理论里,乃有一个蛮大的缺陷─我先前已批评过了;必第一个层次满足后,才可能提升到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资生的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安全感的需求。然第一个层次,云何能满足呢?如错把它当目的,则永远不会满足也。于是乎所有的人,都得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吗?

  如《论语》上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所以非第一个层次满足了,才能提升也。或者说:既把它当「消极的手段」,即很容易满足,而能向上提升也。这是有关「资生的需求」者,以下才说今天的主题:

  安全感的需求

  目前很多人都说:工作压力很大,生活很紧张。其实这就是没安全感也。对于安全感,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讲到「生命的弹性」。记得在座有人曾跟我说:「工作压力很大,最近公司裁员。我想,干脆也把我裁掉算了!」我听了,觉得很诧异。不是诧异工作压力,何以会这么大?也不是诧异,工作压力大,就非得辞职不干,才能解决?

  我诧异的是:既然你连辞职不干都无所谓了,还会有什么工作压力呢?难道工作做不好,会叫你坐牢去吗?还是工作做不好,会有生命的危险?否则,一般而言,工作做不好最直接的下场,便是老板叫你滚蛋、被炒鱿鱼了。如果连这个都不怕,那还会有什么工作压力呢?

  这里面乃牵渉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习惯性「求好心切」。我认为「求好心切」,本质上是好事,因为修行就是为不断地往上提升。于是乃以「求好心切」为造成压力的根源。

  然而我不认为:「求好心切」为造成压力的根源。而是为「患得患失」,才造成压力的根源。因此云何能不「患得患失」呢?这就得调整「生命的弹性」:

  生命的弹性

  1. 试去明辨自己所能忍受的下限。

  因为如果能忍受的下限愈低,就愈不会「患得患失」也。但是,我们在紧张、疑虑的当下,却很少去仔细衡量:我能够忍受的下限为何?

  以目前的讲开示,我的底限如何呢?

  比如:我现在,正在讲开示。如果讲得不好,大家都不爱听,跑了。我想:其实也不是我爱讲。既你们都不愿听,那我也乐得省事!如果大家都跑光了,大不了我回山上而已!故如底限能降得这么低,那开示对我那会有压力呢?

  富楼那弘法西方的故事

  诸位听过《佛法原典》的人,都应还记得:在《阿含经》里,有富楼那发心准备到西方弘法的心理准备:

  富楼那听了佛法之后,很感动,所以决定到西方弘法–那时印度的西方,还是蛮荒之地。于是,他郑重地向佛陀告假,而且表明去弘法的心愿。

  释迦牟尼佛说:「可是那边的人很野蛮,你说了,他们未必接受,可能反而来骂你!」富楼那说:「骂我,没什么了不起!至少不是打我呀!」佛陀说:「有可能打你!」「只是打我,也无所谓,至少还不是杀我!」释迦牟尼佛再问:「如果他们真要杀你呢?」

  富楼那说:「我本来就觉得生命很虚幻,故他们要杀我,我还得感谢他!」佛陀一听,动容说道:「去吧!好自为之。」相信各位,都还记得这部经典。既底限已降得这么低─连死都无所谓,那还有什么安全感的问题呢!其实富楼那在西方弘化,最后是非常成功,并没有为此殉道。

  当然我们不是富楼那,连死都不怕。可是,还得将自己能忍受的底限,尽可能降低。

  如果不是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所限,众生的生命弹性,其实是很大的

  这「能忍受的底限」,其实不当用文明社会的思考模式去衡量。因为事实上,从观察中所见:众生的生命弹性,竟是非常的大。如富豪者一餐五千块也是过,贫穷者一餐五十元也能过。所以,乃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限,才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非常僵硬、脆弱。

  如报纸上说:有人因为大专联考,未考上台大,就去自杀了。然如考不上台大,就得自杀;那满街的人,有几个活得了呢?不要说考不上台大,不值得自杀;就算考不上联考,也没什么严重性。不是吗?有很多人学历虽不高,但一样有大成就。

  所以,个人「能忍受的底限」,到底有多低?其实不是现在的你,所能衡量的。如佛经谓,我们所处的世界为「娑婆世界」,而娑婆,即是堪忍之意。所以不要以为:到了那个底限,我就一定受不了的。其实到时候,却觉得:也不过尔尔。

  这也就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有很大的弹性。但当我们正「患得患失」时,往往会把自己当作很脆弱,似乎不堪一击;所以压力才会那么大。其实,除非是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局限,否则未必会这么严重。

  就众生界而言,我们的遭遇,乃永远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以比上不足故,上限可再提升。

  以比下有余故,下限可再降低。

  在众生界中,我们的遭遇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觉得如果被老板辞职了,大概得马上完蛋。但放眼四周,没有工作还活得好好的,且大有人在。我们觉得一天吃三餐,才是人过的生活。但有人,天天日中一食,也没饿死、也没病倒。我们文明人,常强调营养卫生。你看西藏人,每天都只吃糌粑配奶茶,那够营养呢?但他们还活得好好的,且比我们还乐天安命哩!

  在台湾,921大地震后,有很多人下乡慰访,慰访那些受难的同胞。结果,我听到的是:去慰访的人,竟比受难者还脆弱哩!因为乡下人,生命的韧性本质上就是蛮大的:跌倒的,就得自己爬起来;受苦了,就得艰辛地忍过去。反而是受文明熏陶的人,观念弄得很离奇,身心反而更脆弱。所以到最后,需要被辅导的,反而是这些自告奋勇要去辅导别人的文明人、都会人。

  既就众生来讲,我的遭遇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就比上不足而言,我们乃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不要以得少而为足。就比下有余而言,我们应该肯定:既别人熬得过,我也能熬得过。

  所以,在「弹性空间」的调整中,上限要尽可能提高,这样我们才不会懈怠。下限要尽可能压低,这样才不会紧张、患得患失。于是在上限提高、下限降低后,才能在更广的弹性空间中,悠游自在。

  2. 在「五行生克」的理论中,不可能只克而不生也。

  故危机中,其实蕴藏着转机。

  第二点再讲到,中国有一种理论,就是「五行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在五行中有生,也一定有克。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种遭遇,既必有它的助益,也有它的困逆。

  故有时候,我们现在所受非常大的逆境和冲击,当下苦不堪言。可能过了三、五年后,才发现它对我的帮助,其实比任何顺境,都大得多了。所以,现在人也会说:危机,其实就是转机。但是,能否转得过呢?如果观念太封闭、太僵化了,就很难转得过。

  这也就说,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紧张和压力呢?因为你只往负面去寻思。反之,既看到它的好处,也看到它的缺失。我们就能处之泰然、不忧不惧。

  严谨与浪漫的平衡点

  3. 云何为保障?既保又障也。

  故事事如意中,其隐有「不如意」也。

  第三、此「安全感」,就中国话乃有另一种说法,曰「有保障」。然而这句话,其实是一语双关。何以故?既保又障,所以称为「有保障」也。

  我们都知道,如果父母对儿女保护过度,反会障碍他的成长。所以,我们若对自己保护过度,也会妨碍自己的成长。因为很多事,我们不敢去尝试、不敢去承担,便只能活在一个封闭而单调的世界中。

  因此「事事如意」,其实还有不如意。为什么不如意呢?因为你很难跳出这格局之外。因为事事如意都在你的算盘之中,那你的算盘是怎么算的?当然照着你的习气、照着你的思想惯性。这时候,好象都是顺境,其实反而没机会去突破。

  因此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都是生活比较严谨的人。生活严谨者,做什么事都是按部就班、有板有眼。故这种人,本质上是不可能太浪漫的。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情趣、生命没有什么惊喜。因为一切都如意,一切都在预设的轨道中。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妨去尝试一些不同的遭遇。然而除非已把「安全感」的底限放低了,否则照我们一向的思考模式,其很难突破出「自我封闭」的格局外。

  这也就说:我们不要只从负面的角度,去看「安全感」的需求。有时候,一次的失败或逆境,可能给我们更大的丰收。

  4.众生为保障安全,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比实际发生状况所损失的还多

  第四、就现实的观察,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防范未然,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比实际上发生了的损失还大。以下举几个案子为例:

  有一个女孩子结婚了,却很担心先生会有外遇。所以每天对先生,皆疑神疑鬼地问东问西。最后,先生受不了她的唠叨,就干脆离婚了。本来只是怕有外遇,结果乃以离婚收场。

  同样,也有人跟我说:「我现在得多赚一些钱,以后老了生病,才有钱看病!」我答曰:「我看你八成,是为了赚这些钱,才忙出病来。将来老了,会不会生病,还不一定?但为了赚这些钱而操劳卖命,就不必等到老,即病歪歪的!」

  不收徒弟的隐忧?

  这种情况,又像有人问我:「法师,听说你执意不收徒弟!」我说:「是啊!」「那你老了,怎么办?可没有人服侍你!」我说:「如果老了,因不收徒弟,故无人服侍,是老了才苦。若我现在就收徒弟,则现在就已苦矣!我有没有机会活到老,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若收徒弟,现在就苦,却是很确定的!」

  然一般人的心态,乃很难跳脱出「赶快收徒弟」的思考模式,对不对?收一个,还不够;收愈多,将来愈有保障。其现在,就苦哈哈的;到老了,可能还更凄惨。所以,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应过度」─为了应付一种可能的危机,结果却造成真正的危机。

  所以若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充满了不安全感。当怎么改善呢?关于如何改善你的工作,因为「隔行如隔山」,这我没办法细谈。但至少在心态上,我们可作一些调整:既从较宽广的角度去看工作压力,也训练自己使生命有更大的弹性。这样,就能减少对「安全感」的需求也!

  5.安全感的需求,乃无可满足也。

  否则,「安全感」的需求必将是没有底限的。如中国有话曰:「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然为了防患万一,其所付出的代价,总比为防患一万多很多。因为万一,是最难防患的。

  比如:我们坐在这里。会不会那架飞机从空中栽下来,把你撞死了呢?于是这又如何能防患未然呢?这花再多的钱、再多的心力,大概也防不了吧!

  所以既知道:安全感是没有底限的。就不必整天「杞人忧天」地与自己过不去。因为为了维护更高的安全感,得付出的代价,不是算术级数的递增,而是等比级数的延伸。故一直追求下去,唯有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甚至形成更大的危机尔!

  三法印

  1. 诸行无常

  就佛法的观点来看,不只当防患未然!且当勇于去面对、承担

  云何观无常而能相应于解脱道呢?

  如就佛法的观点来看,云何能有「安全感」呢?偏信愿法门的人会说:「你多念佛、拜佛,菩萨就会保佑你,得消灾免祸!」但是这却非「正直道」。

  就「正直道」的佛法而言,不是当如何来保障我的安全?而是当勇于去面对、承担一切可能的逆境和困苦。所以三法印,首先就是「诸行无常」。

  有些人观无常,一切都会无常变化的。于是愈观愈紧张,愈观愈不安;万一这个房子垮了怎么办?万一那天车祸了,又怎么办?是啊!佛法到处在提醒我们「诸行无常」。但佛法的本意,是要我们能相应于解脱道,而不是徒制造紧张不安的气氛。

  云何「观无常」而能相应于解脱道呢?很多佛教徒的观无常,是这样观法:当他看到喜欢的境界时,还是喜欢,还是执着。待等那一天,喜欢的境界消失了。他才说:果然是无常啊!可是为先前已用情太深,这时再观无常,已来不及了。

  真正的「观无常」,是在境界还没现前时,就要有种种的心理准备。故看到花很美的当下;也明了再过几天,它就要谢了。看到一位美女很漂亮的当下,也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后,就要人老珠黄了。因此,善观无常者,对一切境界的变化,都能坦然去面对、承担。因此就没有「安全感」的顾虑矣!

  2. 诸法无我

  所谓的「我」,就是指「想主宰」、或「有界限」。我要什么,不要什么?于是,才对照有相应与不相应的境界。如果不想主宰,如果一切随缘,则对一切境界的变化,反能无动于衷。。

\

  3. 寂静涅槃

  所以到最后,云何「寂静涅槃」呢?一切无动于衷,即是「寂静涅槃」也。所以如问我:「法师,你有安全感吗?」我会回答:「我没有安全感!」但是,这「没有安全感」的意思,不是我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中;而是,我很少去挂虑这些问题。

  总结

  唯有以佛法,才能彻底解决「安全感」的需求

  这也是说,就世间法而言,安全感的需求其实是没有底限的。当然,能多作一分防患,也是好的。但也要提防:为防患未然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已比实际的损失还大?如果远超过实际的损失,就变成「防患过度」了。

  但是否「防患过度」?却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因为到最后,乃跟我们的观念、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心态开放,能够面对、承担的,当然就宽广很多。

  所以到最后,还只有从佛法的角度,才能彻底解决「安全感」的需求。云何解决?一者修慧,如前「三法印」所说。二者修福,有福者自然能逢凶化吉,左右逢源。

  从历史的观点看个人的遭遇,又算什么呢?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多少惊天动地的事,到现在也不过是「春梦了无痕」而已!相对地看我,个人一些浅薄的遭遇,又算什么呢?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只能说一句老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最后,引用中国古诗所说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写得很凄美,每个人都很喜欢,真可说是「脍炙人口」。可是,它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其实,不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而已!因为「青山、夕阳」又关你什么事呢?

  而是「无明依旧在,不离坎坷中」,因为真能勘破、放下的,唯凤毛麟角尔!所以,从禅的观点来看,如果老是在这些瓜葛里打转,既看不破,也放不下,就继续于轮回的道途中吧!

  今天这问题,就讲到这地方为止,看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