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的时机
之一:学佛之前,即已参禅
之二:学佛之中,仍在参禅
之三:思想、观念的歧异处
之四:逆障现形处
禅的精神
用心与不用心
之五:修定时妄想已少
之六:修定时,疑情乍起并很浓烈
之七:调脉至气为向上时
小结
前面所讲种种调气脉者,其实也只是为参禅而作之准备工夫尔。故现且「言归正传」,讲「参禅的时机」。其实前已多次谈及参禅的时机,故今只再总整理一下:
之一:学佛之前,即已参禅
如前已谓:我们之所以学佛,乃为生命中夹杂有太多的疑情。人从初生下来,即带有某些生命的迷惑与烦恼;而随着岁月的增长,此迷惑、烦恼不只未曾稍减,反皆随着岁月而更增长。于是为切确觉了一切迷惑烦恼的真相,我们遂起甚深的疑情;且从这疑情,更激发起我们向道之心。
由是,既疑情是先存于我们学佛之前;则事实上,我们在学佛之前,即已在参禅了。因为参禅,乃是从「参疑情」才开演出的法门。
之二:学佛之中,仍在参禅
虽从疑情,而使我们修学向佛;但这甚深的疑情,绝不是只参加个归依典礼,或看几本佛书,听几次开示,就能通达的─除非大悟彻底。于是乎,因疑情不断;遂使学佛的过程,从未离于参禅法门。
然而此时的参禅,还与未学佛前稍有不同。学佛之前,虽也问题迷惑不断,但容易在枝末里打转而看不到问题的根本。而学佛后,才能随着经典的说教与善知识的开示中,去慢慢厘清问题的本末终始。于是乎,乃更能切入参禅的法要。
当然,每位众生因善根与习性的差异;故所初参的疑情将不尽相同。以我个人而言,我常问的问题有三: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用这种言语来描述问题,当然是在接触禅宗之后。然这类的问题,当是很多人共同的心结。且不谈宗教,即以物理学而言:何是一切变化中的基本定理?乃是古今物理学家所冥冥探求者,此至牛顿的古典力学,才能将之归纳为「三大定律」。而后的爱因斯坦再以「相对论」,更创新说。至于化学,则将一切物相的变化,解析成一百多种元素;或质子、中子、电子等更细微的粒子。至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亦然。故探究何是一切现象变化的基本定理?乃是一切学问存在和光大的源由。
所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乃是很多众生共同的疑情;然因善根与宿习的差异,有的人偏参于物理学的归一,有的人偏参于心理学的归一,有的人偏参于伦理学的归一(如《论语》中,孔子以「仁、恕」为一切德行之总纲。)。当然学佛者所参,非止于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的归一;而是参一切万法究竟归于何处?
当然这问题,在我明白《中观》的道理后,即已肯定「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万象纷纭,林林总总,殆不出此定则而已!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的人一生汲汲于求名,但即使名声远播;就能肯定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吗?我不认为!于是乎,很多人深觉得有意义与价值者,我却觉毫无意义。记得今年台风过境时,电视上正转播着「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精彩实况,我虽也眼看着转播,但心里却还闷讷:运动有这么重要吗?即使乒乓球赛,真得了冠军,又何关乎国计民生?何关乎转迷成悟?今天即使有人受记我必是下届的金牌得主,我还懒得去比赛呢?更甭说花时间去练习!因为我总觉得:那绝无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于是乎,此无意义与价值,彼无意义与价值,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不就很令人迷惑吗!对这问题,我曾一参再参,最后我终于了悟道:一切曾被肯定为有意义与价值者,皆是命运之炼用以播弄无明众生的工具。如经典所谓「譬如刃上有蜜,小儿舔之,遂有割舌之患。」一切有意义与价值者(包括弘法利生与行菩萨道),皆是制约这些无明众生,继续轮回的帮凶。
因此,如人生还有意义,则不外乎「从生至无生」,从参禅开悟而证得「无生法忍」,终得以「出世解脱」而已!
心是什么:这应当是学佛之后,才有的问题。而对这问题,我于不同阶段时,即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但总还未究竟了义。至今天,我唯一较肯定的乃:此非心意识所能及,必至心行灭处后才能全了。
当然,每个人皆可有他们各自的问题与疑情。而我在此所强调者,乃:即使学佛之后,这些疑情还当比原先更浓烈才是;因此若谓学佛而不参禅,则难以想象他是学什么佛的!
之三:思想、观念的歧异处
不管学佛之前、学佛之中,我们皆可发现:或自己的观念,或社会的价值,乃有很多纷歧凌异处。而一般人在碰到纷歧凌异处,往往用「二选一」的方式,来作取舍。因此即使抉择过后,仍未免于矛盾与对立,于是乎世间乃有种种的族群与诤论。事实上,用二选一的方式绝非最明智的。必能在矛盾中统合,能在对立中超越才是较高明的。
然而统合,须从能彻底参透它们的相关性、互动性,才能完成真正的统合。否则只含糊笼统地说「心物合一」或「禅净双修」,其实还不能真消除它们间的矛盾。因此统合与否?全视能否参透它们的症结处。
在我个人修学的过程中,我对从发现观念中有纷歧杂异处,再进而去参透、统合的功课,特别有兴趣。于是乎日积月累,终使我对很多事理的看法,有超乎一般人处。在西方有黑格尔哲学,也主张当从「正、反、合」的过程中,去慢慢逼进真理之处;而佛教的「空、假、中」,更是单刀直入的甚深法门。事实上,即使是科学上的「定律」,也是从不断地发现律外处而修正改善的。
所以观念的纷歧处,即使生命的转机处。我们当力求从种种观念事相的歧异处,去阔大我们的视野,去淬砺我们的理念。
之四:逆障现形处
不管在生活中或在修行上,人皆不免遭逢到许多困逆处。而对于困逆之起,很多所谓的修行人,往往抱持着逆来顺受的态度,只求熬忍得过而已。因为他们认定困逆之起,乃业障现形也;而前因既造,后果难免,故唯消极安忍以求业障早日消除。
然我认为只消极安忍,乃未能真明达「逆增上缘」的助益处。困逆何以能增上?这我们还是回归原始佛教中的「四圣谛」,以作说明:
苦:逆障现形处,即是苦者。
集:从苦而参究原因。很多人也能去追究苦的原因,但他们却只把苦当作外来的逼迫,比如天灾人事等。于是乎对于苦,就只能寻求抗争或逃避的方式来改善,但这些成效,都微乎其微。因为,事实上逆障之起,更深刻的原因:乃在于我们内在观念中的自我矛盾。因此若不能从参究出观念的矛盾,而予以对治消除,苦即不能究竟根除。
道:若真探究观念的矛盾处,乃必发现矛盾但起于无明的妄执而已!于是乎从「知妄即离」而能超乎苦之集处。
灭:既苦集皆从虚妄中生,于是能从「离妄即觉」而得身心的自在。
以上所说,因于困逆业障现形处,去参破内心的无明死结,不只对出世的修行很管用,也对现世间的立身处世非常有用。
禅的精神
以上所述「参禅的时机」,乃偏说于生活中的层面,且多以「思惟」的方法去调理。而此我要强调者,乃「禅的精神」。因为此精神是贯穿从世间生活到出世解脱的。所谓「禅的精神」乃:
对问题,不逃避,不粉饰:一般人对种种内外的问题,多抱持着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态。然事实上,人类文明之所以进化,人生才智之所以提升,皆是为因应种种挑战才成长的。所以有问题,当是好现象;相反地,若全无问题,那才是大问题。因此我们对问题,当从被迫地接受到主动地出击。宁可在问题未暴发之前,即已觉察到问题的存在,并作好万全的准备;而勿只一厢情愿地粉饰太平,或遑遑无助地到处逃避问题。
对答案,不焦急,不求现:很多人一旦承认有问题,便很焦急地要去寻找答案─最好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好象,若不能立刻找到答案,便将身心崩溃。然而急就章的答案,或勉强套用的案例,往往只敷衍了事,或削足适履而已!因此我们除能主动发觉问题外,更得有定力与耐性,去寻求、参究、实验出一个千锤百炼、绝无瑕疵的解决方案。对于任何的学说,即使已有适用之处;但我们仍应怀疑「它非最圆满的终结」,而仍致力于寻求更究竟圆满的解决之道。
而世间人却非如此,既看不到问题的真相,更无能参究出圆满的解决办法;于是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在轮回的生死中相续。当今的社会,何以邪说当道,群魔乱舞?这都为现代人已无足够的定力与耐性,以去参究出真正的道理来;他们宁可只从一些传说或征兆,去抉择他们的明师与信仰,于是遂给那些邪师外道有机可乘。即使在佛教中,很多人也倾向于把「偶发的事相」,夸大成「信仰的终结」;于是乎说到「感应事迹」便眉飞色舞,有志一同。其实,你一生中能有几次的感应事件?在科学上,一次的实验成果,不得谓为「定律」,二次、三次的实验成果,还不能成为定律。而在宗教上,很多以讹传讹的道听涂说,却被奉为真理。
所以宗教本是为寻求真理,但在宗教的社会中,反而夹杂更多荒诞的谎言与非理的禁忌。然而即使其它宗教皆是如此,其它宗派亦皆如此;而作为一个禅的行者,乃必有「高山顶顶立」的心理特质才行。
用心与不用心
真理在那里呢?当然!这绝不可能有一个现成的答案。但对我而言,真理乃在邪端异说处。因为在共业的世间中,我们往往会以当下流行者即是真理。但若能从广大的时空中,看此之流行,却恰如钜轮上的一小齿而已。而邪端异说者,或将是另一齿。于是乎,若能综合种种异端杂说,或许能窥得钜轮相貌。
最近我买了一套书,名为「世界的智慧」。内容乃包函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学说与行为模式。我看此书,倒非希望成为一个广学多闻的学者,而是切切希望从不同的古今共业中,去开拓自己的视野,去突破闭塞的心结。
比如说有句话「没有禁忌的民族,是颓癈衰败的民族。」初看这句话,引起我相当的震撼。因为我们往往把禁忌当作未开化民族的特征,尤其自学禅以来,更把一切禁忌当成瓜葛与桎梏。而在人类学中,竟有此一定律!后来我慢慢思量,终能分辨出有禁忌与无禁忌的各自价值。
对以上所说,我乃强调「应善用心」也。在佛法中的修行,尤其禅宗的修行,往往太强调于「无分别智」。然而不分别后,却非成就真正的智慧;反是塑造了成千上百的盲虫与呆头鹅,这尤其表现在佛教的事业中。若真是无分别的话,那就一切不作也吧!但很多人却是先一头热地栽进去后,才来无分别;于是该规划的未规划,当检讨的不检讨,盲目地作些吃力不讨好,又浪费人力物力的事,却觉得自己很「菩萨道」。
修行常谓的「闻思修」或「八正道」,都是当从分别着手─从闻思中建立正见,然后才能提升到「无分别」的境界。否则一昧夸张不用心、不分别,必只是「野狐禅」而已!甚至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故即使在佛教的社会中,已打混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深深感叹「众生皆有奴性」,不肯用心而急当跟屁虫的,真是满街都是。或者别有心机,想独簇一格者,亦大有人在。于是为不会用心或错用心故,众生乃在轮回的业海中生生不息。美其名为「学佛」,其实一点觉性也无!
之五:修定时妄想已少
我们常说「由定发慧」,一个人若妄想太多,且不必奢言参禅,即使是世间事的思惟整理都有困难。故欲参禅,必先用修定的方法,使心中的妄想杂念渐次平息后,才好参禅。因此乃待妄想已很稀少时,再来提起话头。其次,如用数息法修定;待数至气息很微弱时,亦可参禅。因为气息的微弱,皆相伴着妄想的减少。
然而很多人于此转用参禅法门,却用不上去。因为很多时候,气息的微弱与妄念的减少,乃是因为脉障不通才引起的觉受。因脉障不通故,气不能更深入了,甚至僵在那里;于是便呈现出气息微弱与妄念减少的病态现象。
在此病态中,欲求参禅得力,当是了不可得。然我们如何分辨:何者是常态?何者是病态?大致而言,若数息乃循着初级禅训班所教授的七个层次,渐次而上:从第三、第四至第五以上者,殆是常态,应可参禅。相反地,若数息未久,方法虽未得力,头脑却自蒙泷起来;于是不觉中入气息微弱与妄念减少的状况中,必属病态。
若病态者,唯继续用修定的方法,甚至加用调脉的方便,以求早日通关;而不可改用修观或参禅的法门。
之六:修定时,疑情乍起并很浓烈
前已说过,即使是只单纯地修定,但若内摄至将把业障习气逼出来时,可能连带地也会引发疑情。若疑情初只隐隐约约,乍起乍落,我们仍可将之视为妄念而继续修定。反之,若疑情蓦起,即昏天暗地地笼罩住一切;则唯改用参禅法门也,且参的是当下现起的疑情。
之七:调脉至气为向上时
前曾说过,气息的变化乃有内摄、下沉、上升、外延四个次第。故于气息转为向上时,改用参禅法门,必能事半功倍。因为参禅法门的气息反应亦是向上者,故能相得益彰。反之,于气息下沉、外延,甚至盘旋于手足间时,而欲用参禅法门,必吃力不讨好尔。
小结
就佛法的修学而言,应于平日间,保持适度的疑情。所谓「适度」者,为我们于生命的过程中,本就有相当的疑情;又于观念的歧异处,于逆障的现形处,都将激发起我们更多、更深的疑情─以有疑情故,才能激发我们向道之心。
然而虽有疑情,我们却仍须:一方面应付生活的供给,一方面熏修智慧的资粮,故不能全力投入疑情之中。
其次,于关键处,再奋力一搏:若等佛法的正知见已建立好了,定力的修持亦有基本的功夫,气脉的调理也不再形成严重的干扰,生活上亦能安顿得当,便可全心投入疑情之中,放手一搏,庶几有开悟的可能。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