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增上生与决定胜

发布时间:2023-09-28 08:17:59作者:大悲

  增上生与决定胜

  妙境法师

  前言

  今天的中国佛教,无论是美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或是台湾,佛教徒的人数比十年前增加很多,可见有善根的人还是不少!虽然现在是末法时代,但有善根的人多,是有得圣道的希望。但善根是过去的栽培,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学习佛法呢?这个问题,不但是初来到佛教的人要知道,就是已经出了家、受了大戒的出家人,也要注意才对!我想就「增上生与决定胜」这个主题,表示我个人的想法,提供各位作参考。以下分成五个章节来谈。

  正文

  甲一、学依根性别

  【颂】:有情无量入佛法,根性有异学亦别,

  增上生与决定胜,如是二途一切摄。

  「有情无量入佛法」: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胎、卵、湿、化,欲界、色界、无色界,各式各样的众生非常多,但此处特别指已经相信佛法、入了佛教的人,叫作「有情无量」。「入」,就是相信的意思。如果对佛法没有信仰,即使他能为人讲经,也不算入佛法。尤其是现代知识高、经历多的人,要他对某种思想建立信心,并不容易。一定要经过长时期的思惟观察,肯定是真实不虚、有意义的,才愿意相信。若有一点疑问,就不可能有信心。

  「根性有异学亦别」:「根」,指的是过去世的栽培。在此生之前的生命中,曾在佛法中熏习过信、进、念、定、慧等善法',或南传、或北传,或显、或密,或深、或浅,各式各样的情形,而今生有继续栽培的堪能,故名为根。「性」者,心也;就是现在的心情欢喜静坐、欢喜持咒,或欢喜做种种功德等,这就叫作性。因为过去生的熏习与栽培不同,这一生表现出来的思想、学习佛法的乐欲等,也就有各种差异,故云「根性有异学亦别」。

  「增上生与决定胜」:众生根性差别虽多,大约可归纳为二。

  一、「增上生」,非是指地上菩萨利益众生,现种种殊胜身相而言,是指凡夫肯栽培顺福分善,将来堪能感得天上或人中可爱的果报,是名增上生。既没有成佛的意愿,也不想作大菩萨、阿罗汉,就是希望身体健康无病、财富多、寿命长、智慧高、能力强,希望将来有特别好的父母眷属……,为此目的而行布施、持戒,或者也能修定求生天上,叫他修学圣道,没有兴趣!希望现在好,将来还要更好,这就叫作增上生。

  二、「决定胜」:决定胜利、永不失败,就叫作决定胜。例如: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作战,刘邦败多胜少、楚霸王胜多败少,但这都不算数;后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称帝,最后胜利的才是胜利。这样,胜利以后永久不再失败,就叫作决定胜。学习圣道的人,声闻种姓者于初果须陀洹以上,大乘菩萨证得无生法忍,从彼时以后,乃至成佛,决定不再退转,故名「决定胜」。

  增上生虽然亦有如意的地方,但是靠不住!即使满了愿,得到更好的来生,乃至当了皇帝,但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权力大时,一胡涂就可能做恶事,再下一生,就到三恶道去了。如果生到天上去,天上的人不老、不病,欲乐境界非人间可比,但终究还是要死。

  若功德特别大,死后也可能继续生在天上,但是,终究有一天福报享尽,从天上来到人间,也还可能做错事。又或许过去生的恶业成熟,直接从天上下堕三恶道,受极大苦。所以,只有修学圣道、入决定胜才是有保障的,永远没有危险。

  「如是二途一切摄」:无量无边的佛教徒里,总括可分为欢喜增上生及欢喜决定胜这二类。但是,可能有从增上生转变成决定胜的情形;也可能本来要修学圣道的,但又退到「增上生」。这二类佛教徒,因为意愿不同,学习佛法的内容也就有差别。

  甲二、增上世间道三

  乙一、布施

  【颂】:一切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

  佛知众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

  布施、持戒、修定等三,是欢喜增上生这一类根性众生,学习佛法的次第。第一个方法是布施。为何要布施?「一切众生皆求乐」: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切众生都是希望安乐而不愿意受苦。

  「若无资具乐非有」:但是,安乐不是自然而有,要依赖适合的资具而有。什么资具呢?要有充足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令我们的生命能延续。冷气、暖气等,现代化的种种设备,让我们的生活舒适、便利,心情愉快。所以,要靠种种如意的资具,才会出现快乐,若没有这么多的资缘,就无乐可言。

  这些资具从何而来?「佛知众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佛的大智慧为满足众生求乐的愿望,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就是布施,布施能令你得到满意的资具。

  各式各样的资具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体。拿眼睛来说,若注意观察,会发现每个人的眼睛不同:有的有神、有威,有的就平平常常的,好像没睡醒的样子。眼睛特别有神,就是他以前做过特别的功德,或者帮助别人增长智慧,或者发心在佛前点灯,所得的果报就是眼睛特别好。又,有的人身体健康从不生病,但有的人则病痛不断,常常要看医生。什么原因?佛法告诉我们,若有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乃至微小生命亦不伤害,将来的身体就会健康。如果随时起瞋心,以语言、行动伤害人,将来即多诸病痛。若时常说话像刀似的,让人听了心里难受,那么,将来你的心情也不会快乐。

  布施,不只是财物的布施,还有法施及无畏施。能讲佛法增长他人的智慧,随时随喜别人的功德,不嫉妒障碍,适时说一句令人欢喜的好话,不随便发脾气、摆脸色令他人畏惧恐怖,这都是布施。

  若我们劝人受五戒而他不接受,这表示他可能有这种想法:「我要杀就杀,要盗就盗,要说谎话就说谎话……,我不要受约束!」你与这样的人做朋友,恐怕时时要提防谨慎。如果一个人真心诚恳的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你与他交往,能安心一点。若对外围的人皆能作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作无畏施,将来到任何地方,周围的人对你亦复如是。所以,若我们今生受持五戒圆满,能生到天上去,而天上的人都非常的忠厚和平,不像人间的人多半靠不住。能多布施,无论是财施、法施、或无畏施,将来就会有很多如意的资具,得到增上生的快乐而减少苦恼。

  乙二、持戒

  【颂】:己所不欲勿施人,博爱众生不行非,

\

  善有善应不虚妄,故应受持清净戒。

  此颂说持戒。有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做,为什么呢?「己所不欲勿施人,博爱众生不行非」:你所不欢喜的,也不要加于别人身上。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彼此尊重、爱护,不应互相伤害。当然,心平气和时,谁也不会想伤害别人;但有利害冲突时,贪心、愤怒等各式各样的因缘现前时,还是不应该这么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夫子说的,但佛也有同样的意思。别人伤害我,我痛苦;我伤害别人,别人也会痛苦。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将来必有后患。小至一只蚂蚁、一只狗、一条牛,你若伤害牠,牠虽然不会说话,但心中明白,将来有因缘时,牠就要报复的。所以,不要因一时的愤怒,而做出错误的事情,应该爱护一切人,乃至一切众生。

  「善有善应不虚妄」:不做伤害人的事,应该做好事;现在做好事,将来就会有好的果报,这是真实不虚的。《左传》中有一个故事:晋国大夫魏颗之父魏武子有一名小妾。一次,魏武子生病了,即对他的儿子说:「必嫁是!」意思是我死了以后,就让她改嫁。后来病情加重,又对魏颗说:「必以为殉!」就是我死后让她殉葬之意。魏武子死后,魏颗认为他父亲先前病不重时,所说的话有理智,后来病重了,说话不合道理,所以没有令这个小后母陪葬,而让她改嫁。

  后来,魏颗和秦将杜回作战而不敌,节节败退。一日夜间打瞌睡,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青草坡!青草坡!」醒来后,对他的弟弟说:「我梦见一位老人对我说:『青草坡!青草坡!』是什么意思呢?」其弟说:「青草坡是城外的一个地方,我们打仗时,不妨往那个地方跑!」之后,又出城与杜回作战几回合,败往青草坡时,看见一位老人把青草结成一束束环扣,杜回的军队追来时,就被那些环扣困住,魏颗因而生擒杜回,打了胜仗。魏颗领军回城庆祝,于夜间入睡时,又梦见那位老人。老人说:「我就是那个小妾的父亲,你没有把她殉葬,而让她改嫁,所以我来替她报恩!」

  在这个故事中看出二件事:第一、人死后生命并没有中断。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所以不能说这是佛教伪造的故事。第二、有的人作恶多端,现在却享受荣华富贵;有的人做了很多好事,现在却好像没有善报。所以,有人就质疑善恶因果的真实性。但佛法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约三世因果说的。今生所受或福、或罪的果报,是过去生栽培的;而今生为善、为恶,将来必定会有报应,因为将来还会有生命来承担以前种下的果报。

  《论语》中,子路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个回答等于没有答。孔子不说死后之事,等于是断灭论。儒家历史学者钱穆曾说过:「中国的孔孟之道,只说到现在世,不说过去、也不说未来。」《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余」字何解?就是父母做了很多好事,由儿女来承受功德果报,所以是「余」。这虽然也有鼓励人行善的作用,但是在佛教的理论上说,这并不正确!所谓「自作自受」,没有做善就不得善报,没有做恶也不会得恶果。这是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的意思。

  有时,父亲有某种病,儿子也有这种病,有人说这是遗传,而佛法说这是「共业」,并非遗传!这是过去世中,父亲与儿子共同做过某种有过失的事,所以今生同得这样的果报!其实父子或夫妻,都是有共业,若无共业,就不能成为父子,也不能做夫妻了。大家一起做功德,就共同受乐;共同做恶,也就共受苦果。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南天王」的逸事。南天王就是陈济棠,北洋政府时代在广州作官,官运很好,不断升迁。他有一个小太太,犯了一些事情令他不高兴,就将她驱逐了。驱逐以后,陈济棠的官运就一直往下降,很多事不如意。有人告诉他:「你得赶紧把你的小太太请回来才可以!」陈继棠把他的小太太找回来以后,又继续升官了。这就是共业!他们以前共同做过功德,现在要共同享受富贵,她若不在,富贵就不能来。这就是「善有善应不虚妄」的道理。

  「故应受持清净戒」:如上所述,持戒清净、不做错误的事情,将来就不会有不如意的果报,能满足求增上生的愿望。所以,除了布施以外,还要持戒。如果我们常杀生,不但要到三恶道受苦,生到人间,还会有多病、短命等余报。若偷盗,则得贫穷报,就算因为以前的功德得到富贵的果报,但如果曾偷盗过,这个富贵非常容易失掉。所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些恶事都不能做!

  乙三、修定

  【颂】:有情虽为欲所苦,愿离贪欲者甚少;

  若能发心修静虑,得三昧乐欲苦灭。

  增上生有二种:一、在欲界人天内,享受五欲等种种如意境界。二、得禅定上升色界、无色界天,这种人是离欲的。「有情虽为欲所苦,愿离贪欲者甚少」:一切有情都有欲,也为欲所苦恼,但愿意离欲的人却很少。「若能发心修静虑,得三昧乐欲苦灭」:少数人不愿意有欲,愿意放弃欲乐而专心修定。掌握到正确的方法后,努力修习,成功了就能断除欲界的种种苦恼,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无色界四空定,有非常殊胜的轻安乐,非欲界人天境界可比。

  欲界天上的人不老、不病,衣食自然而有,不必去工作,整天享受殊胜的欲乐,但是寿命尽时,还有死亡的问题。人间的寿命如蜉蝣短暂,身体多诸病痛,年老时苦恼问题更多;又生活不易,要付出很多的劳力时间,才能得到衣食,很是辛苦。

  成就禅定的人,多数乐住深山,不愿与凡人共处。深山之中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是他只须少许饮食、衣物即可活命。禅定使他的身体四大调和、堪能性强,虽不能全无病痛,但能减少。虽在深山独住,但因有三昧乐故,身心都是愉悦的。世间的名利、权位对他而言不值一顾,他的内心非常充实,厌恶世间之事,除非有大悲心,不然不会有意愿再到人间,寿命尽了就生到色、无色界天。色界天人有清净微妙的三昧乐,远非欲乐所能比拟,他们的身体微妙而有光明,不老、不病,寿命又特别长。而无色界天人没有色身之累,唯一念灵明之心安住在寂静禅定中,寿命较色界天人更长,非非想天的寿命有八万大劫。

  学习布施、持戒、禅定三个方法,能满足求增上生的愿望,得到欲界人天的可爱果报,乃至色、无色界天的殊胜境界。但是这些众生尚未超越世间无常变异的范围,在佛法中这还是不圆满的!

  甲三、决定出世间

  乙一、总说闻思修

  【颂】:若不发心修圣道,生死众苦无能出,

  圣道甚深复甚深,从闻思修为次第。

  「若不发心修圣道,生死众苦无能出」:不希求世间欲乐,也不希求世间三昧乐,唯愿得涅槃乐。这种人即使在佛教徒中,也是少数!如果我们不深入学习佛法,不能明达世间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能于世间发起厌离心吗?能建立修学圣道的意愿吗?三界生死流转中,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种种的苦,有解脱的可能吗?

  「圣道甚深复甚深,从闻思修为次第」:所谓「先有法住智,后有涅槃智」,修学圣道不能离开缘起法的观察,而缘起义甚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因此,佛为我们指示了一条明明白白的道路--闻、思、修,遵循着这个轨则,就能契入第一义谛。「闻」,就是听闻佛法。听人讲解、开示,或自己阅读经论,都可以说是闻。但若以《解深密经》的解释,「闻慧」的境界是很高的,不是学了几部经论、多少有些明白佛法就可以了,必须到通达佛法的程度,方可名为「闻慧具足」。

  「思」,就是思惟。听闻佛法以后,还要闲居静处、专精思惟,这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末法时代,学习佛法的人,多数停留在闻慧阶段,未能进一步专精思惟,故不具足思慧,对于佛法的认识多数是肤浅的。在佛陀所教导的次第中,闻慧是基础,但一定还要有思慧才行。譬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文字上的说明似乎不难,但若不经过内心一次又一次的专精思惟,即不能深入其义。若能先从文字上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在寂静而无喧闹的地方专精思惟,就能超越文字的理解,获得更高的智慧,就是「思所成慧」。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在东北成立满州国。那时有一个人大家都称之为王善人,他没有读过书,在乡村里为人打工。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他若听说某人有特别的优点,他就为此人无条件打工,然后注意观察这个人一天之内如何说话、如何行动,任何有道理的话,王善人就不断思惟,有人和他说话,他也听而不闻(就是他的心专注一境,达到耳识不动的程度)。

  后来,他开了智慧。若是村里那家兄弟不和、或婆媳不和,他前去说一段话,就能把很多的纠纷解决了。后来,村里的有钱人为他成立一个「道德会」,请他在那里讲道,我的叔叔、大嫂都曾到那里听他讲道。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为什么能有这样高的智慧呢?原因就是他肯专精思惟!

  现代大学重视所谓的读书方法,而「从闻思修为次第」,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释尊的方法,不如大学的读书方法吗?从上面的故事看出来,王善人能有那样高的智慧,讲几句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如果是一位大学教授,有没有这个本事呢?从这里看出来,思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修」:是得到禅定后,在定中修四念处,有了禅定为依止,思惟观察强而有力,就能转凡成圣、见第一义。闻与修中间有思,闻、思、修都要具足,如果不闻不思而只有修,那不是佛法,但有闻有思而不修,也很难得圣道。所以,由闻而思而修,才是最圆满学习佛法的次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