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再从《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讲起: 很多年前,我讲《圆觉经》。于〈普眼菩萨章〉时即谓:我在韩国冬安居时,发现他们对亡者,皆是诵《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 何以故?此...素食的利益
六十九年秋于台中市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 代序 弁言 素食可健康长寿 素食可青春永驻 素食可提高智慧 素食者不遭杀劫 素食者不受恶报 素食者增长慈悲 ...禅净密都通于无念、无住、无相
禅宗以“无念为宗,无住为本,无相为体”,我觉得这禅宗两个字应改成佛法。修道的人要不要达到无念呢?不到无念不要谈正知正见;不到无住,不要谈解脱;不到无相不要谈慈悲。那么,修净土念佛...止观大意(讲于华藏讲堂)
止观大意于1993/1994华藏讲堂 壹、绪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法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共同学地习止观法门,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但是,在本人来说,对于佛法的学习是没有心得的,一无...三生石上的等待
三生石上的等待...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圣凯法师 快乐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想...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
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上) 宗舜法师文正义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禅宗四祖至六祖的禅学思想为中心,分“引言”、“东山法门”、“南能北秀”、“禅净融汇”四个部分...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今天在这里能够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同大家结一次法缘,来表示我的法供养。《维摩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立正见 改变心念把握自己因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2007年7月19日) 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体验几天生活,不管是从信仰的角...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