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灭谛
苦谛,我们了解到“人间遍地都是苦”的状况。集谛使我们知道了这般“苦衷”的由来,佛学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文化,今天的灭谛,就告诉了人们一定要学习、感悟、实践正见,追求真理、超越低俗追求、灭除低俗情欲,追求正大光明,超凡脱俗,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的道理。
灭圣谛即是苦灭圣谛。它说明有情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即是涅槃。
涅槃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关于涅磐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
一、涅磐有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就是真理。现代汉语言文字很难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所以才有了:“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的说教。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这就引出了下面的继续阐释。
二、佛陀演说涅磐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叫执着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磐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又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大家迷惑在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譬如,在【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里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磐,也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位圣者在生,在灭。
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磐。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
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磐。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磐了。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磐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是寂静不动;灭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磐者就没这回儿事。这便是涅槃的大概含义。
灭谛也有很通俗的释义,那就是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我们喜贪心不舍离贪嗔痴诸烦恼,循善不善业而受苦报、乐报及不苦不乐报,若厌离喜贪心,永尽贪嗔痴,则寂静涅磐,心解脱慧解脱,不受苦报,不受乐报,不受不苦不乐报,不受后有。厌、离欲、灭尽、涅磐,是名灭谛。灭谛别无商量的余地,不灭尽苦因贪嗔痴,必定在苦果中尝受苦、乐、不苦不乐。若说不离欲而得解脱者,灭谛便失其真谛的意义了,四圣谛实时坏失。究其实际,皆因为从来没有人不离欲而得解脱,所以四圣谛是一切学佛者所应当知道,应当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无明的蒙蔽中游荡。由此,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无边的葛藤络索,触处系著。如能从幻相而悟入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即能从执障中透出,而入脱落身心世界的清净地。
法是绝对平等的,如何从千姿百态的事事物物的差别相中去体悟它的平等法性呢?重要的第一步当然要见法。所谓的见法,就是见诸法实相。见法、见性要在哪里见?就在万物千差万别的差别相中,在生灭迁流的变化中观察体验,了解它的生灭非实如幻,明白它的缘起性空,体证法法空寂的平等法性。
这也就是灭谛的实相。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