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23 11:12:44作者:大悲

  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月悟

  在《坛经》里,有一则“一宿觉”公案。号称“一宿觉”的高僧是唐代永嘉玄觉禅师(?—713),温州永嘉戴氏子。八岁出家,少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与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师同出七祖天宫慧威大师门下,谒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于曹溪。与慧能一问答,即悟了禅宗顿教思想,随即就要告别,而慧能留他住了一宿。因此,世有称其为“一宿觉”者。

  玄觉禅师修学天台止观三十余年,而得到掸宗慧能大师印证并盛赞,可见禅、教不二,无二无别。

\

  昔人称宗下(禅宗)之不许思维分别、直指人心者为祖师禅,教下(天台宗)令人思维分别而观察修为如来禅。祖师禅教人参话头,如来禅教人观心,其实参话头即是“观心”之一种,无非入手处不同而已。《坛经》本曰:“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何渭入手处不同?吾人一念心,本是性体,其病在分别人我法界,故对治妄心,不是除其本体,只是除其病幻;佛以止观法门,令人观心,以妄心能分别,即令穷其分别,细细分别,寻其源头,而迫至极处,忽然觉妄即真,止、观不二。宗下祖师不许分别,左又不是,右又不是;对祖师问时,不得不细心,细细分别,即此便透过一层;待疑情一起,一面观察,一面扫除妄念,是其妙用也。宗下、教下虽入手处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即令明心见性、转迷成悟,疾成佛道。

  其实,佛陀开示种种法门,皆是对机而谈,当机得益,不出天台止观二法,治人“心病”。宋代以降,禅人普遍轻视教理而侧重实修,导致“暗证师”与“枯木禅”者不少;而教下天台宗学人偏离本宗义观并举(解行并重)之本怀,普遍轻视实修而侧重教理,导致“文字师”与“狂慧”者不少。从而,引发了长期的禅、教之争,如来禅、祖师禅孰优孰劣之无聊论争;禅、教因之互耗而逐步衰颓,可叹可痛!

  天台宗强调教理与实修并重,而重辉天台,必定会给予“枯木禅”者注入活力,带动禅宗向纵深发展,俾令禅、教各宗共振之,则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