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青海塔尔寺:探奇神秘的酥油花(组图)(2)

发布时间:2024-05-06 15:36:36作者:大悲
青海塔尔寺:探奇神秘的酥油花(组图)(2)

充满神秘色彩的酥油花,最早出现在西藏拉萨。据传说和文献记载,酥油花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酥油花是集面塑、泥塑、雕塑之长的艺术珍品。酥油塑的人物做工精巧,色泽绚丽,维肖维妙

一种传说认为,酥油花的产生,是文成公主和她的工匠所做的。

藏王松赞干布为了与强盛的大唐修好,主动要求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公主入藏完婚时,从长安带去一尊少年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像,称“觉卧佛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藏族人民为感谢公主给他们请来佛像,带来了麦种、医药和工匠手艺,按照传统佛教仪轨,给佛像奉献鲜花、涂香、净水、熏香、饭食、明灯等六种供品,称为“六供”,示意佛教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称作“六度”。当时正值寒冬,没有鲜花来敬献,文成公主即命她所带来的能工巧匠,参照宫中绢花模样,用藏人食用的酥油,调入颜色做了一束花朵,替代鲜花。从此,酥油花便作为敬佛供品,并在青藏高原流传开来。

来自宗喀巴的灵感

艺僧们将研细的矿物颜料和入白酥油,揉成各种彩色油料团,然后用手指一点一片细心地,轻轻敷到制好的雏形胚胎上去

在《宗喀巴传》中,也有酥油花的简短记载,酥油花是宗喀巴所做,首先献给了大昭寺“觉卧”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像。

觉卧佛像原先供奉在小昭寺,直到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才将觉卧佛像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入拉萨的释迦牟尼八岁时“不动佛像”搬了家,互换到松赞干布所建的大昭寺供奉。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诞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宗喀巴三岁那年,受近事戒,赐法名更嘎宁保,7岁时,到黄河北岸的名剎夏琼寺正式出家,受沙弥戒。尊师顿珠仁钦赐法名罗桑扎巴(意为善慧),在这九年里,跟随老师在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罗桑扎巴16岁那年,听从尊师教诲,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秋月,与几位师兄弟一起,千辛万苦前往雪域圣地拉萨。西行途中,所遇僧侣牧人,见他生得威仪出众,学识渊博,还能施药医病,因他降生在藏族所称湟水流域地方为“宗喀”,便尊称为宗喀巴,意为出生于湟水之滨的高僧,也有人称他为杰仁波切,意为“宝贝佛爷”,以示崇敬。

宗喀巴到西藏地区10年,四处游学,广采博收,先后系统学习了各教派的显宗。明永乐七年(1409年)正月,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权的支持下,宗喀巴仿效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举行“示观大神变法会”的形式,在拉萨大昭寺前,第一次发起举办了发愿祈祷大法会,藏语称“默朗波钦”,汉地称大昭,或传昭法会。他们向前来参加法会的各教派8,000多名僧侣发放布施。在这次法会上,宗喀巴实施愿望,给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供献了纯金做的莲花瓣形的五佛冠,用丝绸精绣的披肩。佛冠上镶嵌有碧玉宝石、珍珠和松耳石,甚至连佛冠边沿的飘带也是用黄金制作,显得庄严美观。

《宗喀巴传》中记载说,大法会开始之前,有一天宗喀巴梦见佛祖释迦牟尼向善男信女们普撒花雨,于是,便产生了在大法会期间,为释迦牟尼佛像每天在六供之内敬献鲜花的愿望。但是,大法会值正月时节,青藏高原,天寒地冻,哪里有盛开的鲜花?宗喀巴自幼便是制作各种小佛像和擦擦(浮雕佛像)的能手,看见面前食用的新鲜酥油,萌生了灵感,便自己动手,用洁净的酥油调色制作了一束花朵,并在正月初一的一天,供奉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大法会开始的那天,释迦牟尼佛像前,设有四米见方的一个瓷缸大酥油灯,中间的灯柱有成人的胳臂粗,环绕一圈梅花形的小捻子,灯火如织。四周还摆有许多大型陶缸酥油灯,灯火辉煌,昼夜通明。佛殿上还陈设几百盏金灯、银灯和黄铜净水碗。殿内殿外,插有香幡、香伞,燃烧香料;佛堂前后,抛洒了用藏红花浸泡的香水。在芬芳的香气熏染和酥油灯的照耀下,美丽的酥油花香味浓郁,与月色和灯光交相辉映,深得各地僧俗众人的喜爱,因而也有了“酥油花灯”之说。

以虔诚的心制作

敷面和制作花草的油料,都是当年纯净的一色新鲜白酥油。在青海高原牧区,热爱酥油花的牧民群众不远千里,自愿将新鲜的白酥油,奉献到塔尔寺花院

酥油花的制作,如同其他藏传佛教艺术一样,从诞生之日起,便主要是服务于宗教,因此充满了神秘气氛。数百年来,早已有专门的传承人才和专门的制作机构。

塔尔寺制作酥油花的集体有两个,虽然都在金水河的东岸,却分为上、下花院,各有自己的掌尺,即技艺最高的管理师父和几代传承的艺僧,他们年年在研究和创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