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陈冠桥:平等慈悲理念需深入挖掘佛教思想

发布时间:2024-08-13 13:32:15作者:大悲
陈冠桥:平等慈悲理念需深入挖掘佛教思想

导语: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必将加速推动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也必将使不同宗教的交往和会遇日益频繁。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宗教对话,化解宗教冲突,也是摆在世界宗教徒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科学技术是一把 双刃剑 ,人类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信仰危机、道德堕落、良心丧失等负面现象,精神的空虚,心灵的贫困,是一种人文精神危机,一种价值危机。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为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这给佛教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通过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审视,我认为,佛教的 平等慈悲 理念正契合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需要。

一、 平等慈悲 理念的内涵意义

平等慈悲 理念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原则,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伦理。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关怀。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一)平等观平等与差别相对举,是无差别的意思。远在早期印度佛教时期,出身于刹帝利的释迦牟尼就反对婆罗门坚持的四种姓制度,主张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四姓平等 ,宣扬种姓平等观。后来佛教经论还宣扬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平等的思想,认为三宝和三法各自在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一致的。佛教还强调众生一律平等,所谓众生平等,是指众生都具有佛性;众生无高低之别,不论亲怨,一视同仁;众生值得怜悯,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

佛教典籍还宣扬 平等大悲 的思想,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 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说,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与万物以解脱为终极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

(二)慈悲观与平等原则密切相关,佛教还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博爱精神。佛教在缘起、平等的理念基础上,认为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山河国土则是我们生命的所依,我们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给予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对众生的平等、深切、真诚的关怀和爱护。

佛教宣扬 三缘慈悲 的思想,把慈悲的对象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 : 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 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 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 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 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

《大智度论》还强调,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伦理原则: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智度论》,《大正藏》卷25下。

慈悲是佛教的特殊理念,它与有些流派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间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