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释迦牟尼佛说,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长时间,和念佛没​法比

发布时间:2024-11-09 07:30:34作者:大悲
释迦牟尼佛说,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长时间,和念佛没​法比

释迦摩尼佛从悉达多太子放弃王位,抛弃世间荣华富贵。削发到苦行林修行,跟随过很多人修行。曾修到四禅八定和非想非非想处,但他认为都不是解脱之道,最后都放弃了。之后又经雪山苦行六年,受尽大苦,瘦的皮包骨头。悉达多认为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修道,并没有找到解脱之道。然后放弃苦行,接受牧女的供养。来到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证悟成佛。这乍一看来,释迦牟尼佛是一生成佛,其实他就像弥勒菩萨一样。在没出生之前,也是在兜率陀天内院作为一生补处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此生前,已经修行很多世。

释迦牟尼佛说过,一个普通人也就是凡夫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时间是很长的,一个大劫为13.44亿年,一大阿僧祗劫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个13.44亿年。入大乘的最低标准是初信位、断见惑。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究竟成佛。可见证果之难,成佛路远,我们末法众生根本就谈不上修行,何况证果?生死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加持,才能即生了脱生死,迅速成佛。修行之次第,犹如从幼儿园到博士后,决不可能颠倒,颠倒了就是自欺自误: 先破我执(断见思惑,证我空,七信位,即阿罗汉),再破法执(断尘沙惑,证法空,八信位以上的菩萨),最后破空执(断无明惑,证空空,初住位以上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惑断尽才能离幻归真,彻证实相。从凡夫到圆满佛果有52个阶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此中第一大阿僧祇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祇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祇大劫,进入八地「不动地」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才能位居补处。

禅宗虽然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然大彻大悟,也还要悟后起修。自力修行成佛,为什么要经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中间有退转。另外佛是两足尊,智慧和福德圆满,这中间还要修福德。

所以《华严经》反复强调: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始终不离念佛。释迦摩尼佛也大力推荐后世众生念佛,并且念佛是成佛的捷径。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念佛,或者预知时至或临终蒙阿弥陀佛接引,瞬间就可往生西方净土,莲花中化生,即为阿惟越致菩萨,即不退转菩萨。

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而不退失。也就是入菩萨位,不退于二乘位。认识到真理之后,我们就不会跟着邪法去走,见到光明之后,就不会再进入黑暗,入十住之位,不退生死之位。二、行不退:对于所修之行法,而不退失。修六度法,不退于四谛法。四谛法是基础,是佛所说的方便法,而六度法是大乘法,是究竟法,修到六度法就不会退到于四谛法,入初地之成就,利他之行不退。三、念不退:对于正念,而不退失。八地已去,得无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性海。

达到八地菩萨这样的境界就是念不退,念念与三昧定相应,八地菩萨才能做到,念念入真如性海。真如性海就是真如三昧,三昧定。

而且往生到西方净土是一生成佛,永久解脱生死六道轮回之苦,靠的就是自力念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力感应道交,所以念佛是成佛的捷径,也符合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信佛学佛修行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成佛,而成佛也是为了广渡众生,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也是报父母恩、报佛法僧三宝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还有下济三途苦,即畜生、饿鬼、地狱道。就是回向偈说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只有今生念佛成佛了,才有能力做到这些。深信切愿是念佛往生净土的关键,“信愿行”是净土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实有阿弥陀佛)、信因、信果等义。愿: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念佛;助行指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在《阿弥陀经》中,佛向当机者舍利弗,陈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无尽的庄严,来启发大众的信心。信心建立之后,就劝与会大众应求往生以发愿,再开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尤其谈到这个愿的重要性——具足信愿,一定往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讲过,“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