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空前璀璨的黄金时期,首推春秋战国。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老子、孔子、韩非子、墨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一时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称为“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也形成了人类智慧轴心时代极为重要的东方一极。
梵天净土 弥勒道场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万经之首,绝不亚于西方的《圣经》,对全世界各族人民影响极其深远。在我看来,“道”是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的客观实在及其运行规律,而“德”则是这些规律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的运用。全球各个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宗教的差异,文化内涵都有所侧重,如欧洲文化偏重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有发达的自然科学及作为自然科学物化的工程技术;印度文化侧重于研究人与神的关系,因而有发达的沙门文化及作为其卓越分支的佛学思想;中华文化则侧重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因而有发达的儒家文化及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漫长封建时期。但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处一个自然界,其背后所遵循的客观规律,都是同一的,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称为“道”。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把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一颗大树,那么“道”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是一切营养的源泉;德是大树的干,是道之用,化育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儒家、道家、佛教是道德大树上的三个大枝,其余枝杈便是各个流派、百家诸子,如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不一而足。德以化众,法以去奇,墨以睦邻,农尽地利,兵以制暴,名以命物,阴阳协天地,纵横处万国,如此这般,不胜枚举,都是“道”的具体运用,也是“德”的重要分支。封建社会以来的“治国之道”,无外乎德、法为主,辅之以农、墨、兵、阴阳、纵横等,都是“道”的外化而已。当今世界各国,又恰似春秋战国:古有纵横之术,今称大国外交,其背后的规律,便是邦交之道。大体上中美之竞争,势如汉楚:中华行王道,如汉高祖,以仁爱之,以德服之,以柔化之;美帝行霸道,如楚霸王,以利诱之,以武威之,以力胁之。有道是柔能克刚,得道多助,假以时日,中华胜美帝自是必然。
梵天净土 弥勒道场人类处于自然界之中,最初一无所知,万事皆“玄”,“玄之又玄”,但人类是有探索愿望的,这也就是进步的源泉。探索获得的知识或规律,自认为正确的,称为“科学”。科学译自英文science, 词根 sci-等于know,译为“知道”,也就是已掌握的规律。所以说,从“道”的视角,人类所有的发展和进步,都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感”、“知”、“行”、“和”、“同”。所谓“感”,就是用心去感知,以便获得规律;所谓“知”,就是掌握规律,以便指导实践;所谓“行”,就是运用规律做事,以便生存和发展;所谓“和”,就是做事的结果很和谐;所谓“同”,就是政通人和,万邦来朝,世界大同。这五个字,便是体道、知道、行道、和谐、大同。“大道至简”,但隐藏在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背后,等待着人类去发现。人类活动的一切,便是探寻、利用和顺应自然规律,以便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所谓“人定胜天”,也不过是顺应自然规律,用好自然规律,规避自然界带来的灾难,而绝不是创造自然规律。
山清水秀 神仙洞府老子作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史”,整理和阅读了当时周朝国家图书馆所有的现存图书,系统掌握了“道”思想的精髓,悟透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成为境界极为高远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春秋时期众多想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在儒道释三教中,老子被尊为道家的鼻祖,号称“老子天尊”;儒家创始人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对老子的思想和境界深为折服,赞叹“其犹龙耶”、“真吾师也”;老子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作为外来嫁接文化的佛教,而成功本土化的中华佛教至今长盛不衰。
内圣外王,是中华贤者之最高理想。
“书与剑,乃王者之两翼”,前者是软实力,后者是硬实力,不可偏废。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快速推进,中华民族的强势复兴,不光需要基建、高铁、航空航天这些硬通货,还需要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精神境界则明显滞后;我们的肉体走得飞快,而灵魂却拉在了后面。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为中国人民带来美好幸福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道德经》作为全世界各族人民尊崇的哲学经典,将是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大同的“倚天剑”。大道流行,万邦咸宁;倚天既出,谁与争锋?
云鹤 于天心阁
戊戌年乙丑月壬戌日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