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
华方田
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实际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
一、净土与净土宗的传承
净土意指被净化的国土,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世界,也是佛教徒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净土信仰最早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产物,根源于佛教僧众对释迦牟尼佛的怀念和对释迦佛说法道场的向往。大乘佛教认为,佛有法、报、应三身,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每一佛都与释迦牟尼一样,都有一个说法道场,所以世界上也存在着无数的净土。如《法华经》说灵山净土,《华严经》讲莲花藏世界,《大乘密严经》讲密严净土,《弥勒菩萨所问经》讲弥勒净土,《阿弥陀经》说弥陀净土等。东汉支娄迦谶翻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是净土思想传入中国之始。其中,《般舟三昧经》是讲禅观修习的,经中说如果人们专心称念阿弥陀佛,七昼夜之后就可以在禅定状态中看到阿弥陀佛,长期修习,死后即可往生阿弥陀佛所在的佛国净土。三国时康僧铠译有《无量寿经》(2卷),宣称如有人依法修持,念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就可往生极乐世界。后来,竺法护译出《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菩萨下生经》,主要宣扬弥勒净土信仰。后秦鸠摩罗什译出《阿弥陀经》(1卷),南宋畺良耶舍译有《观无量寿经》(1卷),北魏菩提流支译有《往生论》(1卷)等,使宣传阿弥陀佛净土信仰的佛教经典逐步完备。弥勒净土信仰经东晋道安的提倡,一时盛行于北魏,南朝齐、梁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弥陀净土则成为后来中国净土信仰的主流。
关于中国净土宗的传承关系,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乐邦文类》卷三载,宋宗晓(1151—1214)以东晋慧远为初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等继之。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净土宗七祖。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为许多人所推崇。明清年间又相继推祩宏为八祖、智旭为九祖、实贤为十祖、际醒为十一祖。日本净土宗的创始人源空,在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中,以菩提流支、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为日本净土宗的六祖,并以此作为日本净土宗所继承的传法谱系。
实际上,将慧远作为净土宗初祖自然有攀附的成份,但中国的弥陀净土信仰经慧远的提倡,而在两晋以后渐趋盛行,则是不争的事实。慧远(334—416)早年从学道安,后到庐山东林寺弘法。慧远并不专修净土法门,他之提倡净土信仰,誓愿往生,只是在寻求一种宗教的归宿。东晋太元十五年(390),他与刘遗民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同修念佛,共期往生。慧远的净土信仰,主要依据《般舟三昧经》。在修行时,“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如果专心念佛七日七夜,就可得见阿弥陀佛。其念佛法门主要是观想念佛,而非称名念佛。在观想念佛时,慧远非常重视禅定和智慧,主张“以禅智为宗”。这与以后的净土信仰有比较大的差异。
二、昙鸾与道绰
在慧远之后,弘扬净土信仰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昙鸾(476—542)。昙鸾是雁门人,出家后博览群书,对般若中观学说和佛性学说很有心得。后因病到江南拜访道士陶弘景,求取长生不老之法,并得到仙经十卷。在返回的路上,于洛阳遇到菩提流支。菩提流支将一部《观无量寿经》送给他,并告之依靠道教的仙经不可能长生不老,此经才是真正的解脱生死的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1昙鸾于是焚毁仙经,专修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对他非常尊敬,称其为“神鸾”。先后在并州的大岩寺、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弘传净土法门。主要著作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简称《往生论注》)2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赞阿弥陀佛偈》1卷等。
在上述著作中,昙鸾对弥陀净土教义作了系统地阐述,初步建立起净土宗的理论体系,为后来净土宗的创宗奠定了基础。
在《往生论注》中,昙鸾依据龙树所著《十住毗婆沙论》关于修行方法“有难有易”的说法,判立净土教的难行、易行二道。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中,将修行的方法分为难、易两种。依靠个人的艰苦修行,历尽无数劫而达到“不退转”的觉悟境界,即为“难行道”;依靠恭敬念诵十方诸佛的名号,而很快达到“不退转”的觉悟境界,就是“易行道”。昙鸾将这种观点与净土信仰结合起来,认为依靠其他法门自力修行,如要成佛必须断尽累劫所造惑业。断得一惑,超升一步,叫作“竖超三界”。然而,断除见惑即如断四十里长流,如此仅靠自力,何时能有出期!此谓难行道。修净土念佛法门,借助弥陀佛力加持,命终当日或七日之内,即可往生净土,直登八地菩萨之位,叫作“横超三界”,就是易行道。他在《往生论注》卷上说: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其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2“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3
昙鸾认为,在“五浊之世”,身处末法的人们,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修行,想要达至佛境,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五:其一,邪门外道表面上装得很善良,貌似正理,扰乱大乘佛法。其二,小乘人只管自度,不求度人,有碍于大乘菩萨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慈悲精神的发扬。其三,五浊恶世,恶人当道,破坏他人的殊胜功德。其四,善恶之果颠倒,破坏了人们的依法修行。其五,只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没有得到他力(即佛力)的帮助。这样的修行道路,就是难行道。譬如在陆地上步行跋涉,艰辛异常。而如果信奉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就可以借助佛的愿力,得到解脱。这种修行方法,就是易行道。譬如在水路上乘船而行,其乐无比。
昙鸾在强调观想念佛的同时,又提倡口称念佛。观想念佛即在禅定中观想阿弥陀佛,以求觉悟的大乘禅观之一。在昙鸾及其以前的时代,净土信仰中的念佛法门主要是以观想念佛为主。昙鸾也非常重视观想念佛,但他又常常将观想念佛与口称念佛等同起来。他在《往生论注》卷上说:“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4经过昙鸾的倡导,使弥陀信仰中的念佛法门从注重观想念佛开始向口称念佛转变。这一转变,后经道绰、善导等人的大力推动,使口称念佛几乎成为净土信仰的标志,同时也使弥陀净土信仰深入民间,广为普及。
昙鸾以后,许多著名的佛教学者都有关于净土的著作,如灵裕(518—605)撰有《无量寿经疏》、《观无量寿佛经疏》等,现均不存。隋净影寺慧远(523—592)著有《无量寿经义疏》1卷、《观无量寿佛经义疏》2卷等;天台智者大师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1卷、《阿弥陀经义记》1卷等;嘉祥大师吉藏撰有《无量寿经义疏》1卷、《观无量寿经义疏》1卷等。这些学者虽然对净土诸经作了疏释,然都不是专以净土为业。真正继承昙鸾之说,大弘净土教义的是道绰。
道绰(562—645),俗姓卫,并州文水人。自幼出家,先学《涅槃经》,精于般若空理,后入石壁玄中寺,看到《昙鸾和尚碑》中所记载的昙鸾弘扬净土的事迹,深受感动,于是皈依净土,专心念佛。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讲《观无量寿经》二百余遍,每日诵阿弥陀佛名七万次。据说当时人们口念佛名时,或用数珠记数,“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或用麻豆等物记数,“每一称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集数百万斛者。”5他还经常西面而坐,表明他对西方净土的真诚向往。著有《安乐集》2卷。
道绰在论述净土教义时,非常重视以佛教经论为根据。其所著《安乐集》“广引众经”,所引经律论,多至四十余部。包括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及《大集》、《涅槃》、《华严》、《维摩》、《法华》、《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往生论》等经论。道绰弘扬净土教义的出发点,与三阶教信行一样,是“末法”思想。他根据《大集月藏经》的说法,认为在末法时代,净土教所提倡的念佛法门,是最适合末法钝根的。他主张教法应当和时机相应,“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认为在末法时,善法隐没,争讼转多,“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
同时,道绰在昙鸾难行、易行教判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圣道门”和“净土门”的分判,并认为只有净土一门,才是末法恶世人们的唯一出离之道。所谓圣道门,是指除净土教义之外的一切大小乘佛法,这些佛法主张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修习禅定,读诵经典,以增长智慧,达至觉悟。道绰认为,在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愚钝,不堪受正教,失去了通过圣道门获得解脱的能力。所谓净土门,是指他所宣扬的净土法门。末法钝根只有修持简要易行的净土门,专心念佛,乘佛的本愿力,才能往生净土,获得解脱。《安乐集》卷上曰:
“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6
就是说,因为一则现时离佛祖释迦牟尼时已经很遥远了,二则圣道门所宣说的道理幽深难解,因此,身当末法的人们,不可能通过修行圣道而得解脱,只有修行净土这唯一的方法。与昙鸾的难易二道相比较,圣道门即是难行道,净土门即是易行道。
在具体的修持实践方面,道绰主张以发菩提心为根本原则,以念佛三昧为首要方法。根据《观无量寿佛经》,能够成就净业(指修念佛法门而求生净土)的因缘有三: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并把此三者看成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其中,第一因是世间善,共凡夫法;第二因共二乘法,第三因是大乘不共之法,二者都是出世间善。道绰站在大乘自利利他的立场上,当然特别注重第三因,即“发菩提心”,并援引世亲《净土论》以为证明。《净土论》曰:“发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道绰主张,在发菩提心之后,还要勤修念佛三昧。认为念佛三昧具足一切四摄六度,能灭除过去、未来和现在一切诸障,因此,长期修习念佛三昧就能断绝轮回,往生极乐净土世界。他还提出,即使是恶人,如能专修念佛法门,或者一心念诵阿弥陀佛之名,也可往生净土。这一观点等于为所有的人提供了通往净土的机会,对净土宗的普及和发展影响很大。道绰的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两种。
三、善导与净土宗的实际创立
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净土教义的集大成者,是唐代僧人善导。善导(613—681),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一作泗州人)。幼年出家,先学《法华经》和《维摩经》。贞观十五年(641)始随道绰受业,听讲《观无量寿经》。后入长安光明寺,传净土法门,正式创立净土宗。据《佛祖统纪》卷26载,善导曾出资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僧俗皈依者无数。著有《观无量寿经疏》(简称《观经疏》)4卷、《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简称《法事赞》)2卷、《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简称《观念法门》)1卷、《往生礼赞偈》(亦称《六时礼赞偈》)1卷、《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简称《般舟赞》)1卷等。
在上面的著作中,善导系统地阐述了净土的教相教义及其礼仪规则,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净土思想体系。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佛教修持的理想境界。极乐世界,唯净无染,无苦常乐。就自然环境而言,气候宜人,鸟语花香,黄金铺地,一切建筑设施都由七宝构成,到处清净庄严;就生活状况说,一切衣食,随意而至,随意而去;就社会环境看,一切众生但作诸善,精进持法,没有恶念。
怎样才能进入如此美好的理想世界呢?善导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外缘,内(念佛)外(他力———阿弥陀佛的愿力)配合,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在教相判释上,善导在昙鸾、道绰的“难行道”与“易行道”、“圣道门”与“净土门”等诸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顿、渐二教说。认为净土教以“念佛三昧”为宗,是大乘菩萨藏,是顿教,其他佛教诸说都是渐教。净土教之所以是顿教,是因为它主张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可往生净土。
在佛身、佛土方面,大乘佛教主张佛有法身、报身和应身三身,那么,净土宗所崇拜的阿弥陀佛是应身佛还是报身佛?西方净土是应土还是报土?善导以前的净影寺慧远、天台智者大师和嘉祥吉藏等人都主张阿弥陀佛是应身,所往生的净土是应土。善导继承道绰的观点,坚持报佛报土说。《观经疏》卷一载,有人问言:“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7认为一切众生只要一心念佛,靠佛的愿力,都可以往生作为报土的净土佛国。
善导认为,要实现往生净土的宗教理想,必须有虔诚的信仰。《观无量寿经》在阐述第十四观时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8善导在《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对此作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至诚心”是真正厌弃现实世界,由衷信仰阿弥陀佛,向往极乐净土,因此,在修行中一定要绝对真诚,不能阳奉阴违。“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包括两方面:一是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靠本身的力量不可能出离秽土实现解脱;二是深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只要一心专念佛号,一定能凭借佛的愿力,往生净土。“回向发愿心”是修行的目标,确信自己的一切修行与功德,都将回向于往生净土。众生只要发此三心,就能实现往生的目标。这样,善导就把净土宗建立在对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的虔诚信仰之上。
在修行方法上,善导特别提倡称名念佛。净土宗的实践修行法门主要是念佛。念佛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专诵阿弥陀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或口称念佛;二、观念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三、观想佛的美妙相貌,称为观想念佛;四、在禅定状态下谛观佛的法身,即体悟诸法实相,称为实相念佛。其中,由昙鸾、道绰倡导的持名念佛,由于善导的大力提倡,以其简便实用的特点,而备受广大信徒的喜爱,成为最广泛最有影响的修行方法。
善导关于佛教修持的理论,最具特色的是对“正行”、“杂行”的划分。他在《观无量寿经疏》卷四说:
“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9
也就是说,“正行”是指依净土经典所从事的一切修行活动。具体又可分为五种:(1)读诵正行,指专读诵净土宗所依的《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2)观察正行,指专思想、观察、忆念弥陀净土正、依二报的庄严;(3)礼拜正行,指一心专礼弥陀一佛;(4)称名正行,指一心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5)赞叹供养正行,指一心专赞叹、供养弥陀一佛。
接着,善导又将此五种正行分为“正业”和“助业”两种。
“又就此正中,复有两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10
就是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是符合弥陀本愿的正定之业,其他如读经、观察、礼拜、赞叹供养等都是助业。除此之外的一切修行,皆为杂行。善导的净土法门,就是要舍杂行,归正行;在正行中,又要正修正业,旁修助业。这样,善导通过对“正行”、“杂行”的区分,将净土法门的修行与其他修行区别开来,要求信徒舍弃别教,皈依净土;通过对“正业”、“助业”的区分,把口称念佛与“正行”中的其他修行区别开来,并将之提升到最殊胜最重要的地位之上。
关于往生净土的主体,善导提出“九品皆凡”说,强调九品众生没有凡、圣之别,都是凡夫。九品之说,来自《观无量寿经》。在此经中,将一切众生分为上、中、下三类,每一类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于是产生了“三类九品”或“三辈九品”之说。三辈九品众生往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是名称不同,九品之中有上、中、下的分别,反映在往生上也有高低之分。二是修行方法不同,这是九品众生之间最大的不同。如上品上生只须发三种心,即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备此三心,就可往生。而下品下生需口念阿弥陀佛,声不间断,在念念之中除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然后在命终之时,才能见到金色莲花,并往生极乐世界。三是往生西方后见佛不同,如上品上生能见到佛菩萨,下品下生只能见到金色莲花。四是到西方后生时不同,上品上生弹指顷即可往生,下品下生要在莲花中住满十二大劫。五是往生后获益不同,上品上生证悟“无生法忍”,下品下生则是欢喜踊跃,“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三类九品说是对往生者高低层次的分判,这种分判决定了不同层次的净土信徒,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时候,应遵循不同的修持方法。此说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佛教界的高度重视,隋净影寺慧远、天台智者和三论宗吉藏都对此作了专门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共同的一点是根据众生往生所得的果位不同,有大乘菩萨位,有小乘四果位,还有世俗凡夫位等,而认为九品众生有凡有圣,即有菩萨、声闻和凡夫等的高低之别。与此相反,善导从修持因行上来判断九品的位格,主张“九品皆凡”,认为三辈九品众生根本就没有凡、圣之别,一概都是凡夫。他在《观经疏》卷一说:
“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借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11
善导认为,三辈九品众生皆是佛陀去世后的“五浊凡夫”,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遇缘有异”,才导致“九品差别”。他认为,由于末法恶世的五浊众生根机愚钝,都是凡夫,没有靠自力往生的可能性,只有借助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善导的“九品皆凡”说,将九品众生归结于凡夫之位,破除了九品众生在往生上的不平等,使所有人在往生净土方面都处于“世俗凡夫”这一同样的起跑线上,这对于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最后,善导认为,一切众生包括犯有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人、诽谤佛法的人、女人、根缺(有生理缺陷的人)以及声闻、缘觉二乘种,都能往生西方净土。《观经疏》卷四曰:“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远,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12“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13就是说,一切凡夫不论有罪还是有福,不论是五逆之人,还是谤法阐提,只要回心转移,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凭借佛的愿力,就一定能往生极乐。同样,女人、根缺以及二乘种,只要回心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这样,善导就为世间的一切众生,打开了通向佛国的大门,使净土教义深受劳苦大众包括长期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妇女和残疾人的喜爱,为净土宗的广泛普及和流传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净土宗的流传
善导之后,净土宗一直盛行不衰。唐代有怀感、少康、慧日、承远、法照等继续弘扬。怀感是善导的弟子,最初是一个性相学者,不信念佛往生之说。后经善导启发,始转信净土,至诚念佛。撰有《释净土群疑论》7卷,通释关于往生净土的各种疑问。其后有少康(?—805),自幼出家,在会稽嘉祥寺受戒学律。后到龙兴寺听学《法华》、《瑜伽》。贞元初,在洛阳白马寺,得到善导的《西方化导文》,从此专修净土法门。后到睦州乌龙山建净土道场,聚众念佛,当时的人们称其为“后善导”。著有《二十四赞》、《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还有和善导大约同时的迦才,在长安弘法寺,勤修净业,著有《净土论》3卷。
慈愍三藏慧日(680—748),青州东莱郡(今山东掖县)人,和善导、少康“异时同化”。出家受具足戒后,得遇义净三藏,遂立志西游,从海路到印度求法,游学各地十三年,从陆路东归,中途从印度学者学习净土法门。开元七年(719)回长安,回国后,勤修净业,玄宗赐予“慈愍三藏”之号。著有《净土慈悲集》3卷、《般舟三昧赞》1卷、《西方赞》1卷。在《净土慈悲集》中,慧日主张教禅一致、禅净合行、戒净双修,奠定了禅净一致的念佛禅的基础。与善导的专修净土有所区别。
承远(712—802),初从成都处寂(648—734)学习禅法,后在南岳衡山建造精舍———弥陀台,安置佛经佛像,教人专念弥陀,从者甚众,时人称其为“弥陀和尚”。又有法照法师,因仰慕莲宗初祖慧远,入庐山结西方道场,修念佛三昧。后到衡山师事承远,并依《无量寿经》立五会念佛法,以音韵文学弘扬净土法门。传说曾于大历五年(770)登山西五台山,蒙文殊、普贤两菩萨授予念佛往生法门。其后在各地传播五会念佛法。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3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1卷、《大圣竹林记》1卷等。其中,《观行仪》的中、下两卷在敦煌发现,载于《大正藏》第85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引载了慧日的《般舟三昧赞》全文。弟子有纯一、惟秀、归政、智远等。
五代末,法眼宗大家永明延寿(904—975),后勤修净业,倡导禅净兼修。于永明寺中,以一百八事为日常功课,晚间往南屏山顶行道念佛。著有《万善同归集》3卷、《神栖安养赋》(已佚)等,发挥净土思想。宋朝初年,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是省常(959—1020)。省常,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化年间(990—994)住昭庆寺,在西湖边结莲社,共修净土法门。后改名为易行社,信众入社的有一百二十三人,僧众一千多人。
宋初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等的学者多兼弘净土,如云门宗的义怀及其弟子慧林、天台宗的四明知礼、律宗的灵芝元照等,净土宗义于是传播愈广,净土信仰盛极一时。信徒纷纷效法慧远,结社同修,其中以遵式在浙江四明山所建净土会、省常于西湖所建净行社、知礼于明州所建念佛净社等最为有名。
元代结社之风仍盛,以专弘净土著名的僧人有明本、怀则、惟则、普度等。明清之世,清新活泼的禅风已发展成狂禅,于是一些净土大师主张摄禅入净。明代末年,云栖祩宏(1535—1655)、憨山德清(1546—1623)、灵峰智旭(1599—1655)等名僧,有的倡导禅净一致,有的主张性相融会,有的坚持儒佛合一,然殊途同归,皆以净土为最终归宿。清初以来弘扬净土者,有普仁行策、梵天实贤、资福际醒等。时至近代,修持净业依然流行。其中,对中国近代佛教贡献巨大的杨文会(1837—1911)居士,弘扬佛学四十年,广究大小乘经论,对佛学各宗持调合态度,而终以净土为归。常自称“教宗贤首,行在弥陀”。印光法师(1861—1941)创设弘化社,办灵岩净土道场,为近代弘扬净土的典范。
净土教义随着中国佛教的东传也传入日本,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镰仓时期,由出身于日本天台宗的僧人源空(1133—1212)首先创立净土宗。稍后,亲鸾(1173—1262)又开创了日本净土宗的支派———净土真宗。
注释:
1 《大正藏》卷50,第470页,下。
2 《大正藏》卷40,第826页,中。
3 《大正藏》卷40,第826页,中。
4 《大正藏》卷40,第834页,下。
5 《大正藏》卷50,第593页下—594页上。
6 《大正藏》卷47,第13页,下。
7 《大正藏》卷37,第251页,上。
8 《大正藏》卷12,第344页,下。
9 《大正藏》卷37,第272页,上—中。
10 《大正藏》卷37,第272页,中。
11 《大正藏》卷37,第249页,上—中。
12 《大正藏》卷37,第272页,上。
13 《法事赞》, 《大正藏》 卷47, 第426页, 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