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般若经讲记导读

发布时间:2023-11-07 13:35:54作者:大悲

‘般若经讲记\’导读

黄国达

‘般若经讲记\’是‘妙云集\’上编的第一篇,以导师对于大乘三系的归类,是属于性空唯名系的经典。‘妙云集\’上编有关的经论有:

经典 论典

性空唯名系 般若经讲记中观论颂讲记

宝积经讲记

虚妄唯识系 摄大乘论讲记

真常唯心系 胜鬘经讲记大乘起信论讲记

至于“药师经讲记”则是信仰形态的法门。

‘般若经讲记\’分两部份,一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讲记”,一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这两部经在中国佛教里,流传很广,读诵的人也很多,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心经则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是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小部经典。

‘金刚经\’在中国注释解说的人很多,导师以其特有的见地解说此经,自有别于一般天台、华严或禅宗、唯识宗的观点,“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讲记”以十分详细的科判方式,就金刚经的内容作有条理的分析,而悬论部份则对经题和宗要有一番介绍,读者对于这部份不妨多读几遍。

*进入佛法堂奥——三种般若

关于般若,可用三种般若来说明:

一、实相般若:这是诸法的真相,不可以“有”、“无”等相对的观念来描述,离相是离一切相--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因为凡夫的所知所见都是被“自性见”的颠倒错乱所迷惑的,所以本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二、观照般若:如何才能证入实相呢?要有空的智慧来观照诸法,离自性见的错乱而见真实,了知一切法无常相续,离断见与常见;了知一切法相依互存,离我见与我所见及一、异见,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离有见与无见及生、灭见。

三、文字般若:实相虽是不可言说的,但“不依世俗谛,不依第一义谛”,假名安立的语言文字的教说则是引倒众生悟入实相的方便。藉思惟、听闻缘起性空的义理,通达一切法缘生缘灭、无自性,得般若正见,这是般若的入门,离此文字相而想要直悟空性很容易落入无分别定而误以为“明心见性”呢。

*三法印即是一实相

般若智慧所悟解的实相,并不是离开具体的现象之外的形上哲理,而是当下“诸法的真相”,可用三法印来作更详细的说明:

1.诸行无常:这一真相,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迁流变化,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这是从纵的时间方面来说明的。

2.诸法无我:一般人总以为事物上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称为“我”,而存在的事物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其中没有什么可以独立存在的。如一栋房子,看来好像是一体的,仔细观察,房子是由众多砖瓦木石所合成的。物体是因缘生的,只有假相,没有实体,即使分析到了一微尘、一电子,也还是因缘合和的假相,没有独存的个体。这诸法无我,是从横的空间方面说的。了知空间的一切法,都是没有独立存在性的,如人是筋骨血肉发毛爪齿所合成的,除去了这许多合成人身的因素,是没有实体或是形而上的存在。

3.涅槃寂静:动乱变化、假合幻现物的最后归宿,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一切事物,是动乱差别的,也是寂静平等的。如枝叶花朵的形色各个不同,但对光的影子,是没有差别的。涅槃寂静,是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体验所得到的。人在生死的流转中也是一样,苦乐、人我、是非、好丑、动乱万千,就在此动乱万千的流转当中,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静。达到此涅槃寂静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脱了。

这三法印,因人的智慧不同,所以通达的智慧也有点不同。小乘要一步一步的向前悟入,先了解诸行无常,再了解诸法无我,由此进而离烦恼、体验诸法的涅槃寂静,这是渐进的体验。大乘菩萨就不必如此,只以“空”,就把三法印统摄起来。空是究竟的真相,例如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由此而观照一切法无常不实,在因缘和合时,虽然可闻可见,本质上却是空寂而生的。

*从般若道到方便道

本书对金刚经的解说,以性空大乘的经论为宗本,分二道五菩提来阐释:

般若道由发心菩提、伏心菩提而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而究竟菩提。

般若道: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发心菩提,立菩提愿。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是伏心菩提,修悲济行。

如“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这是明心菩提,住于空性见。

方便道:

如“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心菩提,是真发菩提心,并分证菩提果。

如“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出到菩提,是成就法身,成熟众生,庄严佛土。

如“......如来有肉眼....、天眼 ....、慧眼....、法眼....、佛眼”,“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些是究竟菩提,说明佛果的知见圆明,福德众多,身相具足,法因遍满,信众殊胜,正觉圆成等。

由以上的科判略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金刚经\’并不如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是意在“说空”而已,而是由菩萨道的因行到果地,由事显理,融有入空,悲智双修的圆满佛法。这样的认知,对于有些高谈心性、空有,而不能在实际生活中透达事理,降伏烦恼,慈悲利他,实有可以多所省思之处。真实的佛法对我们当下的身心、社会,如果不能发挥提升和净化的作用,其中必定存在着很多盲点,不是么?

在‘金刚经\’里,还有很多名言金句,透过导师的讲记精确而细腻的解说,相信您不再是一知半解,或望文兴叹,不得其门而入,而能如须菩提尊者一般深解义趣,得未曾有,并且有如亲临般若会上,欢喜信受,奉行不渝。

*心经为般若心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俗称心经,为般若心要,在讲记中,“悬论”部份十分精彩,不可错过。

谈到“度一切苦厄”,要解除人的苦,苦不能从自己身心下手,任何控制自然、人群的办法,是不会得到预期效果的。因此,我们要“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改造自己。这可分两方面来说:

一、充实自己:增加抵抗力,例如力量小的拿不起重的东西,感到痛苦:而经常锻炼体力强壮的,则并不费力,不觉得苦。

二、消灭苦痛的根源:找出原因,将引起苦的原因消除了,苦果自然不生。

*苦的根本原因

\

致苦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根源于我们内心的错误,以及由于内心错误而引生行为的错误,造了恶业,就会招感苦果,而内心与行为两者之中,内心是更重要的。内心的错误,可分两种:

一、欲,欲是追求,欲有多方面:求财富,求名位,以及各种物质上的享受都可称为欲。于欲而产生争,你争我夺,造成了充满苦痛的人间。

二、见,是思想方面的,世间知识不但是与欲求合在一起,而且这种知识含有许多片面性的和独断性的错误,因此知识越丰富,欲望越大,苦痛也就越多,欲望固然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也能帮助欲望的满足。但因为知识的机巧加上无止尽的欲望,结果人间的苦痛,终究是无法避免的。

*两种错误的认知

谈到内心的错误,导师认为那就是执为实有自性而有的执见,可分为二类:一:我执,二、法执。

法执,是在一切法上起的错误,在见闻觉知上直觉得不变性、独存性的实在感。众生在当中起执,就在五根对境,影像生起时,就有此实在感,再继之以分别,一切的错误,根源于此。

我执,这是对于有情不知是因缘幻有而执有不变性、独存性、实在性。有情,不外乎是因缘的聚合,人们直觉的,在自身中认定有我,就是萨迦耶见,以自己的意思而支配事物,认定为“我所”--属于我的。为了我和我的--亲人,财物、享受、毁誉而生起贪爱、嗔恨、嫉妒、忧悔,苦苦不已,破除我法二执,不再为了自我的永存和发展而苦恼、争斗,内心才会得到清凉自在。如此就能契合于缘起的真相,如实而随缘的度日,同时见到众生因我执而受苦,于是起怜悯心,愿使一切众生同离我执,解脱自在,这即是菩萨道。

我执和法执,为一切错乱和苦痛的根本,而我执尤为根本。佛为弟子们说无我,弟子们即能了达无我性空。后人不解佛意,于是听说无我,转而执取法有,所以大乘经详明法空。由观照五蕴和合的无常见到无我,更由缘起的深观而彻底通达空性,所以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经文中说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破除了认识的错误--我法二执,般若智慧现前的亲切体证,这些“不”的否定形式,所要否定的,就是众生无始以来认知上的错谬--独存、不变的实在感。如此方能彻见真相不疑不惑,得到完全的觉悟和解脱自在。

*即事相而广观法空

心经所观照的对境有七类:

一、五蕴:色、受、想、行、识。

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四、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共十八界。

五、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六、四谛:苦、集、灭、道。

七、智与得:能证的般若智与所证得的空性。

遍观诸法,一一法皆无所得,这“无”是没有自性实体的,由此而破我法二执,得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本经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是观念的游戏,也不能以研究或辩论空理为足,而是要在“色”等诸法的现象当下,一一地去观察,而且进一步在定心中深入绵密观照,才能实证空性,而且是在菩提道上长期的、深广的观行,而非速成式的“顿超圆悟”所可以实现的。“般若法门”是大乘菩萨道在自利利他生涯中的眼目,既非神秘经验,也非哲学论述,这可说是般若经论的一贯精神。

长久以来,导师并未特别专弘一种法门,或提倡某种特殊的禅修,所以有人误以为导师是“论师”或“学者”,对佛法只作纯理论的研究,不谈修行,事实上,这只是宥于狭隘的修行观--“打坐、参禅、持咒、念佛”,依此所得到的粗略印象,而熟读‘妙云集\’的读者则不难发现,导师的修行观,并不同于传统的观点,他并不太强调特殊的禅定和特殊的观想,而详于菩萨心行、般若深观与解脱心境的描述,希望学佛者能就近的身心而减少贪嗔痴,生起戒、定、慧和慈悲心行,进而身心自在,自他和乐,这与根本佛法乃至初期大乘的风格相近,而更体现“人间菩萨”的精神吧!读者们当可在导师的字里行间看见,在‘般若经讲记\’之中,相信您也会有这样的感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