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发布时间:2023-11-17 09:25:41作者:大悲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第一讲:让身心柔软下来

  *身体松紧状态的觉知

  身心柔软的练习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份是以意识觉知身体松紧的状态,而且要随时都有这种觉知的能力,若无法了解自己身体紧张及放松时的状态,我们可用一些技巧,例如:双手紧握,咬紧牙关,让肌肉紧缩以体会身体紧张时的状态,然后放松肌肉,去体会紧张顿感消失时身体柔软的状态。用这种对比的方式来训练自己对身体松紧状态的了解。

  心理学上说人为什么会紧张?因为人的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作用的整个设计,是让人类过自然生活,是一种要与大自然及野兽搏斗的设计,一种使人身心随时处在警戒状态的计设、须要眼明手快及用肉体的力量来取得食物的计设。然而这种设计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例如:当我们肚子饿时,可以到超级市场买东西吃,不须像原始人要经一番的搏斗才能获得食物。天气冷了就多穿一件衣服,不会像原始人一样,躲在山洞里挨饿受冻。也不须要和其他的人为争一个山洞,拼得你死我活。

  现代人的生活富裕了,但是神经生理的作用,在深层意识里的警觉性,也就是遇上危险时的反应模式仍与原始人相同。同样都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体紧绷。这种的反应是用来和野兽搏斗或躲避危险的,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已经不须使用这样的能量,于是这种能量就在现代人的身体上造成紧张焦虑,最后就侵蚀我们现代人的健康。

  这套一直存在的反应设计,对我们现在的处境来说是多余的,所以「放松」就成为转变我们身心使适应现代生活的必备功课了。我们的紧张焦虑对现代文明人而言其实有很多是多余的,并不是非这样不可。例如:有一件工作必须限期完成,限期完成也不须要紧张焦虑啊!也不须要胃痛啊!只要去做就好,但是当我们一听到「限期完成」,身心紧张的反应立即出现。那么我们这时该怎么做呢?过去的原始人是学习逃跑或肉搏,而现代人就是学习如何「放松」。

  当我们意识到紧张时就从呼吸开始,做几个深呼很快就会有放松的效果。如果还不够,就须注意脸部的肌肉,将它按摩一下,嘴不要紧紧的闭住,微微的放开,嘴角上提微笑,肩膀上提的就让它松弛下来,以这样的方式去放松自己。在放松之后仍有多余的能量该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每天做运动的方式来释放能量,以自己比较习惯的运动来进行。这些能量如不释放而累积在体内,就会造成紧张,甚至晚上觉都睡不好。

  心理的调适

  身心调柔的第一个重点是对身体松紧状态的觉知,然后放松。但是有些人这样还是没有办法放松,虽然告诉他放松的技巧还是没办法起作用。这时就要进入身心调柔的第二部分--心理的调适,所以我们谈身心柔软,不仅止于身体松弛的训练,因为「生理」的反应和「心理」状态是息息相关。当我们很在乎很挂念一件事物时,却又没有办法处理时,内心里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时即使身体得到片刻的放松,但是不多久又会开始紧张,因为事情没有解决,还摆在那里,所以必须从心理上下手,这才是根本的办法。

  从身体的柔软扩充到心理的柔软,它是一种没有抗拒的柔软,对生命而言就只是流动而没有抗拒,这不是消极的软弱、无力、无奈,佛法中的「柔软心」,并不是那样的一个状态,不是没有力量,而是「刚柔并济」的。本身是柔和,但是具有活力的,不被僵化的。我们的心要学习像太极拳中的「推手」一样,打击从一侧来,没有抵抗,而是以「四两拨千斤」的工夫,将打击而来的力量化为无形。

  一个会游泳的人掉入水中并没有恐惧,因为他知道只要全身放松就能浮上来,但是你一旦紧张肌肉僵硬,就会开始往下沉,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大自然将我们生出来,有如一枝草一点露,各有存活的因缘,但是我们一直在挣扎,大自然赋予的潜能反而不予以发挥。我们有太多的主见,于是就一直在挣扎,因而不柔软。或许有人会说:「那不是太懦弱了吗?」这时我们就要仔细的观察,当我们在一件事中不再挣扎、抗拒时,我们是懦弱的吗?不一定的!可能是懦弱的,也可能不是!差别就在是否有佛法的般若智慧。

  若有般若智慧,他看到的就只有「因缘」,而没有「我」。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因缘,不须要争长争短,大自然是缘起,我们自己也是一个「缘起」,在缘起中我们自己没有看到它的能量,却从外在去找,一定要去依赖一个强大的靠山,什么都要找很好的,如果不是很好的,心理就变得有缺憾。自己一定要是美丽的、知识丰富的、能力强的,才会满意愉快,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遗憾,好像大自然欠我们似的。大自然并不欠我们什么,大自然的每一个缘起或每一个小生命都有它的生存空间。

  当生命对所生存的空间产生界限意识时,就开始挣扎。对一个没有自觉的生命而言,它是没有抗拒的,但是对一个有半自觉状态的生命,它是有抗拒的,而一个完全觉醒的生命,它又回到没有抗拒,这里所谈的「抗拒」与自然界的「肉弱强食」不一样。一个有柔软心的人,不见得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有能力,但他是顺着因缘的。我是这样的因绿就做这样因绿的事,不要想做别人,不要抗拒自己的因缘。因缘会不断的改变,但是我总是希望将这种状态个变成另外一种状态。我们拒绝自己,拒绝生命,于是这当中就产生紧张,身心就不能柔软,就不能活得很有活力。

\

  放下抗拒,紧张就消除了,这就是放松的第二个重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