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哇仲觉法释义
颇哇仲觉法释义陈士东 近来,一些密法学者对颇哇法有了比较大的争论,而争论的主题不外乎是该法的证量与等级这两点。这里要请大家注意,我用的不是“破瓦”或“颇哇迁识...终日吃饭,未曾咬米
终日吃饭,未曾咬米陈坚 黄檗希运禅师曾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参见《古尊宿语录》卷三)云门文偃禅师也曾说过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论欧美佛教研究的分期与转型
本文把欧美佛教研究学术史划为四个阶段:一、19世纪20-70年代,是起步阶段,确立了以“佛教文献学”为主导的研究范式;二、19世纪80年代到二战,是成熟阶段,在佛典校勘、佛...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
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高振农 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说是从佛典翻译开始的。但我国佛典翻译究竟开始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中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和...漫谈“般若”
漫谈“般若”华方田 (一)关于般若的概念...宗教慈善的多元呈现
最近一段时间,多个政府部门、宗教团体和学术机构都在开会座谈当代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笔者不由得生起几分感慨。从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与宗教团体联合创办“宗教公益事业论坛&rdqu...略谈“格义”
略谈“格义”(韩廷杰(杭州))...熊十力的佛学观
熊十力的佛学观韩焕忠 (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 (原文发表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摘要]熊十力一生学问与佛家渊源甚深。他早年以大乘义理破斥小乘教说,极力称...《唐高僧传》新证
《唐高僧传》,又名《续高僧传》,唐西名寺沙门道宣撰。载于丽藏“左”至“明”函、宋藏“内”至“承”函、元藏“内”至“承”函、明南藏&ldq...金陵刻经处因缘略述
金陵刻经处因缘略述吕建福 佛教思想由“阿含”而“般若”,由“般若”而“中观”而“瑜伽”,教理愈趋愈密。瑜伽学之核心即为法相唯识之学,乃印度大乘佛学高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是...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