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我所认识的佛教(下)
十二因缘、四圣谛则是指修行的方法,无十二因缘和四圣谛,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方法是固定的。不要觉得现在所修的法是最好的,其他人的就不好。修行没有好或不好之分,只要能帮助我们顺利改变心理状态的就是好的方法。所以,《心经》强调不要执着任何修行的方法。了解佛法后,就要将其融入生活当中,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修行。
经文接着是“无智亦无得”。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要想去追求什么结果。如果你强行追求,就不能得到。你不强求,自然地发展下去,就更容易达到修行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因为没有执着,一切的菩萨,一切的佛,都是透过智慧得到解脱,得成正觉。“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就是达到圆满的解脱境界。“般若波罗蜜多”就是通过智慧达到我们修行的最高境界。
在整部《心经》,最乐为人传诵的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容易理解,我在这里给你们讲解一下,好让你们对“空”有基本认识。在现今社会里,人们已习惯将自然规律融入生活中,所以面对某些规律我们习以为常,不会觉得奇怪。比如说重量,是一个普通名词,每个人一定会有一定的重量的。它其实是一种自然规律,就是地心对我们吸力的多少,吸引力越大,就越重;吸引力越小,就越轻。重量是无常的。假设你在地球表面是六十公斤,当身处海拔很高的地方时,地心吸力会减弱,你就没有六十公斤了。所以,当环境改变了,重量也随之而改变。认识到这些自然规律后,我们对重量这回事就不再觉得奇怪。
除了地心吸引力外,宇宙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熟识的自然规律。例如,根据“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规律,它指出事物是不能单独存在,而且是不停的在改变。事物是包容的,有些东西包容性比较大,有些则比较小。比如说你给人骂,假如骂你的是你的父母、老师,你可以容忍下来,包容性较大。但假如骂你的是敌人、仇人,你就不会接受,包容性较小。每个人内心的包容性会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所改变。我们姑且用“空”这个名词来代表事物的无独立性、变化无常性、包容性,等等一连串宇宙共通的性质。我希望这样解释空能有助大家初步的理解,若要更深一层体会空理,便要多看佛经、多修行。
什么叫包容性?我用“零”来解释。零这个字很有意思,看来什么也没有,但变化却很大。譬如说一个坐标,把它放在哪里零就在哪里,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零。零这个字有很大的力量,用它来乘任何数字都等于零,用它来除任何数字都可以变成无穷大。在100后面加个0就变成1000,但减一个0就变成10。但零也可以不改变其他数字,一个数字加一个零或者减一个零都是不会改变的。所以零虽然表面看来是什么都没有,但却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空的英文是“emptiness”,意思也是什么都没有,但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包容性亦最大。要是一个杯装满了东西,不空掉就不能再加水进去。或者以上所讲仍未能把空的特性全说出来,但暂时我们可以集中在无常性、无孤立性、互相依存性、包容性等佛教基本概念来理解。
《心经》说“色不异空”,那“色”又是什么呢?“色”不是颜色、女色,而是物质,占有空间的东西。既然是物质,就必定拥有物质的共通性,即是重量、体积及空性。“色不异空”就是说色不能离开空性,就好像说色不能离开重量、体积一样。平常说“四大皆空”,人们以为四大是酒、色、财、气。但其实四大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物质的状态――液体、固体、气体,和能量。例如水是物质,在正常的状态是液体,当它的能量在加热后增大,到摄氏一百度时变成气体。当温度降到零度,能量降低它就变成固体的冰。四大指物质,更指身体,地代表固体的坚硬性,如身体的肌肉和骨头;水来代表液体的湿润性,如体内的血液和汗水;火代表能量的温暖性,如人的体温;风代表气体的流动性,如人的呼吸。
现在再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物体的重量是怎么样被人所体会呢?一定要透过某种方法表达出来,才能令人感受到有重量。如果没有物质,就不可能有重量。所以重量一定要通过物质来感受出来,所以重量不能离开色。同样原理,透过认识每件事的变化,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便可以体会到空性。因此,空亦必须通过物质的变化才能被体现出来。所以说“空不异色”,空不能离开色,没有色就同样没有空。表面看来色与空好像是两件事,其实两者是分不开的,互相牵连的,就好像人﹙色﹚跟重量不能分开一样。故此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经文有很深奥的道理,但学佛不仅仅靠念经就可以,如何将理论演变为我们的修行方法,即怎样将经文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说过佛经主要是帮助我们怎样做人、怎么修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经文内容,将之融入生活中。我们继续环绕“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讨论,看看它怎样帮助我们做人、修行、安心。
大乘佛教的修行是自度与度他并重。自度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帮助自己了解宇宙的自然规律,了解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里面,也就是达到修行的理想境界。度他是要加深慈悲心,帮助其他人一起修行,致使每个人都好,整个社会亦好。如果一个人只有智慧没有慈悲,他只会越来越自大。但空有慈悲而没有智慧也是不行的,比如帮人不分好坏,帮助了一个坏人,而他利用所得到的帮助去作恶,无形中使我间接做了坏事。正确的慈悲是用智慧帮助他,帮助他修行来得到改变。我们做应该做的慈悲,不做不该做的慈悲,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和慈悲是分不开的。大乘佛教强调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用这六个法门来提升我们的智慧和慈悲。
佛教有一句偈“观色即空成大智”,就将“色不异空”及“色即是空”的修行精要点出来。当我们了解宇宙一切事物的空性之后,就不再执着,提升自己的智慧就是自度。《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我们不要老停留在好与不好、过去与未来,最重要是活在当下,好好掌握目前的机会!我们既要吸收过去的经验,现在更要好好做人,多做善事,多结善缘。未来很多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遇到紧张的事物就应该放下,珍惜当下,努力修行,增进智慧。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理会表面的事物,表面的相是不实在的。大家要明白表面的好与不好、快乐与不快乐都是虚假的,在短暂的片刻过后便会呈现出不同效果。
佛教另外有一句偈“观空即色成大悲”将“空不异色”及“空即是色”的修行精要点出来。空代表变化,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身边的人和事,修度他的慈悲心。现在很多人心态不很完善,我们可以多运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们改变心态,令其变好,社会亦因而变得融和。只要能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间净土就在面前。
发慈悲心帮助他人,从他人修行过程当中,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修法和空的关系,这样同时增强自度的效果。当修为越高,就越有智慧自度,也越容易发慈悲心度他,所以自度与度他是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经文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后,就立即跟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合共成四句偈以强调自度与度他的互动关系。
现在尝试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阐释《心经》这四句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的《心经与现代管理》。“色不异空”是提升智慧。我们做管理要当领导的角色,要制定策略性计划,有效地带领整个团队向前迈进并超越既定目标,是领导式的管理。“空不异色”是慈悲心,就是帮助我们的员工,増加他们的归属感,发挥他们的力量和团队精神,是支援式的管理。什么是支援式的管理呢?管理者要明白员工是人,不是赚钱工具,虽然员工要赚钱,但也有自尊,所以做老板的不仅要给他们工资,还要帮助他们达成心愿,促进他们成长。支援式管理着重建立有人情味的机构,建立员工归属感,例如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表扬员工成就,总之令他尽量投入。要是员工觉得公司不好,不服气,可以产生很大的破坏。例如一所高档的餐厅,其中有一两个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很差,客人去了一次就不再有第二次,这样就会对餐厅带来很负面的影响。要是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这情况就不会出现。
综合而言,空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即领导式与支援式的互相配合,互动互补。英明的领导再加上慈悲的关怀才能激发员工士气,让他们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增加机构的工作效果。
现代管理应该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除了对员工个人外,管理层还必须对社会负责。因为,每个机构都是整个社会的一分子,大家息息相关。过去有些工厂为了赚钱就随便将污水倒到河流里去,对环境产生的恶果要由大家来承担,整个社会要投放很多资源才能把它清理好。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必须要考虑工作流程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向社会大众有所交代。
最后,让我讲讲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质均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质子、电子等微小的粒子组成。它们组成了微观世界,科学家运用量子力学﹙quantummechanics﹚来探究其中运作。量子力学有两个基本的原理,一个叫“物质的二重性”,一体二元,在这微观世界里,物质的表现可能是占有空间的质点(particle),也可能是不占空间的能量,即微弱的波动(wave)。质点和波动同是物质的表现,一时看它是质点,另一时看它却是波动。两者代表相同的东西,但到底是以那种方式表现出来呢?那要看当时的环境(缘)。
量子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测不准定理”(uncertaintyprinciple)。我们测不出粒子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因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影响到粒子的位置,所以没有客观的方法可以找出它在哪里。刚才讲过,每一种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分为电子跟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是中子与质子,再分割成为夸克,微子,就已经很小很小了,微小到好像不存在。但肯定又是存在的,要是不存在,怎么会有电子、原子等物质?只不过太微小了,显现为一种能量或波动,故此也是空的。根据量子力学,物质不能离开空,即“色不异空”。微子粒子从“无”慢慢结合起来,演变出来,变成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最后变成物质。《道德经》也说,物质是从无中慢慢产生出来的,这统统可以说是“空即是色”。
另外,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能量和质量是互相变换的,这是科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与佛教的空、无常、无我等思想,可说是非常吻合。他的相对论很深奥,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释,假如一艘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星际旅行,根据相对论,飞船的速度加快,行程距离便会缩小,距离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变动的。因此,可以推想,只要宇宙里面有活动,整个宇宙也在变、是无常的、无我的、空的。虽然佛教和科学有很深的关系,但可惜很多人不了解,甚至认为佛教是神秘的东方宗教、不科学。希望你们听过后,对佛教跟科学的关系能有所了解。
总结而言,佛教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不是迷信的,而是科学的。我们修行就是要把心安好,通过安心以提升智慧,增长慈悲心。禅定可以帮助我们安心,但并不单在打坐时才是禅定,我们只要每一刻的心都属于自己,思维不被外面环境影响便可算作禅定。惟有在禅定的状态下,我们才可以增长智慧及慈悲。《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种境界是佛菩萨达到的境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安自己的心。大家不妨在晚上问问自己:“今天所做的都问心无愧吗?”如果答案是肯定,心便安了!要是人人都这样做,尽自己的责任来建立和谐社会,那么人间净土就会在我们面前出现,不用跑到老远的西方去。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