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发布时间:2023-08-30 10:02:16作者:大悲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诸位同修,承佛陀教育基金会林总干事的邀约,来华藏讲堂与同修们结缘。这一次讲座报告的题目,是《佛法与生活》,也就是说,佛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今天要讲的,则是〈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个人对佛法的理解,认为佛法不仅祗是一种学说理论,也不仅祗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理性的、觉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迷昧的、颠倒的生活方式。在未报告正题之前,先要解释两个名词:一者什么是佛法?二者什么又是生活?

  什么是佛法呢,简单的说,释迦牟尼世尊住世的时候,世尊的言教就是佛法;世尊灭度后,遗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佛法。什么又是生活呢,可以说:在生命延续期间,吃饭睡觉、读书求知、上班工作、休闲娱乐就是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一天到晚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造作)就是生活。

  为什么说,佛法就在生活中呢?原来‘佛者觉也’,佛陀二字,只是印度梵语的音译,如果意译的话,意思是‘觉者’、‘智者’。一个觉悟的人,或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说的话,含有‘轨范’的意思,所以称为‘法’。佛法、就是要我们增长智慧之法,也是要我们求证觉悟之法,试问,我们要增长智慧,求得觉悟,不在生活中求智慧,不在生活中求觉悟,又向何处求呢?

  信仰佛教的人,通俗的说是‘信佛’,正确的说是应该是‘学佛’。学佛的什么呢,学佛陀的思想言行,学佛陀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能增长智慧,求证觉悟。学佛要‘解行并重’,不仅只是知,更重要的是行——实践力行,才能求证,实践力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修行’。修行在何处修呢,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唐代一位无名尼师,有一首‘悟道’诗流传下来,诗曰: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是说历经长久时日,踏遍云封雾锁的山头,去寻那春意。春意在那儿呢?遍寻不得,最后掩不住茫然失望的心情,回到自已的家中。就在百无聊赖之余,无意中拈起案头瓶中插的梅花,放在鼻端轻嗅,一阵冷香沁人,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枝头上香意盈然,春不就是在这儿吗?

\

  其实,说的是寻春,事实上寻的不是春,而是‘道’——寻的是开悟之道。也可以说,寻的是证悟佛法的方法。为了寻求证悟之道,行脚参访,遍历各方,最后寻到了,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证道,要用自己的心证悟,不假外求。而我们学佛的人,不也是参访名山,寻师学道。其实,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在深山古寺中,黄卷青灯的修行。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是觅兔角。

  佛法就在世间,就在日常生活中。离开世间,离开生活,何来的佛法呢?孔子说:‘道不远人’,孟子说:‘道在尔而求诸远’。道就在我们身边,也就在我人心上,我们‘习焉不察’,不注意,反而忽略了。道在我们心中,我们生于道、行于道,而我们不知道,反而向心外、远方去求。照来佛法中所指的道,事实上就是‘觉悟之道’。我们身体的主宰——心识,本来具有理性、良知,但因以私欲覆蔽,心灵物化,所以我们迷昧颠倒。受著欲望的支配,去追求攫取;未求到时感到痛苦,求到了又恐怕失去,也感到痛苦。这患得患失的烦恼,是任谁都免不掉的。而佛法就是求智慧、证觉悟之法。如何求得智慧、证得觉悟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修行’。譬如种花种树,我们要使花美观,要使树成材,就必须要修剪。生为一个人,谁能是天生的完人呢?不是完人,就要修——修正我们的行为,修正我们的生活方式。藉著修行的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圆满我们的人格。果然能心灵清净、行为端正,就是为求智慧、证觉悟奠下了基础。

  佛经上说,众生的行为有三种,即是身行、语行、意行,也就是身体的行为,口头的语言,心中的思想,这叫做‘身、语、意’三行。而行为的后果——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就是‘业’,佛经上称为身、语、意三业。在以上三行之中,实以心行为主,三业之中,也以意业最重,所以《华严经》说:‘三界唯心’,《唯识论》说:‘万法唯识’。因为我们心中有贪、嗔、痴的烦恼,身体才有杀、盗、淫的恶行,嘴巴才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语。所以要修行,先要修心。果能学佛修行,净化心灵,则十恶业即转为十善业。所以认真的说,修行就是修心。

  心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又名为识。心识的作用,就是缘虑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去了解分别。心识虽然有了别外境的作用,帮助我们吸取资讯,获得知识;但同时也因为它有与生俱来的无明——贪婪、嗔恚、愚痴等烦恼,又使我们造作恶业,增长罪衍。在许多烦恼中,尤以贪、嗔、痴三种烦恼为众烦恼的根本,所以又称为‘三毒’,也称为‘三火’。有了这些烦恼,使我们欲望炽盛,患得患失,经常生活在困惑不安中。

  因此,我们修行,要先从熄灭三火修起,即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时时反省,时时观照,熄灭心中的三毒之火,修正我们念婪、嗔恚、愚痴的行为。果然熄灭了心中的三种根本烦恼,当然也就不会再有杀、盗、淫的身业,也不会再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语业。俗语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意思。

  在三毒或三火之中,以贪婪之火在心中燃烧的最为炽烈,认真的说,有情世间,人人都贪,事事都贪,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其为贪也则一。贪的范围极为宽泛,它不仅指贪财贪物、占便宜,而是包括著欲望、情爱,对权力的把持,对理念的执著,都在贪的范围内。所以《八大人觉经》上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又说:‘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清季乾隆朝的权相和珅,嘉庆皇帝登位,赐和珅死,清理财产,相当于国家多年的总预算。一个人如何能用完这么多的钱呢?因为贪婪有如饮盐水止喝,愈饮愈渴,愈渴愈饮,只有不停的饮下去。

  较贪婪之火尤为明显、猛烈的,是嗔恚之火。嗔恚之火不是随时都有,而在发作的时候,也有其程度上的差别。由轻微的不悦、愠、恼,到进一步的忿、恨,以至于到怒、大怒、爆怒。怒到极点,失去理智,有如火山爆发,不可遏止。佛书上解释忿、恼、恨等名词,说是:‘结怨为性,恼热为业。’;‘愤发为性,执杖为业。’;‘狠戾为性,蛆螫为业。’尤其可怕的是,怒火燃烧到极点,由无形的怒火化为有形的真实之火,点燃汽油,引爆瓦斯,烧机车、烧房屋,以至于烧人。这些事件在新闻媒体上屡屡出现,由此可见嗔恚之火较贪婪之火尤为猛烈,尤为可怕。

  嗔恚之火显而易见,极为猛烈;贪婪之火范围宽泛,与时俱有;而潜隐在我心中,不为我们所觉知的,就是愚痴之火。愚痴就是‘无明’,也就是迷闇不明、没有智慧。可是,唯其我们愚痴,所以才不承认我们愚痴。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聪明无比,计算周密,谁承认自己愚痴呢?而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迷昧颠倒,不辨是非。由于愚痴,所以才贪而无厌,唯得多求;由于愚痴,所以才心无慈愍,嗔恚悭嫉。世人都认为,人之有七情六欲,是理所当然的事。有谁去反省、探讨,这些都是惑、都是烦恼、也都是一切果报的‘业因’。

  古代西洋哲学家苏格拉地说:‘我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当真是,我们对宇宙、人生,实在是所知有限。而我人却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万物之灵,是地球主宰,什么都知道。就是由于我们愚痴,所以起惑造业,生死轮回。如何才能不愚痴呢?那就求智慧。如何才能求得智慧呢?仍是前面那句话——‘修行’,在修行中求智慧,来度愚痴。怎么修呢?佛教中的修行,有所谓‘戒、定、慧’三学——以戒资定,由定生慧。我们在家学佛的人,固然不必像出家人似的刻苦清修,但我们过著正常的、守法守分的生活,也算是戒;保持心境宁静,保持感情与理智的平衡,也近乎定。如果进一步守五戒、行十善,那就算是‘精进修行’了。在这种正常的生活中就可增长智慧。

  智慧之为用,在于抉择——就是辨别善恶、是非、邪正。我们想想看,纵逸放荡的行为(如吸毒、酗酒),能保持生活的规律吗?街头抗争,或狂歌酣舞,能保持心境宁静吗?在心神陶醉、或情绪激动的时候,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吗?智慧不是向别人求来的,是在生活中修来的——还没有人发明出般若汤、智慧丸,使有钱的人可以买到智慧。我们心灵有如一面镜子,但为贪、嗔、痴等烦恼污染,使镜面蒙上尘垢。修行,做的是拂拭镜面尘垢的工作。镜子明亮了,智慧也就生出了。正如神秀大师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过,修行也不是易事,所谓‘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贪、嗔、痴等烦恼,是多生多劫的薰习,与生俱有的尘垢,它有如滤过性病毒似的,渗透在我们的心灵里,不是轻轻拂拭就可去得掉,而是以练气功的方法与毅力,把心灵中的病毒逼出来。逼出病毒,还我心灵的清净,这就叫做‘转染成净’。当然,果能心灵清净,自然也就‘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