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三卷

发布时间:2019-06-26 05:37:33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三卷卷上卷下

第三卷 大唐内典录 上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三。东晋 前秦 后秦 西秦 北凉。

东晋朝传译佛经录第五

序曰。经云。三界无常有为非久。晋氏之基。魏室远系。高标。诛曹爽而绝其宗。设帝策而陈其绩。及金承土运历数在躬。平蜀而降大吴。升平而曰宽政。文既允备武亦戢戈。百六奄臻王官失守。天下大乱莫匪斯焉。于时道俗崩离朝不谋夕。寄政江表法随政兴沙门信士于是攸集。故就录之。

东晋录者。宣帝曾孙琅琊武王后恭王之子。名睿字景文。初生之辰。内有神光一室尽明。白毛生于日角之左。眼有精曜睇眄炜如也。累官使持节安东将军都督杨州诸军事左承相。怀愍败后百官分离。或走江南。或为曜戮。长安失据帝幽平阳。江东于时忽见五日。群下劝睿宜称晋王。统摄万机以临亿兆。愍帝崩后遂即居尊号建武年。因都建业。避愍帝讳改为建康。先太康二年。吴旧将管恭作乱。于时建业。伍振筮曰。恭已灭矣。然更三十八年。扬州当有天子。至是果如其言。又秦始皇世。望气者云。吴金陵山。五百年后当出天子。始皇忌焉。发兵因凿金陵山断改称秣陵。冀绝其王。自正于睿五百二十六年。乃有晋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瑞其在于斯。时又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丧乱天下沦覆。唯琅琊西阳汝南南顿彭城等五王获济江表。而睿首基为元帝矣。将知受命上感天灵。欲跨舆图下资地势。地负其势。始皇凿之弗亡。天降其灵刘曜歼而莫尽。自元皇建武元年丁丑创都。至恭帝元熙元年己未禅宋。其间一百四载华戎道俗二十七人。而所出经并旧失译。合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集为东晋一十二主建康录云 东晋帛尸利蜜多罗(三部十一卷经咒) 沙门支道根(二部七卷经) 沙门康法邃(一部十卷经) 沙门竺昙无兰(一百一十部一百九十二卷经咒戒) 沙门支道林(七部七卷论指归) 沙门竺僧度(一部一卷指归) 沙门康道和(一部三卷经) 沙门加留陀伽(一部一卷经) 沙门僧伽提婆(五部一百一十七卷经论) 沙门卑摩罗叉(二部五卷律杂事) 沙门昙摩(一部二卷律要) 沙门佛驮跋陀罗(一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戒论) 沙门释法显(六部二十四卷经戒论传) 沙门只多蜜(二十五部四十六卷经) 外国居士竺难提(三部三卷经) 沙门释法力(一部一卷经) 沙门释嵩公(三部三卷经) 沙门释退公(一部一卷经) 沙门释法勇(一部一卷经) 沙门释慧远(一十四部三十五卷论赞) 沙门释僧敷(一部一卷论) 沙门释昙诜(二部六卷法论) 沙门释道祖(四部四卷目录) 沙门支敏度(一部一卷都录) 沙门康法畅(一部一卷论) 沙门竺法济(一部一卷传) 沙门释昙微(二部二卷论指归) 诸失译经(五十三部五十六卷经咒) 灌顶经九卷(见杂录) 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见道祖及三藏记) 孔雀王杂神咒经(本见道祖及三藏记然俱译未尽)

右三部。合一十一卷。元帝世。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晋言吉友。国王之子。当承世位。以国让弟。暗轨太伯。悟心内启。遂为沙门。天姿高朗风神俊迈。直尔对之。便已卓然出于物表。况其聪辩言晤者乎。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显名。导尝谓蜜曰。外国有君。一人而已耳。蜜笑而曰。若使贫道如檀越为今日。岂得历游至此。时人以为佳对。善持咒术。所向皆验。盛行建康。时人呼为高座法师。又授弟子历觅高声梵呗传响迄今 方等法华经五卷(咸康元年译) 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戒品经二卷(太康年出第二译与支谶译大同小异)

右二部。合七卷。成帝世。沙门支道根出。并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譬喻经十卷(旧录云出譬喻经)

右一部。合十卷。成帝世。沙门康法邃。类集众经撰出。此部事甚要好 即色游玄论 辩三乘论 释曚论 圣不辩知论 本业经序 本起四论序 道行指归。

右七部。合七卷。哀帝世。沙门支遁撰。遁字道林。幼而才拔善谈名理。谢安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郄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遐袁彦伯等。一代名流皆着尘外之狎。每以山居为得性之所。频被敕召。后出帝京。郄超与亲友书云。道林法师。神理所通玄拔独悟。数百年来绍明大法令真理不绝者一人而已。余如传述。有集十卷。盛行于世 毗昙指归一卷。

右一卷。哀帝世。沙门竺僧度撰。余如高僧传 义足经二卷(见吴录亦云异出) 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二卷(太元六年六月二十日于谢镇西寺合僧译重挍见旧唱二录) 三十七品经一卷(太元年译道安云出律经后例一卷) 贤劫千佛名经(上二经见祐录) 八师经 玉耶经(或云玉耶女经) 荷雕阿那含经(旧录阿雕或作苛字) 戒德经(或云戒德香经) 七梦经(旧录阿难七梦经) 水沫所漂经 比丘听经 治禅法经 蛇行法经(出阿含) 暴象经 群羊千头经 拘萨国乌王经(或有罗字出生经) 夫妇经(出生经) 犊牛经(或作字) 野鸡经(出生经) 驴驼经 蛊狐鸟经(或作鸟出生经) 孔雀经(出生经) 五苦经(或净除罪盖娱乐佛经或五道章句经或五苦章句经凡四名) 十善十恶经(第二译吴录云异出) 自爱经(或自爱不自爱经见旧录) 阿难念弥经(或作离字) 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 摩天国王经(出六度集) 弥莲经(见旧录或弥兰或弥连出六度集)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寂志果经 罗婆鸟为鹰所捉经(晋言半雉) 大鱼事经 见水世界经(出大集) 新岁经 佛见梵天顶经 鳖猕猴经(出生经) 赤嘴乌喻经 无吾我经 戒相应经 阿耨风经(晋言依次) 阿难多洹罗云母经 阿育王供养道场树经 采莲花违王经(或采莲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四天王案行世间经 帝释慈心战胜经 三十三天园观经(出增一阿含) 比丘问佛释提桓因缘经(出杂阿含) 天于修罗欲斗战经 天帝受戒经 释提桓因诣目连放光经 梵天策数经(旧录云诸天事经) 诸天地经(异本出) 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经 诸天问如来警戒不可思议经(出义足经) 罪业报应经 救护身命经 集修士行经 劝行有果经(出杂阿含) 禅思满足经(出阿含第二译) 忠心正行经(出六度集或忠心经旧录大忠心经小忠心经) 见正经 四大泥梨经(别录载三藏记云失译无大字) 佛为比丘说大热地狱经 地狱众生相害经 十法成就恶业入地狱经 众生顶有铁磨盛火炽然经(出杂阿含) 见一众生举体粪秽涂身经(出杂阿含) 铁城泥犁经 泥犁经(或中阿含泥犁经) 目连见大身众生然铁缠身经(出杂阿含) 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狱经(出阿含) 学人意乱经 洴沙王五愿经 般泥洹时大迦葉赴佛经(或云摩诃迦葉) 五眼文经 弟子命过经 孔雀王咒经(异前吉友出者) 龙王结愿五龙神咒经 摩尼罗亶神咒经 龙王咒水浴经 大神将军咒经 伊洹法愿神咒经 大龙大神咒经 摩尼罗亶神咒案摩经 药咒经 大神母结誓咒经 咒毒经 持句神咒经 麻油术咒经 檀特罗麻油术神咒经 七佛所结麻油术咒经 解日厄神咒经 咒水经 嚫水经 请雨咒经 止雨咒经 幻师跋陀罗神咒经(亦云波陀) 陀邻钵咒经 咒时气病经 咒小儿经 咒齿经 咒眼痛经 咒牙痛经 六神名神咒经 幻师阿邹夷神咒经 医王惟娄延神咒经(或加阿难所问余如上列) 十诵比丘戒本(太元六年合僧纯昙摩持竺僧舒三家本以为此一卷见宝唱录) 离欲优婆塞优婆夷戒文(亦云具行二十二戒文)

右一百九部。合一百十二卷。孝武帝世。西域沙门竺昙无兰。晋言法正。于扬都谢镇西寺简取世要略大部出唯二经。是僧祐录载。自余杂见别录。虽并有正本。既复别行。故悉列之示有所据 益意经三卷。

右一部。合三卷。孝武帝世。沙门康道和。太元末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朱士行汉录云二卷。不显译人 十二游经(第二出与畺良译者小异)

右一卷。孝武帝世。外国沙门迦留陀伽。晋言时水。太元十七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宝唱等录 中阿含经六十卷(隆安元年十一月于东亭寺出至二年六月讫道祖笔受第二译与昙摩难提出不同见祖录) 增一阿含五十卷(隆安元年正月出是第二译与难提本小异道祖笔受卷或四十二三十三无定见道祖宝唱录) 阿毗昙心四卷(太元十六年在庐山出道慈笔受见僧祐录) 三法度论二卷(太元六年于庐山出别录云一卷与秦昙摩难提出者小异或云三法度无论字或注经者) 教授比丘尼法(见别录亦云在庐山出)

右五部。合一百一十七卷。孝武及安帝世。罽宾国三藏法师瞿昙僧伽提婆。晋言众天。后秦姚世度江。先是庐山释慧远翘心妙典。闻提婆至止即请入庐岳出之。去华存实。今见所传。盖其文也。隆安末年春游建康。晋朝王公风流名士。莫不造席。至冬为卫军将军东亭侯王珣重出中增阿含等。集京都名德释慧持等四十沙门。详共翻译。来夏方讫。其在江洛。前后所出经论百余万言。皆妙得深旨 毗尼诵三卷(是十诵后善诵) 杂问律事二卷(众律要用并见二秦录)

右二部。合五卷。安帝世。罽宾国三藏律师卑摩罗叉。晋言无垢眼。姚秦弘始八年至长安。罗什去世。乃适寿春止石涧寺。律徒云聚盛阐毗尼。先弗若多罗共罗什所译十诵有五十八卷。罗叉后开为六十一卷。改善诵为毗尼诵。故今有两名。后之江陵出律杂事道场慧观笔受。盛行于世。相传迄今 杂问律事两卷(人处不同文亦不异见别录)

右一部。合二卷。安帝世。隆安四年三月二日。沙门释僧遵等二十余德。于杨州尚书令王法度精舍。请三藏律师昙摩。晋言法泽出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齐差殊甚。要须善防护 华严经五十卷(义熙十四年于道场寺出至宋永初二年方讫或六十卷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观佛三昧经八卷(一加海字见道祖晋世录或云宋世出) 过去因果经四卷(见别录) 新无量寿经二卷(永初二年道场寺出见唱录) 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一名不净观经一名修行道地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元熙二年于道场寺出是第二译见道祖晋录与法立出者小异) 文殊师利发愿偈经(元熙二年于斗场寺出出经后记其岁庚申或无偈字见唱录) 出生无量门持经(一名成道隆魔得一切智经于庐山译见竺道祖录) 本业经 新微密持经(隆安二年第二出与支谦出小异见祖录) 净六波罗蜜经 菩萨十住经(第三出) 僧祇律四十卷(义熙十二年十一月共法显译见道祖及别录或三十卷) 僧祇大比丘戒本(于道场寺译第二出见唱录) 方便心经(共法业出见高僧传)

右一十五部。合一百一十五卷。安帝世。北天竺国三藏禅师佛陀跋陀罗。晋言觉贤。于扬都及庐山二处译。沙门法业慧义慧严等详共笔受。高僧传云。贤出泥洹及修行等一十五部凡一百一十七卷。依宝唱录。足无量寿及戒本。部数虽满尚少两卷。未详何经。来哲博寻。或希续继。冀补遗漏。庶满法流焉(余捡别录云方等泥洹经二卷与显公共译疑入显传是) 大般泥洹经六卷(义熙六年于谢司空谢石道场寺出旧录云觉贤出宝云笔受是大本前分十卷大众问品见祖录或十卷) 方等泥洹经二卷(见竺道祖录) 杂藏经(与鬼问目连饿鬼报应目连说地狱饿鬼因缘等四本同体异名别译见宝唱录) 僧祇尼戒本(共觉贤译第二出与魏柯迦罗出小异) 杂阿毗昙心十三卷(共觉贤译第二出与秦僧伽跋澄出者大同) 历游天竺记传。

右六部。二十四卷。平阳沙门释法显。以安帝隆安三年。发趾长安游历天竺。远寻灵迹求晋所无众经律论。经涉诸国学梵书语。自手抄写前件梵本。从北之南次师子国中有佛齿。每年三月。彼之国王预前十日庄严白象。遣一贵重辩说智臣。着王衣裳象上击鼓。大声唱言。如来在世四十五年。说法度人无量亿数。众生缘尽乃般泥洹。自尔已来一千四百九十七载。世间长昏众生可愍。却后十日佛齿当出。无畏精舍可办香花各来供养。时正当晋义熙元年。显还泛海达到杨都。于道场寺译经戒论。别传备委所履历云。计从义熙元年太岁乙巳。至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便成一千六百八十一载矣 璎珞经十二卷(或十四卷) 维摩诘经四卷(第三出) 禅经四卷 大智度经四卷(已上四部二十四卷见南来新录) 如幻三昧经二卷(第二出与汉支谦出般若三昧二卷小异见道祖晋录) 阿术达经一卷(已下列单卷) 无所悕望经 普贤观经(或观普贤菩萨见道慧录) 无极宝三昧经(第二出) 五盖疑结失行经(第二出) 所欲致患经(第二出) 如来独自誓三昧经(第二出) 法没尽经(第二出) 菩萨齐经(第二出) 照明三昧经(第二出) 分卫经 威革长者六向拜经(一作威华字) 菩萨十住经(第二出) 摩调王经 指鬘经(或作指髻字) 浮光经(或乳光经) 弥勒所问本愿经 十地经 宝女施经 普门品经(第二出与法护出者大同见道祖及三藏记)

右二十五部。合四十六卷。西域沙门只多蜜。晋言诃友。译诸录尽言。只多蜜晋世出译。名多同计不应虚名。若非泾洛应是江南。未详何帝。一部见僧祐出三岁记。已外并彰杂别诸录所载 大乘方便经二卷(元熙二年译是第二出与法护僧伽陀译小异与慧上菩萨所问经同本别译见始兴录) 诸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第二出见法上录) 威华长者六向拜经(晋宋间广州译第三出与法护多蜜六向拜同见始兴录及宝唱录)

右三部。合四卷。外国居士竺难提。晋言喜法。上录云晋世译。未详何帝年代。唐录云宋时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名佛土乐经一名极乐土经)

右一经一卷。恭帝元熙元年二月。外国沙门竺法力译。是第六出与支谦康僧铠白延竺法护鸠摩罗什等所出本大同。文名少异。见释正度录 迦葉结集戒经 萍沙王五愿经(一名弗沙王经) 日难经(即是越难经后说事小异)

右三部三卷。群录并云。晋末。不知何帝年。沙门释嵩公出。或云高公。见赵录及始兴录载 迦葉禁戒经(一名摩诃比丘经一名真伪沙门经)

右一经一卷。晋末。末详何帝。云沙门释退公出。见始兴录 佛开解梵志颰经。

右一经一卷。晋末。未详何帝。云沙门释法勇出。见赵录 大智论要略二十卷(亦云释论要钞) 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合(三卷并罗什合) 阿毗昙心序 妙法莲华经序 修行方便禅经序三法度序 法性论明报应论 释三报论辩心识论 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 大智论序(秦主姚兴遥请述) 佛影赞。

右十四部。合三十五卷。孝武及安帝世。庐山沙门释慧远述制。远雁门人。姓贾氐。年二十一。遇释道安。以为真吾师也。听安讲波若经。乃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使投簪落[髟/采]即以纲维大法持为己任。闻罗什入关。便致书通好曰。释慧远顿首。去岁得姚左军书。具承德问。仁者曩日殊域越自外境。于时音译未交。闻风而悦。顷承怀宝来游。则一日九驰。徒情欣雅味而无由造尽。寓目望途增其劳伫。夫栴檀移植则异物同薰。摩尼吐曜则众珍自积。且满愿不专美于绝世。龙树岂独善于前踪。今往比景衣裁。愿登高座为着之。什答曰。鸠摩罗耆婆和南。既未言面。又文词殊隔。导心之路不通。得意之缘圮绝。传译来说粗述风德。比如必备闻一途可以蔽百。经言。末后东方当有护法菩萨。勖哉仁者。善弘其事。夫才有五备。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滞。仁者备之矣。所以寄言通好。因译传心。岂其能尽粗酬来意耳。损所致比景衣裁。欲令登法座时着。当如来意。但人不称物以为愧耳。今往常所用鋀石双口澡灌。可以备法物数也。并遗偈一章曰。既已舍染乐。心得善摄不。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不。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虚诳等无实。亦非停心处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远重答以报偈一章曰。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惑想更相乘。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来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余为什钦重。姚主致书桓玄。雅欢灵运崇服。文多如传。远有诗书等集十卷五十余篇。见重于世 神无形论。

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三卷右论一卷。元帝世。扬都瓦官寺沙门竺僧敷撰。于时异学之徒。咸谓心神有形但妙于万物耳。随其能言更相摧压。邪正莫辩取舍靡从。僧敷缘兹故着斯论。其论略云。有形便有数。有数则有尽。神既无尽。故知无形。时伏辩之徒。见理惬服 维摩诘子注经五卷 穷通论。

右二部六卷。庐山东林寺沙门释昙诜撰。诜即慧远弟子。甚有才学 魏世录目吴世录目 晋世杂录河西录目。

右四录经目。合四卷。庐山东林寺远公弟子释道流创撰。未就而卒。同学竺道祖成之行世 经论都录。

右录一卷。成帝世。豫章山沙门支敏度。总挍群经合古今目撰此都录 人物始义论。

右论。成帝世。沙门康法畅常执麈尾行每值名宾。辄清谈尽日。余如传 高逸沙门传。

右传。孝武帝世。剡东仰山沙门竺法济撰 立本论九篇 六识指归(十二首)

右二卷。孝武帝世。荆州上明寺沙门释昙徽作。徽本安公弟子。图形礼拜讲利为业。故江陵士女咸西向致敬印手菩萨云 遗教三昧经二卷(或遗教三昧法律经)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或未曾有经) 阿那含经二卷 那先经二卷(或三卷) 观无量寿佛经 三世三千佛名经(余例一卷) 千佛因缘经 五十三佛名经 八部佛名经 十方佛名经 贤劫千佛名经(唯有佛名与昙无兰所出四谛经千佛名异) 称扬百七十佛名经(或直云百七十佛名) 南方佛名经 灭罪得福佛名经 比丘诸禁律经(或无经字) 摩诃僧祇律比丘要集(或云僧祇部随用要集法) 优波离问佛经 沙弥威仪一卷 比丘尼十戒经 受十善戒法 沙弥尼戒经 贤者五福经 贤者五戒经(或云贤者威仪经) 优婆塞五戒经 优婆塞威仪经 波若得经 观世楼炭经 本行六波罗蜜经 定意三昧经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 庾伽三磨斯经(隋言修行略一名达磨多罗法一名摩多罗菩萨撰禅法要集) 禅定方便次第法经 禅要呵欲经 七万三千神王护比丘咒经 十二万神王护比丘咒经 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 百结神王护身咒经 宫宅神王守镇左右咒经 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 伏魔封印大神咒经 摩尼罗亶大神咒经 召五方龙王摄疫毒神咒经(自七万三千神王已下至此并有灌顶字今总为大灌顶经) 梵天神策经 普广经(右二卷并药师合成一部合前为灌顶经凡十二卷) 七佛所结麻油术咒(异本出) 七佛神咒(有结缕法异出本) 陀罗尼章句经 摩尼罗亶神王咒按摩经(或无王字) 五龙咒毒经 龋齿咒经(或云咒龋齿或云咒齿) 七佛安宅神咒经 安宅经 三归五戒神王名一卷(道安法护经目有神咒三卷此神王名既入中即非失译)

右五十三经。合五十七卷。并是僧祐三藏集记新录失译见有经本者。八百四十六部。合八百九十五卷。已外散入诸代世录。所余附此为晋下失源。

第三卷 大唐内典录 下

前后二秦传译佛经录第六

自晋氏失御天下分崩。匈奴焚雒伊瀍泾渭。非曰常京。夫子有云。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其在斯乎。然则天无二日。有道则可君。人十六国中二秦为霸得矣。符氏富有八州。意在兼并区宇。姚主情存三宝。志在弘护法城。故使万里追风异人间出。翻传大部盛集于今。是则栋干由兹增隆。匡救不爽。高称言前。秦符氏录者。其先蒱健氐武都人也。因二赵乱据有关西。子孙乘机继立称帝。号秦都长安。至第三主讳坚字永固。生有神光从天属地。铭见其背曰草付臣。遂改蒱为苻氏。坚立后十有六年。时太史奏。有德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圣人辅中国。得之者王。坚乃使将吕光求龟兹国鸠摩罗什。又使将苻丕攻取襄阳弥天释道安并习凿齿等。坚既获之。欣然谓仆射权翼曰。朕不以珠玉为珍。但用贤哲为宝。今以十万之师攻襄阳获一人有半。翼曰谁。坚曰。安公一人。凿齿半也。每与安同辇。言及东征。安极谏曰。东南土卑气厉。非曰中华。且虞舜游而不返。秦皇适而不归。今以百万之师求厥田下下之土。未敢闻也。余云云不载。自尔询安政术兼敷释典。征西得什。而坚已没。六主四十四年。依甲子推苻健皇始元年当晋穆帝永和六年庚戌之岁。至坚建元二十一年。当晋孝武太元十年乙酉之岁。华夷道侣凡八人。所出经戒论集志解传。四十部。合二百三十九卷。结为前秦之录 苻秦沙门昙摩特(二部二卷戒本坛文) 沙门释慧常(一部一卷戒本) 沙门昙摩蜱(一部五卷经) 沙门鸠摩罗拂提(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摩难提(五部一百一十四卷经集论) 沙门僧伽跋澄(三部二十七卷经) 沙门僧伽提婆(三部六十卷阿毗昙) 沙门释道安(二十四部二十八卷注解志录) 十诵比丘戒本 教授比丘尼二岁坛文(僧纯于龟兹国得来佛念执文译语慧详笔受见宝唱录)

右二部。合二卷。晋简文世。西域三藏律师昙摩特。秦言法慧。共竺佛念等于长安译。慧详笔受 比丘尼大戒本。

右一卷。晋简文帝世。律师释慧常共昙摩特竺佛念等于长安译。录乃不载所出部名。计应多是十诵戒本 摩诃钵罗般若波罗蜜经(建元十八年译或七卷见僧睿三秦录)

右一经五卷。晋孝武帝世。天竺三藏沙门昙摩蜱。秦言法爱。执大品梵本竺佛念译为秦文。亦云长安品从所出处为名是。外国经抄 四阿含暮抄经(建元十四年出之)

右一经二卷。晋孝武世。西域三藏沙门鸠摩罗佛提。秦言童觉。于邺寺译。佛提执梵本。竺佛念佛护等译为秦文。沙门僧导昙究僧睿等笔受 中阿含经五十九卷(建元二十一年出是第一译竺佛念笔受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增一阿含经五十卷(建元二十年四月一日为秦武威守赵业出第一译慧嵩佛念笔受见僧睿二秦录祐唱录并载)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亦云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建初二年六月八日于安定城为尚书令姚旻出见二秦录一本无经字此应入后从多附此) 僧伽罗刹集二卷(佛后七百年僧伽罗刹造见唱录) 三法度二卷(与晋世僧伽提婆出者小异)

右五部。合一百一十四卷。晋孝武帝世。兜佉勒国三藏法师昙摩难提。秦言法喜。以建元初至长安。诵四阿含梵本口授。竺佛念写为梵文。到二十年为苻主译。作五十九卷。时属慕容冲。及姚苌反乱关中危阻。未过委悉。难提西出不知所之。弘法也多艰。遇缘也勤就。可重可悲 婆须蜜经十卷(建元二十年出或云是集论) 阿毗昙毗婆沙十四卷(建元十九年出或十一卷) 僧伽罗刹集经三卷(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出)

右三部。合二十七卷。晋孝武帝。世罽宾三藏法师僧伽跋澄。秦言众现。旧诵婆罗门梵本甚熟利。难提先录为梵文。佛图罗刹传译。沙门慧嵩智敏秘书郎赵文业等笔受为秦文 阿毗昙八犍度三十卷(建元十九年出亦名迦旃延阿毗昙佛念传沙门慧力僧茂等笔受佛灭后三百余年迦旃延阿罗汉或二十卷) 阿毗昙心一十六卷(建元末于洛阳出见僧睿二秦录) 毗婆沙毗昙一十四卷(亦云广说同洛阳出见二秦录)

右三部六十卷。罽宾三藏法师僧伽提婆。或云提和。此盖梵之楚夏耳。秦言众天。晋简文帝世苻氏建元年中。入乎长安宣流法化。初僧伽跋澄出。婆须蜜及昙摩难提译。中增二舍及三法度等。时属戎难。译未详悉。道安去世。未及改正。后山东清帖。提婆乃与道安同学释法和俱适洛阳。四五年间研讲前经。居华稍久。博洞秦言。方知先出多有乖失。法和慨难遭之法出而未善。乃更屈提婆重译前经。如是少时。后姚兴法事甚盛。法和西归。提婆南度。故前后本文有小不同 般若析疑略二卷 大十二门注解二卷 阴持入注解二卷 答法汰难二卷 光赞折中解 光赞抄解 般若析疑准起尽解 道行集异注 小十二门注解 了本生死注解 密迹持心二经甄解 贤劫诸度无极解 人本欲生注撮解 安般守意解 大道地注解 众经十法连杂解 义指注解 九十八结连幻通解 三十二相解 三界混然诸杂伪录 答法将难 西域志 综理众经目录。

右二十四件。合二十八卷。晋孝武帝太元中。前秦沙门释道安撰。安本常山扶柳人。俗姓卫氏。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执劳作役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还以经归师。更求余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安答。已诵讫。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大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晋怀愍世。避难西东。初遇佛图澄。澄见嗟叹。与语终日。众方敬伏。后至襄阳大宣佛法。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而未通。安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乃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注述前件二十余部。叙致渊富妙尽奥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抑习郁以弥天分梨尽众答郄超之遗米有待为繁。又以汉魏至晋经来稍多。其传述经人名字弗说。后生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目名表其时代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有功苻主远承故命苻丕将十万众攻取襄阳获安。既返长安住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苻主常出命安升辇同载。有讥者。帝曰。朕以天下不易而治辇舆之荣。岂称其德。安谏不听南征。帝不从。果败之。安每称。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一者胡言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繁。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词。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一千或一百。今并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以合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词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智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竞竞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于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又云。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胡本难继者也。罗叉支越斲凿之巧者也。夫圣贤导达正可勖励龟镜以书诸绅永为鉴诫。但称梵为胡。言小伤本据。窃所未承耳。依捡安公出家之始。西晋愍帝建兴之末年。德王道振。乃居东晋孝武太元之晚纪。今取注述之时。故在斯列。

后秦传译佛经录第七

霸主承统。随方利见各有司存。正朔接运知之久矣。故因时而王事通夷夏。眄望前古继踵相从。后秦姚苌西戎羌也。因苻坚征龀即而缔构。仍都雍关。改长安为常安。登位八年。苻坚领鬼兵白日入宫刺其阴。出血一石。计论怨结难可沦亡。可不镜诸。既崩。其子兴立。弘始三年春。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一园葱变为薤。咸称嘉祥。应有智人来入国瑞。冬什到。雍兴加礼。遇待以国师。崇敬甚隆。大阐经论。震旦宣译盛在此朝。四方沙门云奔凑集。先是长安自前汉废到苻秦兴。其间三百三十一载。旷绝朝市民俗荒芜。虽数伽蓝归信鲜寡。三千德僧同止一处。共受姚秦天王供养。世称大寺非是本名。中构一堂权以草苫。即于其内及逍遥园二处翻译。法宝远被瑞验若兹。因立僧官俸侍中祑。置两都录缉五部僧。昭玄之兴始自此起。魏末周初衢术稍整。大寺因尔成四伽蓝。草堂本名即为一寺。草堂东常住寺。常住南京兆王寺。京兆后改安定国寺。安定国西为大乘寺。边安定左天街东畔八隅大井。即旧大寺之东厨。供三千僧之甘泉也。子孙三主三十二年。为晋所灭。始于姚苌。初元元年岁在丙戌。即晋太元之十一年。终于姚泓。永和二年太岁丙辰。即晋安义熙之十二年也。身死建康。国入元魏。沙门译传凡有八人。所出经律戒论。一百二十四部。合六百六十五卷。为后秦姚氏录云 沙门竺佛念(十三部八十六卷经论) 沙门昙摩耶舍(二部二十一卷阿毗昙) 沙门弗若多罗(一部五十八卷律) 沙门鸠摩罗什(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经论传) 沙门佛驮耶舍(四部六十九卷经律戒)沙门释僧肇(四部四卷论) 沙门释僧睿(一部一卷录目) 沙门释道恒(一部一卷论) 出曜经一十九卷(建元十年出见二秦录及高僧传宝唱录或云论) 菩萨璎珞经十四卷(建元十二年七月出见二秦录及高僧传或十二卷) 十住断结经一十二卷(第二出与汉法兰出八卷小异见二秦录高僧传或十卷) 鼻柰耶律一十卷(或云戒因缘经沙门昙景笔受见释道安经序) 十地断结经一十卷(第二出) 菩萨处胎经五卷(亦直云胎经见秦录高僧传) 大方等无相经五卷(或四卷亦大云经) 持人菩萨经三卷 菩萨普处经三卷 璎珞本业经二卷 中阴经二卷(见二秦录高僧传) 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第二出与昙摩难提译者小异或云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僧纯于拘夷国得本佛念译文后竺法汰删改正见唱录)

右一十三部。合八十六卷。晋孝武帝世。凉州沙门竺佛念。识朗通敏少好游方。家世西河洞华戎语。前秦苻氏建元年初。来入长安。时秘书郎赵正。请僧伽跋澄及昙摩难提等出众经论。当世名僧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二含文显念之译功。自汉末来。安高支谦之后。莫踰于念。故苻姚二代为译人之宗。关内名僧咸共嘉尚。其后目出所件如前。高僧传中唯载五件。其外八部彰别杂录。故备列之 舍利弗阿毗昙三十卷(或二十卷祐云毗婆沙出长房捡传乃是耶舍故改正之见宝唱录) 差摩经一卷(晋隆安年达广州在白沙寺为清信女张普明出此应入晋世随人附秦)

右二部。合三十一卷。晋安帝世。罽宾三藏法师昙摩耶舍。秦言法称。耶舍是名称。而高僧传乃云法明。从声为字。于理小僻。义熙中入长安共天竺沙门昙摩掘多。秦言法藏。以弘始九年初为姚兴书出梵文。至十六年秋译讫。秦太子泓亲管理味。沙门释道标制序 十诵律五十八卷(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于中寺出见二秦录)

右晋安帝世。罽宾三藏律师弗若多罗。秦言功德华。以戒节见称。历游行化。罗既至止。姚兴即召常安名德六百余僧。延请多罗憩于中寺。诵出十诵律梵本。罗什度为秦文。三分获二。未竟而多罗卒。众咸痛惜。什后又共昙摩流支。秦言法希。续译都讫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或三十卷旧二十七卷僧睿二秦录云姚执旧本什执梵又念传睿肇笔并制序故知先译今第二出)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第二出与支谶出二十七卷小异见李廓今别录及二秦录并题新字如旧明矣今六十卷)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二十卷(第二出见别录)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弘始十年重出或七卷睿笔见二秦录与七卷菩提经同本名异出睿制序) 华首经一十卷(一名摄善根经弘始八年出见二秦录) 捡诸罪福经一十卷(见别录) 妙法莲华经七卷(弘始八年于大寺出睿笔制序第二出与护正法华同本相去垂百年见二秦录) 贤劫经五卷(弘始四年三月五日出与护译小异昙恭笔见二秦录一名贤劫三昧经一名贤劫定意经) 十住经五卷(什共佛陀耶舍译或四卷见二秦录) 思益经四卷(一名思益梵天所问经弘始四年十月一日逍遥园出第二译与护出胜思惟经本同异出见二秦录睿制序) 大树紧那罗经四卷(第二出与支谶屯真陀罗同本文有广略) 持世经四卷(第二出与护持人菩萨所问经同本小广见二秦录) 维摩结经三卷(弘始八年于大寺出第四译与佛调支谦法护出小异生笔什注睿序见二秦录) 佛藏经三卷(亦名选择诸法经或四卷见二秦录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出) 菩萨藏经三卷(一名富楼那问经一名大悲经或二卷弘始七年出见二秦录)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弘始七年出见二秦录一名集华经) 禅经三卷(弘始四年正月五日出见二秦及唱录一名菩萨禅法经与坐禅三昧经同) 禅秘要经三卷(见别录或无经字) 禅法要三卷 阿阇世经二卷(见别录) 阿兰若习禅法经二卷(见别录或无经字与坐禅三昧经同本异译) 禅要经二卷(一名禅法要解见别录) 发菩提心经二卷(见李廓录) 自在王经二卷(弘始九年于尚书令常山公姚显第出睿笔制序与大集自在品不同长五纸文句出没互多少见二秦录) 善信摩诃神咒经二卷(见李廓录) 首楞严经二卷(第七出与谶谦白延法护兰公及勇伏定二经等本同别译又蜀及后出二本合九译文各异) 梵网经二卷(弘始八年于草堂寺三千学士最后出此一品梵本一十二卷六十一品译讫融影等三百人一时受菩萨十戒见经前叙肇笔受) 大善权经二卷(见李廓录) 诸法无行经二卷(或一卷见二秦录) 无量寿经一卷(一名阿弥陀弘始四年二月八日出第五译与支谦僧铠白延法护出两卷小异见二秦录) 弥勒下生经(亦云弥勒受决经见二秦录) 弥勒成佛经(弘始四年出第二译与法护出者大同小异见二秦录) 金刚般若经(佛在舍卫国者见二秦录)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见别录第二出与晋法护出者文少异) 菩提经(一名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顶经一名菩提无行经) 遗教经(一名佛垂般涅槃略说诫经) 十二因缘观经 菩萨诃色欲经 杂譬喻经(弘始七年十月出道略集) 须摩提菩萨经 文殊悔过经 比丘应法行经(长阿含中祐注入疑录) 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亦云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大方等顶王经(第二出与法护译大王经同文少异) 大金色孔雀王经(在逍遥园并结界场法悉备具) 庄严菩提心经(第二出与护译菩萨十地同本异出) 佛弟子化魔子偈颂经(出大集) 太白魔王坚信经(出大集) 开化魔经 魔业经 过魔法界经(出大集) 佛问阿须轮大海有减经(出长阿含) 魔王变身经 东方善花世界佛座震动经 陀罗尼法门六种动经 佛迹见千辐轮相经 佛齐化菩萨经 往古生和佛国愿行法典经 佛謦咳彻十方经(出大集) 过去无边光净佛土经 佛变时会身经 无量乐佛土经 王后为蜣螂经 佛心总持经(与生经所出心总持少异) 猕猴与婢共戏致变经 水牛王经(出生经) 雀王经 兔王经(出生经) 菩萨身为鸽王经(出六度经) 佛昔为鹿王经 牧牛经 虚空藏菩萨问持经功德经 观世音经(出新妙法莲华经) 弥勒菩萨本愿待时成佛经(已上四十二经并见别录云什重译) 灯指因缘经 观普贤菩萨经 睒本起经 观佛三昧经 宝网经 乐璎珞庄严经 请观世音经(已上七经见李廓录云什译) 思惟要略法经(或无经字) 持地经 菩萨戒本 十诵比丘戒本(第二出与昙摩持出者小异) 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造弘始六年五月逍遥园出睿笔制序见二秦录什云具翻千卷秦人识弱略之十分一) 般若经论集二十卷(见吴录) 十住毗婆沙一十二卷(龙树菩萨造) 成实论二十卷(或十六卷弘始八年出昙略笔见二秦录佛灭后八百余年诃梨跋摩造睿讲序) 大庄严论一十卷(马鸣菩萨造) 十住论一十卷(龙树造弘始年译未讫卷末似六度集经见二秦录) 中论八卷(或四卷龙树造弘始年出见二秦录睿序) 百论二卷(提婆菩萨造弘始六年出见二秦录) 十二门论(龙树造见宝唱录序睿公) 马鸣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提婆菩萨传 实相论(什自着)

右九十八部。合四百二十五卷。晋安帝世。天竺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婆。秦言童寿。弘始三年冬到常安。秦主姚兴厚加礼遇。乃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别馆安置。敕令僧[契-大+石]集诸沙门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出大品。使什持梵本。兴自执旧经以相仇挍。新文异旧义悉圆通。众心惬伏。故二秦录称什所定者为新大品。即知有旧明矣。诸此例有二十余部。并摽新部字在于题首。后人年远多省新字。今并悉无。然后秦之世大盛宣译。卑万乘之心。尊三宝之教。兴既虚襟崇仰佛法。恒于大寺草堂之中供三千僧。与什参定新旧诸经。莫不精究洞其深旨。时有僧睿法师。甚为兴知。什所译经睿并参正。昔竺法护出正法华。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至。言曰。此语与西域义同。但在言过质。睿应声曰。将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乎。什大喜曰。实然。故相开发。皆此类也。什又为着实相论及注维摩。什雅好大乘志存敷演。尝叹曰。吾操笔着摩诃衍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此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尝听秦僧道融讲新法华。乃叹曰。佛法之兴其人也。俄伏师子国婆罗门。事在别传云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弘始十五年出佛念笔见二秦录) 虚空藏经(后反罽宾得此经寄与凉部诸僧见道慧宋齐录) 昙无德律四十五卷(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主今六十卷) 昙无德戒本(上二律戒见晋世杂录)

右四部。合六十九卷。晋安帝世。罽宾三藏法师佛驮耶舍。秦言觉明。家世外道不信奉佛。沙门从乞父怒打之。父因遂挛。问巫。坐犯乃请所打沙门竭诚忏悔。数日便瘳。因令耶舍剃落为其弟子。至年十五。日诵经得二三万言。有罗汉乞食供之。年十九讽诵大小乘经。数百万言。颇以简傲。年及进戒莫为临坛。及从舅学五明世术。至二十七方受具戒。恒以读诵披寻为务。昏晓勤劬手不释卷。每思惟义尚不觉虚过良时。其精专例此。后与罗什于沙勒国相见。什待以师礼。什后前至常安。耶舍后来姑臧。什令兴请别立新省逍遥园四事供养。并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舍为人赤髭。善毗婆沙。人因号之。既奉什师为大毗婆沙四事满三间屋不以关心。兴为货造寺舍。先尝诵四分律。疑其遗谬乃试诵羌籍药方。可五万言。二日覆之。不误一字。众咸揖服。弘始十二年译四分等。十五年解座。兴施耶舍万匹。悉不受。沙门道含竺佛念二人笔受。各施千匹。已外名德五百沙门。皆重嚫施。后还西域不知所终 般若无知论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涅槃无名论。

右四部四卷。晋安帝世。京兆沙门释僧肇作。其行状精理具如本传 二秦众经录。

右沙门释僧睿撰。睿魏郡人。少出家。年二十二博通经论。听僧朗法师讲放光。屡有讥难。朗谓其师僧贤曰。睿比格难吾累思不能通。可谓贤贤弟子也。后与罗什相遇。参预翻译。又为姚嵩所重。兴又赏叹。什后出成实。命睿讲之。文迂义伏者皆释滞悬会。什叹曰。吾传译值子真无恨矣。后常以西方为任。临终合掌瑞光出云 释驳论。

右沙门道恒撰。恒京兆人。年九岁为隐士张忠嗟曰。此小儿有出人之相。俗有辅政之功。道有光显佛法。恒少事后母以孝闻。手自书缋供奉。二十游刃佛理学该内外。遇罗什译经。并助详定。有同学道标。雅有才力。姚兴以恒标二人有经国之量。下书逼令罢道云云。恒标答诏云云。兴又致书于什[契-大+石]。什[契-大+石]又答之云云。兴后频复下书。阖境救免。乃叹曰。古人有言。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遂缅迹人外故著论及百行箴云。

西秦乞伏氏传译佛经录第八

若夫乘时拯俗。开道化生。有国之归宗。华夷所同志。有乞伏国仁者。陇右鲜卑也。代居苑川。为南单于前秦败后接统创业。都于子城。号为西秦。尊事沙门。时圣坚大德行化达彼国。仁崇敬恩遇其礼弥隆。既播释风因事陈译。相承五主四十四年。为夏赫连所灭。夏又为魏所吞。一云仁弟。乞伏干归称王。建号南凉。太初元年当晋孝武太元十三年戊子之岁。至太初十二年降于李昙。经于九年。干归子立称元。更始至暮未。立二年当宋元嘉七年。为夏勃所擒。其实合三十七年矣。今总会之。所出经及失译等。如别所显。不繁标列 方等主虚空藏经八卷(一云虚空藏所问经或五卷第二出与法贤译罗摩伽同本见晋杂录出大集) 演道俗业经(第二出与支谦出小异后例一卷) 孛经(第二出与吴支谦异译) 太子须大拏经(于江陵寺出庾爽笔见始兴宝唱录应入晋世随人附秦) 睒子经(一孝睒经一菩萨睒经一佛说睒经一睒本经一孝子隐经凡六名第二出与罗什译者小异见始兴录) 无涯际持法门经(一名无际经见始兴录一名金光首女所问经) 除恐灾患经(第二出与魏世白延出小异见始兴宝唱二录) 妇人遇辜经(见始兴录)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名阿难分别经一分别经与弟子慢多耆域述经同本见始兴录上九经法上录云出别录) 菩萨所生地经(一摩竭所问经见赵录未知前后赵逐人附西秦见始兴录) 贤首经(一名贤首夫人经见始兴录) 僮迦葉解难经(第二出与什译迦葉经同庾爽笔见始兴王宗宝唱支敏度四录同载) 灌佛经(与别译摩诃刹头经大同小异见始兴录) 七女本经(第二出与支谦出太同小异亦名女本心明经) 罗伽摩经三卷(入法界品见唐录)

右一十五经。合二十二卷。晋孝武世。沙门圣坚于河南国。为乞伏干归译。或云坚公。或云法坚。未详孰是。故备列之。依捡群录。一经江陵出。一经见赵录。十经见始兴录。始兴见南录。或竺道祖。晋世杂录。或支敏度都录。或王宗。或宝唱。勘诸录。名人似游涉诸处。随处出经。既适无停所。弗知附见何代世录为正。今依上总注入乞伏西秦世录云 胡本经四卷(似是长安中出) 萨和萨王经 阿多三昧经(或作阿陀) 陀贤王经 颰陀悔过经 沙弥罗经 方等决经 比丘二事经。

右八部。合一十一卷。并是沙门僧祐出三藏集录。释道安所记。关中异经。今还附入三秦之录。总为失译时代处云。

北凉沮渠氏传译佛经录第九

序曰。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也。代为北匈奴左大。沮渠即官为氏。因藉前凉改业所基。至晋安帝隆安五年岁在辛丑。自号北凉。改元承干。至十二年。从于姑臧改元玄始。遇昙无忏法师。翻译大部弘扇佛教。即宋武之初运也。初逊奉忏钦重难伦。元魏闻忏道术将延东谒。逊惧忏为魏设计。或反西图。执固不许。忏知逊情便辞西出求经。又知业期将及。诈为行调累以终事。既尔果行。逊忿之令刺客于路害忏。古人谚曰。知识相逢不吉则凶。斯言可录。于后逊行虐己心愧其事。白日见鬼以剑刺之遂崩。二主四十三年。为魏所灭。凡译经道俗九人。所出三十二部。二百六十六卷。并失译经。为北凉之录 (沮渠北凉)沙门释道龚(二部一十二卷经) 沙门释法众(一部四卷经) 沙门僧伽陀(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无谶(二十四部一百五十一卷经戒坛文) 安阳侯沮渠京声(一部二卷禅法) 沙门佛陀跋陀(一部六十卷论) 沙门释智猛(一部二十卷经) 沙门释昙觉(一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释道泰(一部二卷经) 诸失译经(五部一十七卷经佛名) 悲华经十卷(见古录似是先译龚更删改) 宝梁经二卷(见竺道祖河西录)

右二部。合一十二卷。晋安帝世。沙门释道龚。于张掖为河西王沮渠氏出 大方等檀特陀罗尼经四卷(亦云方等陀罗尼经)

右晋安帝世。高昌郡沙门释法众。于张掖为河西王沮渠氏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第二出与法护译善权方便经同见始兴录一名大善权经一名大乘方便经一名慧上菩萨经凡五名本并同)

右晋安帝世。西域沙门僧伽陀。凉言饶善。于张掖为河西王沮渠氏出。见法上录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玄始三年于姑臧出至十年讫此经凡三万五千偈于凉减百万言今止万余偈三分始一见道祖凉录)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一卷(第二出与汉出二十七卷什出三十卷广略小殊或二十九或三十二由初未勘定即抄写致本不同今翻验矣见道祖录) 悲华经十卷(第二出见道祖河西录又古录载此道龚已出虽岁不同等是凉世出疑前译未善故有两分异似再翻实) 菩萨地持经十卷(或称论亦八卷见道祖河西录) 优婆塞戒经十卷(永玄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凉城内出道俗五百余同听沙门道泰笔或六卷大小不定) 菩萨戒经八卷 方等大云经六卷(一方等大云无想一大云无想一大云密藏于凉内苑寺出见睿二秦录及李廓录吴录又载) 虚空藏菩萨经五卷(第二出与西秦圣坚译方等王虚空藏经同出大集) 佛本行经五卷(第二出) 金光明经四卷(第一出十八品见道祖河西录) 海龙王经四卷(玄始七年出第二译与法护出同本见道祖河西录) 楞伽经四卷 信善经二卷(或云善女经祐云疑) 无为道经二卷(世注为疑) 胜鬘经(一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 罗摩伽经一卷(第二出与魏世安法贤出者三卷广略异) 须真天子经(见吴录又云什公再译) 居士请僧福田经(见别录祐云疑) 文陀竭王经 功德宝一光菩萨经 腹中女听经(一名不庄挍女) 决定罪福经 菩萨戒本(第二出) 菩萨戒坛文(一优婆塞坛文见唱录)

右二十四部。合一百五十一卷。晋安帝世。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昙摩谶。或云无忏。凉言法丰。赍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萨戒等。到姑臧止于传舍。虑失经本[木*尤]之而寝。夜有人牵谶堕地。惊觉谓盗。如此三夕。乃闻空中声曰。此如来解脱之藏。何为[木*尤]之。谶乃惭悟别安高处。果有盗者。夜数举竟不能胜。明旦谶持不以为重。盗谓圣人悉来拜谢。沮渠蒙逊僭据凉土称河西王。闻谶德名呼与相见。一面交言礼遇甚厚。仍请宣译。凉土英俊沙门慧嵩亲承笔受。西州道俗将数百人。欣睹明能纵横问难。谶释疑滞清辩若流。仍出宝坊诸经等。六十余万言。涅槃三分之一。前后首尾来往追寻。涉历八年。凡经三度译。乃周讫。虽四十卷。所阙尚多。冀弘法王咸令满足。一睹圆教再隆化哉(凉译经竟宋武永初二年) 禅法要解二卷。

右晋安帝世。蒙逊从弟安阳侯京声。为人博识涉猎书史。因谶弘经乃阅意内典。奉持五禁守摄六情。请谶译经即能讽诵。西至千阗。从天竺三藏禅师佛驮斯那。凉言佛将。咨问道义。斯那天才聪明诵半亿偈经。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安阳从学禅要诸术。口诵梵本。归凉翻译传示流行。后南度江。事在别传 阿毗昙毗婆沙六十卷。

右佛灭度后六百余年。迦旃延罗汉弟子五百人造。见宝唱录。宋文帝世。西域沙门浮陀跋摩。或云佛陀。凉言觉铠。于凉城内闲豫宫寺。承和五年为逊子虔译。沙门道泰笔受。慧嵩道朗与名德僧三百余人。考正文义再周方讫。凡一百轴。沙门道挺制序属魏灭凉。经法被焚失三十卷。至今应有六十卷是。而王宗录云。一百。此据本耳。今日见行有一百九卷。当是近代后人分之 般泥洹经二十卷。

右宋文帝世。雍州沙门释智猛。游历西域寻访异经。从天竺国赍梵本来。道经玉门于凉州译。元嘉十四年流至杨都。与法显同见宋齐录 贤愚经十五卷。

右宋文帝世。凉州沙门释昙觉。一云慧觉。与僧威德于于阗得此经梵本来。当元嘉二十二年。于高昌国天安寺译。见宋齐录 大忍辱经十卷 不退转经四卷(一名不退转法轮) 金刚三昧经 金轮王经 贤劫五百佛名。

右五部。合一十七卷。是沙门僧祐新集。释道安凉土异经。今还附入凉世目录为失译源。庶知时代显译有无卷部少多出之处所 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撰)

右一部。北凉世释道泰译。见唐旧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