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十八部论全文

发布时间:2019-06-26 05:43:12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十八部论全文

十八部论

陈真谛译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别部品第十五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世。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密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小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唯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梨部(是出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高拘梨出一部。名多闻(出律主有多闻智也)。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处也)。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所居处也)。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居处)。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所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行处也)。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重也)。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律主居处也)。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之井。父追寻之。虽坠不夭。故云不弃也。又名能射)。于百岁内从大不可弃出一部。名法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执修妒路义也)。此谓大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十二部

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  分别出有七

体毗履十一  是谓二十部

十八及本二  悉从大乘出

无是亦无非  我说未来起

罗什法师集  正觉涅槃后

始满百余岁  于兹异论兴

正法渐衰灭  各各生异见

建立于别众  危崄甚可畏

应生厌离心  今于修多罗

观察佛正教  依于真谛说

求于坚固义  犹如砂砾中

求得真金宝  我从先胜闻

如来人中日


十八部论全文


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匡于天下。尔时大僧别部异法。时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缘。三名多闻。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是佛从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即此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更生异部。一名一说。二名出世间说。三名窟居。又于一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中。复生异部。名施设论。又二百年中。摩诃提婆外道出家住支提山。于摩诃僧祇部中复建立三部。一名支提加。二名佛婆罗。三名郁多罗施罗。如是摩诃僧祇中分为九部。一名摩诃僧祇。二名一说。三名出世间说。四名窟居。五名多闻。六名施设。七名游迦。八名阿罗说。九名郁多罗施罗部。至三百年中。上座部中因诤论事。立为异部。一名萨婆多。亦名因论先上座部。二名雪山部。即此三百年中。于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犊子。即此三百年中。犊子部复生异部。一名达摩郁多梨。二名跋陀罗耶尼。三名弥离。亦言三弥底。四名六城部。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中更生异部。名弥沙部。弥沙部中复生异部。因师主因执连名昙无德。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优梨沙。亦名迦叶惟。于四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因大师郁多罗。名僧迦兰多。亦名修多罗论。如是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一名上座部。二名雪山。三名萨婆多。四名犊子。五名达摩郁多梨。六名跋陀罗耶尼。七名弥离底。八名六城部。九名弥沙塞。十名昙无德。十一名迦叶惟。十二名修多罗论部

今当说根本及中间义。彼摩诃僧祇。一说出世间说窟居。此根本皆说。佛世尊一切出世间。无有如来是世间法。如来一切说。皆是转法轮。尽说一切事一切相一切义。说如来色无边。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念信乐生无有厌足。佛不睡眠。无问思答。无所言说。常一其心。群生无种种无数。皆从如来闻说解。如来一心知一切法。一念相应慧觉一切法。如来一切时。尽智无生智常现在前。乃至涅槃。菩萨不爱母胎。白象形降神母胎。一切菩萨从右胁生。菩萨无有爱想恚害想。为众生故愿生恶趣。成就一切烦恼众生。一切闻知观生圣谛。说有欲有离欲色无色界。具六识身。五根肉段。眼不见色。乃至身不觉触。禅定中间亦有言说。亦调伏心。亦摄受思惟。一切作法无有处所。须陀洹心数心知其自阿罗汉。有从他饶益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智慧方便得离生死。亦得安乐。从第八退。乃至种性法亦说有退。须陀洹退法。阿罗汉亦有退法。无世俗正见。有世俗信根。无有记法。超升离生。不一断一切结。须陀洹能作一切恶行。唯除无间罪。一切修多罗皆依了义。九种无为法。谓数灭非数灭虚空。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十二缘起支道支心性自净。佛为客烦恼所染。诸使非心并心法无缘。使异缠缠异使。心不相应。无有过去未来世法入。非智知非无有治。须陀洹得禅定。如是等名根本所见。中间见者。随其别观察。少有自作。少有他作。少有因缘起。一时有二心俱生。道即烦恼业。想种子即是取。诸根四大转变相续。非心心法。心满身中。皆可得如是皆摄受欲。是名中间所见也

彼多闻根本见者。佛说五种出世间法。无常苦空无我寂灭涅槃出道。余者世俗。阿罗汉有从他饶益。有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诸余一切萨婆多见同也

彼施设根本见者。若说诸阴即非业。诸不成诸行。展转施设者。无智士夫事无横死。由本业所得长养业根生一切苦。从业生福德生圣道。道不修亦不失。余一切与摩诃僧祇见同也

彼支提罗阿婆郁多罗施罗根本见者。菩萨离恶趣。供养偷婆无大果报。阿罗汉有他饶益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余者一切与摩诃僧祇同见

彼萨婆多根本见者。说一切有性二种摄一切法。谓名及色。有道共未来世。有法入知法识。明法生住灭有为相。三无为。三谛有为相。一谛无为相。四谛次第无间等。空无相无愿。超升离生。思惟欲界系超升。超升离生。十五心为向。第十六心名为住果。世间第一法一心。前三方便有退。世间第一不退。须陀洹果。是不退法。阿罗汉有退法。非一切阿罗汉得无生智。凡夫得离欲嗔恚。外道有五通。诸天亦得修梵行。于七正得觉支。非余禅摄。念处不依禅得。超升离生。得阿罗汉果。色界得阿罗汉果。而不得超升离生。无有北郁单越人得离欲。彼亦不得圣道。无想天亦不必次第得四沙门果超升离生。以世俗得斯陀含阿那含果。四念处一切法。诸使心相应一切使。是有缠而非使。缘起支是有为。说阿罗汉有缘起支。阿罗汉有功德增长。欲界色界有中阴五识身。是有欲五识身。还自相应。非思惟非心数法。心心是缘自性。自性不相应。心不相应。有世俗正见。有世俗信根。有无愿阿罗汉。无有学法。一切阿罗汉得禅。而不必现前。阿罗汉有宿业受报。有凡夫不善心。命终正受。中无命终。菩萨是凡夫有结使。未超升离生。未超凡夫地受身。众生数施设一切行磨灭无法。从此世至他世。俗数说言。有此世至他世。命未终诸行取已尽。无有法转变。有出世间禅有觉有观。无漏有善是因禅定中无言说。八圣道是法轮。非如来一切说是转法轮。佛不说一切事。非一切说如义。非一切契经是了义。有如是等无量中间见也

彼雪山部根本见者。菩萨凡夫离无明。净佛国土。降神母胎。外道无五通。诸天不得修梵行。有阿罗汉从他饶益无知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诸余一切有萨婆多见同


十八部论全文


彼犊子部根本见者。非即是人。亦非离阴界。入和合施设故。一切阴刹那不住。离人无有法。从此世至他世。当说人至彼。外道有五通。五识身非有欲。亦非离欲。欲界系结使修道断得离欲。非见谛断。忍名相世间第一法超升离生。十二心起名向。第十三心名为住果。与见者多梨罗耶尼三弥底六城有。诸有别说偈。分别得说。而复堕。堕已深贪着。从业而得业

彼弥沙塞部根本见者。无过去未来世。唯有现在及无为。于四真谛一无间等。见苦即名见。谛苦者即名见真谛。诸使非心心。诸非有缘。使异缠缠亦异使。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凡夫不欲嗔恚。外道无五通。诸天不得修梵行。无中阴。阿罗汉无有功德增益。五识身有欲亦离欲。六识身觉观相应。无有世俗正见。无世俗信根。无有出世间禅。无觉出世间法。无有善为因。须陀洹有退法。阿罗汉亦有退法。道支是念处摄。有九无为事。谓数灭非数灭虚空善法也。不善法如无记法。如道缘起。如从胎乃至死。诸根四大转变自灭。心心数法亦转变自灭。佛僧中可得施僧。得大果报非佛。佛与声闻同。一道一解脱一切行刹那。无有法从此世至他世。如是等根本见同。此等诸中间见者。有过去未来世。有中阴法入知法识法思业。无有身业口业觉观心相应。太地住劫。供养偷婆少果报法现在前。名使阴界入现在前。已法种子能生诸苦。谓无明渴爱见业。是名中间见法也

彼昙无德根本见者。佛非僧中可得施。佛得大果报非僧。佛道异声闻道。外道无有五通。罗汉身是无漏余。一切与摩诃僧祇部同见也

彼迦叶惟部根本见者。有断法断知。无有不断法而断知。业熟而受报。不熟不受报。有过去因果。无有未来因果。有一切法刹那。有觉法有报。余一切与昙无德部同见

彼相续部根本见者。阴从此世至他世。非离圣道得灭阴。阴有约根本。有第一人。余一切与萨婆多部见同。是略说一切部见

十八部论一卷

按此论者宋藏中错重写。彼部异执论。名为十八部论故今取此国本为正。开元录云右十八部论群录并云。梁代三藏真谛所译。今详真谛三藏已译十八部论。不合更译部异执论。其十八部论初首引文殊问经分别部品。后次云罗什法师集后方是论。若是罗什所翻。秦时未有文殊问经。不合引之置于初也。或可准别录中文殊问经编为失译。秦时引证此亦无疑。若是真谛再译。论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详其文理多是秦时罗什译出。诸录脱编致有疑焉。其真谛十八部疏。即部异执疏是虽有斯理未敢指南。后诸博闻请求实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