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非总聚是能生者。非实事故。由其总聚不是实事。此于有聚一异二性不可说故。又复无有不实之事。能有生起果用功能。犹如二月。如第二月不能生识第二月相。
此正释彼无实体如第二月之义也。言今论家所以能非斥其总聚是能生者。以总聚决非实事故也。由其总聚不是实事。此于微尘之有和合之聚一异二性不可说故。谓若说总聚与微尘一。则总聚可见。微尘不可见。若说总聚与微尘异。则离众微尘外别无总聚自体可得。故楞伽经云。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也。又复无有不实之事。而能有生起果用之功能。所以其喻犹如二月。如第二月决定不能生于眼识上之第二月相。
若尔何因有斯相现根损害故。若时眼根由瞖等害损其明德。遂即从斯损害根处见二月生非实境。故由此二月纵有彼相然非斯境。
此问答解释二月之义也。问曰。既云不能生识上之第二月相。何因现见瞖目之人有斯二月相现。答曰。此由根损害故。若时眼根由瞖等害损其光明之德用。遂即从斯损害根处见二月生非是实有境故。由此二月纵令意识妄有彼相。然决非斯眼识性境。
如第二月纵令此识有彼相状。由不生故不名斯境。此由非实事有性等总聚不是识之生因。非实性故如第二月。
此重释上义而以喻合法也。恐有疑曰第二月是眼所见。云何不名为眼识境耶。今释之曰如第二月。纵令此眼识上似亦有彼相状。由无实性不能生眼识。故决定不名斯是眼识现量之境。何以故。此由二月非实事故非有性等。当知总聚亦尔。不是眼识之生因。亦复非实事故非有性故同喻如第二月。
由斯方立非因性故不是所缘还如二月。又复将此第二月喻于彼相因。应知说其不定之过。复由识义理成就故过是相违。
谓始则设许所缘。但遮非缘。然既成立非是因性之量。则亦不是所缘还如二月。非眼识境矣。又复将此第二月喻于彼带相之因。应知说其不定生识之过。复由此第二月。唯是意识妄见之义理成就。故显彼妄立总聚为有法者过是自相相违。盖余乘以识带彼相成立总聚为所缘之宗。大乘以彼体实无成立总聚。设所缘非缘之宗是余乘犯共不定过。又余乘立总聚为有法大乘。以总聚同二月。二月岂可立为有法是余乘犯有法自相相违过也。
复缘眼识不缘青等聚集极微。为由彼体非生性故如余根识。此喻共许故不别言。
此亦别叙有余大乘作如是量。以破外执。今不用也。量云。眼识是有法不缘青等聚积极微。宗因云。为由彼聚集体全是假法。非是能生性。故同喻如耳根等识。乃至身识是有法不缘触等聚集极微。宗因云。为由彼体非生性故同喻如眼根识等。此亦有夺无纵恐不能定彼宗。今此二月之喻。乃是明他共许。若彼余根识喻。则于设所缘之言反为无用。故不别言也。
第二月喻非实事故。应知此是于非因性而成立之。如所说云。纵有相性然非彼缘斯言复是非彼因义。
此正明今之第二月喻。但显非实事故。应知此是。且于总聚定非因性而成立之。如所说云。纵有带相之性。然非彼识生缘斯言。复是非彼识生因义。且先出其缺能生义之过耳。
若言无有第二月者。如何现见有二相生。谓从内布功能差别均其次已。似相之识而便转生。犹如梦时见有境起。由此令似妄作斯解。于其月处乘更覩余。
此更问答以明二月之虚妄也。内布功能即胜义眼根也。差别即损害也。问曰。若言无第二月。如何现见有二相生耶。答曰。谓从第八识内安布色之功能有损害差别。故非二似二。均其次已似相之散昧意识而便转生。犹如梦时见有境起。由此令似妄作斯解。于其一月之处乘之。更覩余月何尝有心外之实境哉。嗟嗟。苟知二月惟心所现。则知根身器界一切总聚之相。亦惟心所现矣。
诸有说云而于眼识双现之时。此二次第难印定。故将作同时于斯二种相貌之后意识便云我见月之第二月也。或复有云于共许月数有错乱。由根损故。
此叙不达唯心之人。更于二月妄起二种戏论也。一云而此月相于彼眼识前后刹那双现之时。此二次第难印定。故将作同时故彼刹那前后眼识于斯二种相貌之后。意识便云我见月之第二月也。二云但于共许天上一月数有错乱。由根损故别见有二。
若望不许外境之宗如斯众见但是妄执。
此总斥二说下方别破也。
由非眼识所缘无间引生意识。能于一时双缘二相作如斯解见二月耶。又于声等缘彼之识不知其次。应有二声等见同时起耶。好眼之人意识次第尚多难解。何况依于色根之识。测其差别便成多有二相等见。
此破第一家戏论也。谓此二月之相。岂由眼识所缘无间引生明了义识能于一时双缘二相而作如斯之解。以为见二月耶。当知二月不惟非眼识境。亦非明了意识所缘境矣。又若执二月是意识不知其次。则耳识于声。鼻识于香。舌识于味。身识于触。缘彼意识不知其次。亦应有二声二香二味二触之见同时起耶。假如闻一声钟更闻一声。纵复刹那前后决不作二声齐鸣之解。何独于月而作二月齐现之解也。况好眼之人意识次第尚多难解。故于刹那生灭法中。仍作似常似一之见。何况依于色根之眼识而反能测其刹那前后差别。便成多有二相等见哉。
一旃达罗若时离识许实有者。斯乃何劳妄增二月。而言于数有其错乱。
此破第二家戏论也。一旃达罗即天上一月也。天上之月秖是吾人共相识耳。离识之外何尝实有一月。一月尚无何劳妄增二月。而言于数有错乱哉。盖二月固是别业。妄见一月。亦是同分妄见。故不惟妄见一月名为错乱。即妄执心外实有天上一月。亦错乱也。一既非真则二亦不得言数有错乱矣。
【(论)故外二事于所缘缘互阙一支俱不应理】
(余乘)离识之外执有二种(所谓或执)极微(后执)总聚。此皆阙其一分义故。又如所说能立(今以)能斥道理力故。以之为境成不相应(以各)阙一分故(盖必)自体相现及能生性具斯二分方是所缘。于极微处。即阙初支。于第二边便亡。第二若如是者。如向所论二种过失重更收摄令使无差。
文幷可知。
【(论)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已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
有说集相者。于诸极微处各(各自)有集相。即此集尘而有相现。随其所有多少极微。此皆实有。在极微处(即各各)有总聚(之)相(以总聚相)生自相识(以极微相)实有性故应是所缘斯乃双支皆是有故。
此转计极微体中本具有和集相也。文亦易知。
【(论)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
此即于前所有成立(更)求(胜)进(而实)无。由(我且问汝)为聚集相。即是极微为不尔耶。(余乘答曰)由诸境义有众多相。即此诸微(一一微上)许(各各)有微状亦(各各)有集相(今更难曰)如何得令(微状及和集之)二相共居一(极微)事(岂可)为应理乎。(乃令一微)有众多相(余乘答曰)凡诸有色合聚之物。皆以地等四大为性。彼皆自性有胜功能(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暖性。风有动性。地能任持。水能沃润。火能变化。风能鼓动)青(黄赤白)美(恶)等相随(其)事(物而为五尘)随(其五)根而为了别。即此(极微)于其众多相处(亦坚亦闰亦暖亦动目视之而为色。耳听之而为声。鼻嗅之而为香。舌尝之而为味。身觉之而为触。可见)极微之处(各各)有总集相。即将此(极微上总聚之)相为眼等识所行境。故是现量性(今更难曰)若如是者于诸微处识(上亦应见)有聚相何不言之(既所缘)尘(各)有聚相何不言(能缘之)识(上亦)有(其)聚相耶。(勿相分境不同质故余乘答曰)所以复云然于(所缘)微处有总聚相。即以此言为其方便。亦显(能缘)识(上兼)有极微(幷)总相(也今更难曰)若尔一一极微有此相者(则不待集时先有集相)何故复云总集相也。(夫)色聚(是)众多(而)极微(是)分别(乃)是论(中之)所(纵)许此(诸极微由)即是其总聚性故(离总聚外别无极微。离极微外别无总聚。所以)不是实有如前已陈。何劳重述有别意趣。纵令(极微是其)实事别别体殊。然此(极微)相状(非眼所见)但于集处更相借故而可了知(则但)说观集相更无余矣。(安得谓极微之上更自各有一集相哉。)
此番番问难以释论中之意也。文亦可知。
又复设使诸有极微(一一皆有)合聚为性。然而(就彼)一事(之上圆微相与和集相)有其胜劣(胜能隐劣所以今且)随事观之。且如苍色是其地界(而苍色之总聚相胜地界之极微相劣所以但见苍色即知地界)如是等说诚为应理。
此重述余乘之转计也。
纵许如是如极赤物初生起时多事皆强遂无容矣。依容有处作此议议。
此大乘正破也。谓姑无论心外别无苍色亦无地界。纵令许其如是。然如极赤物初生起时赤色。又强苍色。又强互不相隐。以例极微与总聚相。设令亦复多事皆强遂无容以胜隐劣矣。而何以从不会见于一事处双现圆微及总聚之二相耶。岂可妄依容有之处作此议议。而竟无实证也。
若尔如何说诸极微非根所见。又复如何唯有如智能见极微。由其尘相非是识义。非是依根识之境界。故曰非根非根之义。独是如智之所观察。
此余乘反难而大乘正答也。难曰若尔极赤初起苍不能隐。便可证知眼能见于极微。如何汝大乘家说诸极微非是五根境界。又复如何乃说唯有观慧如智能见极微。答曰由其极微尘相非是五识所缘之义。非是依根识之境界。故曰非根。此非根之义。独是第六意识。作假想观成就如智之所观察耳。
复如何理现见极微尘形不覩如坚性等。如坚润等于彼青等。纵有其事。非是眼等识之境界根之功能。各决定故。尘亦如是。无违共许。
此亦余乘难而大乘答也。尘形指眼等五根也。难曰复如何理显现证见此极微相。乃眼根之所不覩。答曰。如坚性等谓如坚润暖动于彼青黄等色之上。纵有其事。然决非是眼等识之境界。以根之功能各决定故。如眼见青决定不见坚等。身觉坚等决定不觉青等。今微尘亦复如是。纵令是实亦决非眼所见。乃至非身所觉。故于共许之义无违也。
岂非显微无其坚性。由别体故此对宗法许其十处。但是大种。斯言无过。然此已陈。
此余乘又难而大乘又答也。难曰。既以坚等而喻极微上之和集。岂非欲显极微之上无其坚性。将坚性之无以遮和集之有。由能喻与所喻必别体故。此仍有违共许之义矣。答曰。此乃对于设缘非所缘之宗法。且纵许其内根外尘十处之色。但是大种所成。既是大种岂得但有和集而无坚润。故知能喻所喻不必别体。斯言无违共许之过。然此已陈而非余乘所能难也。
【(论)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非实故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
汝瓶瓯等觉者。汝(谓所见和集即是极微自体)如是证者。(则)于瓶及瓯便成根觉相似而观(无有差别盖以)于其(极微)自境识不差故。复由根觉(但)随现有(极微之实)境而相生故(是则)识境不别(同是极微之所和集)如何得知(瓶瓯差别)由匪于其瓶瓯等处(之)众微(亦)有(差)别而(得作)此言说。然诸极微(既)以总聚(时之自)相而为其境固非于彼瓶等(极微)自体了别之时。于众多(极微)聚(集)体(上或)有片别彼之(极微)实事相貌之外无别积聚体可得故(则)缘彼(之)根识便成相状无有差殊。由此(瓶瓯果无差殊)方(得)成于(微)尘自体是所缘性。复非于彼无别相处覆审之。缘异解性故(可令差别)如缘青等(毕境是青终不作黄赤等解。今若果缘瓶瓯等之众多极微。亦应毕竟仍是众多极微。不应别作瓶瓯等异解也。又)若(谓)相殊故所言殊者(然所云)相(但)谓形状布置有殊。于其瓶瓯胭腹底等殊异状故。由境有别觉乃遂殊(此则)诚为应理(然据汝所执仍以极微为境。则断断)无如是(差别之)事(何以故。)非于根识所观境处(之)极微(亦)有殊(故)。然此总聚(但)是三佛栗底(假有)而此总聚(必)非根识(现量所缘之)境。此已斥破(何劳再说)复非(可谓)非(因)境(之)有别而令识相有殊(亦)可为应理(也)。
此破其转计觉和集时。仍以极微为所缘境。故谓瓶瓯之极微无别则觉。亦应无别不宜有瓶瓯等觉也。三佛栗底义翻假有。余文可知。
(余乘问曰)复如何知诸极微处别状非有(大乘答曰)极微形相无别异故。凡诸事物有支分者。必有别状于方处转。然诸极微体无方分至穷极处斯即何曾得有形别。于瓶瓯等。纵令事别而极微性曾无有殊斯乃一体无增减故。是故定知于总聚处非实物有。凡有方隅布列形状(便属假法)皆非(前五)根识所行(现量)之境上来如是众多诘责。意欲显其(识上)有别相故(当知)瓶瓯等觉(决)非以(极微和集之)别事为所缘境。犹若苏佉毒佉情矣。
苏佉乐也。毒佉苦也。谓苦乐惟在自识。岂有外境哉。余文可知。
【(论)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惟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圆微相故知别形在假非实。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非青等物析至极微彼觉可舍。由此形别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是故五识所缘缘体非外色等。其理极成。
然而极微(量等故乃)是不别(之)境。即是彰其非彼(眼等五识所缘)境性。若相殊故方言殊者。此言意显向云非以不别之事而为境者。是立已成(今)彼(余乘之)意说言极微为境。其实无殊。然为形相别故别也。(大乘则谓)极微无殊我亦共许是立已成。由诸极微量无别故此(形别惟在假句乃)显殊事是其别境(非在极微是故小乘妄云极微亦有差别)答非已成。
此正明许其微尘无殊。乃可彰其形别非实也。
或可此明诸根之识。于瓶瓯等无有极微相状性故。非是所缘犹如余识。余识谓意或余根识。但缘青时无黄相。故于诸极微虽体众多无差别故。而诸根识差别相故。斯乃共成非尘状性。
或可申量破云诸根识于瓶瓯等是有法非是所缘缘。宗因云。无有极微相状性故同喻。犹如余识言余识者。谓第六意识。盖总立前五识为所喻。而意识为能喻也。或复以余根识互为能喻互为所喻。且如眼识。但缘青时无黄相故。黄即非所缘缘。今亦如是。缘瓶瓯时无极微相。于诸极微虽体众多无差别故。而诸根识差别相故。岂可以极微为所缘缘。斯乃共成所缘缘决非微尘状性矣。前许其极微无殊。以彰形别惟假不能为缘。今复由根识差别以樟极微不是所缘。此纵夺之妙也。
颂于极微差别之言同前问答。若其总聚许覆相已。形非实境理方可成。如斯胜理是应成立。
如前问云。复如何知诸极微处别状非有。答云。极微形相无别异故。今此颂中同前问答。若其瓶瓯总聚许是隐覆极微之相而假有已。则形非实境理方可成。是则极微既非所缘。总聚又非实有。二执俱夺明知心外无法。如斯胜理是应成立也。
若言离极微(有)如是(瓶瓯)等(者)如离(析)彼(瓶瓯至极微)者。彼(瓶瓯等)觉(即)便无故。犹如军等。此言瓶等是非实义(也)由(瓶等)非实事(故)此(即)显(得)余宗(所执)诸非不实皆非(能)舍彼相违事也。如于声等青。觉非有此形相别(乃)是覆相(假)有以其瓶等为境性故(定可分析然未析时但见瓶等不见极微已分析后瓶相亦无是则瓶既非实极微复非所缘故彼)虽引众多异见道理。而竟不能显其极微实事之体有其差别。
此释又形别物析至极微等文也。已上破外色为所缘缘竟。
【(论)彼所缘缘岂全不有非全不有。若尔云何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外境虽无而内色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故即从彼生具二义故】
据内境体谓立自宗所缘之事若也。总拨无所缘境。便有违世(及违)自许宗过(以)四种缘性(是)于(大乘)经(中)说故。
此先释非全不有之义也。
此中内声为显不离于识而有所缘。言境体(色)者。是所取分。是识变为境相之义。然在识(之)外(分)别分而住将(此相分)以为(所缘缘)境(虽得不违自宗而于)违世之过如前尚在。由诸世俗共许于境在外而住(故今)应云如外(以免违世之过也然)此(相分实)不离识其所取分如外而现(愚夫不达)云我见(于外)境生其(见执)慢想(然而)实(惟是)此(内所变相)为因如于眼识现其(空中)发等(岂有识外之实发哉。)外境虽无(凡愚妄计)谓实(今大乘正欲遣)无其(所执)在外之境(以)非(根识所)了性故。以理究寻(决)不可(谓)了其自体(者)定在于外(姑无论心外的确无境)纵令许彼实有外相然(既在外决)非识(所能)缘(以)非彼(识之)相性故非(于识上曾有)极微相现(岂得以极微为所缘哉。今必)如似外相显现之时。此即是其所缘缘也。
此释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二句义也。言识外别分者。识有四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名内二分。见分相分名外二分。非谓在识外也。余可知。
彼相相应故。由若与相理相应故者。此(相分)即是此(识所变)如(亲)因(缘)性等(决不离识)由与自相理相应故。复显(自识变起)所缘差别体相(不同)如云识有彼相故等明不假藉外事为境如情所计境相随生(也)又(即彼)情(之)所计(心外有境其实)若离于识(亦必)非外有故此之境相(的确)元不离识。由此名为内境相也。(故)此(颂)中内声(但)言不离识(耳)本无其(识)外(之境)望谁为内。
此释许彼相在识之义也。望犹对也。余可知。
及(能缘之识)从此(相分境)生(以)有此(相分)方生(见分故)或可从此(之言)由第七(识与前)五(识)义有别故(第七非我计我缘于非量。今前五是现量识但缘性境)由非离(于性)境得有其识是故有此(相分性境)方乃识生(盖第七缘带质境其相分从两头生故名为二法合)不言第五(亦是)二法合故。
此释及能生识故之义也。
明其所缘(与带相及能生二支)道理合故(方)显(真)能立也。此即但以(本识中)共相之境为其能立(而显五识不缘外境)若差别者。其仳若南不缘外事(即可)于其梦位以为显示。如说二种为一能立(一者)识有彼相(二者)复是识生缘此二用方成一量。
此总结成能立。兼结不约第六识辩之意也。共相境谓器界五尘及浮尘根。若南此翻为智。仳若南即指第六识言。第六所缘非心外境约梦喻之。即可显了故不须辩也。
【(论)此内境相既不离识。如何俱起能作识缘】
且复纵许有其内相。但观外境妄有相故言无他相。如情计境生其领受境之相状列在于内(犹如镜中)将为应理(然)如何(既即)是彼(识之)一分(而)得作同(时)生(识)之缘。其所取分离适无故斯(是识)之一分(而)复还生(于)识。便成自体相违之过。复还是彼一分性故(喻)如能取(之)分(一般岂以能取可生能取)斯乃便成匪能生性(又若云)但由外相染识而生。此即相分与识同起非(可谓)二(既)同时(而仍)有因果(相生之)性如牛两角(岂有一因一果之理)又匪于其不异之事同在一时(乃可)以同伴声而合说之(今)亦非于识(外)别说有境斯乃(元非二物)如何(可)名同伴性(耶)。
此余乘难问之辞也。
【(论)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
理实如是然由相状差别力故。猜卜为异而宣表之。由有见分相分之殊。遂将此识而有差别。
此大乘答释也。
若如是者。缘性亦应但是所执。非分别事有自性体。斯乃应成非真缘性。
此余乘复难也。谓若如是见分相分。但由猜卜表宣者。则此缘性亦应。但是徧计所执。非可谓分别事有自体性。斯乃应成非真缘性矣。
此罔相违由其缘义。于余所执差别之境。亦共许之。如等无间灭同分之识为断割时。此识亦以四种多缘而为缘也。
此大乘再答释也。谓分别事虽无体性。不违得作所缘缘义如余所执。空华幻梦等差别之境。虽皆无实。但是自心所现相分。皆共许作所缘缘故。又如等无间即灭之心心所于其同分之识于前后断割时。虽非异物即以前灭意为后念之等无间缘。当知此识亦以四种多缘而为缘也。四种即前文所云四缘。而增上缘又非一种。故名多缘应立。量云。同体相分是有法得为所缘缘。宗因云。同分为断割故同喻如等无间缘。已上仅释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二句之义。余皆未释或梵本未来。或立所缘缘竟故不必释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