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昌茂禅师

发布时间:2019-11-15 09:25:27作者:大悲咒快诵网

  清代有位昌茂禅师,字在经,绍兴人。年二十五,出家普陀积善堂。受戒后,诣鄮山舍利塔前,然指供佛。于是,行脚四方,遍参名山大善知识。晚年,住苏州松云庵,终身供奉阿弥陀佛,及地藏菩萨。见人不讲深奥教义,辄谈因果报应,示以念佛,劝修净土,归依者盈千。生平不放焰口,虽有信众慕其道而恭请,师以自无德行宛辞。受人供仪,随受随施。尝刊佛经多种流通。又铸大钟三具,发愿度拔地狱众生。

  道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夜,胃疾复发。自知将终,于是礼佛诵经,益加严密。命归依弟子,轮班念佛,以助正思。时夜将半,势欲命终,侍者诣前,劝待天明。师曰:‘诸菩萨至,吾定四更时去矣。’口中念佛不绝,令沐浴更衣。

  是时,一群弟子,全体念佛。果至四更,于念佛声中,危坐而逝。年八十三。阇维后,检得青白色舍利十余粒,芬郁甚浓,无不叹为稀有也。

\

  按:初学佛法者,不可不亲近大善知识。效法前人,远涉千山万水,孤身行脚,志在访道寻师,祗为了生脱死。善知识者,有使学人戒定慧解脱,知见日渐增长。经上比之如空中月,月从初一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亦复如是,令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

\

  然而,参访善知识,应具何种态度?兹以《华严经》上文殊菩萨开示善财童子说:‘如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今之学人,多无求大善知识及行脚之精神,所以后继之善知识,亦即日见其少矣。

  据闻当代律宗泰斗弘一律师,初出家时,犹特诣净宗祖师印光大师处,七日学其语默动静。我人能不虚怀,参访善知识乎?凡善知识者,虽深通教义,见人往往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如印光大师,见有请示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谆谆启迪。一部正续文钞,皆宣扬净土,阐明因果,受感化而归依者,不下数十万众。

  至于放焰口一事,贵在三业相应。如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合,如是精研熟练,方能自利利他,两增福业。不然,但图敷衍了事,则罹咎不少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