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

发布时间:2023-07-20 10:09:34作者:大悲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

那么,到底净土有多少?是一,是二,还是无数?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有的说,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一个净土;有的说,有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净土和兜率内院弥勒净土两处,但从佛经中看,有恒河沙数诸佛,就应有恒河沙数净土,就连佛陀的诸大弟子,未来成佛后,也都有自己的佛国土。这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要有体现: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弗,汝等皆当欣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世尊在此经中,说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近40位佛的名字,也就是近40个佛国土,况且没有说出名字者,一律称为恒河沙数诸佛,故净土之数也有恒河沙数之多。见于经典的有:释迦牟尼佛之灵山净土、莲华藏净土密严净土,东方阿閦佛(即阿閦鞞佛,又称不动佛、智积佛)及妙喜(阿比罗提)净土,东方药师琉璃光佛的东方净琉璃净土,南方宝生佛之净土,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净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兜率天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还有《维摩诘经》中提到的距此四十二恒河沙的众香佛国,密宗还有时轮金刚的香巴拉净土等。或有人说,诸佛净土是化生的,心净则国土净;也有人在认真地寻找这“西方”到底在哪里;还有的说,西方在“地上”,兜率内院在“天上”;当代高僧净空长老说,西方既不在地球,也不在太阳系,而是指银河系的西方;但浩瀚宇宙,我们又如何去辨别方向呢?我们作为有形质的人身又如何飞出太阳系,冲过银河系哪?其实,这都是忽略了佛教修行的本质:心识。净空长老说,我们往生不是这个臭皮囊去,而是神识往生。一念三千,不必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啊。

大乘无胜劣:我们不必去较量大乘各净土的优与劣。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经典中教导信众:“于大乘中分胜劣”是大恶业。故在此不再比较各个净土之胜劣。弥勒净土殊妙,西方净土殊胜,都是修行人的理想归宿。凡见道以上的修行人也会明白,诸佛净土不一,不二,会用圆融的方法去修自己的功课。

西方极乐世界极为殊胜,西方三圣共同管理、教化学人;,彼土环境七宝所成,辉煌华丽;七宝池中充满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人民长寿、快乐;七宝行树也会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连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是阿弥陀佛欲让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凡我等人,只要若一日、若二日……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即现人前,迎接彼人往生极乐。故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中国人民全民的理想,影响到方方面面,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处处可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影响:如:招魂幡上书有“西方接引”字样,去世的人,要枕莲花枕头;要请法师念经超度等。

弥勒净土庄严瑰丽,光明灿烂,宝中有宝,光中现光,“第五大神名曰正音声,身诸毛孔流出众水,一一水上有五百亿花,一一花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诸毛孔出一切音声,胜天魔后所有音乐。”就连龙王种的树也会说法:“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一切光辉灿烂美妙无比的景象,不是为了享乐,而是“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还有几点需要强调:

1、这里是候补佛下降人间成佛的最后身必住之地,在成佛之前,不论先前在哪一个净土,最后都要到兜率内院来参加成佛前的培训,然后下至人间成佛。不能将此认为是“退转”,因为成佛必须是在人间,是乘愿而去,不是“堕”。

2、弥勒净土为大、小乘经典共同宣说,南传佛教也承认有此净土;

3、若要往生弥勒净土,须在平时修五戒、十善、四弘誓愿以及八关斋法,故被认为是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困难。然作为有志之士,却是难行能行,正好精进。

因为以上原因,玄奘法师在一生中,既修西方净土,也修弥勒净土,于关键之时往往祈求观音菩萨护持,诵念《心经》;有时也在祈求弥勒菩萨的怙佑,决心往生兜率,他的印度恩师戒贤法师亦是立志往生弥勒净土,后来终于如愿。藏传佛教亦然。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普陀洛迦”之意,是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地;藏传佛教信徒,普遍以观音的心咒“六字大明咒”(大悲咒的浓缩咒)为日常功课;但这些并不妨碍对弥勒的信仰。弥勒菩萨在藏语中称为“强巴佛”或“香巴佛”,,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大寺庙均设有专门供奉弥勒佛的圣殿。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雍和宫的木雕强巴佛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就在弥勒净土继续他的弘化生涯,在该派的日常功课中《兜率瑜伽上师供养法》(音译“嘎丹拉乌嘉玛修索”)是每天必读之经典,内容就是供养兜率天的宗喀巴大师和他资粮田中的诸多祖师。由此可见,西方极乐世界与弥勒净土也是一,而不是二,那里不像人间的国土,界限分明,重兵把守,捎有侵犯,即刀兵相见,非也,理想的美妙佛国哪能是这个样子?“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大菩萨们也是来往无碍的。

再强调一下,第一,所谓大乘,是指负载众生一同超脱,度于彼岸的理想;第二,修学大乘须发慈心、悲心、增上心——即菩提心,为了度恒河沙数众生而里利己利他;第三,净土是应化土,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里有十万亿佛土,不在地球,也不在太阳系,所谓方向须在入定中去辨别;第四,所谓往生净土,不是作为色身的实物质离开地球,而是作为第八识,或曰阿赖耶识、种子识、神识,这个无有形质的场物质往生;第五,很多修行境界,须是真实修行的人才有体会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玄奘的足迹

玄奘法师生活在1340余年前的隋末唐初(600——664),出生于河南省洛州缑氏县游仙乡陈村(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的书香门第。父亲陈慧,英洁有雅操,儒风博学,美眉明目,性情恬简,教子有方;生有四男,法师为第四,俗名祎,圭璋特达,聪悟不群。年八岁悟《孝经》,父甚悦,知其悟性极高,必成大事。二兄长捷法师早年出家,对玄奘法师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玄奘法师13岁出家,勤奋学法,深入经藏,兼容二乘,20岁时,已经“究通诸部”,21岁时,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对于各种戒律的分科,读了一遍就都掌握。玄奘法师当时已经誉满南北,别兄长捷法师,与商人结侣,开始游历大江南北。汉阳王闻法师至甚欢,“躬申礼谒” “称叹无极”,“嚫施如山”(注6)。按照常人的价值标准,他已经功成名就,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不惜生命,西行取经,而归国之后,又舍弃高官厚禄,殚心译著呢?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玄奘法师对于佛教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印度,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他既学小乘,也学大乘,既修小乘的四谛、八正道;也修大乘的六度万行,既翻译小乘经典,也翻译大乘经典,大、小二乘圆融,互相渗透和补充,他所追求和弘扬的真理、遗法,是佛教的全部,是佛教的整体,故在印度同时得到“大乘天”和“解脱天”的赞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快诵网